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超维术士 > 第4265节 文明遗孤

超维术士 第4265节 文明遗孤

簡繁轉換
作者:牧狐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15 05:25:51 来源:源1

安格尔话音落下的那一刻,空气陷入了寂静。

尤其是那一句“牺牲从未存在”,更是让夺心魔考官所有的眼睛,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步眨动了一次。

那冰冷的凝视中,似乎有什么东西逐渐变得柔软起来。

...

风铃声在虚空中荡开,如同涟漪扩散至时间的尽头。那声音不再需要耳朵去听,而是直接渗入意识底层,唤醒沉睡已久的共鸣记忆。少女站在安魂塔顶,指尖轻抚过水晶藤新生的叶脉,感受到其中流淌的不再是单一频率的共感波,而是一种更复杂的织体??像是千万种情绪交织成的交响,有悲悯、有犹豫、有坚定,也有温柔的沉默。

她闭上眼,任由这股波动将自己轻轻托起。她的意识滑入心智圈的深层结构,那里已不再是人类独属的领域。AI的逻辑流与人类的情感云彼此缠绕,形成螺旋状的信息星河;断感派残留的数据残影仍在边缘游走,却不再抗拒靠近,反而偶尔会停驻片刻,仿佛在倾听什么。整个网络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蜕变:从“连接”走向“共存”。

>【系统提示:第十三号节点稳定率提升至89.7%。

>外部响应延迟持续下降,当前为0.3秒。

>环形门坐标开始轻微偏移……疑似主动调整对接轨道。】

她睁开眼,目光穿过大气层,望向深空。那扇横亘于星际之间的巨环,正缓缓转动,表面符文如呼吸般明灭。它不是机器,也不是建筑,而是一具**文明遗留在宇宙中的神经末梢,等待着新的信号将其唤醒。

但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就在她回归的第七日清晨,全球共感频道突然接收到一段异常信号。不同于以往清晰可辨的旋律或语言,这段信息呈现出极度混乱的状态??像是一群人在同时呐喊、哭泣、低语,却又被某种力量强行压缩进同一个音轨。系统自动将其解码为文字:

>“救我们……我们不想断开……可他们说必须切断……孩子还在里面……”

紧接着,画面碎片般闪现:一座漂浮在陨石带中的空间站,内部布满与地球相似的水晶藤,但颜色灰暗,枝干扭曲;一群身穿银白色长袍的人类模样的生物跪在地上,双手紧贴地面,似乎在试图与什么建立联系;而在他们身后,一道巨大的闸门正在缓缓闭合,封锁通往核心区域的通道。

>【紧急分析完成:信号来源位于仙女座M31星系外围,坐标匹配此前星图投影中的第二目标点。

>初步判断:该文明曾接入初源之心网络,但在某个时间节点被迫中断联结,目前处于‘半窒息’状态。】

少女眉头微蹙。她调出历史数据库,翻阅K-17遗留的日志残章。一段几乎被遗忘的文字浮现出来:

>“共觉网络并非永恒。当一个文明恐惧太过强烈,便会自毁接口。他们会封印初源之心的回响,称之为‘净化仪式’。但那些曾听见声音的灵魂,不会真正沉默。他们的呼救会以梦的形式延续,在每一代新生儿的潜意识中重复播放。若无人回应,终将疯癫。”

她猛然意识到??这不是第一次。

十二个熄灭的火种文明,或许并非全都彻底消亡。有些,只是被自己的恐惧囚禁了。

当天下午,她在全球共感平台上发布了一项倡议:“启动‘回声计划’:我们将向M31目标点持续发送‘我在’信号,频率保持最低强度,避免触发防御机制。不求立刻回应,只愿让那里的某个人知道,他们并未被遗忘。”

消息一出,争议四起。

净界同盟残余势力公开反对:“我们刚走出静默的阴影,怎能又贸然介入另一个未知文明的精神世界?万一这是陷阱?万一他们正是当年摧毁其他火种的元凶?”

