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晚明风华 > 第208章 悠悠三载过,已是壬辰年 大章

晚明风华 第208章 悠悠三载过,已是壬辰年 大章

簡繁轉換
作者:戈昔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23 10:35: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08章悠悠三载过,已是壬辰年(大章)

朱常洛是个喜欢在心里自己对自己说话的人。

他识字很少,没法子写文章记载自己的心声。可是他又有很多话不知道对谁说,也不敢对别人说。

娘亲告诉自己,宫里很多人都是皇贵妃的眼睛。自己说错了话惹得皇贵妃不高兴,母子二人的日子就会更苦,被欺负的更狠。

所以很小的时候,他就在心里自己对自己说话。他对自己说的话很少忘记,

就像写在心里一样。

「己丑年四月初十卯时初刻,我看到了先生。」朱常洛心中对自己说道。

「虽然我不认识先生,今日是第一次相见,可我知道,这一定是连娘亲都听说过的丶连中三元的大明神童。」

「在我第一眼看见先生的时候,他正站在门口,清晨太阳的阳光从后面照在他身上,就像镀了一层金,就像是一座神像。」

「我看到这道身影,忍不住鼻子一酸,我的眼泪快要下来了。我想哭,可是我又想笑。」

「先生来了。」

「娘亲说,先生是第二个可以依靠的人。天地君亲师,先生是自己的老师。

先生来了,自己是不是就不用那麽害怕了?」

「娘亲还说,先生虽然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可先生是国家祥瑞,大明神童,

是天下最聪明,读书最厉害的文曲星。让我一定要听先生的话。」

「先生走进来了。他说殿下你安生坐着别动,臣来拜见你。然后我看到先生跪下来,对我下拜。」

「我非常惶恐,想站起来扶起先生,我不想让第二个可以依靠的长辈给我下拜。」

「可是先生令人按住我,说这是国礼,祖制。皇子出阁读书,老师一定要先跪拜,错不得也省不得,让我安生受礼。」

「我看到先生行了礼,整衣起来,就赶紧站起来给先生行拜师礼。娘亲说一定要拜先生,这是尊师重道。」

「先生一脸关切的看着我,说殿下怎麽这麽瘦啊,是肚子里有虫子作祟吗?

「我听到这话,忍不住又想流泪。娘亲说的对,先生果然是关心我的人。父皇从来没有对我说过这种话。」

「先生虽然比我大不了几岁,可是先生的眼睛很深邃,让我很安心,我觉得先生很高大,就像景阳宫门口的那颗梧桐树。见到先生,我有很多心里话想说「先生温和的问我,殿下啊,你这次出阁读书,陛下召见过你吗?怎麽叮嘱殿下的?」

「我听到先生的话,都不知道怎麽回答,心中非常羞愧。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父皇了。最近一次见到父皇,还是几个月前过年时见过。可是听说,三弟天天能见到父皇。」

「先生没有再问,好像都知道了。他取出一本书笑道,殿下,我们先来学《三字经》,这是启蒙之经典。等殿下学完《三子经》再学《千家诗》丶《幼学琼林》,就可以学《皇明祖训》了。」

