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见故人(上)

大明不行,我行!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见故人(上)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就是沥港?”

徐渭站在码头上环顾四周,迟疑的看向陈锐,实在难以确定对方为什么会来这儿。

双屿岛废弃,如果海贸复起,舟山一代除了主岛之外,设市的地点并不算太多。

普陀岛、大磨岛稍微远了些,大小榭岛稍微近了些,最合适的地点只剩下金塘岛了。

但是早年金塘岛与舟山主岛、大陆互有航船,码头不止一两处,陈锐却选择绕到金塘岛北侧的沥港……距离最远的一个地点。

其实陈锐也不能确定,只是知道沥港这个地名而已,历史上再过一年多,明军攻破沥港,汪直第二次东遁倭国,再之后就是徐海乘势而起。

一行人出了码头,顺着依稀可见的道路转悠了一圈,沈束还笑着对唐顺之说:“待得七月末,荆川公再赴浙东,先至余姚,后来金塘。”

一旁的邓宝解释道:“浙东杨梅余姚最佳,金塘李也是远近闻名。”

陈锐微微扯了扯嘴角,后世的每一种水果都是要经过培育、嫁接、选种等等,都是一代代优中选优的产品,口感、甜度等等都比这个时代的水果强太多了。

别问陈锐为什么能这么确定,因为就在昨天晚上……一颗红枣,那味道实在古怪的很,枣味倒是浓郁,但口感实在太差。

闲扯了几句,徐渭又将话题转了回来,“沥港位于金塘岛北侧,若是汪直从东而来,的确有可能驻扎此地,但也不能确定……”

话还没说完,徐渭就住了嘴,远处山道尽头出现了数十人影,最前面几人腰间跨刀。

邓宝、周四、刘西几人迅速抢到前面,抽出腰刀,警惕的将沈束、唐顺之等人护在身后。

远方的数十人一阵骚动,也纷纷抽刀在手。

片刻之后,邓宝回头冲着徐渭咧嘴一笑,“大哥说对了,汪直八成就是选了沥港。”

徐渭眉头一挑,侧头瞄了眼手握刀柄的陈锐,看来对面是这些人的老相识啊。

“阿烈,还没死啊!”

随着周四的吼声,对面一个青年将刀归鞘,笑骂道:“你们都没死,我哪里舍得死!”

邓宝大大咧咧的走过去,“当年你音讯皆无,还以为你被剁了呢。”

“那时候乱的很,跟着义父去了倭国。”青年看向陈锐,“倒是听说过,你们跟着陈兄弟回了定海卫……留点神啊,李寿那厮可不是什么好鸟。”

“已经被大哥砍了。”周四嘿嘿笑道:“还有周虎、周熊一并砍了。”

“真的?”青年大为诧异,打量了陈锐几眼,笑着说:“虽然远离故土,但也听闻陈兄弟斩将夺旗,战场显威。”

青年在打量陈锐,而陈锐也在打量对方,因为这位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小的名号。

青年就是汪直义子,在汪直被杀之后,一度把俞大猷、戚继光两位名将弄得灰头土脸的毛海峰。

陈锐一伙人在双屿岛上待了五六年,与毛海峰早就是老相识了,而且还是同乡,所以走的还挺近。

寒暄了几句之后,毛海峰、陈锐相互介绍了几句。

与毛海峰一同来的还有一个目光闪烁不定的中年人,徐唯学。

陈锐眉头一挑,“徽人?”

“不错。”毛海峰笑着说:“徐船主与义父一同出乡,先在粤闽,后去倭国。”

徐唯学看模样倒是不太像个在海上讨生活的,皮肤白皙,身材有些胖,像个富家员外,绿豆大的双眼不停的扫着陈锐身后的唐顺之、沈束。

陈锐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让徐渭出面介绍了唐顺之的身份,自己在心里盘算……这位徐唯学,有可能是徐海的叔叔。

“拜见荆川公。”徐唯学神色微变,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徽州多出商贾,但也多有才子,十里必有读书声,汪直出生的雄村在明清两朝出了二十多个进士举人。

就是前几年的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就有两个徽州人,汪道昆、殷正茂,两人都是名臣名将……前者还是戚继光的搭档。

知道了这位徐唯学的身份,唐顺之也大感兴趣,细细问起诸事。

邓宝、周四拉着毛海峰问东问西,而后者也在不停的问东问西。

毛海峰问的主要是鱼台一战的细节,听到陈锐单人出阵,力阻奔马,割下首级引得万军高呼,不由得啧啧出声,神态中颇有羡慕之色。

在所有的海商头目中,毛海峰可能是最特殊的一个,因为他出生官宦世家。

毛海峰的祖父是举人,父亲也是个举人,兄长是生员……还曾经与陈锐赴考。

东南沿海,参与海贸的世家数不胜数,但基本上都是上游,并不会亲自参与到出海,而毛海峰却是擅火器、精海战,冲锋陷阵也是好手。

这样的出身让毛海峰的思维模式与其他的海商不同,对京师沦陷都有些无法接受,对淮东大败更是破口大骂。

“刘长、郑双都战死了。”邓宝叹了口气,“官军的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

毛海峰扯了扯嘴角,几年前的双屿岛一战,其实明军压根就攻不破,但是两日后风雨交加,海雾大起,海商突围,卢镗才率兵登岛。

“你们这次来……”邓宝小声说:“要选沥港设市?”

“可能吧。”毛海峰也不隐瞒,瞄了眼不远处的唐顺之,“义父派人去南京都三个月了,到现在也没啥消息,而且手上也没货,这次过来……”

陈锐与徐渭对视了眼,毛海峰、徐唯学这次西来,估摸着一方面试探明廷的意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手上缺少货源。

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走马溪一战之后,番商已经不敢再来福建、广东了,倒不是怕了,而是他们都是来做生意的……每一艘船都是船主自己的,谁舍得打战?

关键是打赢了,也没啥好处啊。

所以现在东亚的海贸主要是以转口贸易的方式进行的,地点在倭国沿海,而最主要的渠道商就是汪直。

如今大明迁都南京,沿海的走私商都有些缩手缩脚,所以才有徐唯学、毛海峰的西来。

毛海峰又说:“而且陈钱山那边也不太安稳,前几日经过还干了一架。”

“谁?”徐渭警惕的问。

“吴美干。”毛海峰解释道:“闽地的义官,被朱纨调来浙江,后来带着部下投了陈思盼。”

所谓的义官,就是编外官职。

徐渭侧头看向陈锐,看来汪直还真不能收复所有海商……陈锐的判断,再一次被印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