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开局:召唤锦衣卫 > 第一百五十五章天地大震

开局:召唤锦衣卫 第一百五十五章天地大震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膝枕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1 00:06:3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五十五章天地大震

皇宫,御书房内,烛火通明。

李景炎振作精神,拿起案几上未批阅完的奏章,继续埋首于国事之中。窗外,春风呼啸,吹得窗棂瑟瑟作响,似是要将这深宫内的静谧搅碎,却未能扰了李景炎分毫专注。

他时而眉头紧锁,凝视奏章上所奏的民生艰难之状;时而提笔批注,写下一条条解决之策,字迹刚劲有力,力透纸背。

良久,贴身太监小福子,低声道:“陛下,夜要深了,龙体要紧,要不先歇着?”

李景炎头也未抬,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太监小福子无奈,只得默默退至一旁,守着这一室的沉静。

又过了近一个时辰,李景炎终是搁下了笔,揉了揉酸涩的眉心,靠向椅背稍作歇息。此时,他才觉出几分疲惫,大燕边疆大体上还算安稳,可内里的各地局势的风云变幻,仿若走马灯般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李景炎身着明黄色龙袍,身姿略显疲惫地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缓缓扫向那堆积如山、已然批阅完的奏章。

其中多本奏章都承载着地方的急讯,其中多道奏章,字里行间满是焦虑与紧迫,提到地方州府多处竟如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相继爆发不少大小民变。

那些文字描述着百姓们手持简陋农具,怒目圆睁,冲向州府衙门的场景,声浪几乎要冲破纸张扑面而来。

地方官员的奏请,或言辞恳切,或惊慌失措,纷纷请求朝廷速速派兵镇压刁民。有的奏章上,墨渍晕染,可见是在慌乱中急就而成,诉说着暴民人数之众,已非当地守卫所能抵挡,城防摇摇欲坠,旦夕之间便有城破之危;还有的奏章,竟斗胆提出要在地方上募兵,以扩充兵力,应对这燃眉之急。

一想到宫外那广袤土地上,无数百姓深陷水火,李景炎无奈地缓缓摇头。如今大燕正值王朝末年,旱涝灾害频繁侵袭,大地干裂,庄稼无收,洪水滔天,家园尽毁,百姓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而朝堂之上,亦是腐朽不堪,世家门阀贪官污吏横行霸道,他们视民生如蝼蚁,巧立名目,中饱私囊,将赈灾粮款鲸吞蚕食。苛捐杂税更是多如牛毛,压得百姓们直不起腰,卖儿鬻女只为换得一口吃食。在这绝境之中,怎能不让百姓苦不堪言、奋起反抗?

如果不是自己的从天而降,这燕国也不知能不能够支撑下去,跨过三百年周期率后,又能撑几年?

在这片广袤且纷争不断的大陆上,局势宛如紧绷到极致的弓弦,一触即发。原有的世界轨迹仿若一道既定却又随时可能崩断的航线,指引着各方势力的前行方向。

燕国绍后期,遗留下来的改革派,这支力量悄然蛰伏在朝堂之上艰难扎根。他们试图从陈旧腐朽的制度淤泥中,拽出国家兴盛的新芽。以土地改革为例,他们主张重新丈量土地,按户分配,让耕者有其田,以激发农桑活力;在吏治方面,打破门阀举荐的陈规,推行科考选贤,为寒门士子开辟晋升之路,都是一些老路子,华夏五千年来,王朝末年改革的都没有成功过。

幸运的话,即便能将原身扶上帝位,若能在安稳局势下潜心发展,保守估量,或能支撑个十多年,逐步将革新的火种燃遍四方。

然而,现实却是四面楚歌。北境草原,那片广袤无垠、民风剽悍之地,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马蹄所踏之处,尘烟滚滚。他们垂涎中原的富饶,年年南下侵扰边境,烧杀劫掠,使得边疆百姓苦不堪言,戍边军队疲于应对,到时改革派想要抽调兵力整饬内敌的计划必然屡屡受阻。

西蜀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只蛰伏多年暗暗蚕食燕国恶狼,其掌权者权臣宇文家,野心勃勃,暗中囤积粮草、厉兵秣马,妄图在乱世中寻机对,西蜀国取而代之,而又将触手伸向燕国,根据锦衣卫传来的情报显示,这西蜀国宇文家,麾下的靖安司与“幽冥魔宗”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楚,水乡泽国,商业繁茂却政权不稳。当地门阀豪族势力盘根错节,把控着国家政治经济命脉,是大燕绝对的死敌。

