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601章 说起来……该熟了吧?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601章 说起来……该熟了吧?

簡繁轉換
作者:生椰拿铁yyds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19 02:53:39 来源:源1

第601章说起来……该熟了吧?(第1/2页)

听到赵峰那带着狠戾的声音,朱允熥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笑着道了一句:“你这煞气,忒重。”

听到朱允熥这不算指责的指责。

赵峰心里忍不住暗暗腹诽吐槽起来:「煞气……不是您说的留一口气就成么!」

「这一副笑嘻嘻的样子,哪儿像是觉得我煞气重的样子?再说了,我这煞气重不重的,比起您谈笑间便是数十人剥皮实草……」

「那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当然,赵峰也早知道自家主子就这么个尿性——面上看起来永远一副春风和煦的样子,看起来像是天底下最好性的人,实际上,肚子里不知道装了多少黑水儿在里头。

赵峰更知道,朱允熥这笑嘻嘻的指责,反而是对自己工作肯定的意思,所以也不多余说什么。

只在面上做出一副憨厚表情,嘿嘿一笑:“只要能办妥陛下的事儿,微臣做啥都成,嘿嘿。”

朱允熥打趣了一句后。

这才饶有兴趣地翻开了刚被递上来的口供和来往信件,上面斑驳的血渍早已干透,让写着口供的几张纸看起来有些褶褶皱皱的。

朱允熥大致看了看。

口供主要就是这两个卧底自身的出身、十年来被道衍和尚安排在这里的用意、经历、以及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意图,来往信件则是道衍和尚对他们的一些重要指示。

其中基本没怎么提及到朱棣,倒是也在朱允熥的预料之内,毕竟他一早知道,朱棣造反这事儿,受道衍和尚的影响和撺掇挺大的。

自己那便宜老爹朱标还活着的时候,朱棣就是心里想,也不敢生出什么心思。

这两个暗桩是道衍和尚十年前就布局的,说不准连朱棣自己都是最近这半年才知道这些暗桩的存在。

而以道衍和尚这个妖僧的心计。

做事肯定也不会留什么尾巴。

看完手里的信和口供之后,朱允熥神色平静地吐槽了一句:“是这老秃驴的做事风格,谨慎。”

同时也将其放到旁边。

对马三宝道:“三宝,这些东西给朕收好。”

马三宝应声道:“是,陛下。”

对于朱允熥来说,有没有提到朱棣不重要,但道衍和尚是朱棣的主录僧且在北平与朱棣往来频繁,这就已经足够坐实谋反罪名了。

所以他微微抬眸看了赵峰一眼:“事情做的不错。”

能在这么几天的时间里把往来信件都挖出来,朱允熥也知道诏狱那边是下了功夫的,倒是不吝一句肯定。

赵峰闻言,心下一喜,也微微定了定。

见朱允熥也看完了东西,眼珠子一转,立刻抱拳道:“陛下,这些证据已经足够实在了,用来定罪也绰绰有余,微臣是否立刻通知宋指挥使,让他安排北平那边的布局,开始着手对燕王殿下动手?”

他深知燕王朱棣镇守北平十年,无论是自身的能力和战斗力,还是他手底下的精兵强将,都绝对是不可小觑的,要想妥善地将这起谋反案办好,直着来还真不一定好。

所以也赶紧表现一波自己的机灵劲。

不过,却只见坐在龙书案后的陛下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道:“不必,这不过是是个小事而已,用不着大费干戈,也不必刻意安排什么,你,还有你手底下的人,暂且只当什么都没发生,守好你们的嘴别往外露了消息就成。”

对于朱允熥来说。

这的确本就是不值得在意的小事一桩。

反正他在大明本身根基还算不上太稳的情况下,是绝对不准备大规模对外用兵的,这征远大将军吧……用处暂时也不太大。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

他现在的主要策略就是——安稳、发育——无论对淮西勋贵还是诸多可能存在不轨之心的藩王都是一样。

他的底牌炼丹司那边正在造着,现在去搞什么藩王或者淮西勋贵,除非朱允熥脑子有坑——过不久就能批量出炉的热武器不用,提冷兵器和藩王干架?

