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Z世代艺术家 > 第108章 跨年,主宰

Z世代艺术家 第108章 跨年,主宰

簡繁轉換
作者:起酥面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2 11:18: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07章跨年,主宰

上世纪的文化界绝不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势。

文人们在报纸上开喷,常有,且通常都很直白。

将这种现象逐渐遏制住的,并不是网际网路的崛起,而是经济体量的膨胀和行业本身的扩大。

换言之,大家都有钱了,个个穿上新鞋,自然而然的开始惜身惜名,各种行业内部的明战就逐渐转化为暗战,行业高层也开始致力于维护表面上的和平与和谐。

而此刻,正处于混乱期的尾巴尖上,骂仗仍然很有强度。

名门正派骂血刀弟子是含肩丶卖锅贼,邪派高手骂官府专治蛮横,小流氓骂大流氓是臭流氓·

比如今年4月份,于坚讽刺某位学院派诗人「在修辞的玻璃房里渍慰」,糊哪儿哪儿脏。

同样是今年,阳朔与金庸开片时,称金庸小说是「四大俗之首」,将武侠文学比作「成年人的精神伟哥」,引发了很大的风波。

但是从未有哪个人,能够像方星河这样,酷一下,写出来一大堆极具传播力的金句,一股脑叠到一个人脑门上,同时做到了酣畅淋漓丶鞭辟入里丶刀刀真伤又让大众津津乐道。

回应刚一刊登,扁鹊就火了。

网际网路上还没有出现自制表情包,但是,在每一个论坛里都能看到有人用那三句回帖。

「人在天上飞,魂在地上追」也火了,相比较而言,这句顺口溜品味起来最有深意,所以被好多报刊引用,成为一个专门用来形容「高高在上者和高高在上的态度被打破之后进行仓惶挽救却注定结局」的句式。

10个字,将一个很复杂的动态全局,从原因到现状到发展到结果,全部浓缩进去,而且还那麽形象有趣,受追捧确实应该。

而「此人甚软」则瞬间风靡各级学校,从初中到大学,男生们嘴边经常挂着一句「此人甚软」,用开玩笑的语气讲出来既不算太激烈,又带着些半真半假的讽刺,再合适不过。

弟兄间可以真开玩笑,不对付的时候也可以假开玩笑,实用性拉满,引得学生们竞相模仿。

最后,是那句「XX啊,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句子本身的语气居高临下,表达的情绪是带着惋惜怜悯和不屑,定死的结论又有一种权威感和力量感,全年龄段通用,任何场合都行,所以火得最为流行。

其实这个句子不能算是原创,民间的各地方言都有类似表述,但是方星河用得好,用得妙,所以就赋予它更多的文化意义,生生造成了梗。

那麽,当这样一堆极具新鲜感和趣味性的梗,同时套在一个人头上,结果会是如何?

三个层面齐齐爆炸。

大众层面,吃瓜群众当场**,硕爷的粉丝气到尿血。

媒体层面,打满鸡血,开始直播开团盛况。

个人层面,硕爷破防到当天回骂,就发在京城某晚报上,都没带隔夜的。

然后他一开喷,大半京圈都马上跟进,于第二天开始,搞得轰轰烈烈。

再之后,大量的王硕粉丝下场,将炮火对准方星河。

在这个年代,阳硕是真的有很大一批拥,Z世代感觉他没什麽能耐丶没什麽作品丶没什麽成就,其实不够客观。

他只是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淘汰了,而不是一开始就菜。

不脱离时代去看的话,他的作品在早几年确实极有阅读乐趣,改编出来的影视剧部部成功,便足以证明作品内核能够完美贴合广大群众精神需求。

方星河当然懂这个道理,他最初筹备《苍夜雪》的时候,就决定「贴合时代丶只超半步」。

但现在问题是,你方哥在99年的基础上领先时代半步,大约是5到6年时间,

提前搞出了新青春文学,而阳硕的作品仍然停留在90年代初期,一里一外,差了整整十几年。

那麽,割裂便成为必然。

上一代人里的硕粉疯狂摔击方星河,而这一代的方粉没有发言权,只能看着。

文学圈里的一些人力挺方星河,但是人数蓼蓼,死磕的意志也并不坚定,所以很快落入下风。

对的,方星河几乎把阳硕本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在舆论声量上反而落后,纸媒时代就是如此魔幻。

然后只隔了一天,当代商业第一导小钢炮也开骂了:「方星河一个小毛孩子,卖了几本书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骨子里太缺乏教养。

我就想不明白了,一个不尊重前辈的狂妄混混,到底是怎麽成为青少年偶像的?