「我说我知道皇明祖训,但是没有学过,他们提到皇明祖训都一脸严肃。先生,皇明祖训是不是很难学?」

「先生笑着说,殿下放心,一点也不难学。我们--殿下是太祖后裔,当然要读皇明祖训。学完这些,就学四书五经。」

「接着先生就打开书卷,念读三字经给我听。他念一句,他就在纸上写字,

又让我和他一起写。还捉着我的手,教我一笔一画的写字。先生的字真好看。」

「我写的歪歪扭扭,先生一点也不生气,也没有不耐烦。写了几个字,先生夸我说,殿下真是天资聪睿,一学就会。不过,殿下的身体太瘦弱了,要多进食,多健体。」

「我真的好高兴,原来我也是聪明的。先生人太好了,要是父皇也像先生这样多好啊。唉,先生如果是父皇就好了。」

正在教授朱常洛写字的朱寅,当然不知道朱常洛心中在自言自语。但他能看出,朱常洛很是高兴,已经对自己生出依赖之心,甚至有点孩子对父母的孺慕之情。

朱寅不禁有些同情,难免侧隐之心了。

历史上的朱常洛有多凄惨,朱寅比谁都清楚。

朱常洛绝对是明史上最凄惨的皇帝。三十八年如同囚徒的生活,昙花一现般换来二十多天的短暂帝位。

母亲死了难以安葬,妻子死了难以安葬,数十年处在生活拮据丶缺医少药的窘境,物质上供给经常被故意掐断,精神上被压迫欺凌,行动上不得自由,人际关系上被隔离孤立,还长期被严密监视一举一动丶一言一行。

就说这次所谓的出阁读书吧。

礼仪规格一降再降,简陋到无以复加,将出阁读书的政治意义刻意淡化到极点。

而且朱寅能看出,朱常洛虽然还算聪明,可底子太差了,连「初」字都不会写,握笔的姿势都不对。

识字水平不如同龄段的普通孩子。

显然,王恭妃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高。

当然,朱常洛这种教育程度的皇子,在大明朝绝非个案。

在朱寅看来,明朝皇子教育极其失败,甚至不如南北朝时期的鲜卑皇室和前元皇室。

到底有多差?很多皇子文理不通,书法拙劣,缺乏严格的系统性教育。半文盲甚至文盲大有人在,既不能读通经史子集,也不能写出一笔合格的字。

为了防止太子夺权,太祖废了东宫属官系统,所谓的詹事府丶左右春坊丶

司经局都是虚设机构,纯粹成为翰林官兼职丶转迁的虚职。至于东宫三少也都是虚衔,并非专属。

这使得明朝太子的教育水平,远不如历代。

明朝皇子的教育是最轻松的,几乎就是放养。想学就学,就来就来,想走就走,养出来一大堆学渣。

不但管理松散,而且读书的年纪很晚。

百姓子弟五岁开始发蒙,一般五六岁就要上社学丶读私塾。

但皇帝的儿子可能十岁还没上学。甚至终其一生学不完《论语》,读不完《

千字文》。

光是皇帝,就出了几个半文盲甚至文盲。其馀的虽有些文化,也很少能比得上秀才。

因为对藩王的藩禁制度,诸王宗室子弟的教育也很糟糕,很多养尊处优的宗室都是文盲。

直到晚明才设置宗学。初衷还不是教育,而是抑制宗室高发的犯罪率,提高发放宗禄的门槛。

现实中,明朝皇室搞出了奇的后妃教子。

什麽是后妃教子?就是皇子在十岁或者十几岁出阁之前,由自己的母亲来教学。

眼前这可怜的皇长子,之前就是王恭妃自己教的。

可明朝后妃都选自平民之家,又不是官宦贵族之女,她们本身受到过多少教育?加上男尊女卑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氛围,她们能通读《论语》就很不错了。

有的后妃连《三字经》也认不全。比如王恭妃这种宫女出身的嫔妃。

这种文化水平,加上舍不得儿子吃苦受罚,可见能教出什麽名堂。

辅助后妃进行年幼皇子教育的还有宦官。真就是长于深宫寺妇之手,连个正经老师都没有。

而相同年龄段的平民子弟,已经背着书包上学堂,被社学老师罚站丶罚抄,

戒尺训诫了。

等到所谓的「后妃教子」结束后出阁读书,皇子往往十多岁了,错过了最好的学习阶段。而相同年龄段的平民子弟,优秀者已经开始考秀才。

明朝皇帝大多数不如正常人,教育失败是最大原因。

不过让朱寅感到欣慰的是,朱常洛比他想像的聪明,是那种性格内向,又很内秀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听话,对自己这个老师很是敬重。