就算他刚刚才拉了一波淮西勋贵的信任。

完全可以用淮西勋贵这根矛,去刺藩王这面盾,可在朱允熥这里还是那个道理:内战,不管什么结果伤的都是大明的国力和根本,耽误的是大明本身的提升。

再说了。

朱允熥要真把朱棣当回事儿了,去年直接逮了袁珙,一样是活生生的证据。

现在手里多拿些证据,朱允熥主要是用来时机成熟以后,让朱棣和道衍和尚破防用的。

想要让这样两个高傲、自信乃至自负的人真正能为自己所用,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彻底打碎他们所有的自尊心和自傲,告诉他们:你们自以为是的弈棋天下,在我这里不过如同三岁小孩的把戏而已。

赵峰有些吃瘪。

有些懵逼地讪讪道:“小……小事……?”

藩王都谋反了,这算小事儿?那什么才能算大事?

想到这,赵峰都有些无奈了。

他原本还想着,表现一波,让朱允熥觉得他思虑全面什么的,万万没想到,朱允熥不仅仅因为一早就猜到了幕后黑手,所以对他是摆出的审讯结果不甚关心,更是连「谋反这件事情本身」,都漠不关心到了这个地步。

「我去,那好歹也是燕王殿下,手握数万私兵,在北境也有极高的威望,更是先帝存世的年龄最大的皇子……这特么的都一点排面不给?」

「陛下的心思,还真是难以量度揣测啊……」

赵峰在心里默默吐槽了一波,但他也算习惯了朱允熥的尿性——莫名其妙搞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所以面上也不敢显露出任何的质疑,只是有些懵地愣了愣,就立刻抱拳应声道:“是,陛下,微臣谨遵圣意!”

顿了顿,赵峰似是突然想到什么,接着开口问道:“微臣斗胆向陛下请旨,如今身在诏狱的两名暗桩,如何处理?”这种事情他可不敢随便拿主意。

朱允熥略略思索片刻,道:“留活口,朕回头还有用得着他们的时候。”

虽然证据已经到手了。

但是……朱棣和道衍这俩货现在大概以为周立轩和范松德已经被张翼几个人弄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01章说起来……该熟了吧?(第2/2页)

要是他们看到这两个人又「死而复生」了。

效果跟见鬼也差不多吧。

朱允熥有些恶趣味地在心里想了想。

赵峰虽然不知道朱允熥每一个决定的用意,却也不敢多问什么,只立刻从善如流,恭敬地道:“微臣领命!”

……

话分两头。

北平城里的三进宅子里,如今的「黄府」。

朱元璋所在的主院之中,此刻正此起彼伏地响起“嗒”、“嗒”、“嗒”……的声音,若是有熟悉农活儿的庄稼汉在这里,必然一下就能听出来:这院儿里,有两个人正举着锄头翻地呢。

“这正月都快要过完了,眼下天儿看起来还冷着,可要暖起来,那也就是一小阵子的事儿。”

“咱现在手头有空,先把这地翻翻好,松松土。”

“刚好把院子里这些卵子用都没有,只会长些花花草草的玩意儿踩进土里去,肥一肥这土,赶回头这天儿啥时候开始暖起来,这土也刚刚好把这些肥吃进去。”

“到时候用来种些菜啊、粮食啊,保准长得漂亮!”

