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大魏风华 >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远行(十三)

大魏风华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远行(十三)

簡繁轉換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1 01:44:05 来源:源1

车轮碾过龟裂的石板路,发出单调而沉闷的辘辘声,顾怀撩开车帘一角,目光平静地投向窗外。

汴京。

这座承载了大魏百年风华的中枢,如今却像一件被主人遗弃的华服,骨架虽然尚存,却已经难掩破败的底色,朱雀大街上,往昔摩肩接踵的盛景早已不见,只余下稀稀拉拉的行人,裹紧了棉袄,缩着脖子匆匆赶路,脚步踏在薄雪上,发出空洞的回响。

曾经鳞次栉比、挂着各色招幌的铺面,如今已经空了许多,门板上大多贴着“迁”、“兑”之类的字条,被风吹雨打得卷了边,颜色也黯淡下去,偶有几家尚在营业的,也多是些卖粗粮杂货、针头线脑的小铺,掌柜的缩在柜台后,眼神空洞地望着门外萧索的街景,像守着最后一**气的泥胎木偶。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灰尘、煤烟和淡淡腐朽的气息,那是繁华落尽后,一座庞大城市缓慢凋零时特有的味道。

从迁都的旨意下达开始算起,已经过了快两年的时间,帝国的重心已随着靖王的意志,坚定不移地移向了北方那座名为北平的新都,虽然那座北方的雄城还没能完全承担起新的帝国首都的责任,但汴梁,这座承载了大魏百年荣光、见证了无数金戈铁马与脂粉风流的旧都,如今已经失去了大半的职能,正无可挽回地走向它的暮年。

京郊富户、民户多半迁往了北境,朝廷六部和无数衙门只留下了留守的官吏,曾经握着权力的文武百官,如今已经在北方的舞台上重新登场,虽然这里的宫城依旧巍峨,飞檐斗拱依旧在灰白天幕下勾勒出沉默的剪影,但那朱红的宫墙,似乎也因主人的离去而黯淡了几分,墙根下滋生的苔藓,如同老人脸上顽固的褐斑,无声诉说着时光的侵蚀。

如果不是因为汴梁仍是漕运上的关键节点,如果不是内阁还在这里镇压着偌大南方,或许如今的汴京还会衰败上数倍,直至变成舆图上的一座普通城池。

马车碾碎了长街的寂静。

没有王旗亲卫环绕,只有王五魏老三两个老兄弟在车架上赶车,顾怀如同远行的游人一样回到这座城池,车轮的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传出老远,引得几个缩在避风处的路人投来目光,车帘内顾怀的玄色道服似乎沾了些旅途的风尘,衬得他眉宇间那股挥之不去的孤峭与疲惫,在汴京这沉郁的底色下,显得格外清晰。

已经走很远了,从辽国的上京,一路南下,穿过偌大辽境,走走停停,走过曾经拼死作战的战场,走过长城,走过幽燕,最后又穿过一整个顾怀曾经为之奋斗数年的北境,最后回到了这个当初他曾出发的地方。

他没有望向宫城的方向,目光扫过两旁熟悉的街巷,那些曾喧嚣一时的酒楼茶馆,那些他曾与赵轩策马而过、在某天买过一碗馄饨的摊点,如今都蒙上了一层衰败的灰翳,记忆鲜活如昨,现实却冰冷刺骨,物是人非,这四个字像冰锥,猝不及防地扎进心底。

“少爷,先去哪儿?”王五的声音在车辕上响起。

顾怀的视线越过朱雀大街的尽头,投向一条相对安静的深巷。

“回家看看。”他说。

家。

虽然严格说起来,曾经他带着莫莫在山林间流浪的时候,也曾有过一些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比如那猎户留下的小屋,比如那座被白莲教叛军毁了的小城里的那座茅屋,再比如某个曾经休憩了一整个月的山洞,甚至是后来被王五绑上山寨后的那栋某个山贼留下的破屋--好像在那两年里,只要他和莫莫一起停留下来,能勉强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是被渐渐遗忘,却带给了他庇护的“家”。