这就好办了。

虽然只有他一个老师,但他也不是一直待在课堂。

皇子读书日常本来自有制度安排。可只有朱寅一个老师,老规矩也就无法实施。万历乾脆在谕旨中改了规矩,一切简化。

朱寅以后每天卯时六刻进宫,讲授教习不到两个时辰,就可以下课了。

然后,朱常洛每天下午温习上午的课。

每隔三天,就是温书日。这一日他不用上课,只需要吩咐朱常洛将这三天的课温习一遍。

也就是说,上三停一。

根据讲课内容,朱常洛每天要写一百个大字,冷天只写五十个大字。每逢节假日,也可以不用上课。

这麽算起来,朱寅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

和满清皇子繁重的课业相比,朱常洛的课业轻松太多了。

朱寅在右厢房待到已时,等到教授朱常洛十个汉字,又布置了课业,这才勉励一番,准备下课。

临走时,朱寅对郑贵妃派来监视朱常洛的宦官宫女说道:

「皇长子殿下身份尊贵,你们身为内臣,理应好好侍奉殿下读书。若是有所怠慢,就是有违礼法。」

众人不敢顶撞名气极大的神童状元,唯恐被神灵降罪,只能敷衍着说「先生放心,不敢怠慢」。

即便他们是郑贵妃的人,也不敢对朱寅无礼。

因为朱寅的名气实在太大了。

连中三元的大明神童,自古未有,那就是在世的文曲星君,神灵护佑。这些宦官宫女怎敢得罪?

对朱寅不敬,他们害怕遭到神谴。

实际上别说这些小人物,就是迷信的郑贵妃,也不敢对朱寅下死手。朱寅十二岁连中三元,这个身份实在令人发忧。

朱寅知道真正的后宫之主就是郑贵妃,宫中一手遮天。就连田义丶陈矩等司礼监权监,也不敢明着反对她的权威。

所以朱寅也不能把这些鹰犬如何,只能不轻不重的敲打一番,让他们有所收敛,不要太过苛待皇长子。

朱寅当即取出一些金瓜子,分给这些鹰犬,让他们好生伺候皇长子读书。

其实就是花钱让这些鹰犬高抬贵手,对朱常洛好一些。

众人都是点头哈腰,受宠若惊,连说会照顾好「幼海」。

做完了这些,朱寅才和朱常洛相互拜别,在学生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开皇极门。

朱寅一离开,朱常洛立刻失去了刚才的那种安宁。他看到先生的背影不禁流下眼泪,似乎再也见不到先生。

朱常洛心中对自己说道:

「先生走了。我真的害怕,先生这一走就再也不会出现。外面这麽好的春光,先生走到春光里去了。可是我又要被送回景阳宫,就像小鸟关在笼子里。」

「先生,我真的不想被关在宫里。我害怕父皇,害怕郑娘娘,我真的很想跟着先生,出去看看啊。」

朱常洛心中生出一股冲动和勇气,他忽然站起来,跑出右厢房,对着朱寅的背影喊道:「先生!」

朱寅回过头,转过尚嫌清稚的脸,拱手道:「殿下。」

朱常洛一脸孺慕,「先生明日还会来麽?」

先生的笑容在阳光下灿然生辉,说道:「殿下放心,回去好好温习课业,臣明日会再来的。」

朱常洛顿时放心了,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安慰,似乎自己也沐浴在烂漫的春光下了。

「先生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温习功课。」朱常洛开心的笑了,露出缺失的丶

还没有换齐的乳牙。

却见先生挥挥手,越走越远。

先生走了,朱常洛感觉自己的魂魄也跟着先生走了,走入了皇宫外的广阔天地。

四月十二。

翰林侍讲丶左中允朱寅上疏,请求赐予皇长子象之,便于皇长子出行读书。

奏疏中有这样一句话:「.-圣主恩泽天下,宽待臣民而严律皇嗣,诚明王之道也。然天潢贵胄终与庶民有别,若安步当车丶无遮而行,臣恐汉室之尊,不免于愚者之讥也—

天子览奏怒道:「小儿无礼,妄生事端!谅朕可欺耶?」

当即准备下旨切责,斥朱寅横生非议丶妄心邀名,打算罚俸一月,以示惩罚。

司礼监掌印田义劝谏道:

