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634章 成脚踏两条船的渣男了?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634章 成脚踏两条船的渣男了?

簡繁轉換
作者:生椰拿铁yyds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19 15:31:57 来源:源1

第634章成脚踏两条船的渣男了?(第1/2页)

“咱也要种!”朱元璋说完,目光便忍不住在院子四周逡巡了一圈,周围是他这些天刚刚翻好的地,空气里的泥土腥味格外亲切好闻。

这段时间他这么着急把这片地翻好。

不仅是看不得大好的土地浪费在栽种那些没什么卵子用的花花草草上,更是一早就在等着红薯种子了。

“第一茬红薯太少,偷出来一个都算冒了风险,也算蒋瓛为咱尽了心。”

“但按照这红薯的产量估算,第二茬可就不得了了。”

“而且连红薯藤都能当种。”

“偷起来可就方便多了,嘿嘿嘿。”

朱元璋叮嘱完之后,自语呢喃着盘算道。

陆威顿时有些无语:一口一个「偷种子」……这洪武大帝……偷感是不是有点太重了?

他在心里腹诽了一句,面上自然十分恭敬地道:“是,此事微臣也会重点和蒋指挥使提的。陛下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吩咐微臣去做的?”

朱元璋沉吟思索片刻。

而后才道:“没什么其他事情了,你去办去吧。”说完,一张老脸上带着期待之意,搓着手。

“微臣告退。”说罢,陆威这才转身而去。

……

与此同时,燕王府。

朱棣甫一回自己府上,便立刻直奔道衍和尚所在的院子里,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刚刚得到的好消息跟他通气儿。

“道衍师父……好消息!”

“父皇那边刚刚收到应天府的情报,朱允熥那小子……呵,又给父皇那边下了一剂猛药,哈哈哈哈!”

虽然他又一次被自家老爹给撵出来了,可今天朱棣的心情俨然十分不错。

道衍和尚盘坐在院中凉亭下的蒲团上。

手中碾动的佛珠骤然停下,他缓缓睁开眸子,站起身来,目光之中泛起些许期待地看向朱棣,单手立掌,打了个招呼:“见过王爷。”

随后便没有说话了。

显然,他在等着朱棣的下文。

朱棣对道衍和尚自然没什么好藏着掖着,当下直接把刚才在朱元璋院子里发生的事情言简意赅地转述了一遍。

闻言,道衍和尚面上露出喜色:“好!上一回这小皇帝误打误撞把贫僧一番谋划给瓦解了,咱们这边陷入被动,可他现在这一出,这是在逼着私宅里那位下决心呐。”

一时之间,他顿时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朱元璋尚且知道些皮毛。

可对道衍和尚来说,却是依旧没搞明白这两道题目的玄机,自然更觉得朱允熥不可理喻。

别说他随口出的两道题目。

就是大明皇朝三年之内唯一出的一个恩科状元,也没有这么封赏的道理吧?

此刻自然觉得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说完,道衍和尚脸上随后又露出一种……一言难尽的表情,他属实觉得这有点太离谱了,忍不住吐槽道:“这小皇帝他……?是把那张椅子坐腻了不成?”

除此之外,他一时还真想不到什么别的什么可能性。

朱棣呵呵一笑,道:“普天之下权柄最高之处,坐腻肯定是不可能有人坐腻的,只是朱允熥那小儿……太蠢罢了。”

“以史为鉴,过往的历朝历代,听信谗言者,宠信小人宦官者……都不知道多少。因此亡了国的都大把。朱允熥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怕是也不会明辨什么是非对错,干出这样的事情,也不足为奇。”

朱棣脸上带着嘲讽、不屑的笑意,道。

在他看来,十几岁正是不知天高地厚、最自我的时候,年少气盛带来的往往就是看不清后果,自以为是的一意孤行。

这个判断若放在一个普通的十几岁少年身上。

你绝不能说朱棣有错。

只可惜这次是朱允熥这个bUg。

而对于朱棣给朱允熥的这份评价,道衍和尚也没觉察出有什么不对,反而是认可这个说法的。

“阿弥陀佛。”他和朱棣并肩站在凉亭之下,单手立掌宣了一声佛号,而后附和着道:“呵呵,不错,少年意气、年轻气盛的十几岁年纪,正是不信邪的时候。”

