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666章 什麽叫做,时代变了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666章 什麽叫做,时代变了

簡繁轉換
作者:生椰拿铁yyds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16:33 来源:源1

交代完。

朱元璋这才意味深长地轻叹了一口气。

他若有所思地拿起手中的情报细细端详了一遍,双眼微眯道:「老四身边那个死秃驴……虽不是个什麽好东西,脑子却是很灵光的,若是让他知道此事,他就有文章可做的了……」

这话更让陆威听不懂了。

但他不知道,朱元璋此刻看着的,正是之前藏着没有给朱棣看的那一部分情报——除去其地底下长出来的红薯之外,更大的一处作用:藤蔓可用于喂猪丶增加全民肉食。

朱元璋又细细看了一遍,忍不住拍案叫绝道:

「聪明,咱大孙可真是太聪明了!」

「虽是从小到大都长在宫里,却依旧能对民间百态丶对天下百姓最切身的需要看得透彻!」

「军中将士有足够的肉吃,带来的好处自然是巨大的。」

「民间普通百姓若是大部分都有机会,能够偶尔吃上一顿肉,怕是大明皇朝所有百姓都能多上好几年的寿数!这份好处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虽不明显,同样也很大!」

朱元璋作为一个从微末中崛起的皇帝,最是能体察民间百姓的难和苦,即便朱允熥当日在御花园里并没有把这件事情说得很细,只说了红薯藤能让大明将士和百姓吃上肉的事情。

可朱元璋一看到这里,心里立刻就把旁人想得到的丶想不到的所有计较,都想到了。

除去缓解饥荒丶充当口粮丶军粮丶练兵……等显而易见的好处。

百姓可强身健体,乃至增加寿数——这便意味着大明百姓的子嗣繁衍也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加快。

出生人口会多丶人口存活率大幅增加丶生产力提升……

朱元璋看到的。

是全方位的繁荣之景。

从某种程度来说,朱元璋的思维,也已经渐渐朝着朱允熥那一套「生产力三要素」的理论上靠拢了。

白手起家的帝王,最不缺的就是学习能力。

只不过他自己没怎麽察觉罢了。

「咱大孙想得比咱更远。」

朱元璋拍着自己的大腿,脸上是溢于言表的高兴。

看得旁边的陆威一脸懵逼。

「陛下这是在说啥?」

「这所谓「足够的肉吃」……又是哪儿跟哪儿的事儿?红薯固然是红东西,能填饱肚子,可这东西再好,它也跟肉没得比哇。」

「从来就没听说过,肉还有够吃的时候。」

陆威在心里默默疑惑地寻思道。

可与此同时他也明白,朱元璋既这麽说了,那就说明应天府那边的消息是这麽送的。

而应天府那位开乾陛下。

最擅长的就是……打破常规!

「难道……应天府那边的陛下……又搞出了其他骇人的祥瑞?不仅让大明百姓不缺口粮,就连肉也能常常吃上?」

陆威暗暗倒吸了一口冷气,觉得这事儿虽然离谱,可放在那位小祖宗身上,一切皆有可能。

正当他想着这事儿的时候。

便听朱元璋催促道:「伺候咱这边不着急,咱虽然年纪大了些,但还不是没人伺候就过不下去日子的时候,你先去把咱刚刚说过的事儿办妥了再说。」

陆威神色微微一怔。

他原本是准备等朱元璋看完这些机密情报之后,安排旁人来这里伺候,自己再抽身去把调动更多人手盯着道衍和尚的事儿办了。

却没想到朱元璋催得这麽紧。

他不明白朱元璋在急什麽。

不过朱元璋既然催了,陆威当然也不敢耽搁,当下朝朱元璋抱拳一礼:「是,陛下,那微臣且先告退。」

随后便小跑着匆匆而去。

看着陆威的背影,朱元璋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呢喃道:「太着急了,咱大孙有些太着急了!」

