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 第275章 海洋上的利润!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275章 海洋上的利润!

簡繁轉換
作者:荒尘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1-08 21:21: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国公府后院。

众人全都齐刷刷地看向李祺。

“文和,你刚刚说这海洋贸易,是怎么个意思?”

老朱陛下满脸希冀地追问道。

打仗他是不怕的,怕的是钱粮打没了。

但如果打仗能够打出更多的钱粮,那还怕个锤子,直接打!

“前宋朝廷,偏安一隅,积贫积弱,却能够硬生生地养了好几个蛮爹,为什么?!”

前宋王朝,养活蛮爹?

听见李祺这话,众人都有些哭笑不得。

太子标没好气地瞪了李祺一眼。

你这么说,多少有些过分了。

哪怕这是事实,但前宋朝廷毕竟是正统王朝,而且还是汉家王朝,所以李祺这话多多少少有些冒犯了。

话不能说得这么难听嘛!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王朝建立之后,为了整合华夏族群的历史记忆,大明将元朝塑造成继承宋朝正统的王朝,并将自己视为元朝的合法继承者。

老朱陛下在《登极诏》中明确表示,元朝是继承宋朝的正统,天命真人入中国为天下主,而大明则是将元朝取而代之,所以大明是承袭的元朝法统,而元朝法统来自于宋朝,那么大明其实也是承袭宋朝法统,这种表述有助于朱元璋合法地接管元朝的领土和人口,并稳定北方的统治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朱陛下这么做,除了有利于让天下百姓认可接受大明外,那就是想要延续元制,打压士大夫的地位权势了。

毕竟两宋及以前,要么是“帝与门阀士族治天下”,要么就是“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但是胡元朝廷建立之后,大可汗君临天下乾纲独断,那是对士大夫生杀予夺视为草芥,老朱陛下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对读书人也从来不惯着。

李祺丝毫没有在意众人的异样神情,自顾自地开了口。

“澶渊之盟,前宋朝廷每年给辽国(契丹人)送去银、绢共三十万两,后来辽国利用前宋朝廷与西夏作战的困境,又将这岁贡增加了二十万两,总计五十万两,这是前宋的第一个蛮爹!”

“为了维持脸面,前宋朝廷把献给辽国的这些银、绢称作“岁币”,言外之意这是前宋朝廷给辽国“礼物”,当做每年双方往来的物资,双方还是平等,是“兄弟之国”。”

“面对辽国增加岁币的无理要求,前宋朝廷没有拒绝,而是答应了!”

李祺冷笑着开口,语气之中充满了鄙夷与不屑。

“后来西夏崛起,西夏皇帝李元昊暴打前宋朝廷,接连取得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胜利,打得宋军损失惨重、狼狈不堪,然后宋廷只能苟颜乞和,与西夏签署“庆历和议”,每年给银、绢、茶总计二十五万两,这就是前宋的第二个蛮爹!”

“而后前宋朝廷给西夏的“礼物”,称为“岁赐”,岁赐岁赐,意思是前宋皇帝每年赏赐给西夏的,毕竟西夏以前只是大明的藩属国,而他们这么一搞就是在告诉天下人,李元昊依旧是前宋臣子,不能称帝,如此前宋赢得了面子,下得了台阶,通过撒钱的方式暂时平息了与西夏的战火,只是又养活了一个蛮爹。”

“至此,夏、宋、辽三方鼎峙的局势形成,而前宋王朝却能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两个蛮爹,其国力真就那么富庶吗?”

刘伯温和李善长对视了一眼。

他们两人都是内政的佼佼者,自然看得出来,前宋朝廷问题很大。

最出名的,那就是三冗之患,冗兵冗员冗官,比如为了让某个二代进入官场,特地增设一个岗位,不干正事享受待遇,有人这样搞那大家都这样搞,最后硬生生地造成了三冗之患。

那么,前宋朝廷是靠什么养活这“三冗”的呢?

