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全能大画家 > 第926章 顾为经的线条

全能大画家 第926章 顾为经的线条

簡繁轉換
作者:杏子与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5 02:42:49 来源:源1

第926章顾为经的线条

大笔写大字。

小笔写小字。

顾为经儿时持笔,曾听爷爷说过这样的诀窍。

行笔至毫厘处,用力在指,纤毫毕现。行笔至细节处,用力在腕,运转流畅。行笔至大节处,用力在臂,气贯而生发。

他刚刚拿着树枝在沙上作画,勾勒草木枝叶的脉络就有持大笔,写小字的感触。

行笔起承转合之间,整个行笔的气力是散的,颇不顺手。

真正的艺术名家可以做到拿大笔写小字。

古时传说里也有书法高人,拿够着如椽大笔,写蝇头小楷,笔迹婉转而秀美,显然这颇有炫技的成分在其中。

沙子又细又软,泥土黏腻又无形状。

以顾为经的控笔水平,明显做不到以大臂使大力,画起画来依然灵活轻盈的水准,反而将「笔」抛下,直接以手指画画,以指尖发力,更能捉住他所想要的细腻线条。

「少了变化。」

顾为经盯着沙子上的一片花叶的形状。

大体的形状画出来了。

少了精神。

印象派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很大程度上便源于画面的强烈「动势」,好的印象派作品,它的色彩不是僵硬在画布之上。

它会自如的流动。

它有「呼吸感」。

画家往往强调作品的瞬间性,不调匀颜色,而是用细小的笔触并列混合在一起,造成混色效应,形成色彩在空气中流淌的视觉特性,就比如顾为经初次尝试临摹《雷雨天的老教堂》,便花费了极多的精力,尝试还原出卡洛尔描摹天空中的雷雨云的配色风格。

有人说。

印象派的精髓就在于色彩,学会抽象的观察景物的色彩,把它抽离于原本的形体以外,便是印象派的画家们正在做的事情。

中国画同样也是一种极其富有动态感的绘画方式。

一代一代艺术家们对于线条孜孜不倦的捕捉,更在绘画之间将对于行笔气韵的追求,提高到了近乎于哲学的层次。

宣纸的特性之一,便在于勾勒形体的墨线,很难完完全全的被色彩遮盖掉。

所以很多情况。

它不光是简简单单的笔触,一道墨线,同样也是用来描写「心」的载体。

墨线应该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有苍劲,有细柔。

变化无穷。

顾为经线在眼前的作品,树叶的形状大体上勾勒是勾勒出来了,问题在于画的很呆板,匠气。

笔触没有张力。

没有「浓丶淡」的变化。

看上去像是一幅画了,却始终称不上是一幅好的作品。

沙画是一门专门的技法,可于沙子上拿着手指当毛笔,画上一幅好的国画……这件事情本身便是一件伪命题,既无这样需求,也无实际的必要。

等离开了海岛。

再拿着纸笔作画就好了。

顾为经在心中这样对自己说,他眼睛还是盯着面前沙上的树叶,盯着沙地上被手指勾出的道道浅沟,如同盯着一块四裂的拼图。

朦胧间。

他似乎捕捉到了什麽。

精妙处见张力。

在沙上画画,这个本无意义的举动,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它没有色彩,只剩下了线条本身。