「朱寅为皇子师,奉诏教授皇子,师生之亲,礼教所关,人伦之重也。朱寅无知,难明陛下砥砺皇子苦心,可忠义之举,周全之心,份属应当,亦无可厚非。」

「皇爷若是下旨责备,外廷反重朱寅之言,反伤皇爷之明。如此内外相疑,

不免物议。」

「以奴婢愚见,不如留中不发,置之不理。悬而不发之下,朱寅敢不反躬自省?」

天子很信重田义,当下采纳田义谏言,只将朱寅的题本留中,装聋作哑,却没有再下旨惩罚。

然而朱寅上的是题本,上疏内容朝野皆知。虽然万历没有准奏,可朱寅维护国本的态度,顿时赢得了朝臣们的好感。

朝臣赞誉不绝于耳。

有说「朱寅清直不阿,真可堪担当之臣」。

有说「朱稚虎舞象之年,持笏列于朝,而为皇子师,非幸也,实可授命者也。」

有说「江左朱郎连中三元,大明神童名重天下,人以祥瑞称之。然知其才者多,知其贤者鲜也。」

郑氏兄弟闻之,都是之以鼻,说朱寅沽名钓誉,大奸似忠,将来一定是严嵩那样的奸倭。

这段日子,朱寅也没忘记去拜见老师沈一贯,探望海老爹,聆听两人的教诲。

还拜会乡试和会试的座师刘震元丶许国丶**星等人。又交际百官,结好宦官,长袖善舞。

给皇长子讲学之馀,还和同年进士们一起游园丶题目丶踏春丶酬醉丶唱合。

就连西山的方丈丶观主们,朱寅也不吝拜见,结个善缘。

朱寅就像个善财童子一般,银子花的海了去。

反正宁采薇说了,让他大胆花钱结交人脉。

金钱外交之下,旬月之间,朱寅的人缘就好的令人羡慕嫉妒恨。

四月十五,朱寅在西山红枫寺约见了老熟人丶女真使者额亦都。

「额亦都哥哥,见到你我实在太高兴啦。」朱寅用女真语熟练的说道,「之前在皇宫见到女真使者,就想和额亦都大哥见面。」

额亦都主动行礼道:「额亦都见过我喜欢贝勒。见到我喜欢贝勒,我就像见到了亲人呐。」

「这麽久不见,我喜欢贝勒长高了这麽多啊。」

两人行了抱见礼,十分亲切。

额亦都当然也知道朱寅如今的名头,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说朱寅不愧是吉祥,是撮哈占爷和佛朵妈妈都保佑的「我喜欢贝勒」。

