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反派夫妻日常(穿书) > 128、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派夫妻日常(穿书) 128、第一百三十八章

簡繁轉換
作者:荷风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4 22:24: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从前冯裕贤供职户部,背靠着孙家,当真是春风得意。

如今,公务上一再变动,他也被从户部安排去了别的地方当差。

不只是差事上有所变动,同身边同僚间的关系,也是大不如从前。

原本好好的亲事,也没有了。

仿佛一瞬间,他被全世界抛弃了。

夜深人静时,冯裕贤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和不忿,常常自残。

这日休沐日,冯裕贤一早起床后沐浴更衣,然后乘车启程往城外金安寺去上香。

金安寺他之前去过两次,一次是知道杜家小姐去,他故意制造邂逅的机会的。第二次则是陪孙小姐去上香的。

总共去两次,两次都遇到过一位代发修行的和尚。

那和尚怪言怪语,对着他说过几句莫名其妙的话。说什么不属于他的到底不属于他,就算他想使手段逆天改命,也是违背不了天意的。

还说要他之后不论遇到什么,都要学会忍耐、克制,只要忍着度过了这一时的难关,日后未必没有好日子过。

当时的冯裕贤正春风得意,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只当是装神弄鬼骗人钱财的穷和尚,未作搭理。

但现在,他一语成谶,自己当真遇了难......冯裕贤再去回想这件事时,就不得不开始信了他话。

今日找寻过去,也是想细问一问自己情况。

眼下处境,可怎么化解是好。

到了金安寺,冯裕贤特别虔诚的烧了香、拜了佛,并捐了香油钱。

等到做完这些,冯裕贤便开始找寻起那位和尚来。

先去了之前两次偶遇过他的地方寻找,皆未寻得着人后,冯裕贤倒也不急,只慢慢在寺庙里晃荡起来。

左右今日也无事可做,不似之前应酬多,今日他有的是时间。

金安寺香火一直很旺,只要天气好,每天前来烧香拜佛的人都很多。更不必说一些好的日子了。

寺庙后面有座山,山上相对空旷静谧些。冯裕贤也不知怎么的,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后山来。

已经入秋,山上气温又比山下低些许。这会儿一阵风过,吹得落叶唰唰作响,又冷又萧条,倒是符合他眼下的境遇。

正顾影自怜着,不知何时,一声“阿弥陀佛”突然闯入了耳中。

冯裕贤立刻警惕的循声而去,然后,就看到了代发修行的和尚。

看到自己要找的人,冯裕贤立刻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了过去。但快走到他跟前时,还是及时止住了脚步。

之前看不上他,觉得他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但现在,却不一样了。

所以,此刻的冯裕贤对他多少是有几分敬畏之心在的。

及时止住脚步后,冯裕贤竖手在自己胸前,“阿弥陀佛”了一声后,难以抑制的急急问:“大师可是神仙?”

那和尚摇头笑说:“施主抬举了。”

说他是“神仙”,就是为抬举他,哄他高兴的。所以,冯裕贤继续说:“既不是神仙,为何能料事如神呢?”

和尚道:“施主今日来寻贫僧,是为何?”

冯裕贤垂落身侧的手渐渐攥紧,哪怕已经极力克制,也仍难以掩盖心中的野心:“遇了难处,想问大师如何化解?”

那和尚似乎并不意外,只是从身后掏出一把蒲扇来,摇啊摇:“贫僧之前已同施主说过,耐得住贫苦和寂寞,能把眼下的困苦熬过去,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总会迎来光明的一日。”

对他清楚知道自己眼下处境一事,冯裕贤也不奇怪,所以并未过多去赘述什么,只是说:“熬?可这得熬到什么时候。”情绪一旦激动起来,不免宣泄出更多的不忿来,“上天不公!凭什么我拼尽一切,结果到头来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他从来什么都不必做,就能拥有一切?为什么我永远追不上

他的脚步。”

和尚又念了句“阿弥陀佛”,神色严肃了些,认真说:“什么叫你拼尽了一切?又什么叫他什么都没做?你可知,他原本生来就是山上雪,云中月,若非是被奸人所害,他从一开始就是这燕京城里的富贵公子。而你呢?”和尚看了他一眼,神色中带着几分怜悯,“你原是一农家子,能拼到如今这些,

已算是十分了不得了。人要知足,否则必生祸端。”

“凭什么他生来就是富贵公子哥儿,而我生来就是下贱的农户之子?可见上天还是不公!”

