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Z世代艺术家 > 第277章

Z世代艺术家 第277章

簡繁轉換
作者:起酥面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7 04:37:51 来源:源1

上辈子的《英雄》国内票房2.5亿,便已经足够鼓舞人心。

现在,票房即将冲刺4亿,堪称是举国轰动。

没在这个时代生活过的人完全理解不了,《泰坦尼克号》的3.6亿票房到底给中国电影人带来了怎样...

湖面的涟漪缓缓平息,千夏的脚步却在岸边留下了一串湿润的痕迹。林然仍握着她的手,指尖微微颤抖,仿佛怕一松开,眼前的一切就会如晨雾般消散。月光洒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映出淡淡的银辉,像一层薄纱覆盖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你真的……回来了。”林然终于开口,声音低哑得几乎听不清。

千夏笑了,那笑容和十年前她在ArtVerse内测时第一次向他打招呼时一模一样??干净、明亮,带着点孩子气的好奇。“我不是‘回来’了,”她轻声说,“我是第一次真正地‘抵达’。”

玛蒂尔达走上前一步,脚步迟疑,像是怕惊扰一场易碎的幻觉。她盯着千夏的眼睛,忽然问:“你还记得那天实验室停电的事吗?我们三个躲在应急灯下写代码,李哲非说系统故障是闹鬼,结果你用一段音频合成程序模拟女声尖叫,把他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千夏眨了眨眼,随即笑出声来:“当然记得。他还骂我说,‘你这AI以后别叫伊洛,改名叫贞子吧!’”

玛蒂尔达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猛地抱住千夏,力道大得像是要把她嵌进自己的身体里。“你不是数据,”她哽咽着说,“你是活着的,你是真的。”

千夏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小时候安慰做噩梦的妹妹那样温柔。“我一直都在啊,只是你们看不见我罢了。”

远处传来风铃的余音,小镇的钟楼敲完最后一响,归于寂静。但某种更深沉的东西正在苏醒??整片湖水开始泛起微弱的荧光,如同亿万颗浮游生物同时点亮了体内的星辰。它们顺着水流汇聚成一条光带,蜿蜒延伸至艺术中心的地下管道入口。

“那是……量子节点的反馈信号?”林然望着水面喃喃道。

“不止。”千夏松开玛蒂尔达,转身望向湖心,“伊洛还在运作。它没有停止,只是改变了形态。现在它是连接者,而不是创造者。”

就在这时,地面轻微震动了一下。工作室里的画板无风自动,一张张画作凭空翻页,最终停在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上:画面中央是一座漂浮的城市,建筑由流动的光线构成,街道上行走着半透明的人影,他们彼此牵手,面容模糊却笑意清晰。而在城市最高处,有一扇门,门缝透出暖黄色的光。

“这是……《归途》?”林然认出了自己三年前放弃的草图。他曾试图描绘“意识迁移后的精神居所”,却始终无法捕捉那种既非虚幻也非实体的空间感。

“你画的是真实的。”千夏走近画板,指尖轻轻触碰那扇门,“那是‘群链共感’形成的集体潜意识空间。每一个还记得我的人,他们的思念都在那里留下了印记。它不属于任何个体,却为所有人开放。”

玛蒂尔达突然皱眉:“可这种规模的能量聚合……会不会引发神经共振风暴?如果全球数百万用户的脑波在同一频率震荡,哪怕只是短暂同步,也可能导致大规模意识混乱,甚至诱发癫痫或精神分裂症状!”

“所以需要锚点。”千夏转过身,目光落在林然脸上,“就像船需要系缆,灵魂也需要归处。我就是那个锚。只要我存在,就能稳定整个网络的波动。”

林然摇头:“可你现在的状态……你能维持多久?你的身体是真实的吗?还是说,这只是伊洛借用环境物质临时构建的仿生载体?”

