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科技尽头 > 137 挑选导师

科技尽头 137 挑选导师

簡繁轉換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1-17 10:19: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早上宁孑准时醒来,睁开眼睛后,少见的没有直接起床,而是在床上多躺了一会。

静静的回味昨晚在绚烂场景中思考的内容。

很挫败。

果然事情并没有三月之前描述的那么简单。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理论数学,还是理论物理,到了某一个程度,已经不是坚持学习就能理解的了。而且到了这个时候三月同样帮不了什么忙。

毕竟三月再强也只能指导他曾经它主人证明过的理论跟公式,如果它有那个实力将理论继续向前推进的话,那它也不需要找人帮助了。

三月曾经的主人爱好广泛,研究了许多,但终究没有看懂全部。

目前宁孑无法理解的部分,三月自然同样无法理解。

这大概说明了三月不是万能的,它能够通过整合人类社会所有资源,根据已经储存器中的图纸,生产出超越时代的产品,但终究没法帮助人类创造出可用于指导研究宇宙跟微观世界的理论基础。

这其实也说明宁孑有着可怕的自律跟努力,甚至能提前完成三月布置的学习内容。

同样,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将理论向前推进的难度极大。不过这才是正常的,就好像一个数学难题持续几百年没人能解决都是常事。

想要在几天内有所收获,哪怕是欧拉、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已经证明了自己有多伟大的天才人物也只会摇着头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说到底,宁孑感觉挫败,无非是之前走得太顺利了,飘了。

如果宁孑能够看到多米尼特·邓肯的日记,大概就会发现那个家伙跟他一样,对已经让人咋舌的出成绩速度依然感觉很不满意。当然这其实也得怪宁孑,毕竟如果以他的成就做参照,的确会让人生出许多错觉。

当然多米尼特·邓肯其实也属于那种已经被宁孑洗脑的数学家。

就这样宁孑在床上躺了片刻后,让自己思绪更加平静之后才从床上起来准备去洗漱。

坐到电脑前时,宁孑主动打开三月的聊天窗,主动问了句:“你的前主人陷入瓶颈时,通常是如何做的?”

很快,对话框里给出了回应:“喵,谈恋爱,教学生,或者到处打击同行。我的主人曾经说过,只要把同行打击得够惨,打击到心理失衡,就能从他们的负面情绪中汲取灵感跟力量。当然,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帮助他走出瓶颈,他也会选择先换个课题换换脑子,然后等待灵感不期而至。”

从这个回答中,宁孑大概知道三月惹事都不嫌事大的性格是受何影响了。毕竟一般人真干不出自己陷入研究瓶颈了就去打击同行这种事情。按道理不应该是去跟同行交流吗?

至于谈恋爱……

宁孑觉得顺其自然便好,能从恋爱中找到灵感似乎也夸张了。

不过教学生对他来说好像也没什么帮助。虽然他还是学生,不过每周五也会跟一帮研究生跟博士生上课。

那就只剩下换一个研究课题换换脑子了?

不过没等宁孑询问,三月便又发了消息。

“喵,虽然每个人习惯的方式不同,但我还是要提醒你,周五下午的课程并不能算教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指点。以导师的名义介入到学生的课题选择跟研究,有可能通过学生的奇思妙想,获得灵感;其次在某个问题上被困扰几天甚至几周、几个月并不算陷入瓶颈,事实上哪怕是我的前主人,对于陷入研究瓶颈期的认定也是以年计算的。”

好吧,虽然这只猫一向以打击人的自信心为乐趣。但这次却展现出少有的温情与宽容,甚至有鼓励的味道。尤其是那句对陷入瓶颈期的认定是以年计算的,多少让宁孑安了些心,起码不再觉得是自己智商有什么大问题。