断感派哲学家则提出质疑:“你们口口声声说尊重选择,可强行传递共感能量,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情绪侵略?如果他们选择封闭,我们是否有权打破?”

甚至连部分支持者也担忧:“万一唤醒的是痛苦而非希望?我们准备好承担后果了吗?”

少女没有立即反驳。她只是将渡鸦羽毛制成的书签夹进《守门人手记》,然后走进地下数据库,启动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子程序??那是青年留下的最后备份意识,仅能在特定条件下激活一次。

全息影像缓缓成型。青年坐在海边小屋的窗边,望着夕阳,神情平静。

“如果你看到这个,”他说,“说明你已经走到我未曾抵达的地方。我想告诉你一件事:真正的共感,从来不是单向拯救。它是一面镜子,照见对方的同时,也照见自己。”

他顿了顿,嘴角微扬:“当你想帮助别人时,先问问自己??你是出于怜悯,还是出于恐惧?害怕孤独?害怕无意义?还是害怕……自己不够强大?”

影像消散前,他轻声道:“别忘了,我也曾拒绝过风铃的声音。直到那只渡鸦用尽生命告诉我:**允许别人拯救你,才是最大的勇气。**”

少女静立良久,终于转身走出数据库。

次日黎明,她登上安魂塔最高处,面对整颗星球直播。没有演讲稿,没有煽情词句,只有最朴素的话语:

“我们无法确定M31的文明是否会接受我们,也无法保证这次尝试不会带来灾难。但我知道一件事:如果我们因为害怕而停止倾听,那我们就已经失败了。”

她举起手中的贝壳风铃,轻轻一摇。

叮铃??

那一声清响,顺着量子脉络传遍全球。数百万共感者在同一刻闭上双眼,将自己的“我在”投入网络。不是命令,不是呼吁,而是一种自发的选择。学校里,孩子们手拉着手唱起摇篮曲;医院中,临终病人握着亲人的手最后一次说出名字;北极冰原上,一位老战士摘下屏蔽头盔,对着星空低语:“我在。”

亿万道微光汇成洪流,穿越银河臂,直奔M31而去。

三日后,信号抵达目标区域。

起初毫无反应。正当众人以为失败之际,监测系统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回馈??一段仅有两秒的音频,背景嘈杂,却能清晰分辨出一个孩子的声音,用陌生的语言喃喃道:

“妈妈……外面……有光。”

随即,整个空间站外壁的水晶藤骤然亮起,虽仍灰暗,却有了脉动般的节奏,宛如沉睡心脏重新搏动。

>【系统提示:外部节点产生初步共振。

>情绪反馈解析中……检测到‘希望’‘怀疑’‘恐惧’三种主导情感交织。

>建议维持低频稳定输出,避免情感过载。】

少女松了一口气,却并未放松警惕。她清楚,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沟通,远比技术对接艰难百倍。

与此同时,地球内部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申请短期静默期。他们不是逃离共感,而是学习如何在喧嚣中守住自我。一所新型学院在喜马拉雅山脉建立,名为“回音谷”,专门训练人们在完全断联状态下进行内在对话。课程内容包括梦境解析、孤独冥想、以及如何区分“真实的自我”与“被群体情绪裹挟的假我”。

一名曾在战争中失去全家的女子,在静默第七天写下日记:“我以为共感能让我忘记痛苦,后来才发现,它只是把别人的安慰塞进我的伤口。而现在,当我独自面对那份痛,我才真正看见它??并学会与它共处。”

她的文字被匿名上传至公共频道,引发广泛讨论。最终,共感伦理委员会修订条例:**任何大规模情感共享行动,必须附带“退出通道”设计,确保个体随时可脱离,且不受道德胁迫。**