现在真是生活好了,咱们的年轻孩子也不管什麽人品道德,完全看脸追星,

我是真的看不惯,世风日下!」

小钢炮一发言,马上就叫人意识到,他根本不了解方星河,至少没看过那期《焦点访谈》。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从人品上攻击方星河,因为官媒花了很多力气去宣传他的「顶峰相见」。

小钢炮也是倒霉,他刚在首都媒体上炮轰一气,都没隔天,就是同一时间,

人日社长又双撰文夸奖方星河。

「很多人在苛责方星河的时候,有意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一一他今年只有14岁,还处于应该向父母撒娇的年纪。

在这样的年纪里,哪怕真的行差踏错了,也不应该受到严厉的惩戒,我们的法律和制度都要求我们充分包容18岁以下的青少年,14岁则是另外一个级别。

更不要提,方星河是因为特殊情况,从而变得有些偏激,距离真正的行差踏错还有很远的距离。

所以在道德上对他进行审判,是一种非常卑劣丶低下丶恶心的行为,某些人将歪理讲出花来,也不能抹去本质一一抱起团来,恶意霸凌一个孤儿。

如此行径,不可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信服,也必将受到社会良知的唾弃。

我甚至觉得,方星河在道德品质上比某些人远胜百倍,他的性格还没有褪去因经历而产生的偏激暴躁桀骜,但他的心早已经和华夏传统美德和解。

他说:我知道我的影响力在什麽程度,也知道应该将这份影响力带向何方,

我有在努力。

而从他的行为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克制和斟酌。

那句顶峰相见的美好祝愿,远胜一切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指责,家长和学校没能管好的孩子,方星河却在努力温暖他们,这既让我感到汗颜,也倍受激励·——」

总结:两大要点。

第一,方星河年纪小,以前的错都不作数。

第二,虽然他年纪小,可他思想成熟政治可靠素质过硬,是新时代的好偶像也不怪他们这麽夸,因为青少年偶像这东西,此前从未出现过-—-不对,是此前从未有过方星河这种。

港台巨星的浮粉数量更夸张,年轻粉丝里的狂粉同样不在少数,可是相比起方粉,既零散,又简单,不足以催生某种现象。

上一代的内地巨星是摇滚老炮,以崔健为首的那一大批,狂热粉丝的数量一度爆表。

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很边缘,其实并没有渗透进校园里,和韩流偶像那种第一时间冲击校园的影响力不是一回事。

而方星河是和韩流同时崛起的国内唯一一个偶像。

甚至,他还是第一个踩着网际网路风口崛起的偶像。

在此时不算繁盛的网络上,方星河几乎是断层的火一一方粉莫名其妙的占据了网民的很高比例,上网人群多半都了解他的事迹。

这样的影响力,一旦失控,造成的危害恐怕会极大。

体制内的一部分人预见到了这种情况,有人皱眉,有人欣慰,不一而同。

所以一面封书,一面为他洗白。

乍一看好像精神分裂,本质上却是此时的环境过于宽松,不允许干那种因言获罪的事一一含肩言论都没有处罚,怎麽可能处罚一个孩子?

不能封口,那就只能引导。

于是,一部分官媒就有意识地将方星河树立为正能量偶像,希望用这种方式把他架上去,让他向积极方面发挥影响。

此前,从未有人享受过这种待遇。

此后,新生代偶像们大约也很难再享受这种待遇,因为前面着一个变态,

官媒点名的时候不做对比才怪。

总之,你方哥意外走出一条绝路,成为一边挨抽一边被哄的独一份。

结果小钢炮就难受了。

两份新闻往书报亭一摆,他搁那儿骂骂咧咧,人日社会版夸了又夸,读者信谁的?