“自今年开年以来,应天府的小皇帝都不知道固执己见地做了多少荒唐决策,每一次都跟昏头了一样。”

“站在他背后那位军师,都好似突然消失了一样。”

听到道衍和尚附和自己。

朱棣心下更欣喜,立刻接着他的话道:“只怕不是突然消失,而是他根本就劝不住朱允熥的一意孤行。那位军师的能耐,你我都一清二楚,若非是他劝不住朱允熥了,朝廷那边怎么可能接二连三地搞出这么多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

“自从去年小有功绩之后,那位军师的作用,越来越小了。哈哈哈哈哈哈!”

说起这事儿,朱棣都高兴得忍不住朗声笑了出来。

心中觉得无比畅意。

开乾元年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相当于是越来越坐实了朱允熥背后那位军师的存在,也说明他们的判断一直以来并没有什么失误——否则何以解释今年这些昏头操作?

而与此同时,朱允熥把这么一个实力恐怖、还不图名利、不图钱权的好军师彻底晾在了一边,直接飘了,放飞自我。

“本王这个笨得瓷实的好侄儿,这也太给本王省心了。哈哈哈哈哈哈!”刚才在朱元璋面前,他得极力表演他的茶艺,现在回自己地盘上来了,朱棣也用不着继续演了,而他心里又格外痛快,自是笑得开怀。

与此同时,一直以来都吃了那位「军师」不少瘪的道衍和尚心里也痛快——要不是应天府那边有这么个人一直在妨碍自己,现下这时候,怕是他都已经屠龙技大成,成功把燕王扶上那个位置去了。

带着心里的这份怨气。

即便不轻易喜怒形于色的道衍和尚,此刻也是扬眉吐气地眯着眼睛道了一句:“诸葛孔明之所以是诸葛孔明,除却他那一身才华,没有万事对他言听计从的阿斗,一样成就不了他这「武侯」。”

言下之意。

小皇帝背后那人,谋算得再厉害,也渐渐没有用武之地,已然难成气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34章成脚踏两条船的渣男了?(第2/2页)

听到道衍和尚说的这话。

朱棣却是在不经意间收起了他脸上的笑容,同时若有所思地双眼微眯,看向远方,眼里露出渴求与渴望:「这个诸葛孔明智计高深,朱允熥那黄口小儿不要,本王要啊!」

想到这一点,朱棣心跳都默默加快了些许。

他没忘记去年那一环扣一环,别出心裁的谋算——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正好!正好!应天府那位卧龙先生现在已经被朱允熥渐渐冷落,心中自然而然便会与朱允熥那小儿之间生出嫌隙来,到时候本王招揽他为本王效力,便也就更加顺利了。」

「好侄儿,这是不是又算你送你四叔的大礼?」

朱棣心里暗暗弥漫着雀跃。

当然,道衍和尚在旁边,朱棣面上肯定是不可能表露出任何心思来的,毕竟这多少伤人了些。

反正眼下这情况。

自家老爹接二连三被气得够呛,就算心里有所顾虑,可被这再一再二又再三的骚操作一激……只怕也很快就要做出自己想要看到的决定了。

到时候以洪武大帝的名义,挥兵打进应天府去。

有的是机会礼贤下士。

「届时,本王有如此谋士相助,本王可不似朱允熥那等蠢人,辨不清是非黑白。与他成就一段君臣佳话,又何愁大明不兴?」

这时候的朱棣,宛如一个年轻小伙,见到了心仪的姑娘,脑子里在顷刻间就把往后的恋爱、结婚、生娃、儿孙满堂……给想了一圈。

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

他已经脑补到「君臣佳话、大明盛世」的阶段了。

“王爷?在想什么?”道衍和尚转过头来,发现朱棣有些怔怔出神的样子,还以为他心里在思虑什么呢,赶紧问道。

朱棣的思绪从应天府拉了回来。

看到眼前道衍和尚的脸,当场有些心虚和尴尬,下意识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而后随便找了个借口道:“哦,本王是在想……不知父皇……何时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这个借口倒是很合理。

