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 分卷阅读68

[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分卷阅读68

簡繁轉換
作者:云间刀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12 22:23:24 来源:源1

哥儿上完课后就开始矜矜业业的写故事,家长们得知后也并未阻止。

明玕文学造诣上一般般,并不是他笨,只是他周围学习的都过于变态,因而会感觉吃力,选择了专攻武功,就连秦护卫都夸赞明玕武学天赋不错。

羽鸢的女红学得极快,贾敏得知了专门让羽鸢专攻了这一项,技术型人才得到了开发,不仅如此,羽鸢在统筹管理上也能跟上黛玉的脚步,让贾敏大为赞赏。

而雪雁看着小小的一个,却是难得的综合型人才,各项单独拿出来,算不上顶尖,但没人能像他她一样均衡,属于在黛玉身边,什么时候什么位置都能顶上一顶。

就连秦护卫看到这姐弟两个身边的阵容,都不禁感慨人以群分,尤其是在得知这几个人都是姐弟两个亲自挑选,且培养出来的后,更是感慨姐弟俩以后必然不俗。

在田渊考完试回来后,林家就恢复了以往的有序,田渊也并未焦躁,而是继续读书。

他考完后就默写出了他的答卷,林如海看后给他点出了哪里还能改进,却也让他安心,只要不碰上科举舞弊,调换试卷等答案,尽可准备来年开春的会试了。

因此田渊心态特别平静,也没有等待结果的焦躁。

只是在退出书房前一刻,田渊还是没忍住,问出了一个不符合他稳重模样的问题,“师父,您平时真的会注意容貌的护养吗?”

林如海手一抖,“你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

田渊沉默,所以他们说得居然是真的吗?朝堂,恐怖如斯。

这一天,师徒两个后续交流了什么无从得知,只是到田渊这个稳健人,走出书房后宛若被洗涤了一番,抬头看了好一会儿天。

林家田家都不着急,因为心中有谱,但明家却很着急,应该说是被劝说转换思路的明通判很急,他这个摇摆不定的人,总是需要一些东西来证明潜力股真的是潜力股的。

明家四姑娘也一点不着急,正安静的看着话本子呢,她怎么也没想到,收到的未婚夫的第一回生辰礼,里面竟是消遣时间的话本!

虽然田渊也送了其他东西,但筠哥儿他们的建议也的确靠谱,于是田渊虽然反手告发了师弟师妹,但是他们的点子却也照单全收了。

不得不说,效果很好,至少真的心疼女儿的明家太太很是满意。

“去了夫家就要操持中馈,照顾一大家子,如今他既然送了你话本,说明是个好说话的,会疼人的,你倒是会给自己挑。”

明姑娘羞得躲进了太太怀里,什么挑,不过是不得已做出的赌注,万幸,她运气好,赌赢了。

待秋老虎也完全过去,乡试也终于放榜,留在那里等结果的书童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扬州,却也慢了官方一步。

田渊毕竟年轻,没有再像乡试一样取得第一名,可也一点不差,尤其是对于才十五六的他。

“中了中了!”

“第五名!是举人老爷了!”

“竟然是经魁!”

乡试结果分正副榜,正榜所录取为举人,副榜为贡生,而中榜的举人,第一名解元,第二名亚元,三至五名为经魁,第六名叫亚魁,第七名及其以后均称为文魁。

堪堪八月过了十六的田渊,已经有了做候补官员的资格。

十六岁的举人老爷,风华正茂,偏偏已经有了未婚妻,三书六礼还未曾走完,但谁都知道,双方定下了,就不会改了。

晚了一步的家庭这时候也不禁有些酸了,“这姓明的,吃错药了?竟然下手如此早,不像他啊。”

明通判可不知道旁人的想法,他现在反正是乐得找不着北,就跟自己儿子中了举人一样。

“哎呀,你家孩子还没考科举啊,年轻人,还是得多试试。”

“哇袁兄,你也知道我女婿中了举人了啊?”

“哎呀呀,我这个愁的啊,这孩子还小,今年过了年就要去京城准备会试,这要是途中病了可难受哦!”

“啊林大人,你也知道……啊哈哈哈,是林兄啊,”明通判擦了擦汗,有些尴尬,谁能比人家清楚,不过当官的比的就是脸皮厚,“多谢林兄费心教导我那女婿了,这孩子有出息,多亏了林兄……”

林如海:……

不知为何,这场景有那么,些许眼熟?

**

快到年末,外地的官员们都开始总结整理这一年的当时情况,收成,税收和来年的预算等各类事项,少有还能够摸鱼的官员,都陷入了加班的魔咒。

“天呐!我没算错吧?”一人激动的起身惊呼,看起来精神状态不太美妙。

旁边的完全不受影响,睁着竹熊款的双眼,口中念念有词,“又疯一个,我还能行,早点算完早点回家……”

却被旁人那人抓住了肩膀,将册子放在了那人眼前,“快看!!!”

新上任的知府有些手抖的拿着手中的册子,听着下面官员的汇报,泪眼如梭,“政绩啊!”

别看大燕开国也就几十年,可这几十年时不时就来一趟天灾,很多时候气候都在正常与不正常之中反复横跳。

比如今年,别看没有大的天灾,可却比往年更为干燥,他都做好了今年收成会下降的准备,结果竟然不降反升?

虽然没有升多少,可也是升啊!

而下边的人这才去仔细查看原因,结果让他们大为震惊。

竟是去年因为林如海的姨娘一直在村子农庄种田,和百姓们交流经验,总结书上与实际的经验,让去年村子里的收成就有所提高,但因为就一个村子,提升的量不多,又有盐课案在前惹人眼,所以没有让官府察觉重视。

可是百姓不一样,相邻一个村,消息传得快得很,于是今年,看见方姨娘又在种田和指导农民合理有效施肥,开荒等,旁边的村子就忍不住了这一来而去,这一年来,整个扬州城,已经有一小半地方听闻了方姨娘的本事。

方姨娘也没吝啬,关键是林如海一点也不阻止自己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这在小半个扬州城一跑一交流,一年两次的早晚稻,还有旱田的堆肥……

这才有了今年扬州的粮食产量地方性的不降反升,或许是施肥更为科学,具体原因官员不懂,但事实就是,产量增加了不说,粮食的质量也更好了!

且总的产量增加,还是在扬州其他方姨娘还没去的地方,产量减少拖了后腿的情况下。

若是他们早些深入乡间,就会知道这些农民对于方夫人连带着对于林家的尊敬。

“快快备马,我要去见林大人!”

林如海得知杨知府的来意,也有些诧异,并未隐藏道,“说来惭愧,林某忝居官位多年,对于农桑之事,甚至说不上纸上谈兵。”

杨知府脸一臊,除了农官,他们哪个不是这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