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长生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隐患

长生 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隐患

簡繁轉換
作者:风御九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3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长生 !

听得长生言语,大头感动非常,他知道长生没有将汗血宝马分给他是因为二人过从甚密,私交甚笃,却没想到长生竟然还惦记着要寻找飞禽为其充当坐骑。

“大人,您日理万机,千头万绪,就不要为这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分神了。”大头说道。

“这可不是琐事,”长生埋头书写,“此番长途奔袭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再快的马匹也跑不过飞禽,黑公子跑的够快吧,却还是快不过信鸽,飞禽可以飞直线,但马匹只能沿着道路蜿蜒奔跑。此外,有些地方马匹也不得涉足,还是飞禽更好用。”

见长生心意已决,大头无奈叹气,“大人,您对我的知遇之恩我已经不知如何报答了,您真的别再为我分神了。”

长生闻言停笔抬头,直视大头。

大头并不知道长生为什么盯着自己,“大人,不是我不识抬举,而是...”

“而是什么?”长生随口问道。

大头不知如何回答,只得低头不语。

长生知道大头在顾虑什么,略做沉吟之后干脆把话挑明,“当日武举比试你受伤晕厥,我曾经检视过你的伤势,我早已知道你痼疾缠身,而且颇为严重,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为此事发愁,你这痼疾已非寻常药石所能医治,我手里还有一枚药王留下的回天银丹,但是这枚银丹也不得为你疗伤续命。我已经知会太平客栈,让他们刻意留心,但凡有能够疗伤续命的天材地宝,不管多贵都要拿下,若是需要亲自获取,不管多险我都会去。”

长生的一番话令大头目瞪口呆,眼圈泛红。

担心大头伤怀唏嘘,长生又随口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尽力而为,若是绝处逢生,那是你的造化,若是无力回天,那也是气数使然。”

“大人。”大头感动哽咽。

“好了,我今天把话挑明了,你以后也不用装的那么辛苦了,”长生抬手蘸墨,继续书写,“舒州的情况怎么样?”

见长生提及正事,大头只得稳住情绪,出言答道,“正如大人担心的那般,朝廷虽然没有发兵讨伐,周围的城池也不与他们通商,得不到补给,舒州四城的粮草几乎消耗殆尽,我临走之前委托江南的商号为他们筹集一万担米粮,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大头说完自怀中取出长生先前交给他的金印,小心翼翼的放在长生的案头。

“我没时间打理生意,倪家的生意一直是你在打理,账目也都在你手里,这个金印你拿着吧,我这里还有一个。”长生随口说道,倪家临行前并未带走他们的金印。

大头连连摆手,只道不妥,直待长生皱眉抬头,大头方才拿回了金印,只道但凡使用,一定提前请示告知。

长生此时已经写完了汗血宝马一事,开始为那群西域老兵请功,越是位极人臣,言语越要慎重,因为很容易背上功高震主的罪名,也不能直接让皇上如何赏赐这些老兵,那样有代皇上做主的嫌疑,故此奏折上他只能尽量讲述这群驻守西域老兵的悲惨境遇,以及他们驻守城池的墙头上一直悬挂着大唐的军旗,还得讲述西域马匪挑拨离间,只道大唐皇帝已经将他们抛弃了,而这群老兵却始终坚信皇上和朝廷没有抛弃他们,面对着马匪的挑衅和劝降,老兵们不为所动,面对着数倍于己方的马匪群起攻城,老兵们坚守大唐疆土,浴血奋战,宁死不降。

奏折上虽然没有建议皇上怎么做,但长生有把握皇上在看完奏折之后一定会对这群老兵重重封赏。

长生书写的同时随口问道,“你应该见过我二师兄和三师兄了,他们近况如何?”

“尚可,”大头说道,“当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二爷三爷不愧是大人的同门师兄,相较于自身的安危,二爷和三爷更担心大人的处境,大人年纪轻轻却身居高位,他们很担心朝廷会干出鸟尽弓藏之事。再者,他们也很担心他们的谋反会拖累大人,毕竟你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大头讲说之时长生并未接话,大头所说的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李中庸和陈立秋对他这个小师弟一直都是关怀有加的,得知他在龙虎山,担心他会受人白眼儿,被别人轻视,李中庸还特意让陈立秋千里奔波过去给他送钱。

长生此时正在书写请罪言语,他虽然是骠骑大将军,却并无兵符,自然也就没有调动兵马的权力,擅自让这群老兵撤防,无疑属于越权,此举看似是小事,却不能省略不说,皇上身边有许多近臣,得让这些随时可以进言的近臣,包括皇上本人知道他摆的正自己的位置,知道哪些事情不在自己的职权之内。