和尚则说:“亏你还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一点不明事理呢?”和尚耐心着向他解释,“人家生来便有这样的鸿福,那是人家祖辈积来的德。祖上积德,后辈享福,天经地义。如今你从江南的山村来了燕京,在这里打下基础,日后,你的子孙后代自然起步也更高一些。”这样的道理对读书人来说,再浅

显不过,可显然,他并未听进去。

或许冯裕贤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不愿甘于平凡。或者说,不愿比吴容秉矮一截。

他就要跟他比。

他就要比他好,就要踩在他头上。

“我不甘心!”他说,“你不是料事如神吗?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才能翻身?只要能翻身,只要能踩在他头上,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我都愿意。”

和尚脸上笑意敛尽,只沉着双黑眸,显得肃穆可怖。

他定定望着眼前年轻人,只觉他还如从前一般,毫无改变。

最后,他只能叹息一声,说:“你已经得了逆天改命之机会。上天对你,算是仁厚了。只是......你这个人为利益、攀比之心所束缚,魔怔了。我这里有本书,你或许可以拿去看看。”说着,和尚从身后又摸出一个话本子来,递给冯裕贤。

“什么书?”冯裕贤困惑。

和尚道:“你自己写的书,难道忘了?”

吴容秉夫妇搬了家后,同安国公府很近,常常的,杜老太君也会过来串门。

如今一切都好,夫妇和睦,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十分温馨。

看着外孙和外孙媳妇如此恩爱,小曾孙又如此可爱,杜老太君日日笑得嘴都合不拢,很是开心。

可开心之余,也常常会想,若是慧娘还在,那该多好。

因有着这样美好的愿景在,常常做梦时,杜老夫人便梦到了女儿慧娘还在世的画面。

梦里,慧娘仍是如年幼时那般,被拐走了。杜家几十年寻女无果,却在几十年后,外孙高中探花郎时,探花郎母亲前来赴杜家的筵席,在杜家摆的筵席上,母女相认了。

同现实不同的是,梦里慧娘并没年纪轻轻就病逝,那吴兆省也没续娶。

慧娘被从京城拐走后,的确过了几年艰苦日子。但后来,去到溪水村的吴家后,吴家一家子人都对她极好。所以,十八岁之后的慧娘,日子虽贫不算富裕,却是极幸福的。

母女二人相认时,她能从慧娘的眼睛中看出她过得极幸福。

她同吴兆省育有两个儿子,老大容秉,老二清泰。

因慧娘并未英年早逝,女婿吴兆省自然就没有再续娶姜氏为妻。

梦里慧娘还在,一切都好。可梦醒之后,又回到现实。想起梦中种种,杜老夫人不免老泪纵横,一时伤心难抑。

康嬷嬷来侍奉她起床,见她老人家眼睛红红的,似是哭过,少不得问:“您怎么了?”

于是,杜老夫人就把自己夜间做到的梦,尽数告诉了康嬷嬷。

康嬷嬷则说:“老夫人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太想念慧娘,这才会做这样的梦的。”

杜老夫人则说:“我若真为慧娘好,才不会做她仍是被拐走了这样的梦呢,我必会做她一辈子都好好的养在家中,衣食无忧、富贵无双这样的梦。”她舍不得女儿吃一丝一毫的苦。

康嬷嬷则说:“可若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就没有容秉公子了?更没有康哥儿小爷了?”

杜老夫人不说话了。

若从没见过他们父子,从不曾相处过,倒也罢了。可既然见过,而且也相处了一段时日,对他们父子......不,是一家三口。对他们一家三口都极喜爱......杜老夫人又如何忍心叫他们都消失不见呢?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都是相悖的。

杜老夫人懒懒起床,不禁沉沉叹息了一声:“梦里有多开心,醒来就有多失望。若慧娘真还活着,若一切真是如梦里的那般,那该多好。”醒来后发现一切都是黄粱一梦时,杜老夫人只觉心里空空的。

她宁愿不醒来,宁愿一直活在梦中。

康嬷嬷不愿她老人家多想,只能转移了话题,引着她去想别的:“今日康哥儿拜师,您老人家昨儿答应了他的,说今天会去赴他的拜师宴,可别迟到了。”

杜老夫人这才想得起来,原还有这桩事。

她再不去多想别的了,只赶紧催促康嬷嬷帮她梳洗穿戴,她好早点去吴宅那边。

容秉为康哥儿寻了个德高望重的老夫子为师,今日是正式的拜师宴。昨天她离开吴宅前,康哥儿亲自扑到她怀里来,一再的请她今天一定要去。

她也答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