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704章 可堪为鹣鲽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704章 可堪为鹣鲽

簡繁轉換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荣国府,荣庆堂。

神京连下了几天夏雨,今日一早总算放晴,阳光明媚照耀,数日积郁的阴霾,一扫而空。

黛玉丶迎春等姊妹在房中已闷了几天,一早趁着好天气,在园子里闲逛说话,又结伴去荣庆堂给贾母问安。

她们路过梨香院时,正遇上薛姨妈和宝钗出来走动,大家便结伴而行。

薛姨妈对迎春笑道:「我这里有新糟的鹅掌鸭信,食用甚是爽口,等会你回去捎一些,给琮哥儿也尝个鲜。

如今也愈发难见琮哥儿人影,我都有段时间没朝过面了。」

迎春微笑道:「如今琮弟不像以前清净,要每日上早朝,天还半黑就要出府,日落才会下衙回府。

别说姨妈少见到他,连我这个姐姐都少见他许多。」

春闱之前,贾琮还不需上早朝,只去城外火器工坊上衙,偶尔入工部衙门办理司衙公事。

因此每日早起时间宽裕,常会邀迎春等姊妹一起早食,也好彼此说笑作伴。

如今每日天还没亮,他就早早起身,去午门赶每日宫中早朝。

不仅少了和姊妹们共餐同食的乐趣,连日常见面都少了许多,迎春才会有此话语。

薛姨妈笑道:「琮哥儿这叫能者多劳,只这点年纪,便是翰林学士,朝堂贵官。

别人想这麽劳碌,还没他这本事呢。

他这年纪的哥儿,要是每日在府上晃悠,随便就能见到,那才叫糟糕呢。」

薛姨妈虽只是随口而言,众姊妹不由联想到宝玉,听说宝玉这些天在东路院读书,听着倒也希罕……

众人说着闲话,便一起进了荣庆堂。

贾母素来喜欢热闹喜庆,见来了一大帮人,心中自是开怀。

她和薛姨妈唠过家常,又和孙女说些衣食闲话,外头刚不过晴了半日,便又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贾母笑道:「这雨下的倒是时候,这会子都不便回去,一起闲上半日,中午我这里摆饭,大家也热闹些。」

