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二百七十二章 他——血是热的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二百七十二章 他——血是热的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9 14:35:44 来源:源1

烛火晃动,范正席端着一盆温热水走了进来,抬脚踢上房门,对上香的范南枝道:“阿姐,我先给他们清洗一下吧。”

范南枝将三柱香插在香炉中,转身看向范正席。

方正的脸庞透着一股子正气,浓眉如墨染,额大宽且亮堂,黑瞳中反射着光,精气神十足。

范南枝打开木匣,将里面缝补用具、擦拭用具、还有一些小瓦罐取了出来:“这位看着倒没什么外伤,像是病故,五十余岁,倒也不算短命。倒是这位,看着伤可不少,你先给长者擦拭,我......

朱承志连夜召集锦衣卫指挥使周怀忠,命其亲自带队前往江南调查沈婉儿一案。临行前,他特意叮嘱:“务必封锁一切消息,不可打草惊蛇。我要知道‘玄机’的真实身份,以及他背后是否还有更大的势力。”

周怀忠抱拳领命,当夜便率领数十名精锐锦衣卫悄然南下。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暗流涌动。赵廷玉虽被勒令待罪听审,但朝中仍有不少旧党暗中联络,试图为赵家翻盘。朱承志深知,若不能彻底铲除赵氏残余势力,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于是,他授意陆怀义继续深挖赵允修的账册往来,务求找出更多牵连之人。

数日后,陆怀忠传来密报,称在江南某处隐秘山庄发现一座地下工坊,内藏大量机关图纸与未完成的兵器模型,其中不乏可助人潜入皇宫、刺杀重臣的精密器械。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工坊深处,他们找到了一本密册,详细记录了过去三年间“玄机”与赵允修之间的合作计划,甚至提及一个名为“影阁”的神秘组织,据传其成员皆是江湖中早已“死去”的顶尖高手。

朱承志看完密报,脸色愈发凝重。他知道,这已不仅仅是朝堂之争,而是有人在暗中策划一场足以颠覆大明根基的大局。

次日清晨,他召见朱景炎,将密报内容尽数告知。朱景炎听后,眉头紧锁:“若真如你所言,这个‘影阁’恐怕比当年的鹰羽阁更为可怕。”

朱承志点头:“鹰羽阁不过是一群江湖散人,而‘影阁’却有组织、有计划、有资源,甚至可能已经渗透朝廷内部。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否则一旦他们出手,后果不堪设想。”

朱景炎沉思片刻,低声道:“父皇近日对我愈发信任,或许可以借巡视辽东之机,试探京中是否有异动。”

朱承志目光微闪,缓缓道:“好,我来安排。”

***

三日后,太子朱景炎正式启程前往辽东巡视。皇帝亲自送至午门,并赐御马、宝剑,以示恩宠。朱承志站在城楼上目送太子离去,心中却无半分轻松。

回到东宫后,他立刻召集亲信幕僚,开始布置应对京中可能出现的变故。同时,他也下令加强东宫守卫,以防有人趁太子不在之时对东宫不利。

果然,不出两日,京城便传出风声??赵廷玉竟在家中暴毙,死状诡异,面容扭曲,似是中毒身亡。皇帝震怒,下令彻查,然而刑部与大理寺联手调查多日,竟未能查明真正死因。

朱承志心知肚明,此事必是“影阁”所为,目的便是灭口。他迅速派人追查赵府最后几日的进出人员,果然发现一名自称“医官”的陌生男子曾在事发前夜秘密进入赵府,次日清晨便消失无踪。

此人身份成谜,唯一留下的线索,是他随身携带的一枚令牌??正面刻着“玄机”,背面则写着“影阁?幽冥”。

朱承志盯着那枚令牌良久,最终低声说道:“看来,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了。”

他立即下令调集东宫暗卫,全面搜捕所有与赵府有关的可疑人物,并秘密派遣锦衣卫前往各地追查“影阁”的蛛丝马迹。

就在此时,一封来自江南的急报送到他的案头??

“殿下,属下已在一处废弃古寺中发现‘玄机’的踪迹。据线人透露,此人极有可能正在策划一场针对朝廷的重大行动,目标极可能是即将举行的春祭大典!”

朱承志心头一震。春祭大典乃每年春季最重要的皇家祭祀仪式,届时皇帝将亲率百官前往太庙祭祖,届时皇宫防御最为松懈,正是刺客下手的最佳时机。

“必须阻止他们。”朱承志沉声道。

他当即下令,命周怀忠率锦衣卫火速返回京城,并提前布控太庙周边区域。同时,他也亲自向皇帝上奏,建议加强春祭期间的禁军部署,并请求亲自参与护卫工作,以防万一。

皇帝虽感意外,但终究答应了他的请求。

***

春祭大典当日,紫禁城内外戒备森严,禁军、锦衣卫、东宫暗卫三方人马交错布防,几乎每一寸角落都被严密监控。

朱承志身穿轻甲,立于太庙外的高台之上,目光冷峻地扫视四周。他知道,“影阁”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机会,而他,也早已设下天罗地网,只等猎物现身。

果然,就在皇帝步入太庙的瞬间,一道黑影从屋顶跃下,手中寒光一闪,直取皇帝咽喉!

