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 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簡繁轉換
作者:拉姆雷克撒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0 00:04: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人只有在最绝望的时候,才会做出最极端的选择。

要知道这种大家一起完蛋的想法,美国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冷战时期,美国佬就制定过一个计划。

【“片甲不留”的核战争计划】

2015年,华盛顿大学档案馆披露了一份震惊世界的文件,详细记录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制定的核战争策略。这份计划不仅列出了潜在的攻击目标国家,还精确到具体区域和投放的核弹数量。

美国为何要制定如此详尽且极具威慑力的计划?这一计划最终又因何原因被叫停?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与美国的战略考量。从历史背景来看,美国此举主要源于冷战时期与苏联的对抗需求。为

应对潜在的军事威胁,美国投入大量资源,制定了这个覆盖面广、执行力度强的计划。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苏联解体后,这一计划的必要性逐渐降低。同时,维持该计划所需的高昂成本也成为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

的因素。此外,国内外的舆论压力以及新的安全威胁的出现,都促使美国重新评估其战略布局。最终,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美国政府决定终止这一计划,转而将资源投入到更符合当前国际形势的战略部署中。

核武器的破坏力无与伦比,是人类面临的最致命威胁。正因如此,掌握核技术的国家都会签署相关协议,全力防止核冲突爆发。这种武器的毁灭性太强,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使用,只能通过外交手段确保和平。核战争一旦打

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各国都小心翼翼,生怕擦枪走火。通过签订协议,大家相互制约,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这种武器威力太大,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坐下来谈判,避免事态失控。核协议就像一把保护伞,让各国在核威胁

下保持冷静,共同守护地球安全。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实施的核打击堪称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行动之一。1945年8月,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造成巨大破坏。这两座城市在爆炸后

几乎被夷为平地,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日本因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极端高温可达到约4000度,这种热量迅速向四周扩散。由于日本是岛国,周围被海洋包围,当这股热量接触到海面时,海水在极短时间内被加热至沸腾状态。对于处于爆炸中心区域的人员而言,这种高

温是致命的,许多人瞬间被高温汽化,尸骨无存。即便在爆炸范围边缘的人员,也难以幸免于难,他们大多遭受严重烧伤或烫伤。

美国在1959年制定的核武器发展蓝图,将核战争的恐怖推向了新的高度。这份名为《1959年原子武器研究要求》的文件,详细规划了核武器的研发方向和使用策略,其内容之惊人远超普通人对核武器的认知。它不仅展现了

当时美国在核技术领域的雄心,更揭示了大国之间核军备竞赛的残酷现实。这份计划标志着核武器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危险的阶段,为后续的核武器研发和部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这份长达800多页的文档系统规划了核打击方

案,具体标明了各个城市的打击目标数量。文件涵盖了从德国东部出发,经过莫斯科,延伸至中国境内的广泛区域,完整勾勒出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战略轰炸布局。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被确定为最主要的打击对象,预计将遭受超过三

百次的攻击,其强度足以彻底摧毁这两座城市。

朝鲜战争失利后,美苏之间的对立情绪不断升温,双方剑拔弩张,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面对苏联日益壮大的军事实力,美国深感不安,不得不未雨绸缪,紧急制定了对苏核打击方案。这份计划详细规划了美国在极端情

况下可能采取的核打击行动,以确保自身战略安全。

苏联的空中军事力量在当时几乎无人能敌,这对美国构成了重大威胁。此外,苏联还拥有强大的核武器库。因此,在美国的战略计划中,首要目标是打击苏联的机场,并将核爆从空中改为地面引爆,以产生更大的破坏效果。

这一策略的核心目的是尽一切可能阻止苏联率先使用核武器。

美国战略司令部明确指出,即便无法完全遏制敌方行动,也必须确保对这些城市造成大规模、全面性的破坏。他们强调,即使防御措施未能奏效,也要通过战略打击手段,对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关键目标进行彻底摧毁,以

削弱其功能与作战能力。

这就是一种歇斯底里的恐惧!