不等众人开口反驳,李祺就接着往下讲。

“然后呢,就是金国(女真人)灭宋,前宋朝廷南逃偏安一隅,就出现了前宋朝廷与金国签署的“绍兴和议”,前宋朝廷每年给金国银、绢各二十五万两,总计五十万两。”

“这一次,前宋朝廷是真的连脸都不要了,给金国的银、绢,称为“岁贡”,意思是前宋朝廷每年向金国“朝贡”,蛮夷成立的金国竟然成了上国,前宋王朝却成了臣子,丢尽了汉家王朝的脸面。”

这一次,前宋确实是连脸都不要了!

华夏王朝历朝历代,就出了这么一个前宋,汉家男儿建立的中原王朝,昔日也是大一统朝廷,竟然敢厚着脸皮向外邦蛮夷称臣纳贡。

说起这些,李祺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积贫积弱的前宋朝廷,确实很不争气啊!

“诸位难道就没有想过,澶渊之盟的时候,前宋朝廷还占据整个天下,而绍兴和议的时候,前宋却只是偏安一隅只有半壁江山,同样是五十万两,前宋怎么捣鼓出来的?”

“而且哪怕是偏安一隅,可这前宋却是繁华富庶,岁贡一次都没少给过不说,其都城汴京还是天下第一繁华富庶之地!”

“为什么?”

对啊!

为什么?

老朱陛下看向了刘伯温和李善长。

为什么?

答案呼之欲出!

刘伯温和李善长齐齐深吸了一口气。

他们其实早就知道答案,只是一直没吭声罢了。

“因为……海外贸易!”

李祺直视着他们的目光。

“前宋王朝通过海洋贸易抽取的商税,占据了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这是什么概念?”

“前宋通过海洋贸易,进出口货物多达四百种以上,中国主要出口茶叶、瓷器、丝绸等特色商品,因为其只产自于中国,所以那些海外商队只要将这些东西运出海外,价值立刻就会翻上数十倍不止,而他们也一定能够获得几十上百倍的利润!”

“这也是那张士诚和方国珍能够富甲一方,从私盐贩子摇身一变成为军阀头目的真正原因!”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

“多少?!”

老朱陛下却是听得眼睛都红了。

“文和你刚刚说多少?”

“丝绸、茶叶、瓷器,只要运出海,就是几十上百倍的利润?”

老朱陛下难以置信地追问道,只觉得心痛得无法呼吸。

这尼玛,谁他娘地撺掇咱禁海的?

是哪个丧良心的狗东西?

感受到皇帝陛下的目光,李善长和刘伯温有些慌了。

他们哪怕没有参与其中,也一直选择作壁上观,没有跟老朱讲实话。

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

但是李善长,绝对是收了某些不该收的贿赂。

“这些是前宋出口,也就是卖出去的东西,那前宋又进口了什么呢?”

李祺脸上笑容不断,只是有些发冷。

“占城稻,产量高于中原且对环境适应性更强,为前宋的后勤提供了可靠保障;香料,中原一向稀少,所以价值昂贵,在前宋与北方的贸易中起到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换来大批战马;硫磺,主要是与倭国和高丽交易,制作火药的主要原料……还有象牙、珠宝、人参等物资,凡南宋匮乏之物,皆能由海外贸易得之!”

“前宋朝廷就在这一次次中外贸易之中,承担着中间商的角色,通过双方商品存在的巨大价格差异,赚取到了海量惊人的财富,还通过抽取商税关税,更是让这笔财富翻上了数倍不止,所以前宋才能养活得起他这些蛮爹!”

“巨大的海外资源,为前宋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最终成为前宋王朝北方防线最有力的经济后盾,富庶的国力也足以确保,哪怕前宋王朝再如何积贫积弱,他们最后也能花钱平息战祸!”

“但是如今的大明呢?大明贫瘠发展不起来,真是因为战事不断吗?”

老朱陛下拳头都握紧了,他下意识地看向李善长,那眼神红得吓人。

李善长咽了口唾沫,心中将李祺给骂了个半死。

天杀的兔崽子,你真是坑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