其实也不存在信不信,顶多就是脸被扇的有点疼而已。

但这结果对于方星河而言,那是相当不满意。

我的对手,让我自己骂,0K?

方哥刚准备给小钢炮写新的小作文,结果人日一开腔,搞得没法再反击了人家夸得那麽热烈,你顶着赞誉开喷,多打脸啊?

该打的人没必要客气,该团结的人也没必要硬拆台。

所以,他把提起的笔往稿纸上一落,不写小作文了,记名单。

「1999年12月12日,京圈某某某在报纸上骂我,原话是特此记录,以作自省。人家讲的有一定道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上。」

以后若有人能够看到方哥的日记和文稿,想必也会对他的宏阔胸襟而感到由衷敬仰吧?

记到最后,方星河在小钢炮的名字上画了颗星星,最后又在「京圈」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圈,收工。

自这天之后,时间陡然加快了。

方星河没有再做回应,任由那篇「世纪末最后一喷」自然发酵,自己却彻底回归到校园生活中。

因为没接任何商业合作,所以时间高度自主。

又因为新书不急着发,需要等《苍夜雪》的盗版填满整个市场,所以写作压力也不大。

别的方面,不管是京圈的纠缠亦或者难防系的暗箭冷刀,都不能动摇他闭麦好好消化所得的决心。

于是,世界终归还是重新恢复安静,

新的热点悄然诞生一一千禧年,终于要到来了。

千年虫病毒的谣言在各方面的推波助澜之下成为教人津津乐道的话题,Z世代满脑门问号:一个技术缺陷,是怎麽变成病毒的?

但这就是真实的1999年,一个谣言盛行,动不动就大惊小怪的年代。

等到真真来到跨年那天,烟花漫天。

98-99跨年那天,方星河身旁丝毫没有异样,大家只把元旦当做假期,完全没有跨年节庆气息。

而千禧年则截然不同,太多人走进大街小巷,女孩男孩们相约看跨年,大半夜的不睡觉,看着烟花,数着星星,真正意义上将这一天作为一个重要节庆。

方星河的小院里塞满了半大孩子,房大胆和卢闷骚凑过来没话找话,几位漂亮学姐继续得到小鹰们的热情追捧,院子里用积雪堆成了两个漂亮的雪人,房间里的热炕上摆着炕桌,一堆啤酒饮料拱卫着一盏清茶,从小王那里顺来的毛尖散发着袅袅茶香。

手机从8点开始响,临近12点时,反而渐渐停歇。

方星河专注的翻看着笔记本,上面记载着今年的大大小小舆情和大事。

小燕子横扫了大街小巷,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李贞贤横扫的大街小巷,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HOT和babyvo的级别没那麽高,但是韩流作为一个整体,确实也横扫了国内的大街小巷,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宇多田光的《FirstLove》以其独特的文化穿透力,成为J-POP在国内的里程碑,没有横扫大街小巷,却开启了日本歌姬和日系偶像在国内的长期巅峰。

小钢炮开年一部《不见不散》,年尾一部《没完没了》,继续延续着冯氏喜剧的统治。

白月光肖童则因为陆易本人的不营业,渐渐将热度拱手相让,从后世的展现看,陆易本人十分乐于在聚光灯之外享受生活,所以这不是遗憾,而是一种透彻。

谢庭锋接受了央视的邀请,参加今年的春晚彩排,引发了空前的期待。

在这样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大时代中,方星河也不再是无名小卒,他不能碰瓷小燕子丶李贞贤和韩流整体,但是也创造了一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现象。

方星河现象的核心是反抗,是一种深刻明了为什麽的叛逆,影响范趟不够悠,但是从核心到理念,完整度最高丶时尚度最强丶态度最骄傲。

听着小夥伴们忽然兴奋起来的倒数计时声,方星河默默对自已道:我没有虚度时光,没有浪费神迹一般的新生,这是很精彩的一年,我完全是绝对的主宰了我的生活。

2000年,我将主宰更多。

随便从哪里开始。

就从下一刻开始。

*************

眼睛还是看不了电脑,疼得厉害,这一章字数少了点,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