当然也给他出了有益的主意——带几个学生。

如果上课不算是教学生,那意思就很明显了,三月是在鼓励他可以考虑带几位研究生了。宁孑性格中有一点还是很好的,比如很愿意接受意见。

虽然理论上他目前还没有带学生的资质,毕竟他自己都还是体大大一的学生。当然实际操作上应该问题不大,特事特办肯定是可以的。毕竟他有菲尔兹奖跟图灵奖的双重加持,这两个奖项随便拿到一个,基本上都能在世界学术圈横着走了。

而且这个主意还不错,不管是数学还是理论物理课题都很好找。能学出来就是未来科研领域的生力军,芯片研发中心跟未来一万亩的机器人研究生产基地都需要高级人才。

万一学不出来……那大概也就只能怪他们自己不努力了。

所以宁孑决定去跟陈永刚聊聊,然后去向卢正月取取经,毕竟在带学生这方面他的确没有什么经验。

没有了学习任务,宁孑也不像以往早起如同打仗一般,一个电话让人把早餐送来,而是主动走出门,在学校里的操场上溜达了一圈,舒展了下身体,然后到食堂吃了顿平平无奇的早餐,这才给陈永刚打了个电话。

得知陈永刚已经到了办公室之后,便慢悠悠的踱着步子回到学校的行政大楼。

……

“你打算带研究生?”果然,宁孑提出的要求出乎是陈永刚完全没想到的。

“嗯,所以要咨询下资格认定的问题。生源的话,我建议今年暑假体大的理工科方向能办三个考研夏令营,分别是数学、计算机跟量子物理。对了,多米尼特·邓肯跟科南·拉马尔都有带研究生的资质,正好让他们分别做今年数学跟计算机夏令营的指导老师。”宁孑认真的说道。

“数学跟计算机我能理解,但量子物理这个层面我们还没有特别优秀的导师啊。怕是吸引不到什么优秀的学生来报名吧?而且我们现在没资质啊。”陈永刚不太确定的问了句。

真的,让菲尔兹奖得主跟图灵奖得主,亲自担任考研夏令营的导师,说起来绝对是件吸引力极大的事情,但这也跟目前体大的窘境有关。

虽然不少优秀教师已经有了来体大的意向,但毕竟直接跳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像方旭这样的中流砥柱最快也要等下个学期开始前才能来体大报道。

有些还要等手头的项目做完之后才会来体大。

所以现在体大理工科在师资力量这块面对的情况便是两极分化很严重。

虽然已经做好了进行本科教育的准备,但大部分老师名字放上去,都太过平平无奇。没法吸引人,直接让多米尼特·邓肯跟科南·拉马尔做带队的导师,虽然奢侈了些,但的确噱头满满。

对于没有太多办自然学科考研夏令营的体大来说,这显然是极好的安排,哪怕只是为了广告。

物理这块虽然已经跟燕北大学合作开系了,但目前还真就是只能满足本科教学,而且还需要燕北大学师资力量的支援。当然这也得怪宁孑。之前一帮教授跟学校高层画了诸多大饼,但还没实现。

而且当时宁孑画的饼也主要是可控核聚变这个层面,这属于核工程跟高能物理范畴,虽然说也对量子物理一些概念能扯上关系,但研究方向并不搭界。

陈永刚有疑问主要还是华夏在微观量子物理界有建树的科学家其实并不多,而且很难挖。

所以就目前来说,体大申请数学、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生点跟博士点都不难,但要申请物理、化学这两门学科的研究生点难度都挺大的。

“没事,量子物理夏令营我可以去做带队导师。至于博士点申请如果有什么麻烦的话,你可以打着我的招牌去上面要。起码现在我的招牌应该还好用吧?”宁孑给出了解决方案。

“博士点?额,宁孑,你是不是对申请博士点有什么误解?实际上现在我们数学跟计算机专业也只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而且硕士点已经是看在学校现在有卢教授、有邓肯教授、有拉马尔教授这些高端人才,当然更重要是看着你的面子上才特批下来的。而且计算机的硕士点还挂在芯片研发中心那边。”