大头辛苦跑了一趟,带回的消息自然不止这么三言两语,不等长生发问便继续说道,“大人让我询问二爷和三爷日后的打算,我也问了,他们现在左右为难,他们也知道这么拖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却也没有两全之法,若是揭竿而起,剑指长安,奈何大人又在朝中,他们总不能与大人反目成仇,兵戎相见。若是继续拖延下去,朝廷新军一旦筹建完成,势必前去平叛围剿。”

待长生点了点头,大头继续说道,“我曾私下询问过他们可有被招安的想法,二爷倒是有些动心,奈何三爷对朝廷的印象很坏,并不打算为朝廷效力,三爷手下有不少亲信好友,他们的想法与三爷是一样的,也不知道是他们影响了三爷,还是三爷左右了他们。”

长生此时已经将奏折写完,听得大头讲说,放下毛笔,仰靠椅背,皱眉叹气,此前他已经将李中庸和陈立秋一事向皇上做了说明,皇上的态度也很明确,二人犯了大罪,必须立下大功才能赎罪,而陈立秋却并不想戴罪立功,这让他很是难做。

不过他也能理解陈立秋,赵小姐的遭遇是陈立秋心中永远的痛,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可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教坊是朝廷设立的,在陈立秋看来朝廷是害死赵小姐的罪魁祸首,而且当今皇上还是洪郡王的侄子,陈立秋心高气傲,恨屋及乌,不愿为朝廷效力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陈立秋不愿被招安,长生是理解并钦佩的,换成他,他也不会委曲求全。

但是如此一来就出现死结了,不被招安就得被围剿,朝廷肯定不会派张善的那路兵马过去围剿,不管是龙颢天的兵马还是同尘的兵马,都有攻下舒州四城的能力。

不过李中庸和陈立秋也不是泛泛之辈,二人分别练成了衍生于混元神功的玄阴神功和赤阳神功,若是二人联手,便是龙颢天和同尘亲自出马,也可能被他们毙于掌下。

此外,二人还各自默记背诵了四部神功秘籍,有了这八部神功秘籍,二人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提携培养出大量的武功高手,这些人可比寻常的士兵要厉害的多。

大头看出长生在发愁,却也不能隐瞒不报,“三爷手下有许多亲信,其家眷都在城中,咱们想要网开一面放他们离开也大有难度,毕竟他们拖家带口,人数众多,咱们也不敢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他们有远迁避祸的想法?”长生出言问道。

大头尴尬苦笑,“二爷倒是淡然豁达,但三爷好像不太愿意。”

“又不降,又不走,”长生无奈叹气,“我三师兄到底想干什么呀?”

“他们的意思貌似是静观其变,”大头说道,“他们滞留不去也不全是为了自己,而是万一朝廷有朝一日做出了鸟尽弓藏之事,大人也不至于孤立无援。”

长生长出了一口粗气,二人无心被招安,自己先前好不容易为他们争取的机会就没用了。

大头小声说道,“大人,我听三爷的语气,貌似多有信心,想必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长生没有接话,他能理解李中庸和陈立秋,但二人滞留不去,的确给他增加了许多困扰。

不过易位而思,他在朝中为官,也会让二人多有顾忌,如果他没有入朝为官,二人怕是早就起兵谋反了,毕竟此时藩镇割据,大唐四面楚歌,朝廷好不容易筹建的三十万新军也不可能全部用来攻打他们。

见长生愁恼,大头出言宽慰道,“大人,事情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妨静观其变。”

长生愁恼摆手,“什么静观其变,头上的虱子往身上挪,有什么用?迟早还得面对。”

大头也想不出可行的办法,有心宽慰却不知如何开口。

愁坐片刻,长生直身拿起写好的奏折又看了一遍,确定墨迹已干且无有错字方才合上奏折将其递给了大头,“交给杨开,让他将那匹金色皮毛的汗血宝马送进皇宫。”

大头接过奏折开口说道,“那几匹汗血宝马长途奔袭,略有疲乏,是不是休息一夜,梳理打扮一番再送过去?”

“别,”长生摆手说道,“汗血宝马太过神骏,我回城时有不少人都看到了,皇上很快就会得到消息,万一按捺不住下旨索要,咱们就哑巴吃黄连了,丢了宝马还不落好,还是尽快送走吧。”

“是是是,还是大人虑事周全。”大头连声答应,转身迈步。

长生起身跟了上来,“我离开多日,户部肯定积压了不少公务,我去户部一趟。”

“好,需不需要我与您同去?”大头问道。

长生摇头摇头,“不用,眼下各地都有咱们的巡查使,你去跟余一商议一下,发下公文,让各地的巡查使都留意日本人的行踪,有消息立刻禀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