再到后来在苏州入赘,那栋李府的小楼,那似乎更能称得上家,莫莫开了两块菜地,他拿着李府的月钱,在私塾里上课,靠卖诗挣了点银子,和莫莫一起躺在床上憧憬着以后的富家翁生活--那似乎是顾怀来到这个世上后难得的一段彩色时光,没有捡到莫莫后生存的艰难,没有习惯了这世道死个人就和死条狗一样廉价的价值观,没有必须得比别人更狠、更心黑才能活下去的冷硬,有的只是夏天从水井里打上来的凉水,和秋天闻不完的桂花香。

但后来还是离开了那个地方,而且至今也没有再回去过,北境的王府还没有建好,现在看来也没有了再建的必要,当初死活不愿意拨钱大修宫城如今看来倒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所以看来看去,这个世界上能称为顾怀“家”的地方,也就只剩下一处了。

而这地方还是赵轩送给他的。

巷子依旧宽敞,两侧高门大户的宅邸比邻而立,只是那些曾经象征着煊赫与权势的牌匾,如今大多都被摘走了,只留下光秃秃的门楣,像被拔了牙的兽口,朱门紧闭,石狮沉默,整条巷子透着一股人去楼空的死寂。

马车在一扇不起眼的朱漆大门前停下,顾怀走了下来,他看着门环上积攒起来的灰尘,门缝里塞着不知何时被风吹来的枯叶,手指抚过冰冷的门板,那触感陌生又熟悉,王五上前,从怀中掏出一把黄铜钥匙。

“咯吱--”

沉重的门轴发出艰涩的**,推开了一条缝隙。一股久无人居的、混合着尘土和淡淡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上次回来还是两年前,顾怀挟着收复幽燕的大势,回京逼那些人迁都,他既没有时间好好休息,也没有时间修缮一下这栋宅子,干脆就让它一直保持着当初莫莫离开时候的模样,莫莫总是讨厌家里有陌生人的味道,所以也就理所当然地没有安排人来洒扫看顾,除了几个轮值守着的锦衣卫,就再也没有人打扰这个地方。

庭院依旧开阔,只是不复当初赵轩刚刚送宅子时,老管家领他们初入时的精致,精心打理的花圃早已荒芜,枯黄的杂草顽强地从石缝里钻出,在寒风中瑟缩,建筑大多多了些衰朽的味道,那汪曾让莫莫惊喜得说不出话的小湖,如今结了薄冰,冰面上覆盖着一层脏污的雪沫,几根残荷的枯梗倔强地刺出冰面,指向灰暗的天空,形销骨立,湖边的亭子孤零零地立着,栏杆上落满了鸟粪和枯枝败叶。

赵轩说的确实有道理,这宅子送给他,的确是白瞎了。

顾怀的脚步很轻,踏过覆着薄雪的卵石小径,踩过枯黄的草地,走向那座真正属于他和莫莫的小院,王五和魏老三默契地留在院门口,像两尊沉默的门神,隔绝了外界的窥探。

推开小院那扇熟悉的木门,吱呀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院子很小,一眼就能望到头,角落那堆曾经被莫莫码得整整齐齐、棱角分明的柴火,早已散乱坍塌,被雪水浸透,变成一堆湿漉漉、黑黢黢的朽木,晾衣绳上空空荡荡,只剩下孤零零的绳子在风中微微摇晃,屋檐下挂着的那串干菜,早已不知所踪,那个倒扣着的洗脚木盆,半埋在积雪里,边缘已经发黑腐烂。

一切都还在原地,却又面目全非,时间在这里凝固,又被粗暴地风化。

顾怀走过去,弯腰扶起那张倒在地上的、小小的竹凳,凳面冰凉湿润,边缘有些毛糙了,他拂去上面的积雪,没有坐,只是用手指摩挲着粗糙的竹面,以前莫莫常坐在这里,借着黄昏最后一点天光,缝补他的衣服,或者只是安静地发呆,等着他回来,那时灶膛里的火光会映红她半边脸颊,空气里是米饭的香气和柴火特有的烟火味。