朱元璋始终记得自己的农民出身,在哪里都看不得大好的地方被浪费,从前在宫里和马皇后夫妇二人如此,如今住在北平这座宅子里,依旧如此。

天还没暖起来,就忍不住开始忙活了。

纵然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又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此刻的朱元璋翻地的动作却格外利索,不知道的,当真要以为是哪里来了个乡下老农在这里翻地。

朱元璋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一下一下往地里翻土,一边颇为得意地念叨着自己的种地经验。

随着他一锄头一锄头往下挥。

那些本该在即将来临的春天里,抽芽长叶,开出争奇斗艳的花儿朵儿的景观植物,也一小茬一小茬地往地上倒,同时被朱元璋顺势踩进地里。

在他旁边距离不远处。

“呵呵,父皇素来体恤百姓,即便一朝登天成龙,这些琐碎的事情还是信手拈来。”

一身淡黄色华贵锦袍的朱棣,也在有样学样,和朱元璋一样在这院子里挥舞着锄头,只是这姿势和动作就显得格外扭捏了,显然一点儿也不习惯这样的事儿。

此刻满额头都挂满了汗珠。

最近这些日子,朱棣来这「黄府」俨然比以往要格外勤快了许多。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二人相互猜忌提防的时候了。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在等着应天府那边乱起来,虽然父子二人是各怀心思在的,可二人的意图和目的是一样的,相互之间的隔阂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朱棣也敢时常过来拜访拜访。

朱元璋也不像以往那样藏着掖着,过分防备许多。

“人最不该的是忘本呐,你看看从咱大明建朝以来,多少人从以前的穷途末路走出来,却忘了自己的来时路?又有多少人生生死在了这上面?”

“当皇帝也一样,得时时落在底下才好。”

朱元璋似是有些感慨地道,说完,转头看了朱棣一眼,又有些嫌弃地吐槽起来:“你这功夫可不行,不省力,挥锄头的时候,要全身上下相互配合带动,否则可累人了,一天都翻不了多少地,地翻不好,长出来的庄稼也不好,肯定是要饿肚子的。”

说完,朱元璋撇着嘴摇了摇头。

朱棣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儿臣从前没怎么干过,尽坐在马背上杀鞑子去了,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儿臣便跟着父皇您好好学!”

他说这话,自然是为了讨朱元璋开心的。

在他看来,应天府那毛头小子如今总算在自家老爹这里失了心,甚至让原本打算直接这么退休的老爹重新起了夺位的心思,回头肯定没机会了。

而自己为诸藩王之中最年长。

等应天府那边,道衍师父安排的两个暗桩抓住时机,把朱允熥这小子和淮西勋贵那群人的关系挑拨起来,朱元璋恢复皇位,说不准封自己为太子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这不得赶紧好好抓住这个机会?

然而。

另外一边的朱元璋却并没有回应他这句讨好的话,更是直接停了下来,把手里的锄头往地上一杵,脸上更是露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朱棣心中纳闷儿,不由蹙起眉头来,暗暗琢磨道:「我爹对这种农事向来最上心,干起活儿来又利索,比本王看起来还精神,怎么突然就有些恍惚的样子?」

正当朱棣看着朱元璋的侧影不解琢磨的时候。

便听得自家老爹若有所思地看着翻了一半的土面,悠悠地呢喃了一句:“说起来……该熟了吧?”

朱元璋突然开小差。

不为别的。

而是因为和朱棣聊起干活儿不利索,庄稼收成不好要饿肚子的事儿,自然而然一下子就想到之前蒋瓛给自己偷偷摸摸地弄到的那两个疙瘩——红薯。

他忘记什么也不会忘记。

那宝贝玩意儿的亩产量……可是甩出普通庄稼十万八千里了,别说是小心地精耕细作,只怕随便种种,就足以让人吃饱肚子了。

如今骤然想起来。

朱元璋也想起朱允熥在宫里又种了第二茬。

呢喃着这事儿的时候,一颗心脏都不由有些快速跳动起来,面上更是露出不同寻常的期待之意。

听到自家老爹的呢喃,又看到自家老爹这明显有些失态的样子,朱棣心中愈发有些纳闷儿起来,疑惑地在心里暗暗呢喃道:「该熟了?啥玩意儿要熟了?」

朱棣自然是完全不知情的。

对朱元璋这莫名其妙的念叨,完全一头雾水,不管怎么想都想不通自家老爹这是突然搞的哪一出。

可朱棣却又知道。

自家老爹一手打下江山、创立大明,说任何话都不会无的放矢,当下心里有些警惕起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试探着道:“父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