「一步一步不动声色地收服民心丶收服军心……」

「等时候差不多了,看似不可战胜的淮西武勋的威望和号召力,也就在无形之中瓦解了。」

「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之计。」

「咱都没想过,他那看似完全无解的困局,竟然还真的能有行之有效的解法。」

朱元璋如果是个普通的皇帝。

或许会忽略这一点。

但他从群众中走出来,当然也想到了夏原吉这个白身起家的户部右侍郎想到的事……

换句话说,他现在也和夏原吉丶詹徽丶傅友文丶袁泰他们四个人一样,以为这就是朱允熥藏得最深的用意。

「只是……这以红薯藤供养猪肉的做法……好,很好。可咱大孙应该等晚一些再透露此事才对。」

「北平这边还蹲着一个死秃驴,在对他这条「龙」虎视眈眈,现在,老四那个糊涂蛋不甘心,道衍那个搅屎棍也不甘心,他们现在唯一的机会和突破口……就在淮西勋贵身上了。」

「若是此事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老四或许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但那死秃驴必然早晚看穿咱大孙这份心思。更会想方设法地以此做筏子,把咱大孙这一番深意,悄悄向淮西勋贵那群人说明清楚,藉以撺掇……届时他们可就不好哄,不好拖延了。」

「咱大孙这一点做的不好,太急了。」

「这个疏漏,说不准要让他这上策之计,功亏一篑。」

朱元璋蹙着眉头摇头道,忍不住就替朱允熥着急起来。

这也是他为什麽这麽着急地催着陆威,赶紧把所有人手调配丶重心,都放在盯着道衍和尚的情报线上的原因。

在这件事情上。

他比朱棣和道衍和尚都要更冷静。

不需要去刻意打探燕王府的情况,他都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回自己的燕王府之后,大概会发生些什麽,会筹谋些什麽——他们只能继续找一切机会挑拨自家大孙和淮西勋贵,把应天府搅浑。

而对朱元璋来说……

如果一切都能够顺顺利利地解决,那才是最好的结局。

现在看到这红薯公之于众的盛景,又得知这红薯竟然还有他没想到的更大的妙用。与此同时,朱允熥甚至连对付淮西勋贵的法子都在悄无声息之间一步步铺垫好了……

他突然觉得,什麽炼丹丶练兵丶修河道的……自家大孙多花点银钱就多花点银钱嘛,又不是补不上?自家大孙有好本事丶好手段,补的甚至比花的还要多。

自己还在这里徒劳担心个屁啊。

既然这些都不算个事儿了……罢了罢了,之前皇爷爷说要回应天府去那你抽一顿,都是说着玩儿的,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而这念头打消了之后。

朱元璋的矛头当然又双叒叕指向了朱棣那边。

朱元璋目光一凛,道:「咱大孙一直在拖着淮西勋贵,把他们哄得很稳,现在老四和那搅屎棍和尚只愁没个说法和由头来挑拨他们,咱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让这个消息落到死秃驴的耳朵里,好好帮咱大孙把这个疏漏给补上!」

朱元璋的声音不大,却是格外笃定。

说完,他端起茶杯缓缓喝了口茶,释然一笑道:「年轻人能想到这麽多丶做到这麽多,已经很好了。这麽长时间以来,他为此背负的骂名也不少,好不容易将此事公之于众丶洗清骂名,说话嘴快了些,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

对于朱允熥来说。

疏漏……?

或许可以说他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但这绝不是他太着急。

其一。

红薯出土之际就立刻把其作用告知重要朝臣和武勋,他们心里便有一个心理准备和预案。

如此,平日想事情丶做事情都会把这件事情考虑进去。

有心的文臣会提前在心里规划,如何把红薯的好处应用到民生政务之中,怎麽去结合实际情况。

武将会下意识提前在军中筛选出素质合适的种子选手,摩拳擦掌等着红薯种植普及开来之后带来的资源,以便随时开练,培养大明精锐……

这是一个前期的细节铺垫和准备过程。

在丝毫没有铺垫和准备的情况下,一道政令丶一个决定做下去,往往是很难立刻执行的。

而朱允熥现在直接放出消息。

简明要厄地告诉朝中所有文臣武将,自己不久之后要做什麽。

他们有了心理预案,不自觉地就会悄悄完成这些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却不可或缺的前期准备工作。

