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开局:召唤锦衣卫 > 第一百四十九章朝会(十一)

开局:召唤锦衣卫 第一百四十九章朝会(十一)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膝枕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1 00:06:3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四十九章朝会

翌日。

晨光熹微,金乌初升,燕国巍峨壮丽的宫殿在晨曦中闪耀着威严的光芒。朱红色的宫墙绵延数里,琉璃瓦折射出五彩的光晕,雕梁画栋间尽显皇家气派。

太和殿内,十二根通天彻地的盘龙金柱撑起高耸的殿顶,殿中地面铺就的白玉砖石光可鉴人,映照出站在其上的一众朝臣身影。

燕国少年皇帝李景炎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通天冠,身姿挺拔却难掩稚气未脱的面容,不过双眸中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与果敢,端坐在那龙椅之上,俯视着阶下群臣。

阶下,文臣身着朝服,头戴梁冠,补子上绣着的飞禽彰显着各自官位品级;武将则顶盔掼甲,护心镜锃亮,威风凛凛。众人皆垂首而立,静候皇帝旨意。

皇帝李景炎身双眸冷冽似鹰,那威严的声音裹挟着无尽的帝王之气,在金碧辉煌却又透着凝重氛围的大殿内层层回荡:

“诸位爱卿,如今大燕,偷盗匪患猖獗至甚,各地山贼仿若毒瘤,肆意占山为王。那官道之上,商旅的车队屡屡遭劫,货物被洗劫一空,护卫死伤无数,商人们谈之色变,往昔繁华的商路如今荆棘丛生,几近断绝。”

“而在乡野之间,这些恶匪更是如鬼魅一般,侵扰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流离失所,田园荒芜,哀鸿遍野,致使我燕国生灵涂炭,民生凋敝不堪。长此以往,根基动摇,国将不国!朕意已决,必当彻底根除匪患,还我燕国太平盛世,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李景炎说罢,目光如炬,一一扫过殿下众臣,只见群臣,交头接耳,一时间,大殿内议论之声此起彼伏。

“陛下,近年匪患肆虐,如毒瘤般侵蚀我朝根基,百姓苦不堪言,实乃我等臣子之失职,臣等罪该万死。究其缘由,首当其冲者,乃地方治安松弛之祸。各州府县衙役,本应是护一方安宁的壁垒,却人手匮乏至极。”

“往昔繁华市井,如今街巷空旷,百姓畏惧匪徒,日落便闭户不出,只因那巡街衙役,寥寥数人,又大多老弱,难以形成震慑。再者,便是装备一事,臣听闻,诸多衙役如今仍身着破旧号衣,手持钝锈兵器,莫说抗衡悍匪,便是日常缉拿个小贼,都恐自身难保。”

吏部尚书微微抬眼,瞧了瞧皇帝神色,见龙颜未怒,便又接着奏道:

“更为堪忧者,乃各州府县官员作为。面对匪患,他们或相互推诿懈怠,恰似那踢皮球一般,只图自身安稳,不顾百姓死活。甲县推说匪徒源自乙县,乙县又辩称无力围剿,须邻县协同,一来二去,战机贻误,匪势借机坐大。亦有官员,虽有剿匪之心,却因才疏学浅、调度无方,力不从心,空有一腔热血,却只能眼见匪徒在眼皮底下张狂。长此以往,是以匪势愈演愈烈……”

李景炎微微颔首,问道:“爱卿,依你之见,当如何是好?”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吏部尚书身着朝服,仪态威严,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如今大燕初定,局势虽看似平稳,然暗潮涌动,地方治安隐患重重,实乃心腹大患,当务之急,乃是强化地方治安力量。”

言罢,他微微抬头,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清了清嗓子,声如洪钟般继续说道:“陛下,臣提议可即刻下令全国各级州府县,对现有的三班衙役进行全面整顿。先从淘汰老弱入手,这些年迈体衰或力不能支者,在应对繁杂事务与突发危机时,往往有心无力,徒耗公帑,留之无益。腾出名额后,便可广纳四方精壮之士。”