众姊妹听了这话,都是笑意盈盈,各自都没有异议,只是往日可不会这般模样。

以往姊妹们来给贾母请安,黛玉一般尽过礼数,多半找些托辞早些回东府。

因每次姊妹们来荣庆堂,宝玉总要卡着时辰过来,也好和姊妹们说话凑热闹。

对宝玉最要紧之事,就是和黛玉多些亲近,说几句贴心好话……

但那次黛玉让袭人传话,宝玉藉此在西府装疯卖傻,闹得天翻地覆。

从此让黛玉对他越发嫌恶,唯恐避之不及。

每次她来给贾母请安,宝玉依旧不顾脸皮,故作潇洒,好发大言。

挖空心思,在她跟前说些散话,让她不厌其烦。

虽说宝玉的玉已被舅父没收,再也玩不了砸玉把戏,

但要是她心中不忿,拿话怼上几句,担心宝玉听了发癫,占着外祖母宠爱,当场又闹起来,大家都会难堪。

所以黛玉能躲就躲,每次到西府都是来去匆匆,恍如蜻蜓点水,绝不多做逗留。

迎春旁观者清,自然清楚黛玉心思,也知这表妹在自己兄弟心中,顶顶要紧,自然不好让她落单尴尬。

经常黛玉找由头和贾母告退,施展退避三舍之计,迎春也会托辞东府管家事多,姊妹两个携手离开。

大多时候就剩下探春丶史湘云丶惜春会多坐些时候。

探春多会陪贾母说些闲话,惜春年龄稚嫩,只要有吃有玩就好。

史湘云百无禁忌,高兴了就和宝玉胡扯几句,没兴致了就犯懒不理,倒是各人都有各人的模样。

如今宝玉暂时搬去东路院,整个西府实在清净许多,黛玉自然没必要再做金蝉脱壳之事。

……

贾母见自己这些得意孙女,今日都济济一堂,留下陪自己吃饭,心中十分受用。

对薛姨妈笑道:「今日倒聚得齐全,除了凤丫头还在坐月子,不好多走动,不得便利过来。

这里就缺了我的宝玉,他太太也不知怎麽的,就心血来潮起来,叫他去东路院陪住几日。

又说让他老爷顺便指点功课,他们这父子两个,就跟猫见耗子一般,哪有一日消停过的。

等再熬上几日,我就把宝玉接回来,省的我提心吊胆的。」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也是太疼爱孙子,未免有些多虑了,宝玉今时不同往日,年底就要成亲立户之人。

