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 第342章 爱民如子!试点天津!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342章 爱民如子!试点天津!

簡繁轉換
作者:荒尘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1-08 21:21: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父皇同意了?”

李祺略显欣喜。

毕竟能让老朱陛下同意,难度还是很大的。

老朱这个人吧不坏,可毕竟出身贫寒,因此还是小农思想占据主导,难以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比如海禁就是最好的例子。

咱把大海一禁,关起门来过日子,你们这些倭寇余孽还能怎么办?

所以老朱陛下能够同意,属实让李祺颇为惊喜。

太子标脸上看不到任何喜色,反而叹了口气。

“文和,这一次咱们可不能输啊!”

说着,太子标将老朱的原话一一道出。

饶是李祺听后,也是感慨万千。

洪武大帝朱元璋,这一辈子,确实称得上是爱民如子。

别说什么他掀起了洪武四大案,杀了个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关键是,这四大案杀的不是士绅缙绅,就是武官勋贵,毫无例外。

再者,老朱甚至亲自撰写《大诰》,开启了“以民纠官”的先河!

什么是《大诰》?!

这是老朱陛下亲自写定的刑典!

明初洪武十八年,老朱陛下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

要知道这《大诰》可是他朱元璋这个开国帝王亲自编写,并且依靠政权在明国推行,是以传播范围极其广泛。

而且老朱规定,“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熟观为戒”,“务必家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令归,的不虚不”。

甚至,百姓手持《大诰》,可以直接进京告御状!

穷苦出身的朱重八自然知道“天高皇帝远”的这个道理,有些官员在地方上横征暴敛,百姓深受其苦。

于是朱重八同志下旨,鼓励地方上百姓进京告御状,甚至允许百姓将官吏逮捕,押送南京,然后交给他亲自处理。

百姓可以逮捕官员,这放在古代任何一个朝廷,那都是相当炸裂的事情!

毕竟,自古以来,士农工商,阶级森严!

官员士大夫身上可是披着朝廷的皮,代表着朝廷的脸面,而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弱化了朝廷的威严,但朱重八同志偏偏就这么做了!

当时交通条件落后,从地方到京城要路过不少关卡,百姓经常受到官吏们阻拦,甚至是勒索、逮捕。

为此,朱元璋再次下旨,“其正官、首领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

洪武十九年三月,嘉定县百姓入京告状,结果在淳化镇遭到巡检、弓兵的勒索,这件事后来被朱元璋得知,老朱陛下勃然大怒,将阻拦的官吏斩首示众,满门抄斩!

可惜的是,大明只有一个爱民如子的朱重八,这之后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永乐皇帝朱棣等等后续帝王,全都十分默契地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大诰》影响力,尤其是在土木之变后文臣缙绅把持朝政,这《大诰》直接就被他们给取消掉了神圣性。

不到一百年时间,一度家藏人诵的四编《大诰》在大明国内影响不断变小,直至彻底归零。

说实话,老朱陛下这个人,确实是不好评价。

你说他伟大吧,他确实伟大,他可以为了平民百姓,编写那很是离谱的《大诰》,可以坚决执行反贪反腐,逮着贪官污吏就往死里整,不是剥皮就是活剐,这一点上来看,洪武大帝朱元璋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帝王。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朱重八同志,很多事情,做得并不地道,或者说是他的“小农思想”、“家天下”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

就比如那路引制度,按照大明律令,百姓凡是离开所属地百里就需要路引了,不然的话,士兵以逃兵论处,百姓以偷渡论处。

偷渡最轻那也是杖八十,打完即便侥幸不死那也肯定残了废了。

而且申请“路引”也是个麻烦事情,得先向本乡里甲申请,再呈报州县审核,核准之后发给“路引”。

“路引”上面要注明姓名,年龄,住址,事项原因,起止地点还有返回期限。

之所以这么麻烦,就是朝廷有意限制。

所谓“路引”,就是出行凭证,其本质就是朝廷为了限制人口流动,将人口束缚于土地上的一种措施。

原因只有一个,人跑了,地荒了,那朝廷上哪儿收税去?

这里面,读书人不需要,他们可以游学四方增长见识,和尚凭借度牒也可以四处游走,唯有农和工被禁锢得死死的。

这就是老朱,一个思想复杂且又血肉鲜活的洪武大帝。

李祺点了点头,看向太子标。

“我相信冯诚和景隆。”

“当然,也不能把希望全部放在他们身上。”

“两年之后,我会前往倭国,等他们半年,若是未曾回来,届时我会亲自出海前往美洲!”

“文和,不必……”太子标准备劝阻,可李祺却摆了摆手。

“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让那两个家伙死无葬身之地吧?”

听到这话,太子标沉默了。

“好,明日孤随你一同前去天津!”

天津,正是昔日的水泥高速路试点。

先前李文和研制出了水泥这项基建神器,给大明基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当时他就提出高速路这一设想,奈何因为民夫钱粮等等因素,遭到满朝文武的强烈反对,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了试点之策。

天津,正是李祺和老朱父子敲定的试点之处。

毕竟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设直沽寨,为天津最早的建置;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在市区三岔河**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水陆交通便利,堪称天然港口也不为过。

天津试点成功,正有利于接下来的大明开海,以天津为起点,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海上殖民浪潮!

“政务这边,父皇自会处理,接下来这两年时间,我们要将做好一切准备!”

李祺含笑点头,看向太子标的目光中,多出了一抹柔和。

这个家伙,还真是信任自己,一如既往。

人生得此挚友,不枉来这一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