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560章 本王现在跟父皇算一边儿的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560章 本王现在跟父皇算一边儿的

簡繁轉換
作者:生椰拿铁yyds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05 01:58:26 来源:源1

第560章本王现在跟父皇算一边儿的(第1/2页)

燕王府,书房。

道衍和尚和朱棣二人分坐棋盘两侧。

夕阳透过大开的窗口,斜斜照了进来,将错落有致的黑白棋子,在棋盘上映出长长的斜影。

道衍和尚下了收官的最后一手,似有所指地道:“殿下今日下棋,棋风都给人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每一手都露着锋芒和锐利啊。”

朱棣嘴角噙着得意的弧度,下巴微微扬起,朱棣显然心情大好:“男儿当世,无论是做人还是下棋,都不可失了锐利和进取之意,否则当如何成事?”

道衍和尚呵呵一笑,一边将棋盘上的棋子分颜色两个棋盒里收拾,一边不急不缓地道:“所以贫僧从来都认为,王爷是一个能成事之人!”

朱棣朗声笑道:“哈哈哈哈哈!道衍师父比本王还更知道本王。”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慨然。

十年前,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所以他无论如何都只能一遍遍告诫自己:不能想。

如此久了,就连他自己也以为自己真的不想。

但道衍约莫看出来了。

而十年后的今日,朱棣总算可以诚然承认自己从前那颗压抑着的心——那个位置很快便都唾手可得了,还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道衍和尚毫无邀功之意,只嘴角挂着淡笑,微微垂眸:“但愿助王爷登上大宝。”他只在意他的游戏快要通关了。

听到「登上大宝」四个字。

朱棣一颗心脏依旧不由微微加快了跳动。

却在此时。

一道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最终停驻在二人面前,躬身道:“王爷,道衍师父,黄府那边来人了,是常跟在黄老爷身边的那位。”

“陆威?请进来。”

朱棣只稍稍狐疑了一下便道,心中约摸着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最重要的,早在黄府就说好了。

下人得了令,朝朱棣和道衍和尚点头致意了一下,便去请人了,再过会儿,过来的便自然是陆威了,他抱拳道:“微臣见过燕王殿下!”

至于朱元璋口中的那个搅屎棍,就没多大的敬意了。

朱棣饶有兴趣地道:“陆佥事?何事?”

陆威直接从怀里掏出来一份并不那么正式的报纸,踏前一步,递到朱棣面前,道:“陛下的意思,燕王殿下也爱看应天府那边的报纸,每每津津乐道,所以让微臣把还没来得及发布的第十五期送给殿下您一观,权当做是消遣。”

听到陆威这话。

无论是朱棣还是道衍和尚,眼中都闪过一抹意外,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朱棣先保持平静地接过陆威手里的报纸。

礼貌性地道:“有劳陆佥事,替本王谢过父皇。”

陆威点头致意:“微臣记下了。”

朱棣略略思索了一下,看向陆威问道:“陆佥事此来……没有父皇其他吩咐要带?”

陆威淡淡一笑:“王爷您刚从府里回来,重要的事情陛下想必已经讲过了,微臣此来,只为送报而已。”

“哦。”朱棣有些意外地应了一句。

只为了送张报纸??

确认了这一点,朱棣反倒还有些不习惯,甚至觉得别别扭扭的——往常这货登门,必没好事发生。

陆威再次抱拳告辞:“燕王殿下没有其他话要微臣带给陛下了的话,微臣这便告辞和陛下复命去了。”

朱棣想了想,摆手道:“好,你去吧,没别的了,你近身侍奉,千万照顾好父皇的身体就好。”

陆威道:“此乃微臣分内之事,微臣告辞。”话音落罢,这便径直离开了朱棣的书房。

待对方的身影和脚步声都消失。

书房内外皆是一片死寂,只有悬在西边的太阳一寸寸往下落着,朱棣这才蹙起眉头,低头看向自己手里那张排版并不似以往那般精美的报纸,道:“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那般临时起意的心思,道衍和尚自然也是一脸想不通的样子,摇了摇头。

顿了顿。

他提议道:“不如王爷先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

朱棣点了点头。

只不过,他仔细翻阅了一遍之后,还是没看出来什么。

他摇着头把报纸递给道衍和尚:“道衍师父看看?”