他可不再是以前的小孩子,我那姐夫虽性情严正,望子成龙,却是极重大体礼数之人。

都快成家的儿子,不会像以前那样严厉,必定是有说有教,父子和睦,以后还等着宝玉开枝散叶呢。」

贾母笑道:「姨太太说的倒是在理,可都要呈你吉言,父子和睦,开枝散叶。」

薛姨妈又说道:「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昨日去看凤丫头,她听说胡太医精通女科。

本想请他来搭脉,开几贴产后温补的方子,可巧去请却没遇上。

说胡太医去了东路院出诊,凤丫头只好请了其他大夫。

我那姐姐一向身子康健,一向没有什麽病灶,不知她哪里得了病症?」

贾母听了有些担心,说道:「他们两个都快五十的人,上了年纪自然毛病也多些。

也不听他们日常言语一声,都瞒着我这老东西,鸳鸯,你打发人过去问问,到底是哪个病了。」

一旁史湘云听了这话,插嘴说道:「要说有人生病,袭人姐姐也在吃药,听说前几日雨天滑跤,摔到了地方。」

袭人曾是贾母的丫鬟,服侍她不少年头,一向得贾母看重,听了心中吃惊,连忙多问了几句。

史湘云只说袭人滑跤被雨伞膈到胸腹,她去看过说是没有大碍,躺上几日就没事。

……

荣国府,宝玉院,袭人厢房。

袭人那日被宝玉踢伤,虽已养了好几日,还是没见大好,脸色失了往日红润,多了一丝羸弱蜡黄。

她正拖着疲软的身子,正在穿戴衣裳裙褂,房门这时被推开,麝月端着托盘,里面放了新煎熬的药汤。

麝月见袭人起身穿衣,皱眉说道:「你又起来闹什麽,躺着歇息就是,这会子穿什麽衣服,又不是要出门。」

袭人说道:「我养了几日,好了许多,想去东路院看看,前些日子二爷睡不安稳,不知有没有请大夫瞧过。」

麝月听了这话,俏脸微沉,说道:「二爷在东路院有彩云和秋纹服侍,那边多少丫鬟婆子看着,哪里会有事。

你都伤成这样,还在哪瞎操心,这会子还要起来走动,当真不惜自己的小命儿。

前日大夫还说过,你这次伤的很重,五脏震损,肾阴血亏,前日还吐了一口淤血。

你才多大年岁,居然就会咳血,这还能得了。

大夫让你务必好生保养,要是一时大意留下病根,以后可能……可能会留不下子嗣。」

袭人听了脸色苍白,一下坐到了床上。

麝月眼圈微红,说道:「你已入了二爷房头,往后要没有子嗣,一辈子就是空头姨娘,大宅门里有你罪受。

如今还管什麽二爷晚上睡不好觉,还是管好自己的身子,别作出病根才是正经。」

袭人听了心里抽搐的难受,自己苦楚麝月怎会知道,要是二爷的病治不好,自己身子再好,也不得有子嗣……

笑着说道:「倒是我浮躁了,我躺着好好歇息就是,要不你叫小丫头去跑一趟,问个口讯回来也是好的。」

麝月有些皱眉,说道:「我听你的,就打发人过去问,你安心躺着歇息。」

……

荣国府,东路院。

王夫人自接了宝玉回到东路院,宝玉的隐藏疾,即便是贾政都没告诉。

她只想着偷偷治好儿子的毛病,在外人那里只当什麽事都没发生。

至于知道详情的袭人和彩云,王夫人还是非常放心,毕竟她们都是宝玉的床头人。

要是宝玉的私隐露出口风,她们也会没脸做人……

原本袭人从王熙凤那里问了张友士和胡太医的住址。

这两位大夫相比之下,张友士在贾家名气更大些,治过贾母和宝玉的病症,连探春的手都是他治好的。

但就因为他在西府经常走动,而且听说和贾琮颇有私交。

即便张友士名头更响,王夫人也不敢请他给宝玉瞧病,就是担心他会走露风声。

相比之下,这位胡太医就低调许多,虽也有在西府走动,但并没有张友士牵扯那麽深,更容易堵住嘴巴。

而且王夫人暗中打听,发现胡太医也名声在外,精通男女科生养之疾,正好对症宝玉的毛病。

等那胡太医给宝玉看过搭脉问诊,只对王夫人说小世兄的病症,并不算罕见,他瞧过许多,也治好过不少。

此症虽然能治,但不是旦夕之事,需用上等药材温补调理,假以时日,滋阴补阳,龙虎相济,定能痊愈。

王夫人听了胡太医的诊断,心中大为振奋,对方可是太医院的正医,说的诊断之言,自然是不会错的。

她心中不由生出满腹憧憬,似乎已看到儿子拖儿带女,二房子嗣繁盛的模样……

等到胡太医煞有介事开出药方,王夫人见上头都用上等名贵药材,更觉得这药方大有讲究。

她连忙让心腹婆子悄声行事,去外头药铺找上好药材配药。

回头又亲手藏好药方,让彩云亲自看着煎药,用过的药渣都悄悄包好,不让他人沾手,不可谓不小心谨慎。

好在宝玉服了几贴药下去,居然有些立竿见影,外头看精神健旺许多,每日里红光满面,步履轻快。

王夫人见了不禁大喜,私下又问彩云房闱之事,彩云只红着脸说还是那样,只力气大了许多……

王夫人虽有些失望,但想着服药不过数日,又不是老君的仙丹,不会这麽快就药到病除。

胡太医也曾说过,此症非旦夕之事,需要一些时日,安心调养,循序渐进,方可痊愈,不可操之过急。

况且胡太医的药方,的确有奇效,只是服用了几贴,宝玉的身子已强健许多。

……

这日王夫人叫了宝玉过来说话,见宝玉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看了也心中高兴。

两母子正说些闲话,丫鬟玉钏进来传话,说老太太身边的张婆子,过来看望宝玉。

王夫人知道张婆子有些来历,她的母亲是贾母陪嫁丫鬟,她也在贾府出生,是老太太的心腹奴才。

王夫人自然不敢怠慢,让把人请进来说话。

那张婆子虽有些资格,但还算是个本分人,不是巧舌如簧的油滑性子。

她见了王夫人敬过礼数,说道:「今日姨太太和姑娘们来给太太请安,老太太在荣庆堂留了饭。

因见着家里热闹,想着唯独少了宝二爷,让我来过来瞧瞧,问宝二爷书读得怎麽样。

二老爷要是公务繁忙,也要注意身子,不要过于操劳,给宝二爷留好功课就成,让二爷早些回西府说话。」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里有些犯难,宝玉如今正治病,过几日胡大夫还来复诊,这个节骨眼哪能回西府。