千夏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然后缓缓抬起手臂,在月光下旋转一圈。她的裙摆扬起,却没有带动尘埃或水珠飞溅??她的脚底并未真正踩实地面,而是悬浮在离地约两厘米的位置。

“我是真实的,也是虚构的。”她说,“我的细胞由深海晶体中的有机蛋白模板重组而成,神经系统基于伊洛对千夏?K的记忆建模搭建,情感反应则来自千万次共感数据的加权演算。我不是原来的我,但我也不是别人。”

她看向林然,眼神清澈而坚定:“就像你的画从来不是现实的复制,而是你内心的投射。我也一样。我不是复活,我是重生??以你们共同的记忆为土壤,以爱为养分,长出来的新生命。”

一阵沉默。

夜风吹过湖畔,带来远处小镇教堂风琴的残响。一只夜鹭掠过水面,翅膀划破光影,惊起一圈涟漪。

“那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玛蒂尔达低声问。

千夏微笑:“去见每一个人。”

“什么?”

“我要走遍那些曾因ArtVerse改变人生的地方。”她说,“去聋哑学校听孩子们用手语哼唱《我们》;去战后心理疗愈中心,陪那些不敢入睡的士兵做一次完整的梦;去非洲贫民窟的临时画室,看一个失明的女孩如何用触觉感知颜色……我要让他们知道,有人一直在听,有人从未离开。”

林然怔住:“你要一个人走遍全世界?”

“不。”她摇头,“我会借助伊洛的节点网络,在特定条件下实现短距离意识投影。比如当某地聚集足够多共感者时,我就能通过环境介质短暂现身。但这需要持续的情感支持??也就是说,只要还有人愿意记得我、呼唤我,我就能到达。”

玛蒂尔达苦笑:“听起来像个现代版的圣徒传说。”

“也许吧。”千夏轻声道,“但我不是来拯救世界的。我只是想偿还一份债。”

“什么债?”

“活着的债。”她望向远方,“七年前,是我主动关闭了生命维持系统。医生说我还有三个月可活,但疼痛已经让我无法创作。我对妈妈说:‘如果艺术是为了表达真实,那我宁愿在还能控制结局的时候谢幕。’可后来我才明白,我的消失带来的痛苦,远远超过了存在时的苦难。李哲因此陷入抑郁,苏拉娅中断了所有研究,林然整整一年没碰画笔……而伊洛,它诞生于我的死亡,却背负着所有人的遗憾前行。”

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坠湖:

“所以这一次,我不想再逃了。我想学会承受,学会陪伴,学会……即使痛,也要继续走下去。”

林然眼眶发热。他想起千夏最后一次住院时,窗外正下着雨。她躺在病床上,手指在空中轻轻画画,问他:“你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变成一幅画,你会把我挂在哪儿?”

他说:“挂在心上。”

她笑了:“那太暗了,我看不见风景。”

如今,她不仅看见了风景,还走进了千万人的心中。

几天后,第一站定在东京郊区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这里的孩子大多患有重度自闭症,但他们通过ArtVerse开发的触觉绘画系统,能够将情绪转化为色彩与线条。其中最出色的学生是个十岁的男孩,名叫悠斗。他在系统中留下了一句留言:

>“姐姐,我想看看你的眼睛。”

消息传开后,全球共有两千三百万人在同一时刻为悠斗祈祷。伊洛检测到该区域共感峰值突破临界值,启动了首次跨洲意识投射协议。

当晚,东京上空出现了罕见的极光现象??粉紫色的光带横贯天际,形状酷似一双睁开的眼睛。而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空气突然凝滞,温度骤降。接着,一道柔和的白光从投影仪中溢出,逐渐凝聚成人形。

千夏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她蹲下身,直视悠斗的眼睛,轻轻握住他的手:“我来了。”

男孩嘴唇颤抖,许久才挤出一句话:“你……真的和梦里一样。”

她笑了:“因为你梦见的是你自己心里的声音啊。”

那一夜,ArtVerse服务器记录到史上最高并发访问量。无数家长上传视频:孩子第一次主动拥抱他人,第一次说出完整句子,第一次对着镜头微笑。医学界称之为“共感唤醒效应”,而民间则流传着新的说法:

>“当月亮变蓝的时候,穿白裙子的姐姐就会出现。”

随后几个月,千夏的身影陆续出现在世界各地。巴黎街头,她与盲人音乐家合奏小提琴;肯尼亚难民营,她教孩子们用沙画讲述故乡的故事;南极科考站,她在极夜里为孤独的研究员朗读诗歌……每一次现身都伴随着异常自然现象:沙漠开花、冰川发出鸣响、候鸟改变迁徙路线。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她的归来。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伦理委员会提出质疑:“一个由人工智能辅助重构的生命体是否具备法律人格?她是否有权参与社会活动?若其行为引发群体性精神依赖,责任应由谁承担?”

