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二百四十六章 威严的马皇后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二百四十六章 威严的马皇后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9 14:35:44 来源:源1

屏退内侍宫女,马皇后一改往日温和,神情严肃地问:“三月份,永昌侯是不是自升龙城差人送来过一封家书?”

牧夫人虽然疑惑马皇后为何有此一问,还是毫不犹豫地回道:“确实来过家书。”

马皇后伸出手,指甲扣打在茶碗的碗身上,发出叮叮的声响:“家书里都说了些什么?”

牧夫人仔细回想了下,心头一沉,看了一眼孔夫人,神色不安地回道:“老爷说在安南打了胜仗,拿下了多邦城、升龙城,安南已无大仗可打,还说??正安心等......

朱景炎被关入大牢的第三日,京城风平浪静,仿佛一切都在林清风的掌控之中。然而,在那阴冷潮湿的牢房深处,朱景炎却始终未曾露出半分慌乱之色。

他每日按时吃饭、饮水,甚至还会在牢中打坐调息,仿佛这里不是囚禁他的牢笼,而是一处修炼心性的道场。狱卒们早已习惯了这位“西域商人”的古怪举止,偶尔还会低声议论:“这人倒真有几分气度。”

然而,朱景炎的心中却从未真正放松过。他知道,林清风不会轻易杀他,也不会贸然释放他。这场棋局,胜负未定,而自己不过是暂时落入对方设下的陷阱而已。

果然,这一日傍晚,牢门再次开启,一名身着青衣的男子缓步走入。此人面容清瘦,眼神深沉,正是刑部主审官??张廷玉。

“朱景炎。”张廷玉站在铁栏外,语气平静,“你可知,王世昌已率军压境雁门关?”

朱景炎微微一笑:“我知道。”

张廷玉目光一凝:“那你可知道,乌兰汗已派出使者与王世昌谈判?”

朱景炎点头:“自然也知道。”

张廷玉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朱景炎缓缓起身,走到铁栏前,直视张廷玉:“我想做的,是让大明免于一场浩劫。”

张廷玉皱眉:“你是叛贼,怎敢妄谈国事?”

朱景炎淡笑:“我若真是叛贼,为何要千里赴京,只为揭露林清风的阴谋?为何要在辽东苦守边疆十年,只为保一方平安?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皇宫,只为查明真相?”

张廷玉神色微变,显然被朱景炎的话触动了几分。

朱景炎继续道:“林清风才是真正的祸根。他一手掌控朝政,一手勾结乌兰汗,意图借刀杀人,逼反王世昌。只要辽东兵起,他便可顺势清洗异己,独揽大权。”

张廷玉沉吟良久,终是开口:“你有何证据?”

朱景炎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出铁栏:“这是林清风亲笔写给乌兰汗使者的书信,落款日期就在三日前。”

张廷玉接过信,展开细看,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虽为林清风所提拔,但终究是忠于朝廷之人。若林清风真的通敌卖国,那他便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

“此事……必须立刻禀报陛下。”张廷玉低声说道。

朱景炎微微一笑:“你终于明白了。”

张廷玉没有再说话,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随即转身离去。脚步声渐远,牢房重新归于寂静。

朱景炎缓缓闭上双眼,心中却已燃起新的希望。他知道,只要这封信送到皇帝手中,林清风的伪装便会彻底崩塌。而自己,也将在适当的时机脱困而出。

***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林清风正端坐案前,翻阅一份奏折。窗外夜风呼啸,烛光摇曳,映得他脸上神色莫测。

“大人。”门外传来一声低唤,一名亲信快步走入,神色凝重,“张廷玉今日曾私下探监朱景炎,并取走一封信。”

林清风眉头微皱:“信的内容?”

“属下未能截获,但据狱卒回忆,朱景炎曾提及‘林清风通敌’之事。”

林清风冷笑一声:“果然是死不悔改。”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月,眼中闪过一抹寒芒:“看来,是时候送他上路了。”

亲信低声问道:“大人,是否需要提前动手?”