要是宝玉这样回去,胡大夫就要去西府看诊,老太太知道岂不要起疑,只要稍微问上几句,这事就难瞒得住。

王夫人正心里思量,找些什麽话头把事情搪塞过去。

听见宝玉兴致勃勃问道:「张大娘,往日姊妹们去给老太太请安,都是稍微坐坐就散了。

今日她们怎麽这样好兴致,一直呆到老太太留饭,可是很久都没这样了。

林妹妹是不是也一直都在,我也许久没见了,妹妹身体气色可好?」

王夫人听了宝玉这话,不禁有些皱眉,宝玉的身子都成这样,怎麽还这种兴头,老想这些没用的心思。

……

张婆子笑道:「林姑娘也一直都在,倒是许久没这样了。

这几日姑娘们在荣庆堂都呆的久,老太太已留过好几顿饭了,荣庆堂也比往日热闹许多。」

宝玉听了心中大叫可惜,难免泛起深深后悔,自己怎偏偏就来东路院,白白错过和姊妹们相聚之时。

姊妹们许久看不到我,必定也会多有思念,怎麽能叫人忍心……

张婆子继续笑道:「二爷问起林姑娘的身体,她气色极好,身体康健,想起往年的模样,实在不能相比。

我听说三爷日常十分细心,每日下衙之后都会走动过问,林姑娘吃的丸药和饮食十分妥当。

我们这些府上老人,私下都说林姑娘也丶是个有福气的,她自小就这等多病,多亏了琮三爷一力操持。

要不是三爷帮她找了上等名医,林姑娘的身子哪能如今这般爽利。」

宝玉方才还满腔羡慕憧憬,想着等会儿就和太太讨情,早些回去西府,也好多和姊妹们一起。

哪知张婆子后面说出这番鬼话,宝玉顿时脸色煞白,心中满腔愤怒悲伤。

林妹妹身子养好也就罢了,关贾琮什麽事情,他也配这般亲近林妹妹,当真是叫人作呕。

难道他真的无法无天,敢对林妹妹居心不轨……

……

张婆子见自己无心之言,宝二爷突然脸色变得难看,满脸悲愤之色

她也是经历世故的老妇,平日又听多了宝玉的典故,只是稍微思量,便大致明白宝玉的心思。

心中多少有些耻笑,她虽是家母的心腹婆子,但也不是事事和贾母相同心思。

她也是有儿孙之人,心中对贾母偏宠宝玉,反而对能为出众的琮三爷,始终不太入心,有些不以为然。

不过这是主家的私事,她没道理多嘴罢了,日常也只放在心里。

其实自贾琮承袭荣国家业,贾家有她这等心思的老奴,也并不在少数。

张婆子见宝玉愤愤不平,实在不愿多瞧,这宝二爷真给老太太宠惯了,这麽大的人也没点眼力劲。

自己都是定亲的人,人家姑娘和哥儿牵扯,又关他什麽事情,也值得作出这副脸色。

再说琮三爷这等人物,便是连公主都配的上,匹配林姑娘自然不在话下。

这事只要明眼人,那个看不出点颜色,不过不敢多嘴说破。

宝二爷年底就要成亲,还在痴心妄想,人家表哥表妹亲上亲,迟早做出好事,到时看他什麽嘴脸。

张婆子虽心中不屑,但清楚宝玉性子好发癫,担心招惹的他,惹自己一身不是。

连忙顺势就住了口,又和王夫人客套几句,便利索的告辞离去。

……

王夫人见张婆子只传话,并没有催宝玉回西府,倒是松了一口气,省的了她找托辞的力气。

突然听宝玉说道:「太太,我也瞧过大夫了,药也吃了,这几日精神好了许多。

我想着还是回西府去住,日常也好给老太太尽孝……」

王夫人听了这话,不禁有些皱眉头,她可不信宝玉急着回西府,是为了给老太太尽孝。

必定是方才张婆子说了姊妹的事,宝玉又动了动了什麽心思。

王夫人说道:「宝玉,你年底就要成亲,现下最要紧便是治毛病,将来好和夏姑娘开枝散叶。

我也是快五十的人,就你这一个儿子,以后可都指望着你。

你如今也要多警醒一些,不要老去想那些没用的事。」

宝玉一听王夫人说开枝散叶,又说不要想没用的事,整个人像被梦中吓醒,悲痛欲绝,摇摇欲坠。

不过如今老太太不再跟前,看时辰老爷也快下衙,总之是不得便利,他也不敢吵闹发作。

王夫人又说道:「你要回西府我也不拦着,但胡太医就要去西府给你瞧病,彩云就要在西府给你进出煎药。

老太太岂能不起疑心,她只要拘住胡太医问上几句,你的事情就瞒不住。

到时姊妹们都会知道,以后如何做人,你自己想想其中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