在20世纪,冷战几乎定义了世界秩序的走向,尤其是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强国,军事实力数倍于苏联,又拥有先进的核武器和全球化的经济网络,为什么会如此害怕苏联?美苏冷战是一场超越

了常规军事对抗的战略较量。表面上看,苏联的军事力量并不及美国雄厚,其经济规模也远远不及美国的一半。然而,美国对苏联的恐惧并不仅仅来源于核武器的威胁。而是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全球霸权的较量中,美国发

现,苏联的存在,意味着自己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冷战的真正核心,并非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

美国作为全球资本主义阵营的核心,力图通过推崇自由市场、民主政治来统一全球的思想和价值观。

在美国人眼里,苏联是一个危险的示范。苏联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美国所宣扬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苏联通过其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证明了在没有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个国家也可以

在科技、军事、经济等方面实现迅猛发展。换句话说,苏联不仅在军事上威胁美国,更在思想上威胁美国。美国害怕,如果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的模式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看到,冷战时

期,苏联并不仅仅是一个军事竞争对手。

它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迅速传播到了全球各地。

无论是在东欧、拉美,还是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开始对资本主义模式产生怀疑,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更能保障公平与平等,尤其是劳工阶层的利益。这种思想的扩展,让美国对苏联产生了强烈的不安。不仅如此,

苏联的成功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这种文化的扩散,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美国在冷战时期不断加大对苏联的舆论打压,利用媒体、文化等手段,竭力否定苏联模式的成功。然而,苏联

的经济与社会成就却无法被忽视。尤其是它在大萧条期间的崛起,让世界见识到了另一种社会模式的可能性。尽管美国不断宣扬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很多被压迫的群体和发展中国家开始向往苏联的体制。

这是思想上的绝望......毕竟没人比资本主义自己清楚,他们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美国的工人阶级在什么时候是最舒服最有活力,答案就是冷战时期,苏联还存在的时候!那时候资本不得不让利给工人,甚至为此专门发明了一个词......叫做中产阶级!

这种极度恐惧之下,才催生出了所谓的最后计划,让大家一起完蛋!

不过最后这种情况没有发生,1959年,赫鲁晓夫应美方邀请前往美国,旨在探讨解决柏林危机的方案。这次访问不仅标志着苏联领导人首次踏上美国领土,还对缓和美苏紧张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

转折点。这次会面中,双方达成一致,约定今后处理争端时优先采用非军事手段,明确禁止使用核武器。赫鲁晓夫访美期间,给美国民众带来了深刻印象。他参观了加斯特农场,对广阔的玉米地表示高度赞赏。此外,他还游览了

迪士尼乐园,并与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共进晚餐。这些举动让美国民众改变了以往对苏联的看法,认为赫鲁晓夫非常平易近人。这次访问让美国对苏联有了全新的看法,极大地推动了双方关系的改善。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也出

现了反对核战争的声音。欧洲方面对此计划更是强烈抵制,因为不少欧洲国家是美国的盟友,一旦战争爆发,苏联很可能会对欧洲发动攻击,这对欧洲国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基于这些因素,该计划最终被搁置。

而现在,这个决定却不是出于恐惧......而是绝望!

这些敌人根本没办法应对!!!

“总统先生,该做出决定了!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否则我们将无力反击!”

那位老将军继续对总统施压!

他没撒谎,事情发生的很突然,而美国的核弹并不是都处于发射状态。

实际上这个数量最多只有600枚!

毕竟核弹是需要发射出去才能发挥威力。

美国目前拥有1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潜艇可搭载24枚“三叉戟II”型洲际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可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也就是说,仅仅是美国的海基核力量,就拥有至少288枚洲际弹道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可能

超过1000枚。美国还有400枚“民兵III”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外加一支隐身轰炸机队。这些核轰炸机不仅技术先进,航程远,投射精度高,还可以搭载多种型号的核弹头。

其他的核弹头都处于储存状态,把它们运出来,再装载到发射器上,这需要时间!

