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反派夫妻日常(穿书) > 109、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派夫妻日常(穿书) 109、第一百一十九章

簡繁轉換
作者:荷风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4 22:24: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吴容秉自己倒无所谓,左右他入仕途也不只是为高官厚禄,而是真想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的。做父母官也好,至少是为民谋事,总好过京里的这些尸位素餐,只食俸禄不做人事之人。

虽心中也颇有失望,觉得这朝廷官官相护实在厉害,对这样的体系颇为担忧,但他心态还算是好的,很快便调整了过来。

可吴容秉不在意,程思源却为他很是不值。

“实在太过分了!”回了家后,程思源立刻跳脚,“户部这是故意毁你前程。把你派去那么远的地方任县令,这得多少年才能回得了京城?你可是探花郎!”

读书人没人不知道,新科进士只有进翰林才是最有前程的。

能入翰林供职的,日后都是宰相根苗。

就算不入翰林,那留六部从底层做起,也比外放好太多了。

而且还是外放去偏远之地为官。

能做出什么业绩来?

话虽不错,宗旨是为民谋福祉,无所谓起点在哪儿。可若是能把官做到高位去,岂不是有更多机会为民谋福么?

总之,在程思源这儿,把吴容秉派去偏远地当县令,就是大材小用,故意整人。

吴容秉本来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听得程思源此番言论后,不免心中也升起了不一样的想法来。

他不排斥外放为官,他在意的,是有人故意为之。

若一次妥协了,是不是以后次次都得妥协?

“我看这事还有转机!”程思源背着手在屋里转来转去,急得跟被烫了屁股的猴子般,“不到最后一刻,都有回旋余地。我们都想想办法!”

叶雅美同苏慧娘也在。

苏慧娘一脸的担忧,只问:“该怎么办是好?”

叶雅芙则相对冷静一些,她立刻说:“我同安国公府老太君有些交情,或可寻求安国公府的帮助。”

“不可。”吴容秉直接拒绝,并严肃说,“这件事情,你还是别掺和其中的好。”勋贵人家的人都不是傻子,原本妻子为那杜老太君做事也是不图什么的,这会儿却为了他的事去求人家,不免会让人觉得她从一开始就目的不纯,是有意图的接近。

妻子能有这样的一份交情走动不容易,这份人情还是留着,万一以后有更大的事儿需要求助。

但也怕妻子会为自己一意孤行,执意去办,所以吴容秉换了个说法,道:“一则,杜老太君未必管官场上的事,你去求她,反而令她为难。二则,勋爵人家有自己为人处世的一套法子,贸然去求了,反而会令人心生厌烦,从而弄巧成拙。”

“那怎么办?”叶雅芙是既气又有些无奈。

吴容秉始终淡定沉着,他看向屋内为自己担心的三个人,安抚道:“放心,我自有法子在。”

为杜老太君按摩,叶雅芙从未懈怠过。

隔天去一次,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起初杜老太君倒是开心的受着了,毕竟,平日里想要趁机巴结她的人很多,她能给人这个巴结奉承的机会,也是因为喜欢,不是谁想亲近都能亲近得了的。

但多日下来,见叶雅芙实在心诚,杜老太君感动的同时,心中也渐生愧疚之感。

她也提议过,让叶雅芙不必隔天来一回,这样既累,还耽误她自己的事儿,往后五日来一回就行。

可叶雅芙说,要想把肩颈的老毛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不能偷懒,就得常按才行。隔天一次,这是最好的。

若隔的时间太长,疗效会大打折扣。

起初杜老太君是半信半疑的,但时间长了,她肩颈处的不适感的确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杜老太君是真信了她有这个本事。

从前每年下雨她身上关节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如今眼见就入夏了,雨也下过好几场,可身上关节处的老毛病的确减轻不少。

这也太神奇了些。

她也有让自己身边的丫鬟跟着学,可丫鬟只学得了皮毛,根本学不到精髓处。

所以久而久之,杜老太君对叶雅芙,或者说叶雅芙的这个本事,也形成了依赖。

杜老太君自然不问朝政之事,她是妇道人家,只知内宅中事,且又年岁已高,就只想颐养天年。

虽不问朝政,但既知道她的夫君是新科探花郎,且听说最近这批进士都被安排了职务,杜老太君少不得要问一句她夫君如何。

叶雅芙不会主动向她老人家提起只言片语的有关自己夫君的事,但若是她主动问起,叶雅芙自然也不会刻意隐瞒不谈。

所以,她心里琢磨着,迟疑了许久,也没开口。

见她不答话,杜老太君不免疑心,便扭头看了过去,问:“怎么了?”