陈永刚哭笑不得的说道。

是的,打死他都没想到宁孑口中直接冒出博士点三个字。以体大现在的情况想要申报博士点,是他都没想过的事情。因为硬性要求一个都没达到。

“什么?我们的强项学科还没有博士点的?”宁孑也愣住了。

他本以为有卢正月、多米尼特·邓肯、科南·拉马尔这些大佬的加盟,学校申请博士点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咳咳,是这样的,宁孑啊,如果要申请博士点,最基本的要求是你要申请的一级学科首先得提出有特色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而且这样的研究方向还是越多越好,这些项目还要经过专家团的审议、认可,的确是对这个学科有促进作用。而且还得确定学校的确有能力在这些研究方向上做出成绩。

“其次,申请博士点,还要求完美的学科教师团队有一个比较科学的配比,这其中既包括各个职称构成的要求,也包括对讲师、教授的学历要求,比如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能低于一定比例。而且原则上还对已经获得硕士学位颁发资格有一定年限要求,且能证明这些硕士生足够优秀。

这两样达标之后还要统计学校在最近五年里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是否达标,当然另外还有一些诸如研发资金、培养经费跟国际学术贡献等等要求。这些到都还好说。所以如果正常发展的话,有你们在数学跟计算机方面持续发力,我觉得三年里评博士点问题不大。但物理你要直接上硕士点、博士点,这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

宁孑皱了皱眉头,然后摇了摇头道:“陈校长,这样不行。我们明明有培养博士生的实力,为什么只有硕士点?这是其一,第二即便是在物理跟化学层面我们同样也有了博士培养能力,当然应该主动申请博士点。你说的要求除了师资这块可能的确需要时间完善的话,其他条件都很简单啊。

我可以马上就开出六个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找专家来评审的。就算是师资力量短期也不是不能解决。这样,我私人可以拿出一百亿的体大自然科学专项研发资金,为愿意来的教授建设实验室,增加试验设备,这笔钱会在两个月内陆续到账。用这笔钱去吸引有能力的导师来填充我们的师资队伍,做科研总是需要钱吧?别的学校应该没法提供像体大这么充裕的资金配给吧?如果不够的话,我还能追加。但今年咱们得把博士点都建起来。”

陈永刚愣住了。

他当然知道宁孑是有能力拿出这笔钱的,毕竟那些高科技公司的代表团成员都还没离开呢。他也大概从负责谈判的人口中大概知道了宁孑能获得多少赔偿。

三千多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2万亿左右。

即便将这笔钱归属于专利权经济补偿收入,需要缴纳百分之四十五的个人所得税,那宁孑也能到手1.05万亿人民币。理论上来说这笔钱属于宁孑的个人财富,毕竟湍流算法跟学校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听到宁孑愿意无偿捐赠学校一百亿做自然科学向专项研发资金,着实让陈永刚佩服宁孑的大手笔。

当然心更热了,甚至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

虽然现在体大挖人,多少也有些财大气粗的势头,但显然还是收着的。毕竟学校要建设也不可能肆无忌惮的拿钱去砸,但有了这一百亿的专项资金,即便是旁边燕北、华清的教授,都可以想想了。

于是陈永刚飞快的应道:“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努把力应该没问题。”

宁孑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另外如果我要做博士生导师,我看硬性标准是起码需要硕士学位。我的目标是收数学、计算机跟量子物理研究方向的学生,是不是需要这三个方向的硕士学位?”

