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反派夫妻日常(穿书) > 112、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派夫妻日常(穿书) 112、第一百二十二章

簡繁轉換
作者:荷风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4 22:24: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康哥儿,怎么突然进屋来了?”叶雅美率先整理好衣裳,自然也率先走去了儿子跟前。

其实这对叶雅芙来说,除了略微尴尬一些外,也没别的什么。

她并非是真正这个时代的人,骨子里自然不会那么保守。

而吴容秉呢,他则是所有注意力都在妻子身上。若是妻子并未受其影响和困扰,他自然也就松了口气。

男人的脸皮素来比女人的厚的。

而康哥儿呢,并不知道方才爹娘在做什么。他的第一反应是,爹爹和娘亲是不是在打架,险些都要哭了。

但仔细观察后,见他们并没打架,也没吵架,康哥儿于是就把眼泪立刻又憋了回去。

“娘。”母亲就在跟前,康哥儿懒懒的靠了过去。双手伸起,要抱。

叶雅芙立刻将人给抱了起来,然后又温柔问起:“怎么了?”

这时候,吴容秉也走了过来。

儿子这大半年来又长个头又长体重的,自然沉了不少。他怕妻子抱着累手,故走近后,拍了拍手,示意儿子到他这边来,他来抱。

康哥儿既亲娘亲,也亲父亲。

娘来抱他要娘,爹来抱他要爹。

这会儿,胖身子又蹭去爹怀里了。

许是最近天气一日日渐热起来,人也犯懒、犯困。尤其这会儿,正是午后时分,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

“是不是困了?”吴容秉问。

康哥儿抬手揉着眼睛,耷拉着脑袋靠父亲肩膀上,撅着嘴巴说:“好无聊哦,我好想回家。”

他说的“回家”,自然是回富阳县去。

“我想桂花奶奶,想书文叔父。我还想小叔叔了......”康哥儿口中的“小叔叔”指的是吴三郎吴清泰。

他很想念住在甜水巷时,小叔叔住在自己家的那段日子。

吴容秉有一瞬沉默。

其实吴容秉并非记仇之人,尤其是走到了今时今日的这个位置后,就更不会再去计较父亲当年对他的亏欠。

再说,那姜氏人已不在。往事,也该一笔勾销了。

就算不为父亲考虑,也得为三郎和莲娘的未来考虑。

到底是有血缘之亲的亲兄弟姊妹。

尤其是三郎。

富阳的教育和京城的教育,自然又不一样。

但这件事情,只是吴容秉心里暂时有了这个打算,总还得征求一下妻子的意见。所以,他自然抬头朝妻子看了过去。

叶雅芙真是秒懂他的意思,立刻说:“我没有任何意见啊。”不但没有意见,甚至还十分支持他能接了自己父亲和兄弟阿妹到京城来生活。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是吴容秉当家做主。他们就算来,也是寄人篱下,掀不起什么风浪。

见也征得了妻子同意后,吴容秉认真对儿子道:“等再过些日子,过些日子爹爹一切安定下来后,爹爹便给你祖父他们写信。”

“那他们会来吗?”康哥儿问。

吴容秉知道,其实只要他松了这个口,父亲定会愿意带着一双弟妹入京来的。

“他们肯定会的。”吴容秉说。

“太好了!”康哥儿真的一秒变脸,开心得不行。

隔一日,叶雅芙去安国公府时,杜老太君则又带着她进了宫去。

一道坐进马车内时,杜老太君才提醒她:“你不必心急,着急提你相公赴任一事。你就什么都不说,只用心去把太后娘娘服侍好了,到时候,她舍不得你离开,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你若提了,未免有些动机不纯之意。”

叶雅芙不是蠢笨之人,自然能明白杜老太君为她好的一片心意。

其实,哪怕她老人家不提醒,她也是会这样做的。

“多谢老太君提醒,我会牢记心中的。”叶雅芙颔首。

杜老太君则看着她,微笑说:“你这孩子聪慧,也极有眼力见,我想无需我提醒,你也该知道怎么做的。不知为什么,总愿意亲近你,或许,前世你我间有些什么缘分。又或许……..……”老太君心里一直有个猜想,想问她,但又怕太冒昧了。

慧娘若是仍在世间的话,是可以当她母亲的年纪。而她的为人秉性,其实跟慧娘有些像。

一看就十分的亲切。

所以她想问问,她可否认识慧娘。

可又觉得,一时间不知该怎么问的好。

算了。

但不问她,杜老太君自己倒是又感慨起来。

“我有一个女儿,在少年时期走丢了。自那之后,我再未见到过她。”如今同叶雅芙这个局外人提起,杜老太君心情已经很能平静,“她是我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儿,我很喜欢她,也很疼她。这些年,我没一是好过的,日日煎熬着,甚至,只盼着自己能早点走了......走了,也就没这些

痛苦在了。

有关这些事,叶雅芙是知情的。

《一品首辅》那本书中,既安国公府的杜娘子杜思瑜是女主,那有关安国公府的一些事,书里自然都会有些交代。

那书里就提到过,国公府里杜思瑜是独女,受尽杜家人的万千宠爱。甚至,连宫里的陛下,太后,都对她十分之好。书的后半部分,杜思瑜甚至被破例封为了县主。

她这么受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因为她的姑姑。

杜家,包括皇家,大多都有些把对其姑母的爱和亏欠,倾注在了她身上。

书里提起过几嘴,说是其姑母年少时走丢了,多年来一直杳无音讯。

从前杜老太君不提这事儿,哪怕叶雅芙知道,她也不好说。但现在,既她提起了,叶雅芙便道:“当初娘子走丢时已有十一二岁,后来若非是失了记忆,肯定会想尽法子给家里递消息的。娘子是聪颖之人,若没失了之前的记忆,她必不会不和家中联系。”

