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我大燕边防的疏漏,暴露了各地在路引方面的疏漏。”
路引,这是反手将了户部一军,还把边防给一起扯下来了。
饶是上面的当今,也不禁点了点头,“工匠的外逃,确实暴露了诸多问题,这些都是要一一解决的。”
“但,大批工匠的逃离,却也是给了朝廷一个警醒,怎么就工匠往国外逃,其他人不逃?”当今犀利的目光望向诸位朝臣,“便是天灾**,我朝的百姓逃亡也是往京城逃,往富裕的城镇逃,怎么偏偏工匠往国外跑?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当今的质问,让下面的臣子顿时叩首,“臣等失职——”
当今看似什么也没说,只是训诫,只是作为皇帝的反省,但却是摆出了态度,工匠的困境,该解决了。
“陛下,臣以为,如林大人所言,工匠的困局不外乎在京师上工的来回奔波耽误,既如此,朝廷可以给与他们选择,可以选择不轮班,只需要每名工匠每月交付代役银,如此一来,两全其美。”
“那这代役银交给谁?地方?还是京城?如是地方,谁能保障地方官员不偷偷贪墨威胁工匠?若是交给京城户部,那岂不是又要长途奔波,又要交银?免的三个月上工,这代役银又交多少?一旦交钱,与税何异?匠户编为民编,本就要负担丁银,如今再加代役银匠班银等名目,不过是徒增工匠的压力。”
没有意外的,开始了有理有据的菜市场吵架。
当今也没指望一天就能给确定下来,掰扯,拖拉,迟迟没个章程,老惯例了。
只是今天,当今没有按照老规矩让他们继续拉扯,而是见他们拿不定主意只知道扯头花,直接换了一个话题,且这个话题,比工匠的问题,只大不小。
“说起工匠,朕倒是想起了商人,士农工商,唯有商人最底层,商人所赚取的财富,最是方便,都是靠他人的劳动所赚取,且商人重利,眼中金钱,胜过其他,包括于国家利益。”
百官心中一个咯噔,各朝各代都会抑商,这没什么可说的,因为商人一旦不加以抑制,掌控了可以选超国家的财富,或者掌控了国家的一两条商脉,对于国家利益而言,是一个沉重的不定时炸弹。
经济战,在史书上,也是有的。比如著名的丞相管仲,就是经济战的鼻祖,直接以经济方式,搞垮了当时的鲁国,让鲁国人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而无人耕种……
利益,财帛动人心啊。
而现在,当今当着百官的面,如此直白的提出来,怕是来者不善。
果然,当今看向了晋王。
晋王在探春远嫁后就回了封地,什么时候又回京的,藩王无召可不得回京!
百官想起来了,就是林如海等人回京后,晋王后脚就回了京城。
晋王回来后他们也曾疑虑过,但晋王低调得很,只在晋王府和王妃世子腻歪,其余时间要么打猎要么在宫中逗留,不像是有事的,在朝堂也一言不发。
如今当今看向晋王,优势在提了商人后。
晋王……
当今坐在上首,绝对的高位,让他对下面的臣子百态,清晰可见。有不少官员,都慌了啊,而这些,或多或少,都与晋地,有那么一点关系呢。
晋王接到示意,哪里会分心思给官员,直接站出来道:“父皇,儿臣状告以张,曹,林,王等几大家族为首的晋商,通敌叛国,高价转卖我朝武器,贩卖私盐,粮食等过冬之物于北蛮,常年累月,唯利是图,豢养出如今的北蛮,常常骚扰边境,实乃罪大恶极!”
若要说豢养,其实还算不上,晋商还没这么大的脸和能力,不过是“朝钱看”罢了,只是,太过于没有底线,说是养肥了北蛮,也不是毫无道理。
“儿臣已有证据,还请父皇预览。”
晋王声音洪亮,生怕别人听不到,却让不少官员冷汗淋漓。
当今无声冷笑,再看晋王也是满意得不得了,这些证据,他早已看过,那些个晋商,也早已控制抓捕在晋地,如今在朝堂说开,为的,便是这些官员了。
真正让当今心惊的是,这些个证据,不过是冰山一角,不过这也够了,毕竟若是真的要杀,是杀不完的,就如同,人不可能没有贪欲。
只是林如海等人已经回来,这些有些猪,没必要再养了,既是以免养得太肥太凶遭翻车,也是为了杀鸡儆猴,杀一批,吓一批,拉一批,敲打一批,让自己手里,也能有更多能用的,也能更好的,推行后面的政策。
比如——增加商税。
这些个官员,背后可少不了商人的孝敬,不杀一个血河,商人的利益受损,可就是他们的利益受损,毕竟这些个官员底下,不仅有孝敬,自己也少不了下属经商。
如今,士农工商,工和商,也该有变化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网上资料,借用的明代工匠资料
第150章各层商人悲与欢
谁也不曾料到,当今刚把工匠的问题摆上台面,还没有商量出来一个章程,当今直接来了个晋商叛国的王炸。
而对于这些被掌握了证据的晋商,他们能说出任何求情的话吗?
他们没有人敢。
商人重利,官员一样重利,但是当商人将我朝的武器,未经允许,擅自卖给敌人,还有那么多的过冬物品,无论是为了钱,还是真的想卖国,官员都救不了,哪怕会损失他们官员的利益,他们也不会救,因为他们——已经自身难保。
更让他们脸色骤变的,是当今漫不经心地朝着朝臣扫了一眼后,将视线停在了手上的奏折上,开始念起了一个个的名字。
当今念得很慢,务必保证底下的官员的不会听错名字。
随着第一个名字的念出,咚的一声,地上跪了一个大汗淋漓的绯袍锦鸡官员。
当今念一个名字,就停那么一下,可谓是锦鸡跪,锦鸡跪,锦鸡跪完孔雀跪……
一时间,偌大的正大光明殿,呼吸尚且可闻。
当今念了十五个名字后,冷哼了一声,合上了奏折。
“这就是我大燕的肱骨之臣。”
“这就是我大燕,士绅豪强供养出来的国之栋梁!”
奏折啪的一下甩在了桌案,却没有往下面扔。
当今看着噤若寒蝉的朝臣们,怒斥群臣,“怎么一个个的,不说话了?哑巴了?平时不是很能说?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朕竟不知道,朝堂的官员,不是朝廷,不是大燕的官员,而是士绅,是豪强的官员!你们眼里,哪里还有国家?哪里还有泱泱华夏?!”
“一个个的,吃着百姓的粮,收着百姓的税,到头来,百姓没有粮食了,百姓没有衣穿了,在哪儿呢?在被他们的‘青天’大老爷将物资卖给了北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