陈永刚看着宁孑,这个问题上突然卡壳了,因为他突然也不知道这个事情如何处理。

以前宁孑也没说要带学生,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现在突然提出来,陈永刚突然也发现这事挺荒谬的。

毕竟这情况太过特殊,特殊到之前这种事情从没发生过。之前全世界也没有人在大学一年级就直接拿到了图灵奖跟菲尔兹奖。

宁孑现在更应该考虑的是直接上院士,但是他目前还没拿到学士学位。

这纯属是卡到bug了。

“嗯,这个应该是能特事特办的。不过说实话,宁孑啊,你现在顶着一个学生的名头的确挺没意思的。总不好以后你收的学生,已经是硕士了,你还是大一学生。这辈分太乱了。不如这样吧,干脆走个过场,你随便准备几篇论文,留个档之后咱们把流程走一下。直接拿体大的本、硕毕业证。

当然我们现在没博士点,如果你想顺便这两个月把博士毕业证也拿了,干脆就走燕北大学的路子,直接拿燕北大学的博士毕业证。然后体大在直接把你聘为终身教授,直接享受正教授待遇。等年底了在上个院士,省得这事拖拖拉拉的。反正也没人在乎这些。”

宁孑想了想,随后点头道:“可以。不过我需要找个导师走过场吗?”

这个问题让办公室内又安静下来,这种情况陈永刚也第一次遇到,不太清楚怎么个处理流程。

曾经华夏到也有过逆天的本科生在大三时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学校的处理方式是让其提前毕业,同时学校一位博导直接将其收为硕博连读生并破格授予那位十年天才正教授级研究员的职称。

但宁孑的情况又有不同。

只要他愿意,本科毕业授予正教授谁也不会废话,但谁来做宁孑硕博导师就很值得玩味了。

理论上说没有导师直接毕业也是可以的,但话又说回来,菲尔兹奖获得者导师这个名头活生生就这么浪费了也不好。利用的好了,说不定还能成为体大挖人的筹码……

“我觉得找位教授走过场也是可以的……”陈永刚试探着说道,他得照顾到宁孑的想法,毕竟连他都认为华夏目前来说也没哪位博导有那个资格当宁孑的导师,起码在数学跟计算机理论这两个方向上。

到是量子物理领域,宁孑也没发过论文,陈永刚并不清楚宁孑对这个方向的研究有多深的造诣。

“哦,那就走个过场吧,导师学校给推荐?”宁孑点了点头,对于找个人当导师这种事,他并不觉得被冒犯了。

“宁孑啊,如果你不介意找个导师的话,可以自己选嘛。你这些研究领域本就是专家,谁家的教授研究方向有前途,你应该比我们更清楚。当对方的学生,总得见上一、两面,正好可以拉到我们体大来,补充一下咱们的师资力量,你觉得呢?”陈永刚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宁孑恍然大悟,这方案到是的确可行。

师生情谊本就是跳槽的绝佳借口。

“嗯,这样的话,我就拿三个博士学位,走硕博连读的路子,只需要三篇本科论文,三篇博士论文。两个月时间足够了,我们的夏令营就订在八月上旬吧。正好留够报名的时间。另外还得赶紧争取博士点。”

“没问题,今天就组织这三个科系开会,把研究方向确定之后,这周内把申请先报上去。”

有了一百个亿的专项研发资金,陈永刚此时只觉得意气风发。毕竟这笔资金的投入,让他那钱砸人的时候嗓门都能高两个八度。

……

跟陈永刚确定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宁孑便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微信上戈东树发来消息,说是要来面对面的跟他探讨一下机器人发展计划。宁孑回复了消息,把时间约到了下午两点。

这到也是必须的。

宁孑能体会到有为集团本身的担忧。

人型机器人产业的前景,大家都能看到,如果真能做出灵巧度足够的人型机器人,前景是可以看到的。哪怕只能达到人手一半的灵巧度,就能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跟实验室环境。

尤其是一些危险度极高,或者环境对碳基生物并不友好的领域。

比如地质勘探,各类有毒有害的化工领域以及要面对强辐射的危险环境,甚至是军工领域。

但现实是有一家公司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交出的答卷并不让人满意。

起码在现阶段,人型机器人表现出的盈利能力远不如那些专用的机器人。比如流水线上的机械臂自动化生产,比如轮式机器人做引导跟服务……

总之各类优缺点都很明显。

不过有为集团显然在三月看来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不过跟其他人不一样,宁孑很清楚三月看中的并不是有为集团的研发能力,而是其强大的执行力。