又说努尔哈赤丶舒尔哈齐丶褚英丶代善丶东果格格等人,都很惦记「我喜欢贝勒」。

原来,额亦都这次来北京,说是代表努尔哈赤朝贡,其实就是卖货。

朱寅也清楚,女真丶蒙古对明朝的朝贡,经济利益占了很大的因素丶

蒙古丶女真部落经常带着货物,来到北京朝贡,卖给朝廷。

朝廷不买,或者买不完,他们就卖给私人。

如今万历不愿意花银子买女真的货,女真使团的货物一直没有出手,额亦都很是着急。

他还想卖了货,拿着银子贿赂郑氏等权贵,为贝勒求封。

如今,贝勒即将统一整个建州部落,需要更大的官职才能名正言顺的统帅建州诸部。

他还需要银子买盐丶布匹丶茶叶丶草药等急缺的货物。

朱寅心中暗笑,拍着胸脯说道:「额亦都哥哥,你不要着急!朝廷不买你的货,我就包了!」

额亦都神色一喜,随即皱眉道:「我喜欢贝勒,使团有数百人,带了几百头骆驼的货啊。价值三万两银子呢-—.」

「我包了!」朱寅十分讲义气,「三万两银子虽然很多,可谁叫我也是女真部落的贝勒呢,当然要照顾自己人。」

「不然的话,我以后还怎麽见野猪皮哥哥?」

额亦都十分感动,「我喜欢贝勒,那我就不见外了。」

朱寅道:「部落里这麽赚钱实在太慢啊,还不如去抢倭国,那里有的是金银奴隶。」

额亦都道:「勇士们也有这个想法,之前就听我喜欢贝勒说,那倭国有很多金银啊。两位贝勒也有这个念头,可没有船,又怕海上出事,就不敢去打。」

朱寅笑道:「不要急,慢慢来。这个我来想办法,一定要让部落里的勇士们越来越富。」

额亦都闻言,不禁更加期待了。

朱寅又道:「我还想为野猪皮大哥请封,让他当龙虎将军。我会让别人上奏丶活动,不出意外,野猪皮哥哥今年就能成为大明龙虎将军了。』

额亦都喜出望外的说道:「我喜欢贝勒,你真是建州部的亲人和吉祥啊,我额亦都不知道说什麽才好,谢谢撮哈占爷,让我喜欢贝勒降临在建州啊。」

额亦都正感到请封很难,想不到朱寅就帮忙请封。

他不知道的是,努尔哈赤今年本来就会被大明封为龙虎将军。

朱寅纯属是张张嘴,赚个顺水人情而已。

额亦都对朱寅都不知道怎麽感谢才好。

我喜欢贝勒,实在是个难得的好朋友!

朱寅送走了额亦都,就秘密召集北寮骨干,亲自布置新的情报工作。

除了京师之外,九边丶蒙古丶女真丶朝鲜丶日国的情报计划,都要准备开展经费增加五倍!

对新进家人的选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人的待遇也增加了。

四月十七,皇帝在田义丶海瑞等人的反覆奏请下,终于被舟山的海贸之利所动,下诏恢复在舟山建县,仍用昌国县旧名。

皇帝下诏恢复昌国县,令宁波府丶松江府迁移无地百姓两万口,移民舟山岛。

消息传出,很多江南朝臣纷纷反对,说皇帝此举会招来海盗和倭寇,也是与民争利,有违祖制。实在对大明有害无益。

有违祖制的理由是:昌国县是太祖爷废的。

太祖废了昌国县,陛下为何还要在恢复,还要移民上岛呢?

万历惦记海贸之利,坚决建县移民,所有反对的奏疏一律留中不发。

于是,舟山设县就势在必行了。

朱寅得知,忍不住额手称庆。

徐先生的计策,终于要成了!