他放下凳子,推开厨房的门。

一股更浓重的、混合着灰尘和油脂凝固后的陈腐气味涌了出来,灶台冰冷,积了厚厚一层灰,几粒不知名的黑色种子散落在角落里,碗柜门半开着,里面的碗依旧摆得整齐,却已经不知道多久没再载过人间烟火,那个曾装满洁白猪油的陶缸还在原位,缸口敞着,里面只剩下底部一层黑褐色的、凝固的油垢,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记忆永远都是这种奇怪的东西,你不去想,它就安安静静地待在你脑海的角落里,好像那些曾经有过的生活只是一场醒来就忘的梦,你做着号令天下的藩王,打着能影响百年国运的仗,每天睡前想的都是有关江山社稷的大事,在折子上随手打个勾就会有人因此掉脑袋或者花出去几十万两银子,但回到了这片小小的空间,那些汹涌的记忆又追上你了,像晨雾一样朦胧地把你抱住,带着现在的你跌回某个平凡得近乎奢侈的午后。

“顾怀,最近赵轩好像不怎么来找你喝酒了?”

“估计是没脸了吧,好歹是个皇子,哪儿他娘的有天天上人家蹭饭的道理?”

“可是他送了我们这栋宅子诶?”

“送?拉倒吧,这宅子是少爷我凭本事挣回来的,而且最近我看他老是说我们糟践这宅子,他最好别提要回去的事情,不然我反手给他一刀。”

“那顾怀你记得捅狠一点。”

“不过也别真以为就能在这里住一辈子,你还记得前些日子来的那个辽人使团吗?我总觉得这天下就要不太平了以后日子究竟咋样还很难说,万一辽人打到了京城咋整?咱们又不可能带着这宅子跑,说到底还是得多存点钱,我改天去老头子府上取取经,他捞钱有一手的。”

“可你不是说在国子监不好捞吗?”

“这确实是个问题,妈的早知道在江南打白莲教的时候就趁着机会挣一笔了,结果当时就顾着打仗了,到头就落下这宅子,不行我改天得去找老头子想想办法,还是得当文官才有前途,最好是跑去蜀地什么的,辽国要打到哪儿得猴年马月。”

“顾怀你可别去打仗了,我之前怕你出事怕得要死。”

“放心,哪儿还有仗可打?我他妈就是个教书的,老头子再缺德也不会把我丢北境去吧?而且我看龙椅上那位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捞钱的好日子还很长。”

“我爹那口气好像是咽不下去,这事我也挺犯愁的,”旁边突然响起道声音,“不过你说捞钱你最近找我要了好几次用来扩建锦衣卫的银子,你他娘的该不会是在打我的秋风吧?”

“赵轩?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在你说要捅我一刀的时候。”

“开个玩笑开个玩笑,你吃了没?莫莫去弄点吃的,咱们喝一盅。”

然后锅里的汤汁就咕嘟咕嘟冒着泡,蒸汽氤氲了莫莫的脸庞,自己和赵轩喝大了什么都聊,自己给他出的馊主意他也听得认真,那时候赵轩是鲜活的,是那个会耍赖、会骂娘、会为了一点小事就跟他争得面红耳赤的二皇子,不是躺在冰冷陵墓里的一具枯骨,也不是用尽最后力气将他推上这条无法回头之路的皇帝,那时的天下,对他们而言,似乎只是饭桌上谈论的、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最大的烦恼不过是赵轩他爹什么时候死和明天菜市肉价会不会涨。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天下就要被他一个人扛起来了。

顾怀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灶台边缘,指尖沾满了厚厚的灰尘,那带着肉香的温暖水汽,那柴火噼啪的声响,那莫莫带着小得意的笑容,那赵轩喝醉了唱得贼难听的歌,都像被这厚厚的尘埃彻底封印了,他拿起旁边一个缺了口的粗瓷碗,碗底还残留着一圈深褐色的茶垢,以前莫莫总喜欢用这个碗给他泡茶,说是摔了也不心疼,茶水寡淡,带着点碎茶叶末,远比不上如今他喝的贡品香茗,但那时候喝下去总是解渴的,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熨帖着奔波劳碌后的心神。

现在,碗是冰的,茶垢是死的,那股暖意和那些过去,也死在了这积满灰尘的屋子里。

他放下碗,走向旁边的卧室,抬起的手停在半空,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推开这扇门,里面没有那个小小的身影,他知道。但还是推开了。