道衍和尚又接过去翻了一遍,平静地道:“里面的内容基本和之前都差不多,只是排版还不太紧密,想来是那个所谓的「传媒司」还没编纂完整,就被陛下的人搞到了手,送到北平来了。”

连道衍和尚都这么说,朱棣的戒心总算放了下来:“还真是父皇送来给本王权作消遣的啊?”

“应该没有特殊之处。”道衍和尚道。

朱棣挑了挑眉,随后面上的狐疑转而变成了欣喜:“应天府送来的东西,父皇这还是第一次送给本王,或许这也说明……父皇果然看重我,也总算对朱允熥那黄口小儿失了耐心!本王现在……跟父皇算一边儿的!嘿嘿!”

他高兴,不仅仅因为自己大业将成,同时也有一种「父皇他总算看到本王了」的欣慰。

所以说到这里。

朱棣面上都少了几分算计,多了些真诚。

“父皇说让本王看看作为消遣,或许另一层意思则是告诉本王:要耐心些等,事情要耐心些办!”越往下说着,朱棣脸上的笑意都愈发灿烂起来。

道衍和尚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他没看出来这报纸有什么特别的,朱棣所说倒也不是不可能,可同时他也不那么确定。

撇开朱棣心里这点对父子亲情的执念,他只要知道朱元璋这张底牌又能打出去了,这就够了。

所以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陛下每一次都能拿到还没有发售过的报纸,可见他在应天府的影响力,还是颇有一些的,这对我们是好事。”道衍和尚看到的永远是自己手里的牌大不大。

朱棣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双眼微眯,仿佛里面迸射着锐利与坚定:“这是自然,父皇现在和本王站在一处,只等着淮西勋贵和朱允熥那小子闹翻,父皇的能量越大,此事便越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60章本王现在跟父皇算一边儿的(第2/2页)

“大明,本王要。”

“皇位,本王要!”

「还有那个人!本王也要!」

最后一句话,朱棣只在心里想着,并没有宣之于口,毕竟一直看好自己,而且还全心全意给自己谋划的「军师」就在眼前,这么说多少不合适了些。

而心里想着这些,朱棣心跳再次加快起来,眼神里流露出浓厚的迫不及待。

道衍和尚呵呵一笑,借着朱棣对朱元璋心意的揣测,提醒道:“王爷方才说,要耐心些等,事情要耐心些办!无论私宅里那位是否有这意思,其实你我都该如此。”

朱棣是明白人,自然知道急不来。

当即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平定下来,而后一边翻开报纸,一边说道:“这么久都等过来了,本王还差这一时半会么?本王就耐心着等就是!”

“父皇给本王送了这消遣玩意儿,本王刚好接着前头的《射雕》第十五回,继续往下看下去,今日刚好还看得本王意犹未尽呢!头一次能连看两回的内容,哈哈哈哈!”

朱棣此时心情正好着,心里又已经没有其他更多的顾虑,自然而然便来了闲心逸致,目光直奔连载小说区。

看到朱棣这副兴趣盎然的样子。

道衍和尚漫不经心地评价道:“情节跌宕起伏、抓人心魄,思路新奇有趣又通俗易懂,戏说历史、家国情怀、儿女情仇……的确比绝大多数的话本子有趣。”

朱棣只当道衍和尚或是研究他的儒释道,或是沉迷于谋划他夺位的事情,对这些不感兴趣,从前都没聊起来这个,如今才发现:“道衍师父也看这个?研究还挺深?”

道衍和尚捋了捋自己的胡子。

不以为意地豁然道:“呵呵,人又何必给自己那么多局限和拘泥?当和尚不止能念经,还能钻研儒学、学习道法,乃至看戏曲、看话本子又有何不可?”