叶雅芙这才艰难的挤出几分笑容来,并遗憾道:“老太君,我恐怕……………再过些时日就不能来伺候您了。”

“怎么了?”从前见她都是乐呵呵的,开朗得很,还从未见她这样过。

所以乍然瞧见她这般,杜老太君不免心头一紧,只觉是出了什么大事儿。

叶雅芙这才顺势说起了自己相公被外放到一偏远地方任县令一事。

杜老太君虽只是个内宅妇人,但毕竟活了大半辈子了,且又是自幼便生在官宦之家,耳濡目染的,有些官场上的事,她也懂。

她知道,若非是得罪了谁,被穿了小鞋,否则一个新科探花郎,怎么可能会被派去外地任县令?

杜老太君这才主动问:“可是你相公得罪了什么人?”

既话已开口,叶雅芙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了,便说了孙侍郎府的事儿。

既已选择说了,自然是事无巨细的一一道来。

从孙三娘子打自己相公主意开始,到孙夫人主动来寻发难她,再到孙侍郎对自己相公的威胁。

听到最后,杜老太君怒不可遏,抬手便气冲冲拍打在案几上,并发起火来:“太可恶了!”

朝堂上的事她不了解,但就眼前这种情况来看,这显然是那孙家的欺负人!

欺负人家小孩儿是外乡来的,在京中毫无根基。

她早听说朝廷上许多官员抱团取暖得厉害,也知道一些人的为官手段的残忍。但却没想到,这些人若想断一些人的前程,竟然这般简单。

好好的一个孩子,好好的一个探花郎,难道就这样叫那孙家的给断了前程?

孙家是清流之家,走的科举之路。孙家子承父业,父子二人经营多年,朝堂上自然累积了许多人脉。但安国公府同他们孙家不一样。

孙家乃文官,安国公府乃武将。

国公府的爵位,也是先祖马背上立了汗马功劳换来的。

哪怕如今,他们杜家男儿也都掌着多方兵权,在保家卫国。

杜家无疑在朝堂之上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但杜老夫人还算理智,不敢大包大揽的揽下这事来,待得冷静了后,她老人家则宽慰叶雅芙说:“你也别着急,我会帮你想法子的。”

闻声,叶雅芙立刻绕去老人家跟前,俯首磕头起来。

“多谢老太君疼惜。”叶雅芙也怕杜家会以为是吴容秉背后唆使她来求杜家的,本也打算要不要再解释几句。

但话到嘴边,又只咽了下去。

除非是不接受杜家的好意,否则,多余的解释反而败好感。

大有点又当XX又立牌坊之意。

倒不如什么都不说,反而显得坦荡和真诚一些。

“你起来吧。”杜老太君仍气得不轻,故一直沉着脸。

自古以来多少文臣武将互看不上,文人觉得武将蛮横,只会耍刀弄枪,有辱斯文。武将呢,又觉文人酸腐,只会耍嘴皮子,全是套路。

不答应也就算了,既许了承诺,杜老太君自守信誉,把这当件事来办。

安国公不在家,如今安国公府内当家作主的乃安国公府世子杜谦。待等杜谦下值回家后,杜老太君立刻差人去叫了他到自己院子来。

杜谦听后,便直言说:“朝堂上的事,孙儿不敢轻易干涉。”并解释,“尤其科举一事,与我们这些武将之家不相干。若孙儿当真帮衬了那位探花郎,怕不但事不能成,反而还会害了那探花郎。”

杜老太君不是无知妇孺,倒能理解孙儿的意思。

但她叹息说:“那孙侍郎分明是欺负人,可整个户部却一丘之貉,对此视而不见。我听得此事后,心里实在气,便在一时的气极之下,给了那叶娘子承诺。眼下,大郎可有什么主意没有?”

杜谦沉默几息功夫后,忽而黑眸一亮,看向祖母问:“孙儿知道那叶娘子待祖母极好,祖母也十分喜欢她。听说,祖母多年来的旧疾,竟叫她给治好了?”