门轴发出比院门更干涩的**,卧室的陈设比厨房整齐得多,但也透着一种被遗弃和久无人气的荒凉,家具都在原位,那张不算宽大的木床,被褥叠得整整齐齐,蒙着一层灰,墙上挂着他当初练字时随手写的几张字帖,墨迹早已干透,纸张有些发黄卷曲,桌上那个放碎茶叶的盒子还在,盖子虚掩着,里面空空如也,空气里没有莫莫身上那种淡淡的、混合着皂角和阳光的味道,只有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灰尘和陈腐气息。

他缓缓合上了木盒的盖子,咔哒一声轻响,隔绝了那些遥远的过去,也隔绝了那段当时觉得寻常,现在却怀恋得令人心头发涩的时光。

赵轩死了,莫莫在西夏,等着他去接她,而他站在这里,站在这个曾经是“家”的废墟里,即将告别一些东西,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注定孤家寡人的位置,物是人非,这四个字像冰冷的水,浇在他心上。

他关上卧室的门,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沉睡的东西,这次离开,大概就不会再回来了,这栋他和莫莫曾经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宅子,这个他曾经和赵轩喝过很多次酒,讨论过很多次未来的地方,从今天开始,大概就真的会彻底成为记忆里带着些温暖味道和色彩的,过去的家。

走出小院,王五和魏老三依旧沉默地守在门口,像两尊忠诚的石像,顾怀没有再看那散乱的柴堆、那空荡的晾衣绳、那半埋雪中的洗脚盆,他径直穿过荒芜的前庭,属于他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像冰凌碎裂般清晰,穿透了庭院死寂的空气。

“去景陵。”他说。

马车再次碾过汴京萧索的街道,车轮声单调重复,如同为这座垂暮的旧都敲响的丧钟。

宫城那巍峨的轮廓在车窗外缓缓移动,朱红的宫墙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呈现出一种陈旧的、接近褐色的暗红,失去了往昔的威仪,更像一个巨大的、空置的牢笼,墙根下的积雪未能覆盖住顽强滋生的苔藓,那抹暗绿在衰败的底色上显得格外刺眼,如同岁月侵蚀留下的顽固疤痕。

顾怀的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街巷,那些他曾与赵轩并肩走过的地方,如今只剩下空荡和死寂,有些时候总觉得那个吊儿郎当的身影似乎还会在某个转角出现,但事实上他已经逐渐被这个世间淡忘了,甚至于连自己,也偶尔才会想起他。

景陵在汴京城西郊,依山而建,比起大魏太祖那恢弘壮阔、气象万千的永陵,景陵显得朴素甚至有些寂寥,赵轩在位时间太短,又逢国事艰难,陵寝的规制远不能历代皇陵相比,高大的石像沉默地矗立在神道两侧,文臣武将,石马石羊,都蒙上了一层灰扑扑的雪沫,神情肃穆而呆板,在铅灰色的天穹下,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凄凉。

马车在陵园外停下,没有提前通知,没有仪仗卤簿,只有顾怀和两个汉子,顾怀没有理会被王五打发的守陵士卒,踏着清扫过却很快又覆上薄雪的神道,一步一步向陵墓深处走去。

靴底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是这片寂静陵园里唯一的声音。

终于,他停在了赵轩的陵墓前。

高大的墓碑上,镌刻着“大魏昭安皇帝陵”几个漆金大字,在灰暗的天光下,那金色也显得有些黯淡无光,墓碑下方,是冰冷的、巨大的封土堆,覆盖着皑皑白雪,像一个巨大而沉默的**,终结了一个曾经鲜活、跳脱、咬牙硬扛、拼尽全力却又最终被命运碾碎的生命。

没有带香烛纸钱。顾怀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落在墓碑上,又仿佛穿透了墓碑,落在那幽深黑暗的地宫深处,落在那个曾经是他最好朋友、也是将他一步步推上如今位置的人身上。

寒风掠过陵园,卷起他玄色道服的衣角,旷野的风,带着凛冽与粗粝,刀子般刮过脸颊,天地苍茫,陵墓孤寂,一人独立,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孤绝感,将他紧紧包围。

“赵轩。”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穿透了呼啸的风声,在这片属于死亡的土地上回荡,像是在唤一个沉睡的人,又像是在对着虚空确认一个早已无法改变的事实。