“不瞒殿下,贫僧看过的话本子可也不少,什么《三国志通俗演义》,什么官家小姐爱上穷秀才,可赏雅亦可赏俗,才不枉人生来一遭嘛。”

朱棣挑了挑眉,心中觉得也对,道衍和尚这样的人,最是自由不受束缚,披个袈裟看起来比谁都像和尚,实际上杀人造反挑动天下大乱……啥他都干;天下各门杂学,他也都懂一些。

正是因为这一点,朱棣造反成功之后,就让他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去了——简直专业对口。

“道衍师父还真是行行精通嘛。”朱棣聚精会神地看着手里的报纸,随口吐槽道。

“略有涉猎,略有涉猎,呵呵。”道衍和尚收好棋盘里最后一颗棋子,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道:“回头等真回了应天府去,贫僧倒还挺想看看,是谁写出来的。”

朱棣微微抬眸看了他一眼。

打趣道:“本王到时候找出来给你送去。”

……

话分两头。

应天府这边,开年虽然忙碌,但好在朱允熥从来不至于手脚忙乱,纵然辛苦一些,但计划之中许多要做的事情,都在一日一日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下去:

仍旧被严密看守着的炼丹司之内。

众人各司其职,炼钢的炼钢,造刀剑的造刀剑,研究课题的道长、仙师们动不动吵得面红耳赤,改良、制造火铳的事情也都一片热火朝天。

撅了朱元璋的菜园子种下去的红薯,在马三宝的主持照料下,藤蔓一天比一天壮硕,叶子一天比一天肥厚,长势一片欣欣向荣。

至于朝廷这边。

詹徽、傅友文等人固然对朱允熥莫名其妙地,就把七百万石的钱粮花出去了心中不满、痛惜、更觉得完全没必要。

但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

更别提朱允熥这个皇帝就是大明的天,更是说一不二的主儿,私底下或许各自吐槽了许多,但明面儿上……

却是谁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毕竟有许多前车之鉴在前。

所有人心里都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当朝的新君,人是真的杀,皮是真的剥!跟前朝先帝一个路子!

所以詹徽心里再是骂骂咧咧,也是老老实实地把朱允熥提到过的那些,在水利兴修、圩田修建……等业务上有过实打实功绩的人,都按照吏部人员调动流程,赶紧从安徽、辽东、山东……等地升调过来,在主要负责此事的工部各自安排了合适的职位。

而工部那边,秦逵早已经成了一个孤臣,而且以他如今对朱允熥的信奉,主打就是一个「不理解,但陛下安排了,咱就按着陛下的要求往死里干」的节奏。

人员到位之后,立刻就安排开展黄河的河道维护、疏浚工作,以及京师直隶一带的圩田修建工作。

至于傅友文这个管钱袋子的……

嗯……跟詹徽一起骂骂咧咧,但黄河疏浚、圩田修建的费用开支,一样只能含泪批出去。

这日。

朱允熥照例在乾清宫批阅每日的奏疏,欲得天下,必承其重,这注定是每日都需要做的事情。

他百无聊赖地打开一道奏疏,目光微微一亮:“这秦逵的办事效率……可以啊!这么快就开始准备动工了!这是好事,必须得在夏日来临之前就办妥当,不然今年这雨,可挡不住。”

看到事情办下去,朱允熥一颗心也放下来不少。

提起手边的朱批御笔,龙飞凤舞地写下:【已阅,朕心甚慰。】以资鼓励。

马三宝站在龙书案旁边,拿着朱砂所制的红色墨块在砚台里研墨,心中却是有些不敢置信地道:

「陛下这口口声声的……眼下这才是正月里,怎的好似已经知道今年夏天一定会有挡不住的大暴雨一般?」

「连未来会发生什么都能预料么?」

马三宝不敢乱问。

但心里又忍不住嘀咕,毕竟这话,是从自家主子嘴里说出来的,主子的话,一向都是再离谱都比真金还真!

正当此时。

大门外响起一阵轻轻的叩门声音:“启禀陛下,颖国公回京了,在外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