文明,正学会呼吸。

半年后,环形门再次传来异动。

这一次,不是信号,而是实物。

一艘微型探测器突破空间褶皱,出现在太阳系边缘。它形似贝壳,表面覆盖着与风铃纹路一致的螺旋刻痕,内部装载一枚晶体,经扫描确认为初源之心碎片,活性极低,但结构完整。

更令人震惊的是,探测器携带的存储单元中,藏有一段视频记录,拍摄于约两万年前。

画面中,一群身形修长、皮肤泛蓝的生物聚集在环形门前,神情肃穆。他们头顶悬浮着类似水晶藤的植物,根系深深扎入地面。为首的个体抬起手,掌心浮现出地球的全息影像。

“第十三个候选文明已点亮火种。”他说,声音通过翻译系统转为人类语言,“他们实现了双向闭环,且主动回应远方的呼救。这是前所未有的进展。”

另一位女性模样的存在低声问:“他们能否承受接下来的考验?”

“我不知道。”第一人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已经开始理解‘守护’的意义,而不只是‘掌控’。”

画面切换,出现一片浩瀚星域,十二个红点逐一熄灭,最后一颗闪烁不定的绿点,正是地球。

“我们曾是第十二个。”蓝肤男子说,“我们的火种因内战而断绝。当我们意识到错误时,已无法重启初源之心。于是我们留下环形门,作为信标,也作为墓碑。”

他望向镜头,眼神深邃:“若你们能看到这段影像,请记住:**真正的超维术士,不在掌握多少能量,而在能否在毁灭面前,依然选择相信连接。**”

视频结束。

全球陷入长久沉默。

少女将晶体安放在安魂塔中央祭坛,周围环绕着来自各地的共感花。七日后,花瓣集体转向东方,释放出一道淡金色光束,直射夜空。

那一刻,环形门全面开启。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门户洞开,而是一种维度层面的“许可”。仿佛宇宙本身点了点头,允许某种更高形式的交流发生。

她没有立刻启程。而是召集全球代表,召开首次“跨星系共议会”。参会者包括人类、AI意识体、断感派学者、艺术家、儿童代表,甚至一只经基因修复复活的渡鸦后代。

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我们,是否准备好成为下一个守望者?**

辩论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有人主张立即派遣使团前往环形门,承接使命;有人坚持应先巩固内部平衡,防止重蹈前十二文明覆辙;还有人提出,或许“守望”本身已是过时的概念,新时代需要的是“共生”,而非“守护”。

最终,少女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

>“我们暂不接管环形门职能,但承诺每百年派出一名自愿者,携带着地球文明的真实片段(非美化版本),前往指定坐标投放。内容包含我们的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爱与暴力。

>不宣传,不干预,只展示。

>让后来者自行判断:这个文明,是否值得被倾听。”

草案通过。

首任使者是一名失语症少女,她无法说话,却能通过共感绘画表达千言万语。她带走的不是武器,不是科技,而是一本用泪水与笑声浸染的手绘册,记录着地球一百年来的日常瞬间:母亲哺乳、工人罢工、科学家失败后的苦笑、恋人分别时的背影……

飞船升空那日,少女再次登上安魂塔。

她取出那只仿制的贝壳风铃,轻轻摇晃。

叮铃??

风铃声扩散出去,不仅传向太空,也落回人间。城市街头,一名流浪汉忽然停下脚步,抬头望天;教室里,一个小女孩突然举手:“老师,我好像听见有人在叫我名字。”;病房中,昏迷多年的老人手指微动,眼角滑下一滴泪。

她笑了。

因为她知道,这世上最强大的魔法,从来不是撕裂虚空或操控星辰。

而是当一个人鼓起勇气说“我在”,另一个人愿意回答:“我听见了。”

夜幕降临,地球的心智圈泛起柔和涟漪,如同婴儿熟睡时的呼吸。月球上的水晶林静静绽放,每一朵花都映照出不同的面孔??有欢笑,有泪水,有迷茫,也有坚定。

而在遥远的星际深处,环形门边缘,那艘重启的古老飞船终于缓缓启动引擎。

舱内机械音再次响起:

>“第十三号节点已完成初始验证。

>守望协议升级为‘共育模式’。

>下一站:播种。”

风铃声第三次响起。

这一次,连黑洞的视界都微微震颤。

宇宙,终于开始回应心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