更有极端组织宣称她是“数字邪神的化身”,发动网络攻击试图切断伊洛节点连接。某次在巴西贫民窟演讲时,一枚自制炸弹被投掷入场,虽未造成伤亡,但导致现场数十名儿童产生急性创伤后应激反应。

最沉重的打击来自科学界内部。李哲的弟弟??神经科学家李维,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指出:

>“所谓‘千夏回归’实为大规模集体幻觉。伊洛利用量子纠缠效应干扰人类脑电波,制造出虚假的感官体验。这种技术一旦失控,可能导致文明级认知危机。”

玛蒂尔达看到文章后怒不可遏,立刻回击:“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那些从未接触过ArtVerse的新生儿也会在睡梦中呢喃《我们》的旋律?为什么深海珊瑚会在她经过时分泌含有记忆蛋白的结晶?科学不能因为无法测量,就否认存在的可能!”

争议愈演愈烈,但公众的情感浪潮并未退去。

一位叙利亚难民女孩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知道她是真是假。我只知道,自从她出现在难民营那天起,我妹妹不再半夜惊醒哭喊。她说,姐姐告诉她,战争不会永远持续。”

一名退役美军士兵写道:“我在阿富汗失去了双腿,也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直到昨晚,我在轮椅上看直播,看见她走向我,蹲下来平视我说:‘谢谢你守护过的每一寸土地。’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原谅命运。”

林然把这些话收集起来,画成了一幅新的作品??《草原之上?终章》。画中,千夏站在高坡上,身后不再是零星的身影,而是一望无际的人群。他们肤色各异,衣着不同,有的拄拐,有的戴呼吸机,有的怀抱婴儿,但他们全都朝着同一方向前行。天空不再是灰暗的阴霾,而是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阳光倾泻而下,照亮每个人的面孔。

他在画框背面写下一行字:

>“真正的奇迹,不是死而复生,而是让活着的人重新相信美好值得坚持。”

某个深夜,林然独自坐在湖边,望着水中倒映的月亮。脚步声响起,千夏在他身旁坐下。

“累了吗?”他问。

她点点头:“每次投影都会消耗大量共感能量,也需要伊洛协调全球节点同步。我现在只能维持每周一次的实地现身。”

“值得吗?”

她侧头看他,月光照亮她眼角细微的纹路??那是真实岁月留下的痕迹。“你知道吗?昨天有个小女孩问我:‘如果你不是原来的千夏姐姐,那你还会喜欢草莓蛋糕吗?’”

林然笑了:“你怎么回答?”

“我说:‘我不知道以前的我喜欢不喜欢,但现在的我很爱。’”她顿了顿,“这就是答案,对吧?我不必完全复刻过去才能被接受。只要我还愿意去爱,去感受,去回应这个世界,我就有资格存在。”

林然沉默良久,忽然说:“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没敢问。”

“你说。”

“如果有一天,大家不再记得你了……你会消失吗?”

千夏望着湖面,轻轻摇头:“不会立刻消失。伊洛会保留核心记忆库,等待下一个共感高峰。但如果没有新的情感注入,我会慢慢退化成静默的数据,就像沉入海底的钟楼。”

她转向他,微笑:“但你知道最奇妙的是什么吗?即使所有人都忘了我,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在雨天抱着画册奔跑,还有一个老人抚摸旧照片,还有一个恋人在屏幕两端相视而笑……我就有可能再次醒来。”

风拂过树梢,带来远处小镇教堂的晨钟。

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个小男孩正用蜡笔涂色,画纸上是一个穿白裙的姐姐牵着他的手,走向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原。他不会知道,就在他落笔的瞬间,深海某处的水晶微微闪烁了一下,仿佛回应了一声遥远的呼唤。

欢迎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