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在加上强大的执行力,对于促进机器人项目落地能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更重要的是,三月还能通过有为集团整合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这就能节省大把的时间。

当然这些都是宁孑观察三月日常的行事风格得出的结论。

最优化的选择自然也包括了对伙伴的选择。

他要做的是说服戈东树参与到这个庞大的计划中来,对于这一点宁孑还是很有信心的。

毕竟已经成功过一次了。

就好像当初有为集团主动放弃欧美市场的电信设备业务,现在同样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几乎占领了华夏大半市场的同时,现在又能重新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这些天三月已经推送了不少新闻,有为集团已经在对面的国度接连拿下了三个大单。

这也是思科、爱立信、三星、洛基亚等等这些企业没有选择拉锯战,而是爽快妥协的原因之一。

毕竟这边谈判拖的太久,不止是影响他们已经签下的订单,更是在将本来可以拿下的市场拱手让人。毕竟很多电信设备市场本就是他们从有为集团手上抢下来的。

确定了跟戈东树的见面时间,宁孑便坐到电脑前,让三月列出了有资格能成为他三个科目的直博导师。

虽然三月不具备理论研究能力,但是这只猫的资料搜集跟分析判断能力还是很强大的。

完全不需要宁孑去上各个高校的官网看那些导师自己写的简介,就能直接列出一个表格,包括了这些导师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的论文以及引用次数,受邀参加过哪些高水准的学术会议,曾经获得过的各项荣誉以及正在申请,或者正在进行中的项目,甚至还能通过比对,找到许多关于导师个人人品跟风格的评价……

当然站在宁孑的角度考虑,他不太需要对方有院士光环,倒不是看不起院士。主要是现在体大不差钱,不差钱也就意味着不差项目,同时也不缺引导者,所以也不需要招揽太多院士来主持工作。

这一点三月显然跟宁孑的判断一致,列出的导师列表大半都是年富力强,正在出成绩的教授们。

比如三月推荐的数学导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一位其实不太知名的双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任职的研究员邓宏斌,今年也不过35岁且今年刚刚才拿到带博士生的资格,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随机环境中分支布朗运动最大位置过程的不变性原理。

三月的推荐理由是,邓宏斌属于被埋没的数学工作者,他目前的研究领域对于正在进行的机器人技术也有帮助,能给消噪算法打掩护。而且其本身的能力很强,只是不太擅长经营跟表达。如果能得到帮助,未来获得更大成就的可能性极高。

是的,相比于已经成名的数学家,三月显然更看重其过往学术成就可能迸发出的潜力。当然这个潜力也是相对而言,能在35岁成为一所985名校的博导,足以说明本身的研究实力。

唯一遗憾的是,他属于研究员序列,来了体大对于本科生师资力量建设帮助不大。研究员序列不需要给本科生代课,也没有什么教学经验。

如果可以的话,宁孑到觉得这位更适合直接出资把人给挖过来。

毕竟这位研究员目前也是未婚状态,想来也不会对明珠有多留恋。

排在第二位的则是燕北大学的方旭教授了,宁孑自然也直接忽略,本来下学期就要来的人就没必要考虑了,排在第三位的则是华清大学数学科学院的一位副教授陈理想,今年39岁,研究方向主要是几何分析。

不过陈理想目前只是副教授,博士生名额只有两个,不过看华清研究生网的介绍,正好今年这位教授还有一个博士名额。

当然三月给出的推荐理由同样比较现实,虽然陈理想暂时只是副教授,但那是因为这位大佬比较执着,研究的课题在几何分析界属于超有难度的哈密尔顿—田猜想跟偏零阶估计猜想。

而且三月根据陈理想已经发布的论文分析,在这个方向上再有个三、五年他是真能解决这个几何分析领域困扰世界二十余年的问题。到那个时候评个院士问题不大。

巧的是,宁孑恰好对这个方向也很熟悉,有许多新思想跟新方法都能解决高维凯勒里奇流收敛性的问题,从而解决这两个难题。

在宁孑的帮助下,今年说不定就能把陈理想正在研究的问题给解决了。不说多了,国际上拿个维布伦几何奖问题不大。有了奖项加持,加上本身的实力,把人引入过来,也算是让体大数学院又添了一位未来的院士。