最为隐秘而致命的,当属暗中蛰伏的上界幽冥神宗,以及离雪王朝……他们可不会给改革派喘息的机会。

李景炎深知,若按原有轨迹自己没有穿越,原身被扶上帝位,改革派面对朝堂地方党争激烈,国库空虚,兵力疲弱,改革派又该如何力挽狂澜,拯救这将倾之大厦,护百姓于安宁……

思及此处,李景炎眉头皱得更深,以大燕近三百年的历史沧桑来说,其中隐秘无数,燕国第一代皇帝和第一任皇后,明显身份不简单,特别是那皇后,极有可能是上界之人离雪王朝之人,若是普通上界民众还好,若是有什么不得了的身份,必然知道所谓的气运王朝何。

而根据现有的秘辛记载来看,以他的身份,这个皇后死的有点草率了?

玄幻世界什么都有可能,那他们对自己的后人会不会,有所准备呢?

收回发散的思维,轻轻摇了摇头。

“小福子。”御书房内,李景炎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略显疲惫,却难掩帝王的威严,他轻声唤道。

小福子正在一旁垂手侍立,时刻留意着陛下的动静,听得传唤,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弯腰应道:“奴婢在,陛下有何吩咐?”

“传众臣,即刻进宫。”李景炎的语气不容置疑,眼中透着几分急切。

“是。”小福子领命而去,脚步匆匆,袍角随风飘动。他深知陛下此刻传唤兵部定是有要事相商,不敢有半分耽搁,一路小跑着出了御书房,直奔兵部而去。

不多时,各部尚书与麾下官员联袂而至。他们身着官服,神色凝重,鱼贯进入御书房,见到陛下在上,齐刷刷跪地行礼,齐声高呼:“臣等,参见陛下。”

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平身。”李景炎抬手示意,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声道:“召诸卿前来,实是事出紧急。朕批阅奏章,见多地民变之事愈演愈烈,百姓受苦,社稷动荡,各位爱卿可有良策应对?”

说罢,眉头紧锁,眼神扫视兵部各级官员。

兵部一官员率先出列,身姿挺拔,器宇轩昂,上前一步行礼后,道:“陛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需速派精锐之师奔赴事发之地,以雷霆手段镇压,方可震慑宵小,平抚动乱。京中有几支能征善战之军,皆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随时可听候调遣。只要大军一到,那些闹事的乱民必不敢再放肆,定能快速恢复当地秩序。”

李景炎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未置可否,他转而看向兵部尚书,目光中带着期许,轻声问道:

“孙爱卿,你怎么看?”

兵部尚书,面容沉稳,经验丰富,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深谙为官之道与治国谋略。听得陛下问询,他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一味镇压,恐治标不治本。如今多地生乱,根源或在民生疾苦,赋税繁重,百姓不堪其负才铤而走险。当务之急,一方面可调遣部分兵力前往维持秩序,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需协同户部、工部等诸部,即刻清查各地赋税实情,酌情减免,同时安排赈灾救济,让百姓有活路可寻,方能从根本上消弭民怨。”

李景炎听后,微微点头,目光在众臣脸上一一扫过,见众人或沉思,或欲言又止,便又开口道:

“孙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朕既为天子,当以苍生为念,民生不稳,江山社稷何来安稳?”

李景炎继而看向户部尚书,“钱爱卿,你这边协同工部,三日内将可调配的赈灾物资、减免赋税的方案呈上来。”

两部尚书忙应道:“遵旨。”

“诸卿,朕将这千斤重担交予你们,望同心协力,共度难关,若有懈怠、推诿者,国法处置!”

李景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如洪钟般响彻大殿:“各部即刻着手,出征事宜,制定具体兵略方案,明日早朝呈奏。此番出征,关乎我朝国运,不容有失。”

众臣齐声高呼:“臣等必肝脑涂地,为陛下分忧!”

………………

话音落下,御书房内刚安静下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一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匆匆而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本密报奏章:

“陛下,锦衣卫有紧急要事奏报!”

“嗯,红莲圣教,不会是翻版白莲教吧?”