从临摹《雷雨天的老教堂》,到《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又到那幅《人间喧嚣》。

顾为经在色彩上耗费了非常非常大的精力。

每一处色调应该怎麽晕染,怎麽勾勒,怎麽搭配涂抹。

它应该如何调配,如何运用色彩的补色原理,如何构建阳光从窗帘的缝隙间渗入,透过雾气时棉絮般的质感。

以上种种,都是他曾思考着的问题。

现在。

运用色彩的能力,在这个远离一切绘画工具的地方,都被剥夺了。

他身前所呈现的只有线条。

在沙子上,由最朴拙简单的线条呈现出的最朴拙简单的结构。

没有了毛笔,没有宣纸,没有松烟墨丶油烟墨丶墨锭或者墨汁。

没有藤黄丶胭脂丶钛白或者花青。

什麽都没有。

只有线条本身。

顾为经仿佛一下子站在苍茫且空白的原野中,像盯着刀耕火种年代的原始人随手留下的涂鸦一般,盯着眼前的的图案出神。

出神的久了。

脑海中的所有杂念,盘旋不去的头痛,全部都一同消失。

他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冷静去审视着身前的线条。

只有用最流利的线条,最乾净,最澄彻,最直抵本源的线条,才能捕捉住他刚刚抱着木柴时,站在林荫里,看着一滴反射着阳光的清水,从棕榈叶的缝隙间滴落的瞬间观感。

他想像着它应该怎麽随着呼吸自然的生发,怎麽如蛇般灵转游动,怎麽有力量贯穿它的全身……

顾为经思考了片刻后。

就又收敛了心神。

他不想让它演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狂想。

线条本身便应该是充满细节的。

按照顾为经自我评价,不妄自菲薄的说,他有天赋,也没那麽有天赋。

这一行里,他顶多就是一个中上等的资质。

他无法自然而然的就在脑海里编织出杰出而精准的线条,无法像梵·高把握色彩那样,仅仅凭藉直觉,就把握住那样热烈的温度。

顾为经再一次的尝试着用手指勾勒起了线条,这一次,他画的非常慢。

年轻人的手指在沙上轻涂着,小心翼翼的控制着自己的力度。

这一次。

一开始,他的手指不停的抖动,那是力量在指尖不听话的汇聚,用了很重的力量想要达到轻柔的效果的南辕北辙的别扭感。

「不要用视觉去感受色彩,要用身体,要用触觉,要用呼吸。」

忽然之间。

他想起了那位果核画廊的安雅女士,在聊天室里告诉过自己的事情。

顾为经曾专门向着对方请教过用手指涂抹颜料时的诀窍。

不要用视觉。

要用呼吸。

他忽然发现,这样的观点,在毛笔的行笔诀窍中同样也有着深刻的体现,也就是所谓的「气」。

力发于指也好,力发于腕也好,力发于臂也罢。

要一笔贯之。

要一气贯之。

无论是用笔触刻画色彩,还是用笔触刻画线条,很多道理都是相同的,很多道理前人都已经说尽了。

老师告诉你的道理,只是老师的道理。

你需要一个契机。

某一瞬间的领悟过后,它才会变成你自己的道理……这原是烂大街的说辞,想要真正的吃透,却很难。

顾为经轻轻的呼吸。

随着吐气。

他慢慢的卸掉了手腕上的力量,让手腕可以回旋运动,让手指顺其自然。

于是。

原本散乱的被推开的沙子,慢慢的变得听话了起来,开始跟着顾为经的手指一起偏斜移动。

就在这个瞬间。

顾为经听到了系统面板的提示。

「叮,恭喜您,您的绘画杂项技法「手指涂抹法」——已经从「普通」评价,提升为「精良」评价。」

顾为经打开系统面板。

虚拟面板上,上方是国画丶素描丶油画丶水粉丶水彩的五个分类,原本下方的杂项列表里,仅仅只有画刀画一项。

只有一项杂项技法达到「精良」级以上的时候,才会被系统单独列出来。

现在,手指涂抹法的技能条也出现在了画刀画之下。

顾为经又转头看向他新画出的线条。

还不够。

还远远不够。

画的更好了,反而更加倍了凸显出了线条里的杂质,那些不圆润,不圆满的地方。

顾为经原本的线条,就只是纯粹的一条线而已。

它太过空洞,太过没有情趣,空洞到连容纳「杂质」的空间都没有,现在它有了一丝生气,勉强在沙上游了起来,反倒更凸显出游的歪七扭八。

这依然不是年轻人想要的线条。

为了达到目的,顾为经需要更多的帮助。

凡人想要捕捉太阳。

起码你得一颗足够晶莹剔透的水珠,才能把它装进去。突然出现的系统提示音,反倒是提醒了顾为经。

顾为经直接打开百艺树的分类。

那柱银色的树木依旧光秃秃的,只有画刀画的一项大枝,原本「普通」等级的手指涂抹法,在百艺树上,仅仅只是一只嫩芽。

如今它从「普通」等级变为了「精良」,放在旁人眼中已是非常娴熟的画技,放到技能面板上,不过也只是从嫩芽变为了小枝。

它之于旁边的画刀画技法,就如抽枝的柳条之于椽木。

顾为经点击了旁边的手指涂抹法。

「您是否选择浇灌百艺树,本次浇灌将花费1200点自由经验值,本次浇灌将手指涂抹法从「精良」提升到「传奇」等级的概率为「15.3%」?」

——

安娜坐在石头上。

她把裙子从帘子上取下,套在身体上,脑海里依旧想着顾为经的画展,就像这里不是海上的荒岛,而是位于《油画》杂志社顶层,拥有天鹅绒的窗帘,宽大的胡桃木办公桌,以及一架三角立式钢琴的艺术总监的私人办公室一样。