而且陈理想本身的数学实力摆在那里,说不得也能给宁孑一些灵感。

尤其是他在华清数学科学院官网上的照片恰好抱着一只猫。

当然对于宁孑来说,这些都不重要。

能从华清挖一位颇有前途的教授过来,宁孑还是觉得很开心的。

所以在看过三月提供的简介之后,宁孑好不犹豫的拿起了电话。

既然答应了陈永刚要走流程,那自然就得按照规矩来。

如果要读某位博导的研究生,自然先要跟博导先沟通好。

不过第一遍电话没人接……

好吧,这还是宁孑来到体大之后第一次打某位教授的电话得到这种待遇,不过这到也不奇怪,他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把手机调成静音。于是宁孑干脆又照着提供的办公室号码打了过去。

这次响了五、六声之后终于有人接了。

“喂,哪位?”

语气不太客气,宁孑觉得有种被打扰的愠怒。

“你好,我是宁孑,请问是陈理想教授吗?”

“啊,我是。嗯……嗯?宁孑?哪个宁孑?体大那个?”

“嗯,其实我以前也是华清的学生。”宁孑很中肯的说了句,但显然以这种方式来拉进两人的关系显然是个很失败的话题,因为对面直接哑口无言了……

“啊……这个,宁孑教……啊,嗯,宁孑同学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陈教授,我打算拿个博士学位,需要一位导师。正好看到你的研究方向是哈密尔顿—田猜想跟偏零阶估计猜想,对于这个研究方向我也颇有心得,我可以写一篇关于高维凯勒里奇流收敛性的前置性论文作为我的博士论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的论文应该能帮助你完成正在进行中的研究课题,同时我提供的一些新思路还能引用到平均曲率流的研究中,用于解决延拓性猜想。”

……

听到电话内传来的声音,陈理想感觉像在做梦。

不,他怀疑自己就是在做梦,因为他的确不太想的通,宁孑是怎么翻到他这个副教授的资料的。更想不通,以现在宁孑跟华清势同水火的关系,怎么会翻华清的研究生网,然后找到自己的资料。

不过很快他便让自己冷静下来,但再次开时依然有些不太淡定。

“我……嗯……你等等,让我缓缓啊。你的意思是要找一位博导,拿博士学位,你的博士论文已经准备好了,而且确定你的论文能帮助解决我现在的问题?”

很快对面便给出了言简意赅的回答:“没错。”

要说此时心不热,那绝对是假的,只是却感觉不是那么真实。

陈理想选择这个课题已经有6年了,事实上他博士毕业论文就是相关的题目。如果这样算下来的话差不多有十年了。如果宁孑的博士论文真的能给与他一些指导,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最要的是,他相信宁孑也许真的能做到。

毕竟给他打电话的是新鲜出炉的菲尔兹奖得主。

而且学术界早就传遍了,方旭能那么快完成杰青项目,都是靠的宁孑给与的指点,以及一篇前置性论文。

这通电话让他有种馅饼突然砸到头上的感觉,难免会有不真实感。

更别提作菲尔兹数学奖得主的数学博士导师,这完全超出了陈理想想象力的极限。

但再开口时,语气也下意识的缓和下来:“额,宁孑啊,那你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

真的,不是没有导师的牌面,车理想是真的觉得如果宁孑完全不提要求,就是要当他的博士生,让他觉得根本无法接受。

“嗯,还真有些小要求。你知道的,我跟华清关系不太好,不太想拿华清大学的毕业证,所以我希望你能带着课题来体大这边。我回头跟陈校长说说,你的各项待遇不变,另外我还能帮你争取一笔校内的数学研发资金。等到你今年把手头的项目完成之后,就直接升任正教授,也不用等了。体大数学院这边正好还有位置。”