在美国人克里斯滕森主编的2024年《核手册》中:美国拥有3708枚核弹头,其中1770枚弹头处于展开状态,1938枚处于储备状态。另外,有1336枚退役的弹头等待销毁。目前核弹头的总数为5044枚。在1770枚展开的

弹头中,400枚位于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上,970枚安装在潜射弹道导弹上,300枚置于美国空军的轰炸机基地,另外有大约100枚战术航空炸弹,部署在欧洲的基地里。美国的核武器储存在本土的11个州和5个欧洲国家,共约24

个存储地点。储存核武器数量最多的地点是位于新墨西哥州的基特兰德大型弹药和技术维护地下储存中心。华盛顿州的核武器数量排第二,因为这里有基察普海军潜艇基地,这一基地为潜艇准备的核武器数量比美国其他任何基地

都要多。

可问题随着异变的持续,美国这边的动员能力会持续下降,到时候,能够动员多少核弹那就真的不知道了。

可本杰明还是无法下定决心!

要说,把核弹投到别的国家......本杰明咬咬牙也认了,可特么现在是要把核弹丢在自己头上啊!

谁特么心这么大?!!

可老将军说的也很对,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要么拼死一搏,要么连搏一搏的机会都没有了!

本杰明在犹豫的时候,那个将军直接走到总统身边,直接从身后的两个随从手中拿出了一个箱子!

“核手提箱”是指美国总统掌握的一个公文包,通常由一名随身专职助手携带,内部藏有与核战争有关的通讯器与核密码。

以往在总统交接仪式上,核手提箱的控制权可以很方便地当面在新老总统之间转移,但特朗普拒绝出席总统交接仪式,他手里的“核手提箱”又不能假手第三人暂时保管,该怎么办呢?

“核手提箱”至少有三个,分别由总统、副总统和“指定幸存者”携带,但只有总统手里的“核手提箱”处于激活状态。因此在总统交接仪式开始之前,拜登就可以拿到一个未激活的“核手提箱”。等他宣誓就职美国总统后,将有

一名军事助手启动这个“核手提箱”,同时特朗普手里的“核手提箱”会失效,全球最强大核武库的控制权由此完成交接。美国总统的核手提箱其实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箱子外表是一个黑色软皮皮包,重约20公斤,由美国

总统身边的一名军人时刻拎着,俗称“核足球”。核手提箱从外观看就不是一个能有“核按钮”的装置。但它内里是超坚固的钛金属,有牢固的密码锁。箱子里主要存放着三样东西:一份指导手册,附加核清单,上面列出了美国900

件核武器可以打击的地点和路线;一个无线电收发机,能够抗强干扰,用于紧急时刻接收信息,发布紧急通讯指令;多个代码验证器,用于验证总统的专属代码。这个代码的绰号是“饼干”,按规定总统需要随身携带。

它外表为黑色柔软皮包,皮革底下缝有钛金属包装,总重量约20公斤,安装有密码锁。手提箱内里安装有一部卫星信号发射接收器,具有保密电话功能,可以直接与五角大楼核战争中心及美国空军指挥部通讯。

皮箱内还有几样东西,包括一本“黑色手册”,手册上有核武器攻击行动方案,记录着美国的核弹数目,部署地点及发射预定路线等内容。还有一份在紧急情况下可供总统使用的秘密基地名单和一份总统进行核武攻击后的全国

广播程序文件。不过,只有这个手提箱还不能下达发动核武命令,还需要和总统持有的“金色密码”双剑合璧才行。

美国总统下令核打击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首先,总统要用一个塑料卡片确认其身份后方能打开核手提箱。这个卡片有个绰号“饼干”,上面印有一列由美国国安局提供的“金色密码”,这些密码每天都在变化。通过验证后,总统可以从黑色手册中选择核打击目标,将命

令传达给在五角大楼作战室里等候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在奥福特空军基地的美国战略指挥中心。部队接到指挥中心传来的发射密码后,打开保险柜,与保存在保险柜里的密码对证,两个密码吻合后方能执行发射操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