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 第955章 改革?这是在对抗人性!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第955章 改革?这是在对抗人性!

簡繁轉換
作者:洛水秋风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21: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眼看秦桧的嘴张了好几次,但却啥都没说出来,刘禅顿时担心坏了。

“秦副相,你是不是还是不舒服?

要不朕再找太医给你看看?”

听见太医俩字儿,秦桧顿时感觉自己的头皮发麻。

我特么马上就要把思路理清了,又被你给吓断了。

既然脑子已经成了一团浆糊,秦桧干脆也不急了,顺着刘禅的话就谢恩道;

“谢官有挂念,臣无事。”

“真的没事儿?”

“真的没事!”

“既然没事儿的话,那咱还是继续谈正事儿吧。”

说完了之后,刘禅就又接着问道;

“秦副相不会也认为朕下的圣旨有问题吧?”

刘禅主动这么一问,秦桧的思路倒是一下子回来了。

但是吧,又出现了新问题。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说自己认为有问题?

那岂不是直接和官家站在了对立面?

不行,这是找死之道,得先迂回一下儿。

心里这么决定了之后,他便笑着回道:

“官家,臣怎么会认为您的圣旨有问题呢?”

“真的?”

“那必须真的啊。”

秦桧的本意是打算来个先扬后抑,搞一招我不反对你的圣旨,但具体的细节咱是不是再完善完善?

结果他刚这么一说,刘禅就激动的两手一拍。

“那就没问题了,散朝吧。”

这一句散朝,差点儿又把秦桧搞懵逼了。

眼看大臣已经准备行礼散朝了,秦桧也顾不上再想那么多了。

“等一下。”

听见这话,刘禅疑惑的看向他。

“秦副相,你还有什么事儿?”

“官家,那个......臣也认为您的圣旨没什么问题。

但有些细节,是不是还应该再讨论一下?”

“嗯?

你想讨论什么细节?”

看着刘禅在问这话之时微微眯了眯眼,秦桧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

虽然官家一直在笑着跟他说话,但刚才那个眼神儿,他莫名的就感觉到了一丝危险。

但退了一步之后,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今天这事儿,不能让。

如果算上这一次,这已经是大宋历史上第三次尝试按区域进行录取。

第一次发动这个提议的人,叫做欧阳修。

欧阳修在大宋文坛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改革也确实成功过一次,但最终还是在南方系的反扑之中落寞收场。

第二次推动改革的则有两个人,分别是司马光和王安石。

作为新党和旧党的领军人物,两人的政治观点可谓大相径庭。

但两人都意识到了南北存在巨大现实差距的背景之下,全通统考统取对于国家稳定的巨大危害。

因此,两位政治观点针锋相对的政坛领军人物,在几乎相同时间里,从各自的立场推动了这项改革。

但最终,仍然逃不过虎头蛇尾。

归根结底,就在于这种改革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根本。

秦桧对这一段历史心知肚明,他也能看出来刘禅的决心。

但他并不认为这样的改革能成,因为这个改革看似只是改变了科举录取的方式。

但实质上,他要对抗的却是人性。

甚至,是人性中相对美好的那一部分,即封妻荫子的本能。

任何一个取得了高官厚?之人,都会本能的想把这些东西原原本本的传给自己的子子孙孙。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除了从小就加强对孩子本身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堆积其他大量的资源。

比如更好的教师,更优渥的环境等等一切有利于提升子女竞争力的资源。

而且,这种资源的累积仅靠某一个家族一般是不够的,所以联姻或者其他形式的结盟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

整个资源累积的过程之中,甚至不需要任何违法乱纪的手段,便可以合情合理的完成。

如果仅从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地区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是一种好的现象。

但如果放大视野,放在全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出现了。

因为,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某一个家族或者地区占有的多了之后,其他地方占有的必然要少。

如果这个时候,国家不能出面干预的话,占有资源更多的地区,便可以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越占越多。

直到把所有人的资源据为己有,实现家族或地区的极度繁盛。

但与此同时,其他失去一切资源的地区,要么彻底沦为附庸,要么揭竿而起。

无论哪种,对于国家来说,都是灾难。

对于这些问题,秦桧当然能看得清楚。

但也正因为看得清楚,他才会认为这事儿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因为,这是在与人性对抗。

别说他秦桧对抗不了这种人性,就连岳飞,他也不相信能够对抗。

岳飞会放任自己的家族在他之后,迅速陷入衰落吗?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不信。

既然如此,那又去折腾一场必然失败的改革呢?

想到这里,他决定不再拐弯抹角了,直接开口说道:

“官家,刚才沈大人说的话,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尤其是江浙淮地区学子如云,而且这些地区的学子水平综合来看也是全国最高的。

本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很有希望能为国效力的,但如果按区域录取的话,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可能就要因些而流落民间。

这不仅仅是朝廷的损失,也是对他们的不公平。

因此,臣请官家三思。”

秦桧的话说完了之后,便认真的向着刘禅做了个揖。

看着眼前脸色认真的秦桧,刘禅一下子笑了。

“秦副相以为,朕的改革对他们不公平?”

看到刘禅的笑脸,秦桧愣了一下之后才说道:

“官家,臣是认为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公平。”

秦桧的话说完了之后,刘禅并没反驳,而是看着他说道:

“秦副相刚才说到了真才实学,那朕倒是有个问题想问你一下。”

刘禅这么一说,秦桧本能的就警惕了起来。

“官家您请讲。”

“朕前段时间听说了一个学子叫季明礼,在他小的时候,家里只有几亩薄田。

全家劳作一年,甚至吃不上几顿饱饭。

所以,那个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天天吃上饱饭。

后来朝廷收复了安南之后,他家便举家迁到了安南。

到了安南,朝廷分了地,经过几年开垦之后,他家很快就吃上了饱饭。

甚至,家里也有了余财。

有了余财之后,他才进了私塾。

但因为开蒙太晚,纵然他日日头悬梁锥刺骨,但也只能勉强通过乡试而已。

再往上的考试,他则是连考连败。”

说到这里,他认真的看向了秦桧。

“秦副相你来告诉朕,像季明礼这样的人,算不算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