等红薯普及开来……

朱允熥想要做的事情,便可以直接毫无阻碍地进入执行阶段。

除了这方面的考虑之外。

其二就是……朱允熥其实压根儿没把朱元璋考虑的情况放在眼里,甚至都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

正所谓一力破万法。

朱棣和道衍和尚知道了又如何?在其中看到了挑拨的机会又如何?真悄眯摸儿地利用这些所谓的「疏漏」把淮西勋贵撺掇起来了……又如何?

现在的朱允熥怕吗?

等他们这来来回回一番……淮西勋贵回过味儿和他闹起来,乃至朱棣和道衍和尚这边也动作起来,朱允熥也已经可以教教他们。

什麽叫做,时代变了。

当然,此刻朱元璋对此还是一无所知罢了。

他挑了挑眉,慨然道:「大孙啊,皇爷爷是在尽力帮你咯!要是实在没拦住道衍和尚这搅屎棍,回头咱也站你这一边儿!以你现在建立起来的声名与威望,再加上咱这糟老头子,倒是也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也就是过程曲折一些丶大明国力有些损伤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顿。

而后面上露出笑容:「咱差点忘了,现在有红薯这个祥瑞打底,即便真发生了不太好的情况,也够弥补上这份损失了!」

他本是在默默盘算着之后不同情况的不同计划。

盘着盘着……

他突然发现,在自家大孙对大明皇朝的经营运作下,不管是情况A还是情况B,都已经不会是太令他担心的后果了。

朱元璋目光微微一亮。

一下子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不儿,怎麽突然就变成了……无论怎麽玩儿,都能打成顺风局了?

意识到这一点,朱元璋忍不住露出一丝欣慰的神情。

更是又心血来潮一般。

手里捏着一沓情报都还没看完,就又兴冲冲地跑到厨房里,看了一眼不久之前刚刚用建议营养液泡好的红薯和红薯藤,兀自一个人在厨房里露出笑嘿嘿丶心满意足的痴样。

显然,现在这顺风局离不开这玩意儿。

他可太稀罕了。

看一眼都是开心的,也是安心的。

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稀罕得不得了的宝贝都是这麽个心态。

就算知道这麽短的时间,完全不够生根发芽的,进来看也肯定看不到什麽明显的变化,他还是十分乐意进来走一遭,看一眼。

看完自己亲手泡在桶里的宝贝疙瘩。

朱元璋这才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安心翻开了剩下的情报消息。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次的情报里,还真特麽都是好消息:筹谋准备了好一阵子的卧底……目前也成功打入内部了!

答卷是中午被看到的,户部清吏司主事也是中午直接就被封的,同时人当场被领进了户部……当天情报就被送到了蒋瓛手里,一并打包快马加急送过来的。

看到「户部清吏司主事」这几个字。

朱元璋脸上露出沾沾自得的表情:「户部清吏司主事……山野白身直升正六品户部实权官员,咱亲自写出来的答案,还震不住那小狼崽子麽?嘿嘿!」

毕竟被蒋瓛小心挑选的卧底上交的答卷是他写的,四舍五入不就相当于他黄十六匿名交了份答卷从白身得了正六品官身麽。

这放在谁身上都是个值得自豪的事情。

朱元璋此刻也有些真情实感地代入了。

不过他很快意识到一丝不对劲,或者说产生了不服气的情绪:正六品户部主事,这官儿虽然也不算小,可是前头还有一个夏原吉在!夏原吉本来也是白身,得的封赏却是正三品的户部右侍郎……

想到这一点,朱元璋不由生了些闷气:「在那臭小子眼里,咱的答案还比不得国子监一个学生?岂有此理!」

气呼呼地沉默了片刻后。

朱元璋默默拿起手里剩下的情报,看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