其实书里到最后,也没找回那位娘子来。但叶雅芙既心里有想法和分析在,自然会帮着一起分析。

这个杜老太君自然也能猜测到,她喟叹道:“安国公府在整个大燕,也算是有些权势的。可这么多年来都没音讯,往后怕也不会再有。”说到这儿,她重重一声叹息,“左右我这辈子是熬过去了。”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已经熬过去,如今人到暮年,执念也就不那么深了。

叶雅芙不知该怎么劝,只能安抚她老人家:“好人一生平安。老夫人您人这样好,娘子一定会平安幸福的。”

老夫人不信,无奈笑说:“这些话,骗骗鬼去吧。”

杜老夫人不免又看向同车而行的叶雅芙,越发觉得她举手投足之间,跟女儿慧娘很像。

但论长相,又是不像的。

太后的大腿还是好抱的,叶雅芙入了太后的眼后,太后自然想一直留她在京城。

所以,不必叶雅芙提,太后自然就把叶雅芙夫妇眼前的困难给解决掉了。

后宫不得干政,太后自然不会直白的去陛下面前说。

只是在一次叶雅芙又随杜老太君入宫请安时,太后事先差人去喊了陛下到跟前来。而陛下来了后,自然瞧见了叶雅芙为她老人家按捏肩膀的这一幕。

然后,太后就在天子面前夸这丫头手巧,能纾解自己肩颈脖处的一些酸痛。还有多年的风寒腿,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也比从前好太多。

太后的这双老寒腿提起来,是令陛下都愧疚的存在。

当年,太后还不是太后,陛下也只是皇子的时候,太后为陛下求情,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先帝宫前跪了一整夜。当时已经是十一月的天气,很冷。寒风刺骨,又是风雨之夜,那回大病一场后,身子就不一样了。

尤其如今年纪上来了,更是这也疼那也不舒服。

宫里不缺医术好的大夫,可医术再好,像这样的旧疾,也是难以根除的。

甚至针灸的效果都不如人家叶娘子为她按摩一次。

所以,哪怕太后心里有数,猜到杜家带这样的人入宫来孝敬自己乃目的不纯,她也并不介意。

陛下对太后极有孝心,听说有人能入母后之心,自然放在了心上。

都不必太后开口提,待得回了勤政殿,孝文帝立刻找出了户部呈送上来的新科进士任职名单。

然后找到了探花郎吴容秉,再一看,竟是被分派到距离京城几千里之外的甘县为县令。

孝文帝心里都不必多想,便猜测到了,必是这位探花郎得罪了人,故才惹来的这些是非。

身为帝王,没有不厌恶朝中臣子们拉帮结派的。尤其还是这样对待一个朝廷的肱骨之臣。

看来,是这位探花郎品质高洁,不愿加入到某个阵营中去,一时惹怒了谁。

孝文帝眸色深沉。

待到了次日早朝时,天子自拿这件事在朝堂上好好的发了一顿火。

户部中,上至尚书,下至郎中,都被一一揪了出来。

“这就是你们户部干的好事儿!堂堂新科探花郎,竟就被派遣到甘县那等偏远之地为县令?这是谁想出来的!”

户部尚书再有一年就到了荣退的年纪,他不想荣休之前还背上这么个黑锅,影响自己一辈子的声誉。所以这时候,倒也不吝啬的把孙侍郎给拉了出来。

“此事臣有失职之责,但这个决定,却不是臣做的。甚至,臣在看到这样的分配时,心中疑惑,还问过孙侍郎。可孙侍郎说,身为朝中新科进士,哪怕是探花郎,也是为朝廷为陛下办事的。不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外放,那都是为朝廷效力。差事没有好坏,甚至,外放去那等艰难之地还可磨练心

志,也算是为他往后再进京城做打算的。”

“臣也是老糊涂了,竟觉孙侍郎所言有些道理在,便听了他的,没再有异议。

“孙侍郎!可有此事?”孝文帝倒是信这户部尚书的话。

他老人家年迈,也到年纪了,他也曾多次当他的面提起过要他荣退的事。他倒不至于还能搅和出什么风浪来。

所以,孝文帝倒信此事是这孙侍郎搅和出来的。

天子的怒火已经烧到了眉毛,这会儿,孙侍郎赶紧跪了下来,慌忙着回说:“回陛下,臣的确是想磨练这探花郎的心志,臣是因为看好他,这才给他派这样的差事的。他是臣的老乡,臣素来爱惜有才之人,又怎会不想着为他好呢?像甘县那样的野蛮之地,派一番的官员去哪里镇得住,就得派像探

花郎这样有大智大才的人去,才能创造出政绩来。”

孝文帝笑道:“那如此来看,你倒是一心为那探花郎筹谋了?”

孙侍郎:“臣也有惜才之心,臣也是一心为朝廷考虑。”

孝文帝点头:“既如此,那孙侍郎经验丰富,不如孙侍郎调任赴甘县为县令?岂不是更能创造出政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