风声呜咽,如同回应,又如同叹息。

“我回来了,”他继续说,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回汴京看看,也来看看你。”

雪花无声地飘落,有几片沾在他的眉睫上,带来冰凉的触感,旋即融化。

“汴京变了,朱雀大街空了一半,那些我们曾经喝过酒的铺子,关门的关门,搬走的搬走,你当初送我的那宅子,湖面结了冰,枯荷烂在泥里,院子荒得不成样子,你当初要是知道,估计得捶胸顿足说送给我是暴殄天物。”

他顿了顿,嘴角似乎想扯出一个类似笑意的弧度,却最终凝固成一个更深的疲惫线条。

“我想起我们喝酒的时候,你总是说其实你不想当皇帝,只是没得选,你爹从小就把你和太子当狗拴着饿,皇位就是那块挂着可怜巴巴肉丝的骨头,想要活下去,只有放下尊严去抢,去撕咬,我问你如果不是生在这个位置,那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想了半天说你想当个行商,走得越远越好,所以说别乱说话真是个血的教训--你看你现在走得多远。”

“当然,对于我来说,那时候想的‘以后’,顶天了也不过是升官发财捞一笔,然后吃香喝辣,再不用看人脸色,谁能想到,‘以后’会是现在这副鬼样子?”

“你死之前,说就算你不逼我,自然也会有人簇拥着我往前走,说我怕麻烦,但更怕辜负那些跟着我的人,怕辜负那些把命交到我手上、指望我带着他们活下去,打出一个太平盛世的士卒百姓,我那时候还觉得你特矫情,一天就把自己的想法往别人身上安,可现在才发现,你的确了解我,比我自己看得还透,”顾怀的声音在空旷的陵前显得有些飘忽,“你说对了,从接过你留下的那个烂摊子开始,这担子我就扔不掉了,不是我想扛,是它死死地压在了我肩上,卸不下来,除非我死,或者走到最后一步。”

他缓缓伸出手,冰凉的指尖触碰到墓碑上冰冷的刻字。那“昭安”二字,是赵轩死后的哀荣,也是对他短暂一生、呕心沥血的盖棺定论,然而这冰冷坚硬的触感,却让顾怀清晰地意识到,躺在里面的那个人,再也不会跳起来拍着他的肩膀,笑嘻嘻地说“看我早说过了吧”。

“我知道你在算计我,从封王,到留下那道遗诏让太子继位,都是算计,你知道太子是什么货色,你知道他一旦坐稳了那个位置,第一个要杀的就是我,还有老头子,还有所有跟着我们打过仗、流过血的人,你知道我为了自保,为了保住北境那点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家底,为了那些相信我、跟着我的人能活下去,就不得不送他去死,我甚至觉得,如果当时我没有下那份决心,你也说不定早有准备,总之太子不可能活着走到京城,你这家伙,就连死了,都还要用你的方式,推着我往前走,走向那个你希望我坐上去的位置。”

“有时候我真想把你从这坟里揪出来问问,赵轩,你他妈凭什么?凭什么你就这么笃定我能行?凭什么你就觉得我能比你做得更好?凭什么你就能心安理得地把这万里江山,亿万黎庶,还有你他妈没打完的仗,没做完的事,一股脑全扔给我?就凭你是我朋友?朋友是这么用的吗?!”

“可是骂你又有什么用?你听不见了,”他的声音重新低沉下去,带着浓得化不开的疲惫,“就像你说的,事情走到这一步,已经不是我想不想的问题了,我身后站着太多人,北境那些刚刚缓过一口气的百姓,辽境那些还在观望的辽人,那些跟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指望着我能给他们,给他们的子孙后代挣一个不再被人当牛羊的日子,朝堂上呵,朝堂上那些人现在应该是对我又怕又恨,而且他们应该也猜到了什么--我停不下来了,赵轩。”