也不一样。

当她坐在《油画》杂志社的办公室的时候,摆在她桌子上的文件夹,塞在她的工作邮箱里的有一百个不同的艺术展览。

这里面有大都会博物馆里的专题美术展,有罗浮宫里的大型个人展览,有威尼斯双年展某个欧洲国家馆的策展企划……

琳琅满目。

安娜通常只有时间去浏览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这和她刚刚成为《油画》的栏目经理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大量的工作需要逐步接手有关。然而,历史上那些最经验丰富,最年富力强,最是加班狂人的艺术总监们,也仅仅只能浏览其中的一小部分。

每一个展览都很重要,每一个展览都很重磅。

问题不在于哪个展览更重要一些。

问题只在于,他们想要去「翻」哪块牌子。

《油画》的艺术总监的工作就像是农场主,你有一个巨大的华美的农田,问题你只有一张肚子。她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通通自己采摘下来吃掉,优点则是,她可以想去摘一朵玫瑰,就摘一朵玫瑰,想去摘一朵郁金香,就摘一朵郁金香。

既使在金融狂潮,郁金香泡沫疯长,卖得比黄金还要更昂贵的年代。

她也可以把郁金香当成彩色甘蓝,切碎了炒鸡蛋吃。

安娜却从来未曾为了某一朵花,为了某一个艺术展览,花费过如此之多的心血。

她现在甚至已经想到了画展相关的公关工作了。

公关活动是现在艺术展览的重要一环,那些顶尖的大展,早在展览正式开幕以前的六个月,乃至一直以前,相关的公关活动已经全面铺开了——

在流媒体上进行GG投放丶向各种杂志和重要的艺评人呈递展览清单,开始约稿,约版面,从一些专业艺术评论媒体,到非专业的金融媒体,乃至是时政媒体。

从《纽约时报》到《泰晤士报》该进行相关接洽的就进行相关接洽。

自不必说,《油画》杂志是里面最重要的一家。

安娜邮箱里被塞满的邀请函,大部分就来自这样的公关团队。

讲究一些的,人家还会为了一场展览专门做一个预告片或者采访短片。

这里面的门道很复杂。

安娜伸出手,整理着裙子的袖子,在心中盘算着的门道。

公关团队和展览之间的适配度,会是这一过程里的重中之重。某个嘻哈歌手发新歌,经纪人找个古典音乐的着名指挥给你写乐评帮你打榜……emm,当然不是说玩古典音乐就要比玩嘻哈的更高级,肯定不是,而是风格非常的不搭,反过来也一样,明明是很好的音乐,也可能整的双方都不满意。

这就是适配度出了问题。

艺术行业每个公关团队丶谘询公司和营销办公室都有自己的专属客户群。

古典美术丶现代美术丶当代美术,三者之间的客户画像有一定的重迭,又有很多的不同。

「一个适合他作品风格的公关团队很重要。展览地点在阿布达比,嗯,阿尔玛·克劳迪的谘询公司怎麽样,我知道她之前在杜拜……」

安娜在心中盘算着联系人名单。

伊莲娜小姐始终觉得,顾为经应该要继续去画印象派的作品。

和马仕画廊不同。

马仕画廊是提出一个计划来,让顾为经围绕着这个计划思索点子。

安娜则是顾为经提出一个点子,围绕着这个点子,完善展览和相关的计划。

她认为印象派很适合顾为经的点子,那样浓烈的动感和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

「就是天生为了印象派准备的。」她想。

而事实证明过了,他一定会画的很好。

不过,顾为经想尝试一下别的绘画风格,也没关系,毕竟他是第一次以自我为主题的个人画展。

很简单的事实。

婴儿不是第一次尝试行走的时候,就能稳稳当当的在地上跑起来的。

有些人需要经历半年乃至一年的练习。

有些人则需要二十年。

安娜整理好衣服,拿过一边的木枝,慢慢地走了出去。

女人带着湿漉漉的头发的走出去的时候,顾为经正在尝试着用手指触摸那些独一无二的线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