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 第325章 三策!横跨太平洋!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325章 三策!横跨太平洋!

簡繁轉換
作者:荒尘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1-08 21:21: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目前局势,还算明朗。”

太子标抿了一口茶水。

“下策,我们要查出谁倒卖了粮食,这些粮食最终到了谁的手中,这应该不难,刘先生的能力摆在那里。”

“然后再以雷霆手段惩戒这些人,将粮食收回来,用这些粮食度过这个饥荒并不难,但此计只能够惩罚一些粮商和官吏,对于背后真正的人却是无伤大雅,他们以后还会有类似的计谋出来针对我们。”

老朱陛下点了点头,此策最是不可取。

抓到的无非就是些被推出来的棋子罢了,那些幕后黑手却无伤大雅。

“中策,我们可以先将计就计,引蛇出洞,弄清楚朝堂之上到底有多少他们的人,到时候不仅仅将这些奸商一举歼灭,还要将朝堂之上这些蛀虫也给扫干净。”

到这一步,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

至少朝堂之上的蛀虫也清理掉了。

老朱陛下眼中满是赞赏和欣慰,笑着追问道:“那上策呢?”

“至于上策,就是以这个事情为契机,我们不仅仅要让这些奸商倾家荡产,让朝堂之上的这些蛀虫、奸商代言人给扫干净,而且还要在钱财上彻底摆脱他们对我们的控制,让我们掌握钱财话语权,以后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用再受到钱财的掣肘。”

听到这话,老朱脸上笑意更甚。

“这些人之所以敢制定出这个阴谋,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有粮,是现在饥荒时期最大的筹码,没有解决粮食的问题,我们始终还是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的。”

“现在第一批粮食已经到了,明日粮食就可以进京,灾区那边李太师正在全力赈灾,我们手中筹码足够,接下来就是要进行反击了,让这些奸商士绅倾家荡产,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财源,掌握更大的资源,从而一步步摆脱他们对我们的控制。”

老朱陛下向太子标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自己培养了这么多年的继承人啊!

“事实上,文和当初提出远征倭国,本意也是为了海洋贸易。”

“开海解禁与否,都可以再议,但海洋贸易一定要掌握在朝廷手中,掌握在皇室手中,俗话说的好,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只要我们有皇家有自己的钱财来源和渠道,掌握足够的资源,他们就休想在钱财上对我们进行控制。”

李祺随军出海的时候,太子标为什么不阻止?

因为他清楚,李祺非去不可。

海洋贸易这一快,纵观整个大明朝堂,衮衮诸公满朝大臣,都没一个了解的。

最多不过是查看前宋的史料,看看能不能走前宋王朝的路子。

但是大明情况与前宋王朝又有不同,如今北元仍旧在虎视眈眈,而且高丽首鼠两端,辽东还在纳哈出的掌控之中。

所以,这一趟,李祺是非去不可。

老朱陛下明白,太子标也明白。

“说起来,那胡惟庸与陈宁去了辽东这么久,怎么不见半点动静?”

太子标意味深长地看向老朱陛下,问道。

老朱闻言没好气地瞪了太子标一眼,道:“那纳哈出拥数十万众屯金山,在白城一带活动期间,自关内溃退自东北地区的故元官吏、将领及军队,不断聚集在纳哈出麾下,纳哈出的实力逐渐强大,现在估摸着有二十万部众,没这么容易解决的。”

“胡惟庸与陈宁已经潜伏了进去,准备与我军里应外合,就是还差一个机会!”

老朱陛下眼中闪过道道精光。

“胡惟庸也是个人才。”

“假借自己被流放的名义,愤然加入纳哈出军中,为其出谋划策,现在纳哈出对胡惟庸可是言听计从。”

太子标听后眼中闪过一道寒芒。

胡惟庸不愧是胡惟庸,做过大明丞相的人物。

就算被流放去了辽东,还能在敌军里面混得风生水起,难怪文和对他念念不忘了。

正当此时,门外突然走进来一名文吏。

“陛下,太子殿下,大喜!”

“征倭王师大胜,倭国无条件投降,其两个国主与幕府大将军,此刻已被押送入朝,与粮食一同抵达了港口!”

此话一出,老朱陛下和太子标先是一愣,随后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

这还真是意外惊喜啊!

还不到一年时间,李文和就将倭国给推平了?

“好!好啊!”

老朱陛下满脸笑容。

“立刻将那些倭寇押解入京,朕要好好质问他们一番,区区三岛倭奴安敢如此挑衅我大明!”

说实话,老朱陛下心里面还是有着不少火气,全都来自于倭国南朝的怀良亲王。

杀了自己的使者,还在国书里面屡屡出言挑衅,老朱没有火气才怪!

太子标也是笑容满面。

倭国投降了,那文和应该要回来了吧?

此时他心心念念的李文和,正盯着海图陷入沉思。

倭国打下来了,下一步就是派人去探寻美洲大陆了。

横跨太平洋,本身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后世考古学者在关岛、夏威夷等地发现了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居民一致性极高的古人遗骨,并且头骨上保留有大汶口人拔牙风俗的痕迹,可见早在数千年之前就有部分先民跨洋扩散到这些地区。

首先是技术问题,首先是海船的远洋航行能力。

中国传统海船,一直以来有着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这其实只是刻板印象。

从唐代开始,中国海船已经可以脱离海岸,进行一定距离的远洋航行,比如唐代贾耽所著《广州通海夷道》,记录了一条从广州经南洋、印度洋到西亚和东非的航线,其中从珈蓝洲(今尼科巴群岛)西行十余日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就是一条横渡印度洋的远洋航行。

而后到了宋代,远洋航行能力进一步发展,南洋西洋航线大多是远洋直达,如《岭外代答》记载“广舶四十日到蓝里(今班达亚齐)住冬”,其他有蓝里到顾临(进印度马拉巴尔)三十天,顾临到大食六十天,皆是远洋直航的航线。

而现在的大明王朝,则是远航船队的巅峰时期,不论是体量还是航线,都足以满足跨洋航行的需求。

其次就是导航技术,大航海时代的导航技术不像后来那么复杂,横跨大洋主要靠的是等纬度航行法,大明已经掌握的牵星术,就是一种简单的测纬度方法。

所以横跨太平洋,只要找到黑潮的纬度,剩下来的交给洋流和西风带便可,实际上即使不会测量纬度,只要能在倭国以西找到西风带,横渡太平洋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从倭国横跨太平洋抵达美洲,确实是充满了可行性。

但是这其中需要经历的艰难险阻,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的清楚的!

李祺有些蠢蠢欲动,他想做那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

可是一想到在大明盈盈期盼的家人好友,以及此行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李祺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李景隆却冷不丁地来了一句。

“文和,我去吧!”

李祺:“???”

卧槽?

你来真的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