四月二十,戚继光来到北京。

朱寅秘密和戚继光见面,父子二人商议很久之后,戚继光才大醉而归。

当夜,就有虎牙密探奔赴蓟镇刺探。

五月十二,忽然有御史弹劾蓟镇总兵张邦奇,杀良冒功,贪墨军。

接着,又有朝臣跟风弹劾,说张邦奇走私出关,用官军帮助商人护送货物。

五月十八,明廷罢张邦奇蓟镇总兵之职,锁拿进京议罪。

如此一来,蓟镇总兵官的帅位,就空缺了。

朝臣们纷纷上疏,举荐新的蓟帅,各有人选,

沈一贯上疏,说近来北方不宁,国思良将,奏请启用戚继光,为蓟镇总兵官海瑞也上疏,戚继光功大于过,应该重新启用。

很多朝臣都附和沈一贯和海瑞,认为北边不稳,应该启用戚继光,以赎前,戴罪立功。

一时间,举荐戚继光为戚师的人最多。压过了郑氏举荐的王保。

朱寅当然没有上奏推荐戚继光。他和戚继光的关系,还是保密的。

但是,很多朝臣之所以推荐戚继光,却是他的谋划。

张邦奇被弹劾落马,当然也是朱寅的谋划。

皇帝仍然因为张居正之事迁怒戚继光,不想启用戚继光。戚继光的罪名,可是他自己定的。

可是这麽多朝臣推荐,他也犹豫不决。于是徵询掌印太监田义的意见。

田义只说了一句话:「正因为戚继光曾是张居正的党羽,所以陛下如今重启他,才会更让他感激涕零,肝脑涂地,以死报效。」

万历闻言,终于下定决心,准了沈一贯丶海瑞等人的奏请。

五月二十五,皇帝下诏,授戚继光为蓟镇总兵官,恢复左都督丶少保。

被罢数年的戚继光,终于恢复了官职和兵权,再掌蓟镇帅位!

五月二十八。

就在戚继光去蓟镇上任的第二天,宁采薇终于带着宁清尘,从徐州来到了北京。

宁采薇早就得知朱寅连中三元的喜讯,可她忙着在运河两岸圈买煤矿丰富的矿山,没有时间来北京。

直到五月中旬,宁采薇顺利拿下了徐州丶兖州十几块有煤矿的荒山,安排好后续计划,这才喜滋滋的带妹妹来北京团圆。

她现在可是状元夫人了啊。

当然还没有成亲,暂时不算。

宁清尘也很高兴。小老虎如今的名气这麽大,她当然也很光彩。

宁氏姐妹见到朱寅,看到朱寅一身六品官服的神气样子,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朱寅见到姐妹二人,也是欢喜无限。

「采薇,你可是瘦了。」朱寅第一句就说宁采薇瘦了。

宁采薇笑着说道:「小老虎你已经是官老爷,状元郎,名满天下,无人不知,我真怕你被人抢了做女婿。」

宁清尘使劲点着小脑袋,奶声奶气的说道:「谁不怕鸭!小老虎,有没有人打你的注意?」

朱寅笑道:「还真有,我也怕。」

跟着宁采薇一起来的丁红缨噗一笑,「虎叔你怕什麽?虎叔名气这麽大,

谁还敢强抢不成?」

「虎叔你不知道,如今到处都有人议论你,说你是文曲星君在世,肯定是神仙下凡,将来能当圣人呢。」

宁采薇忽然想起一件事,忍不住眼睛弯弯的说道:

「小老虎,你说庄姝和唐蓉如今是什麽心情?」

朱寅闻言一惬,「啊?这我哪里知道。」

南京城,乌衣巷,庄府。

下人们都说,四娘子病了。

听到朱小郎君连中三元的消息传来,四娘子又哭又笑的,接着就病了。

侍女听到她半夜喊:「小老虎你骗我,你是个没良心的骗子。」

过了两天,唐蓉娘子也来了。

唐蓉娘子也很是憔悴。她到了四娘子的房中,不知道在骂什麽,好像在和四娘子一起骂连中三元的朱小郎君。

有人听到表姐妹两人在闺房中又哭又笑,又骂又2的。

等到两人出来,居然都没事了。

就是四娘子的病也好了。

表姐妹一起出去玩耍,游街,踏青。又像是没事人一般了。

又过了两天,两人忽然一起去庙里上香祈福。

跟着她们的奴婢说,唐蓉娘子祈愿毛文龙平安丶发财,四娘子祈愿冯梦龙平安,中举。

之后,两人又一起为朱小郎君祈福,愿朱小郎君官运亨通,平安喜乐,不要忘记故人。

真是奇怪啊。两个小娘子不是骂朱小郎君的吗?为何又要为他祈福?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

时光漫转之间,春去秋来,花开花落。

三年悠悠而过,已是万历二十年春。

这一年,壬辰!

PS:大章节,为最近的盟主「大魔导师马比克」加更。上架后共有大章节15

章,至此所有的盟主加更已经完成了。本章跨越三年,意外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