吏部尚书微微顿了顿,见皇帝李景炎微微点头,神色愈加专注,便又提高声调:“各州府务必组织严格训练。武艺操练绝不可懈怠,使之面对匪徒时能有一战之力。再者,精良器械也是关键。各州府当拨出专项经费,购置利刃、强弓硬弩,切不可让衙役们手无利刃,空有一腔热血。”

说到此处,他双手舞动,似在描绘着一幅宏大的布局图:“尤为重要的是,各州府之间绝不可各自为战。应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协同机制,信息共享务必及时、精准。一旦某地有匪情突发,周边州府能在第一时间收到警报,迅速集结力量,依预定方略联动出击。或从四方合围,断匪退路;或沿途堵截,阻其流窜。如此一来,匪徒将插翅难逃,地方百姓方能安居乐业,我朝根基亦能稳固如磐。”

殿内群臣闻言,纷纷低声议论,或颔首赞同,或若有所思,皆在心中权衡着这一番建言的利弊得失。

皇帝李景炎则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凝视着吏部尚书,似在斟酌这一计划的可行性与深远影响,良久,开口道:“爱卿所言,甚有几分道理,诸卿可有异议……”

片刻后,李景炎微微抬眸,目光扫过阶下众臣,开口道:“就依爱卿所言。”他的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再次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抹决然:“不过,朕思虑再三,如今天下初定,各地匪患,不妨有势大,聚哮几千,或上万之悍匪,周府衙役怕是力有未代,朕欲在地方州府另建一全新机构,名为巡卫司。”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众臣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讶与揣测。李景炎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继续说道:

“这巡卫司,直属中央朝廷,并将各州府,原各大巡防军营士卒,并入,受中枢朝廷节制,朕要的,是一支能直插匪巢、令巨匪徒闻风丧胆的精锐之师。专司清剿各地成建制山匪之事,绝不容那些山贼草寇再祸害百姓、扰乱民生。”

他顿了顿,目光中似有熊熊烈火燃烧:“其他人员,需从各地选拔精锐,不管是行伍出身、身怀绝技的老兵,还是那民间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豪杰,只要有真本事,皆可入选。”

说着,李景炎站起身来,踱步至殿中,双手背于身后:“再者,巡卫司配备必须精良,快马加鞭,方能在匪徒逃窜时迅速追击;利刃在手,才可于短兵相接时克敌制胜。务必做到行动迅速、打击精准,一旦发现匪踪,便如雷霆之势将其剿灭,还我江山太平,护百姓安居乐业。众爱卿,此事关乎国运,可有异议?”

话语掷地有声,久久在殿内回荡,等待着众臣的回应。

太和殿内,皇帝李景炎负手而立,如同巨石入水,激起百层浪,桩桩件件,皆暗指地方军权。

众地方武臣面面相觑,短暂的惊愕后,心底掀起惊涛朝堂之上,瞬间暗流涌动。几位武官老臣,胡须微颤,目光交汇间,尽是忧虑。他们深知,地方军权由来已久,各地州府借此维系一方安稳,却也暗藏拥兵自重之患,陛下这一招,直击地方军权要害!

地方武官们神色各异,有的面露不甘,那是多年征战、与麾下将士生死与共攒下的利益,一朝要被朝廷收紧权柄,仿若被断一臂;有的则目光深沉,暗自揣测圣意,思索着往后的仕途该如何抉择,是顺应皇命,还是周旋于朝廷与旧部之间。

但朝廷势大,汝之奈何?

文臣们亦交头接耳,小声议论。有激进者,心中暗喜,觉得陛下此举英明,可绝了藩镇割据的隐患,保江山社稷长治久安;也有谨慎者,担心操之过急,地方若生变,赋税难征、民生凋敝,这太平盛世的表象恐将破碎。

群臣议论纷纷,一老将硬着头皮皱眉道:“陛下,如今国事艰难,国库消耗甚大,增设巡卫司,耗费巨大,如今国库空虚,恐难支应啊。”

李景炎目光坚定,朗声道:“孙爱卿,朕深知国库艰难,但匪患不除,百姓不得安宁,国家何来赋税?此乃燃眉之急,再难也须克服,资金之事,国库若是不足,朕内库可补……”