毕竟朱元璋把朱棣撵走时候的说法,就是自己要从长计议、好好思索一下这件事情,他们接下来就是等朱元璋作出决定了,当然会格外关心这个问题。

所以道衍和尚也不疑有他。

当下还认真地分析道:“贫僧以为,王爷倒是不必对此事太过心急。按照王爷方才的描述,陛下约莫已经生气到了极点,他也的确该生气——自己的嫡亲孙儿坐着他的位置便也罢了,还有一步一步把他的大明皇朝搞得乌烟瘴气的趋势。”

“现在又是钱粮流水一样往外花出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朝廷官僚体系、人才征用体系又被他坏了规矩……他要是还能忍得下去,他就不是洪武皇帝了。”

对于这一点。

道衍和尚是一点不怀疑的。

洪武皇帝朱元璋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太过鲜明了,他就不会是什么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主儿,同时他也是一个把大明、百姓看得很重的皇帝。

这就决定了朱元璋必然会做出他们想要看到的决定。

哦……如果没有朱允熥这个bUg的话。

听了道衍和尚这话。

朱棣原本有些急迫的确平静下来不少,心里也更加笃定最后情况会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

这次的情报都快被自家老爹的肺管子给戳爆了。

这一回。

总不能再出什么乱七八糟的变故了吧?

朱棣面上扯起一个笑容,对道衍和尚这一番说法从善如流:“不错,道衍师父所言有理,本王也是……心急了些。现在优势在你我,而父皇作出正确的决定又是必然的,此次也必然能够成功起事!”

虽然他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来。

可是此刻朱棣看着替自己认真分析、谋划的道衍和尚,顿时觉得自己像是个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渣男。

他刚刚思绪都飞到应天府那位「诸葛孔明」身上去了……

然而。

当朱棣刚刚说完「此次也必定能够成功起事」这句话后。

当下便觉得自己的鼻子好似有些痒痒,他伸出食指摸了摸鼻子,接着便没来由地、不可控制地打了几个大喷嚏:“阿嚏!阿嚏阿嚏!”

道衍和尚微微一惊,立刻带着些许关切地问道:“王爷您没事吧?可是着了风寒?如今虽已经是开了春,天气也在渐渐暖和起来,可冬日的寒意终究没有彻底散去,王爷当保重好身子,以图来日才是。”

“贫僧与王爷都知道。”

“私宅里那位做出决定,或许也就是这些日子的事了,而一旦那位做出了决定,整个北平,王爷麾下的燕军……当然也包括王爷自身,就必须铆足十二分的精神与劲儿了。”

道衍和尚的声音里,一半是关心,另一半则是提醒。

或者说,道衍和尚现在已经笃定,起事势在必行。

在他看来。

这场布局谋划多年的计划,很快就要迎来关键时刻了,而朱棣这个燕王,到时候肯定不能掉链子。

听到道衍和尚这话。

朱棣心思一暖——无论这是道衍和尚的关心还是提醒,这都是在为自己好。不久之后的起事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还不是他朱棣么?

当下,朱棣吸了吸鼻子,故作轻松地道:“道衍师父不必担忧,本王没事,身体也好得很呢!许是刚刚回来吹了风的缘故罢了,你让本王立刻打个一百仗都不成问题!”

说话的同时,朱棣心里也暗暗有些心虚与过意不去。

暗道:「道衍师父自十年前就跟随本王,也一直看好本王、相信本王,如今更是费尽心力帮本王成就大业,即便日后本王得了应天府那位“诸葛孔明”,也当记道衍师父大功。」

道衍和尚想得远,想到了日后起事的种种。

朱棣想的更远。

都开始纠结自己两个谋士的功劳与待遇了,好似那所谓的「诸葛军师」已经成功为他所用了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