好吧,听了这个要求,陈理想心情也终于稍微平复了些。

到并不觉得这个要求过分,反正燕北体大就在隔壁。而且他在华清就是一个副教授而已。尤其是当想到他能快速解决已经困扰了他六年的问题,根本忍不住情绪上的躁动。

不过理智还是让他忍不住问道:“宁孑啊,你们的数学系才刚刚开办就有博士点了?”

“暂时的确没有,只有硕士点,不过这个月肯定能办下来。不瞒你说,我们燕北体大即将投入一百亿的专项自然科研基金,主要投入到数学、计算机跟物理这些自然科学领域。而且学校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大型的超算中心,跟好几个新建的实验室,还有亚洲最大的芯片研发中心,以及两位菲尔兹将获得者,所以我们数学跟计算机的博士点一个月以内肯定能申请成功。只有物理的博士点稍微麻烦点,但肯定也有解决办法。”

陈理想深吸了口气。

此时这位副教授的情绪比陈永刚好不了多少。

事实上无论哪位教授谁听到一百亿的专项科研资金投入,都会是这个反应。

华清大学今年国家财政拨款也不过50多亿。当然华清还有其他收入,决算经费两百七十多亿,但这些钱用的领域太多了。尤其是教育领域更是支出的大头,差不多占据了决算经费的百分之九十。

每年学校能投入到科研方面的经费大概也就七、八个亿。

学校内可惜跟实验室又多,大家再分一分,能拿到个几千万,那都是很厉害的人物了。

现在体大一口气砸出一百个亿,还就三个方向来分……

再加上体大有宁孑在,只是想要三个博士点的话,换了陈理想是专家组成员,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财大气粗也就罢了,还有世界最年轻的菲尔兹数学奖跟图灵奖获得者坐台,谁反对都要直接跟未来学术界最粗的那条腿直接对线,除非是脑袋残疾了,才会直接反对。

“好吧,我个人是没什么意见的,不过你也知道我还带着大二几何分析这门课程……”

“陈教授,你放心好了,只要你决定当我的导师,我们这边会想办法的。而且正好学期末了,也没几节课了,你正好可以在这个暑假来体大。我们到时候走一下流程就够了。我也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把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准备好。你看可以吗?”

“行!”陈理想甚至不在考虑直接应了下来。

这种天上掉下来的机会他要是把握不住的话,陈理想觉得这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

不是不想矫情,是根本不敢矫情……

陈理想相信,宁孑的候选导师名单绝对不止他一个人,万一他表示需要考虑一下,宁孑一个电话打给别人,对方不讲武德,立刻同意了,他去找人哭诉估计别人都不会相信他。

“那就这么说定了,陈教授。我在体大等你,如果你在辞职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我等会把卢院士的电话给你,你可以跟他直接联系。我等会跟他打声招呼,他会帮你解决所有问题。”

“额……其实我有卢主任的电话。”

“那最好了,再见,陈导。”

“不敢,不敢,再见,宁同学。”

挂了电话,陈理想看了眼电话,又看了眼刚刚写了一堆的稿纸……

好吧,此时激动情绪依然是主导,没法静下心继续去演算了。

坐在位置冷静了片刻,陈理想深吸了口气,拿起了手机。

先是把手机上的未接来电给保存好,随后打开了微信,打开自己的学生群,随后直接@群主,也是目前唯一正在带的博士生:“小李,通知所有人半小时来我办公室开会。很重要会议,关系到你们的毕业证,不允许请假。”

本科生好吧,他带的研究生总得给他们一个交代。

是跟着他去体大,又或者留在华清,这些得看个人选择。

看到微信上有了回复,他才深吸了口气,拨通了学院主任的电话:“喂,罗主任,有个事需要向您汇报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