他抬起头,望向铅灰色的、沉重低垂的天空。雪花纷扬,落在他的脸上,冰冷,却带来一丝奇异的清醒。

“我不是你。我没有你那种生来就该坐在那个位置的理所当然,也没有你那种说扛就扛一直扛到死的犟种脾气,对我来说,那个位置意味着无穷无尽的麻烦,意味着永无止境的猜忌和杀戮,意味着彻底告别像在这宅子里劈柴做饭那样的日子,”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说给自己听,“但我还是得走下去,为了那些相信我的人,为了你死前那点不甘心的算计,也为了我自己心里那点还没彻底凉透的东西,我不想看到我们拼了命才守住的地方,又毁在某一个蠢货手里,不想看到那些好不容易活下来的百姓,再被当成猪狗一样宰杀。”

“我大概真的要走出那一步了。”

“吉儿是个好孩子,我当初的决定的确没错,我和你,掀起的这些仇恨和腥风血雨,总算是在他这里停止了,他说他想去看看美洲,呵--你死之前我和你说过也许会有另一个世界,如果你真的在那里,就知道所谓美洲在哪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了,也能知道为什么我会懂这么多东西,我还挺想看一看你知道答案时的表情,一定很有意思。”

顾怀沉默下来,他沉默了很久,久到肩头的积雪都积了薄薄一层。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旷野,卷起地上的雪沫,形成一片迷蒙的白色帷幕,陵园里的松柏在风中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无数声音在应和。

“我以后会是个怎样的皇帝?那些从历史书上看来的例子,那些作为未来人的眼界,真的会起作用么?我到底是要遵循这个时代的规则,扮演一个成熟的、守旧的帝王,让这个天下安稳一点,还是勇敢一些劈开那把椅子,带着整个世间再往前迈几步?这和当年我在国子监讲新算学和科学时可不一样,那时顶多有人站起来骂我两句,而现在,打破规则就意味着比那惨烈千百倍的结局,和可能再次乱起来的天下。”

“偶尔我也会害怕,”他说,“会生出一些畏缩的情绪,会想等天下安稳下来,就开始享福,吃力不讨好的事何必去做呢?改革这种事情,在框架上加东西都有一堆人要上来拼命,更何况是把这个框架打得稀巴烂?当个接受禅让然后老老实实爬科技树的皇帝就好--我这么对自己说,反正几十上百年后世道再乱也跟我没有关系,像你一样两眼一闭扔下个烂摊子就好。”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后来想了想,还是不愿意,倒不是因为我在乎史书上对我的评价,只是我偶尔会想起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看到路边有野狗在啃尸体,半大孩子死在沟里,会骂龙椅上坐的那个皇帝是他娘的什么狗东西。”

“我会做个好皇帝,也会试着真正改变这个世界,或许会很累,但我觉得,我应该会对得起你死前那句‘天下大事,就麻烦你了’。”

“就这样吧,”他说,“也不知道下一次来看你是什么时候,或许是我已经老了卸下担子,也或许再也没有机会,你就安心躺着吧,我放手折腾去了。”

他缓缓抬手,拂去肩头的落雪,动作有些僵硬,然后他转身离开,却在走了几乎之后,又回头对着那座沉默的陵墓,对着那冰冷的、刻着“昭安”二字的墓碑,说道

“对了,你的酒品,是真的很差。”

理所应当的没有回答,风雪更急了,迷蒙了视线,陵墓的轮廓在雪幕中变得模糊不清,顾怀转过身,玄色的身影在苍茫的雪色背景下,显得格外孤峭而决绝,靴子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沉闷的咯吱声,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陵园之外,走向那辆在风雪中等待的马车,也走向那条无法回头、通往最高权力、也通往无尽孤寒的道路。

寒风凛冽如刀,卷起漫天雪霰,抽打在脸上生疼,顾怀走到陵园入口,脚步顿住,没有立刻上车,他回望那片被风雪笼罩的陵墓群,赵轩那座并不显赫的封土堆,已完全隐没在苍茫的白色之中。

国子监的遇见,平江南的并肩,弑君夺位时的决绝,京城保卫战的托付,镇抚北境的毫无保留的信任,死前托国的坦然与算计--所有的过去,所有的联系,最终都化为一声长长的、沉郁的叹息。

这声叹息,悠长疲惫得仿佛耗尽了顾怀胸腔里最后一丝暖气,它化作白雾,立刻被呼啸的北风撕扯、卷走,消散在无边无际的风雪旷野里,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如同他对那段友情和那段平静岁月的告别,无声无息,却又沉重得压垮了整片天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