千钧一发之际,朱承志猛然拔剑而出,横挡于前,剑锋与刺客短刃相撞,爆发出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与此同时,埋伏已久的锦衣卫与东宫暗卫纷纷现身,将刺客团团围住。

那名刺客一身黑衣,脸覆面巾,身形矫健异常,显然不是普通杀手。他奋力挣扎,意图突围,却被朱承志一掌击中胸口,当场吐血倒地。

“拿下。”朱承志冷冷下令。

刺客被押解至偏殿,由周怀忠亲自审讯。起初,刺客拒不招供,但在朱承志亲自到场后,仅一眼,对方便神色骤变,似乎认出了他的身份。

“你是……‘影阁’的人?”朱承志缓缓开口。

刺客沉默片刻,最终低声道:“你果然不是普通人……难怪能看穿我们的布局。”

朱承志眼神微冷:“你们的目标是什么?是谁在幕后主使?”

刺客苦笑一声:“你以为你能阻止一切吗?‘影阁’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风暴还未到来。那位大人……早已布好了棋局,你不过是其中一枚棋子罢了。”

话音刚落,他突然咬破口中毒囊,当场气绝身亡。

朱承志望着刺客冰冷的尸体,久久不语。

他知道,这场较量远未结束。

***

数日后,京城恢复平静,但朱承志却并未放松警惕。他下令彻查全国范围内所有与机关术有关的匠人与作坊,同时加强对朝中官员的监察,防止“影阁”再度渗透。

而在这场风波之后,朱承志的威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皇帝对他愈加信任,甚至有意让他参与内阁议政,协助处理国事。

然而,朱承志却清楚,真正的敌人仍在暗处窥视。

夜色深沉,他独自立于东宫书房窗前,望着远处的紫禁城,心中思绪万千。

“玄机……影阁……你们究竟,想要什么?”

风雪渐起,天地之间仿佛又有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朱承志站在东宫书房窗前,望着远处的紫禁城,心中思绪万千。春祭大典虽已平安度过,但他深知,这只是“影阁”计划的一部分,真正的杀招尚未到来。

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案上的密报上??江南锦衣卫传来最新消息,称在一处隐蔽山洞中发现了一座完整的机关工坊,内藏大量未曾见过的奇巧器械,其中竟有可模仿人声、控制傀儡行动的机关人偶。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工坊深处,他们找到了一本残缺的手稿,上面详细记载了一种名为“幽冥蛊”的毒术,据说能控制人的意识,使其成为无意识的杀人工具。

朱承志眉头紧锁,若这些情报属实,那么“影阁”不仅精通机关术,还掌握着极为危险的毒术与控心之法。如此手段,足以颠覆整个朝堂。

他当即下令,命陆怀义亲自前往江南,彻查这座机关工坊的来历,并追查手稿的来源。同时,他也派遣亲信暗探潜入京城各大医馆与药铺,密切监视所有可疑的药材交易,防止“幽冥蛊”流入宫廷。

然而,就在他全力布置之际,一封来自辽东的急报却再次打破了平静。

“殿下,属下奉命调查徐文远死因,最终在密室中发现一封遗书。”周怀忠低声禀报,“信中提及,他曾受命于一位神秘人物,代为保管一份机密名单,内容涉及朝廷内部多位高官的真实身份。”

朱承志心头一震:“什么身份?”

周怀忠迟疑片刻,低声道:“这些人……并非大明子民,而是异族细作,长期潜伏于朝堂之中,意图伺机而动。”

朱承志沉默良久,缓缓开口:“这份名单,现在何处?”

周怀忠道:“已被属下带回,但信中也提到,那位神秘人物曾警告徐文远,若名单泄露,必将引发一场席卷天下的动荡。”

朱承志眼神微冷:“看来,这场棋局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他立即召见朱景炎,将此事告知。朱景炎听后,脸色凝重:“若是真的,那朝廷之中岂非早已被渗透?父皇身边的人,又有多少可信?”

朱承志点头:“正是如此。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轻举妄动。否则,一旦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

朱景炎沉思片刻,低声道:“或许,我们可以借这次巡视辽东的机会,引蛇出洞。若真有人在朝中策应‘影阁’,必然会趁我离京之时有所动作。”

朱承志微微颔首:“好,我会安排人手暗中布控,确保你此行安全。同时,也会在京中设下眼线,以防有人趁虚而入。”

就在此时,门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亲信匆匆入内,拱手禀报:“殿下,江南传来紧急消息??沈婉儿的尸体被盗!”

朱承志猛地起身:“什么?!”

亲信继续道:“据守墓人所说,昨夜突现一阵黑雾,随后便有一群身穿黑袍之人闯入墓地,将棺木强行撬开,取走了尸体。现场留有一枚令牌,正面刻着‘玄机’,背面写着‘影阁?幽冥’。”

朱承志瞳孔微缩,心中隐隐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幽冥……难道,他们已经掌握了某种操控死者的方法?”他喃喃自语。

朱景炎皱眉:“若真是这样,那‘影阁’的威胁,恐怕远超我们的想象。”

朱承志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立刻封锁江南通往京城的所有要道,务必查明沈婉儿尸体的去向。同时,加强对皇宫内外的巡查,以防‘影阁’利用她制造什么诡异之事。”

亲信领命而去。

朱承志望向窗外,夜色深沉,风雪渐起。

他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阴谋之中。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