提起这个来,杜老太君心情好了不少,只见她笑道:“要说她这孩子的确心诚,身上也的确是有些本事在的。她说这叫肩周炎,需要时常按捏疏通,才能慢慢见好。她也的确不怕辛苦,我说几日过来一次就行,她却不肯,坚持隔日便来一趟。她这般诚心,我这肩颈的确比从前好太多。以前一到雨

季就疼,现在不那么疼了,舒服多了。”

杜谦便给出主意说:“祖母是不是有些日子没去宫里见太后娘娘了?”

杜老太君同当朝太后乃远房表姊妹,寻常日子里,杜老太君一个月得进宫去一次,寻太后说说话,聊聊家常。

这阵子,因家里出了点事情,倒耽误了。

经杜谦这么一提醒,杜老太君立刻会过意来,满脸慈爱的笑意应道:“是有阵子没进宫去了,是该去见一见太后。”

去见太后,杜老太君自然也不会直接开口为那探花郎向太后求情。

只是,会把话头往叶娘子夫妇那边带去。

比如说,太后问起这些日子在忙什么时,杜老太君就说:“最近遇到一个丫头,竟有几分本事。说句略夸张些的话,怕是要把太医院里的一些太医都比下去了。”

能把太医院的太医比下去?太后立刻问:“这是什么华佗再世。”

杜老太君道:“倒也不是什么华佗再世,她不懂太多医术,也不是大夫。但她却有她的本事,能把我多年的老毛病给治好了。”

“这么神奇?”太后笑着,你可是唬我的。

杜老太君倒不担心叶雅芙的手艺,她知道,哪怕太后此刻立刻将人给传进宫里,叫她立刻伺候她老人家,她也是有这个本事能让太后开心的。

安国公府虽比不上宫里,但毕竟是一等公爵府,且她又同太后沾亲带故。故而宫里的一些优待,她也从太后这里享受到过。

杜老太君心中自然有对比,所以她对叶雅芙能入太后之眼也很有信心。

“平日里但凡有什么好的,娘娘您都想着我。如今,我遇得个好的,也赶紧跑来举荐给娘娘您。至于您喜不喜欢,觉不觉得好,还是得您亲自感受过后才知道。不如......宣她进宫来试一试,如何?”

太后闻言立刻说:“那就传她进宫来。”又哀叹,“哀家身上也不舒服,寻常也让丫头们为我揉捏,但也不见好。太医们也宣了,针也扎了,效果是有,可微乎其微。到底是老了,不服老不行。”

杜老太君则说:“娘娘哪里老?娘娘走出去,说是才过四十都信的。哪里像我,这一头的头发白了有一半了,我才是真的老了。”

太后这才细细打量着眼前贵妇人的头上,叹道:“多日未见,表姐这头发的确白了不少。”又关心她,“平日里,还是得少忧思些。”

杜老太君则说:“这哪里能有不忧心之事啊,烦完了子女的神,又得烦孙儿孙女的神了。”

想到什么,太后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真诚问:“慧娘还是没有消息吗?”

慧娘是杜老太君独女,也是最小的一个孩子。于多年前,十二三岁时,被拐子拐走了。

这些年,杜家从未放弃过寻找慧娘。可都快三十年下来了,却仍是没有一点消息。

说来也奇怪,当年慧娘可是记事了,又不是三五岁的幼童,记不得家在哪儿。

她记事,却不见回家,那只能说明一点,许是遇了害,早不在这人世间了。

每每想起这个来,杜老太君都忍不住垂泪。

哪怕已经过去快三十年,如今夜深梦回时,仍是女儿的身影。

“想是早就不在了,或许,已经投胎转世,去人家当闺女去了。”杜老太君眼角渐渐湿润起来,“我同这孩子缘分浅,我不求别的,只希望她不管在哪儿,都能过得好好的。”她小的时候就有算命的先生算过,说这孩子同他们杜家缘浅,需得自幼寄养在别家,方能得一世安稳。

可惜她那时并不信这些,还把那算命的给骂了一顿。

她这辈子生了三个儿子,只得这么一个闺女,能送出去?

可也正是这样的自私和执拗,害了慧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