林清风摇头:“不必。让他多活几日,也好看看,他的那些旧部,是如何一个个走向覆灭的。”

他顿了顿,语气森然:“传令下去,封锁所有通往辽东的密道,同时命锦衣卫加强对王世昌的监视。若他敢轻举妄动,便以谋逆论处。”

亲信领命而去。

林清风重新坐下,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随后将其封入信封,递给身旁另一名亲信:“送去雁门关,务必亲手交到乌兰汗使者手中。”

亲信接过信,悄然退下。

林清风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朱景炎,你以为你还有机会翻盘?殊不知,你的每一步,都已被我算中。”

***

数日后,京城风云突变。

一封来自刑部的奏折,呈至皇帝案前。内容直指林清风私通乌兰汗,企图挑起边衅,以图大权。

皇帝震怒,召见林清风质问。

林清风镇定自若,当堂否认一切指控,并指出此乃朱景炎临死前的反扑手段,意在扰乱朝纲。

皇帝沉思良久,最终未作决断,仅下令彻查此案。

然而,就在此时,雁门关方向传来急报??乌兰汗使者突然失踪,随行护卫全数被杀,唯一幸存者口供称,凶手身穿大明锦衣卫服饰。

消息传入京城,满朝哗然。

皇帝震怒之下,下令彻查锦衣卫在京外的所有行动记录,并责令林清风亲自督办此案。

林清风表面应允,内心却已隐隐察觉不对。

他意识到,朱景炎或许并未完全落入手心,而是一枚尚未引爆的棋子。

于是,他开始加紧对朱景炎的审讯,试图逼其认罪,以绝后患。

然而,朱景炎依旧神色从容,面对严刑拷打,始终不肯低头。

“林清风,你以为你能赢?”他在一次审讯中,冷冷地看着林清风,“你错了。真正的胜利,从来都不是靠权力压制,而是人心。”

林清风眯起眼睛:“你想说什么?”

朱景炎淡淡一笑:“我的旧部,仍在暗中。他们不会背叛我,正如你身边的亲信,也不会永远忠诚于你。”

林清风面色微变,心中第一次生出一丝不安。

他隐隐觉得,自己或许真的漏算了什么。

***

夜深人静,京城大牢之中,朱景炎独自坐在牢房角落,手中紧握着一枚小小的铜符。

那是他当初在驿站换装时藏匿的信物,也是他留给旧部的最后一道命令。

“只要这枚铜符传出,他们便会行动。”朱景炎低声自语,“林清风,你以为胜券在握,殊不知,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他抬头望向窗外的月色,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命运的齿轮正在加速转动,而他,已做好迎接风暴的准备。

朱景炎被关入大牢的第七日,京城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雪。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落下,将整座皇城覆盖在一片银白之中。

牢房内,朱景炎盘膝而坐,呼吸间吐出的白雾与寒冷交织,仿佛已与这囚室融为一体。他每日依旧按时进食、打坐调息,甚至还会低声吟诵几句诗词。狱卒们早已习惯了这位“西域商人”的怪异举止,偶尔还会低声议论:“此人倒真有些定力。”

然而,朱景炎心中却始终未曾真正放松过。

他知道,林清风不会轻易杀他,也不会贸然释放他。这场棋局,胜负未定,而自己不过是暂时落入对方设下的陷阱而已。

果然,这一日傍晚,牢门再次开启,一名身着青衣的男子缓步走入。此人面容清瘦,眼神深沉,正是刑部主审官??张廷玉。

“朱景炎。”张廷玉站在铁栏外,语气平静,“你可知,王世昌已率军压境雁门关?”

朱景炎微微一笑:“我知道。”

张廷玉目光一凝:“那你可知道,乌兰汗已派出使者与王世昌谈判?”

朱景炎点头:“自然也知道。”

张廷玉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朱景炎缓缓起身,走到铁栏前,直视张廷玉:“我想做的,是让大明免于一场浩劫。”

张廷玉皱眉:“你是叛贼,怎敢妄谈国事?”

朱景炎淡笑:“我若真是叛贼,为何要千里赴京,只为揭露林清风的阴谋?为何要在辽东苦守边疆十年,只为保一方平安?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皇宫,只为查明真相?”