李景炎眉头微微一皱,伸手接过奏章,翻开细看,脸色愈发阴沉。只见奏章之上,详细记录着大燕多地近来局势:

沧州城外,一群暴民冲击官府粮仓,与官兵发生激烈冲突,死伤无数,而混乱之中,有锦衣卫亲眼瞧见带头者的胸口绣着一朵诡异的红莲;黄州境内,几座县城接连传出民变,烧杀抢掠之事频发,细查之下,那些闹事者家中皆藏有红莲圣教的传教符纸;更有甚者,在富庶的江北之地,一些商铺莫名被砸,货物被劫,现场也发现了红莲圣教特有的标记。

李景炎眉头微微一挑,轻声呢喃:“这红莲圣教?朕竟从未听闻,诸卿可有听闻……”

说着让太监小福子,将奏折递给御书房内的百官。

百官们依次传阅着奏折,御书房内一时鸦雀无声,唯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响。许久,礼部尚书李元洪,率先出列,清了清嗓子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红莲圣教行径与昔日幽冥魔宗多有相似,皆是蛊惑民心、煽动叛乱,当速速彻查,严惩不贷,以免祸乱丛生,危及社稷。”

“这红莲圣教,臣年轻时,游历西蜀国时,曾有所听闻,在其民间秘密传教,教义宣扬世间将有大劫,唯有入教方能得庇佑。据说他们行事诡秘,教徒众多,分布在不少地方。而且他们还常以救济百姓为名,收拢人心,如今他们不知为何已经扩散至大燕,按锦衣卫所奏,各地的民变极有可能是他们在背后煽动蛊惑。”

…………

众人正商议间,收到消息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朱雀匆匆入内,再次单膝跪地:“陛下,臣已派人初步探查,这红莲圣教似乎在江湖中亦有不少拥趸,与一些帮派暗中勾结,其势力渗透之快,超乎想象,他们常以救济贫民之名,广纳信徒,在偏远山村、城镇角落秘密集会,传播教义,蛊惑人心的话术一套一套,不少愚昧无知之徒纷纷入教……”

“好一个红莲圣教,竟敢借百姓之苦来谋一己之私,扰乱我朝纲纪。”

李景炎眼神一凛:“还有江湖帮派?哼,朕倒要看看,是哪些鼠辈敢与朝廷作对。传朕旨意,命锦衣卫联合六扇门,彻查与红莲圣教勾结的江湖势力,务必将其一网打尽。”

“遵旨!”众臣齐声领命

——————

忽地,一阵沉闷的轰鸣声打破了屋内的凝重气氛,起初仿若远方的闷雷,转瞬之间,那声音便如同汹涌的怒潮,脚下的大地剧烈颤抖起来。

“地震。”

龙椅摇晃,皇帝李景炎猛地起身,身姿矫健稳住身形,双手,此刻紧紧抠住龙椅扶手,指节泛白,目光如炬,迅速扫向四周。

却见桌上的茶盏倾倒,原本热气腾腾、散发着袅袅清香的茶水,此刻如脱缰野马,肆意溅湿了桌上摊开的奏折,墨渍在水渍中晕染开来,模糊了那一行行工整的字迹。

御书房内的书架咯吱作响,仿若垂暮老人在病痛中的呻吟,几部厚重的古籍再也经受不住这般震荡,簌簌掉落,书页在空中胡乱翻舞,似是在发出绝望的呼喊。

官员们面露惊惶,刹那间,御书房内乱作一团。有人扯着嗓子呼喊着“护驾”,那尖锐的声音划破混乱的空气,充满了恐惧与急切。

更有甚者,慌不择路地撞向同僚,跌倒在地后又连滚带爬地往墙角躲去,全然没了平日朝堂上的矜持与风度。

殿外,值守的锦衣卫御林军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地动惊到,短暂的慌乱后,他们迅速反应过来,御林军锦衣卫校尉嘶吼着下达命令,一群人向着御书房冲来。

然而,脚下的地面依旧在疯狂抖动,好似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有人摔倒又立马爬起,手中的长枪在晃动中险些脱手,可眼神却无比坚毅,一心只想奔赴皇帝身边护其周全。

此时,皇宫各处亦是一片狼藉,宫墙裂缝斑驳,瓦片噼里啪啦地掉落,砸在石板路上碎成齑粉,惊起阵阵烟尘;花园中的繁花绿草被石块掩埋,娇艳的花朵零落成泥,断枝残叶散落一地;太监宫女们奔走哭号,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若被无尽的恐惧与绝望笼罩

此情此景,天下及诸国,轮番上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