孙启无奈,表了态之后,只得躬身领命:“臣遵旨。”

晨光熹微,金銮殿内气氛凝重。皇帝龙颜微沉,与众大臣正为近来各地山匪肆虐之事商讨对策。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刑部尚书,轻咳一声,上前一步,心领神会地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清剿山匪一事固然迫在眉睫,关乎百姓安宁、社稷稳定,断不可有半分懈怠。然臣在彻查诸多案件卷宗时发现,如今这江湖武林,门派繁杂得如同繁星密织,其间良莠不齐,乱象丛生,实乃一大隐忧。”

刑部尚书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接着说道:“诸多门派仗着自身武功高强,在江湖上肆意横行,称霸一方。他们全然不顾国法威严,动辄干预地方事务,小到插手民间纠纷,以武压人,使得冤屈难伸;大到操控市集买卖,垄断商路,令百姓生计艰难。”

“更有甚者,有部分门派竟与匪盗暗中勾结,狼狈为奸。他们为匪盗提供庇护之所,通风报信,助其逃脱官兵追捕;匪盗则投桃报李,将劫掠来的财物与这些门派瓜分,二者沆瀣一气,为祸四方,令地方百姓苦不堪言,地方官府亦是有心无力,政令难行。长此以往,国之根基恐被动摇。故而,臣恳请陛下,对这江湖武林门派亦当加以严格管制,拨乱反正,还江湖一片清明,保我朝国泰民安。”

说罢,刑部尚书恭敬跪地,等候皇帝圣裁,殿内一时陷入沉思,唯余清晨的微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

少年天子李景炎高坐于龙椅之上,他剑眉斜飞入鬓,双眸深邃如海,此刻眼中却闪过一丝凌厉,仿若寒星乍现,瞬间点亮了那深邃。

“爱卿所言,朕亦有考量。”李景炎微微抬首,声音低沉醇厚,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这寂静的殿宇内回荡开来:“如今大燕初定,江湖却暗流涌动,各大门派势力错综复杂,或有不法之徒仗着武功高强,肆意妄为,视王法于无物,长此以往,必成朝廷心腹大患。”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刑部尚书身上,微微颔首,似是下定了决心:“朕决定成立六扇门,专司镇压和管理江湖武林门派。”

李景炎抬手轻轻一挥,继续道:“这六扇门,

六扇门招募,不拘泥于出身,无论是江湖浪子、退役将士,只要品行端正、武功高强,皆可入选,在与江湖关系上,以抚为主,以剿为辅,对于那些愿意归顺朝廷、遵守律法的门派,给予扶持与嘉奖;对冥顽不灵者,坚决予以打击。”

“他们生于江湖,长于江湖,对江湖的门道、规矩了如指掌,行事方能游刃有余。但朕的六扇门,又绝非江湖草莽可比,朝廷律法就是他们的行为准则,一切行动皆要在律法框架之内,令出必行,违法必究。”

说到此处,李景炎的眼神愈发冷峻,仿若能穿透这宫墙,望见江湖的波谲云诡:“有了律法约束,又懂江湖规矩,他们方能在面对那些江湖门派时恩威并施。以朝廷之威震慑,以江湖之义感化,软硬兼施之下,让那些心怀不轨、妄图扰乱江湖秩序、挑衅朝廷威严的不法门派不敢再生妄为之心,方可保我江山社稷,长治久安。”

李景炎的话语掷地有声,在这御书房内久久不散,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呼“吾皇圣明”,可每个人心中都清楚,朝堂与江湖的博弈,没有那么简单,毕竟个人武力不可小觑,除去开国之初,与绍兴年间,朝堂与江湖从未泾渭分明过,放眼天下诸国亦是如此,谁家没有养着,几名武林高手呢?

而隆庆朝时的侦缉司,及刺卫营,实际上其内里,早已被叶苍松这个南楚暗探,故意的,搞得名存实亡,虚有其表。

李景炎站起身来,双手负于身后,道:“拟旨,各地即刻筹备巡卫司与六扇门之事,各州府官员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违令者斩。”

“臣等遵旨!”群臣齐声应诺,声震殿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