张廷玉神色微变,显然被朱景炎的话触动了几分。

朱景炎继续道:“林清风才是真正的祸根。他一手掌控朝政,一手勾结乌兰汗,意图借刀杀人,逼反王世昌。只要辽东兵起,他便可顺势清洗异己,独揽大权。”

张廷玉沉吟良久,终是开口:“你有何证据?”

朱景炎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出铁栏:“这是林清风亲笔写给乌兰汗使者的书信,落款日期就在三日前。”

张廷玉接过信,展开细看,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虽为林清风所提拔,但终究是忠于朝廷之人。若林清风真的通敌卖国,那他便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

“此事……必须立刻禀报陛下。”张廷玉低声说道。

朱景炎微微一笑:“你终于明白了。”

张廷玉没有再说话,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随即转身离去。脚步声渐远,牢房重新归于寂静。

朱景炎缓缓闭上双眼,心中却已燃起新的希望。他知道,只要这封信送到皇帝手中,林清风的伪装便会彻底崩塌。而自己,也将在适当的时机脱困而出。

***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林清风正端坐案前,翻阅一份奏折。窗外夜风呼啸,烛光摇曳,映得他脸上神色莫测。

“大人。”门外传来一声低唤,一名亲信快步走入,神色凝重,“张廷玉今日曾私下探监朱景炎,并取走一封信。”

林清风眉头微皱:“信的内容?”

“属下未能截获,但据狱卒回忆,朱景炎曾提及‘林清风通敌’之事。”

林清风冷笑一声:“果然是死不悔改。”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月,眼中闪过一抹寒芒:“看来,是时候送他上路了。”

亲信低声问道:“大人,是否需要提前动手?”

林清风摇头:“不必。让他多活几日,也好看看,他的那些旧部,是如何一个个走向覆灭的。”

他顿了顿,语气森然:“传令下去,封锁所有通往辽东的密道,同时命锦衣卫加强对王世昌的监视。若他敢轻举妄动,便以谋逆论处。”

亲信领命而去。

林清风重新坐下,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随后将其封入信封,递给身旁另一名亲信:“送去雁门关,务必亲手交到乌兰汗使者手中。”

亲信接过信,悄然退下。

林清风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朱景炎,你以为你还有机会翻盘?殊不知,你的每一步,都已被我算中。”

***

数日后,京城风云突变。

一封来自刑部的奏折,呈至皇帝案前。内容直指林清风私通乌兰汗,企图挑起边衅,以图大权。

皇帝震怒,召见林清风质问。

林清风镇定自若,当堂否认一切指控,并指出此乃朱景炎临死前的反扑手段,意在扰乱朝纲。

皇帝沉思良久,最终未作决断,仅下令彻查此案。

然而,就在此时,雁门关方向传来急报??乌兰汗使者突然失踪,随行护卫全数被杀,唯一幸存者口供称,凶手身穿大明锦衣卫服饰。

消息传入京城,满朝哗然。

皇帝震怒之下,下令彻查锦衣卫在京外的所有行动记录,并责令林清风亲自督办此案。

林清风表面应允,内心却已隐隐察觉不对。

他意识到,朱景炎或许并未完全落入手心,而是一枚尚未引爆的棋子。

于是,他开始加紧对朱景炎的审讯,试图逼其认罪,以绝后患。

然而,朱景炎依旧神色从容,面对严刑拷打,始终不肯低头。

“林清风,你以为你能赢?”他在一次审讯中,冷冷地看着林清风,“你错了。真正的胜利,从来都不是靠权力压制,而是人心。”

林清风眯起眼睛:“你想说什么?”

朱景炎淡淡一笑:“我的旧部,仍在暗中。他们不会背叛我,正如你身边的亲信,也不会永远忠诚于你。”

林清风面色微变,心中第一次生出一丝不安。

他隐隐觉得,自己或许真的漏算了什么。

***

夜深人静,京城大牢之中,朱景炎独自坐在牢房角落,手中紧握着一枚小小的铜符。

那是他当初在驿站换装时藏匿的信物,也是他留给旧部的最后一道命令。

“只要这枚铜符传出,他们便会行动。”朱景炎低声自语,“林清风,你以为胜券在握,殊不知,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他抬头望向窗外的月色,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命运的齿轮正在加速转动,而他,已做好迎接风暴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