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归义非唐 > 第547章 衣锦还乡

归义非唐 第547章 衣锦还乡

簡繁轉換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02 03:51:37 来源:源1

“是岁天下有户九百二十万五千余六十七户,四千六百四十二万七百五十九口。”

“天下耕地三百一十二万五千四百一十顷七分,依律可征田税五千九百五十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七石。”

“是岁天下实征赋税粮四...

咸阳城外,晨雾未散,残阳如血,染红了天际。归义军营地内,士卒们正在修整兵器,战马嘶鸣,铁蹄踏碎晨露。李长风立于帅帐前,目光如炬,望向远方地平线尽头,那里,吐蕃军的旗帜若隐若现,仿佛死神的羽翼,悄然逼近。

“将军,敌军已集结于白马坡以南,赤松赞亲率主力,似乎有意再攻咸阳。”赵云策马而来,语气凝重。

李长风点头,沉声道:“赤松赞此人,素来狡诈,此番再度来攻,必有后手。我军虽胜三阵,但伤亡惨重,粮草亦不宽裕,若再战,恐难支撑。”

赵云皱眉:“将军之意,是暂避锋芒,退守长安?”

李长风摇头:“不可。咸阳乃长安门户,若弃咸阳,则长安无险可守。我军必须死守,等待林子涵援军。”

赵云沉思片刻,道:“将军,若敌军强攻,我军如何应对?”

李长风缓缓道:“以守为主,以攻为辅。敌军远道而来,粮草必不充足。我军只需坚守半月,待林子涵援军至,便可合兵一处,击退敌军。”

赵云点头:“末将明白。但若敌军绕道进攻,我军如何应对?”

李长风神色一凝:“此事我已思虑多日。王烈已率轻骑断敌粮道,若能成功,敌军必乱。此外,我已命斥候日夜巡查,若敌军有异动,立刻回报。”

赵云拱手:“末将这就去安排。”

李长风目送赵云离去,转身步入帅帐,召集诸将议事。

帐内,诸将齐聚,皆神色凝重。

李长风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吐蕃军主力已至,赤松赞亲率大军,意在夺我咸阳。此战,关乎归义军存亡,也关乎大唐命运。我军虽胜三阵,但士卒疲惫,粮草紧缺,若再战,恐难支撑。”

副将王烈抱拳道:“将军,末将愿率轻骑,再袭敌军粮道,焚其粮仓。”

李长风看了他一眼,缓缓道:“你若去,我放心。但你须记住,此行凶险万分,若被敌军察觉,立刻撤退,不可恋战。”

王烈抱拳:“末将明白!”

李长风当即下令:“王烈率五百轻骑,即刻出发,绕道敌后,伺机焚毁敌军粮仓。”

王烈领命而去,李长风又对赵云道:“你即刻派人前往陇右,告知林子涵我军战况,并请其速派援军。”

赵云点头:“末将这就去办。”

议事帐内,气氛凝重,诸将皆知,真正的生死之战,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吐蕃军大营,白马坡以南三十里处。

赤松赞端坐帐中,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眉头紧锁。帐外,战鼓声沉闷,吐蕃士卒正在修整兵器,整顿军容。

“将军。”一名吐蕃将领走入帐中,低声禀报,“敌军未追击,李长风已退回咸阳,加强城防。”

赤松赞冷笑:“李长风果然谨慎,竟未落入我军圈套。”

将领皱眉:“将军,既然敌军未动,我军是否应当暂缓进攻,等待援军?”

赤松赞摇头:“战机稍纵即逝。咸阳守军已疲惫不堪,若能趁其立足未稳之际再度发动进攻,咸阳可破。”

他起身,目光如鹰:“传令各营,即刻整军,三日后,再度攻城!”

将领拱手应命,转身离去。

赤松赞望向帐外,目光深沉:“李长风,你若以为胜我一次便能高枕无忧,那你便大错特错了。”

三日后,吐蕃军果然再度兵临城下。

咸阳城外,归义军士卒严阵以待,弓箭手、长枪兵、骑兵各司其职,准备迎战。

李长风立于城楼之上,遥望敌军,心中已有决断。

“赵云!”他高声喝道。

赵云策马上前:“末将在!”

李长风沉声道:“你率三千骑兵,待敌军攻城时,从侧翼突袭,扰乱敌军阵型。”

赵云抱拳:“诺!”

李长风又对王将军道:“你率两千弓箭手,居高临下,压制敌军攻势。”

王将军领命而去。

李长风深吸一口气,望向远方:“这一战,关乎归义军存亡,也关乎大唐命运。今日,我与诸位,唯有死战!”

归义军将士齐声高呼:“死战!死战!”

战鼓声响起,吐蕃军如潮水般涌来,箭雨倾泻,刀光剑影,血染黄沙。

李长风亲自率军冲锋,归义军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吐蕃军虽骁勇善战,但在归义军的顽强抵抗下,攻势受阻。

赤松赞见状,亲自率军冲锋,意图稳定战局。

二人再度交锋,枪来剑往,战至百回合,仍未分胜负。

“李长风,你果然名不虚传。”赤松赞喘息着说道。

李长风冷笑道:“赤松赞,你也不过如此。”

二人再度交锋,招招致命,杀得难解难分。

就在此时,赵云率骑兵从侧翼突袭,直扑敌军左翼。

赤松赞脸色大变:“不好!敌军意图包抄!”

他立刻下令:“护军,死守中军!其余各部,全力反击!”

然而,归义军攻势如潮,吐蕃军渐感不支,战线开始动摇。

“杀!”李长风怒吼一声,归义军士气高昂,奋勇杀敌。

吐蕃军终于溃败,赤松赞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撤军。

“撤!”他沉声下令,吐蕃大军狼狈退去,归义军趁势追击,杀敌无数。

咸阳城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归义军将士们高举长枪,欢呼声震天,士气高涨。

李长风望着吐蕃大军败退的方向,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这只是吐蕃大军的第四波攻势,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而在陇右前线,林子涵已收到李长风的密信。

“将军。”王将军走上前来,低声禀报,“敌军今日战败后,已退守三十里外,但据斥候探查,敌军主力并未受损,赤松赞仍在军中。”

林子涵点了点头:“吐蕃军此战虽败,却未伤筋动骨。赤松赞此人,素来狡诈,必有后招。”

王将军皱眉:“将军之意,是敌军故意示弱,诱使我军深入?”

“极有可能。”林子涵沉声道,“传令各营,不得轻敌冒进,加强斥候巡查,严密监视敌军动向。同时,命人速往长安送信,提醒李长风注意吐蕃军动向。”

王将军拱手应命,转身离去。

林子涵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仿佛诉说着命运的无常。

他喃喃道:“这一战,不只是为了大唐,更是为了归义军的存亡。”

夜风拂过,战旗猎猎作响,仿佛回应着他的誓言。

而在咸阳城外,吐蕃大军已兵临城下。

李长风率军疾驰而来,远远便见咸阳城头火光冲天,喊杀声此起彼伏。

“将军,敌军已攻破东门!”一名斥候策马奔来,神色焦急。

李长风咬牙怒喝:“全军,冲锋!”

归义军骑兵如狂风骤雨般冲入战场,直扑吐蕃军阵。

箭雨倾泻,刀光剑影,血染黄沙。

李长风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龙,直取敌将首级。

吐蕃军见归义军杀至,阵型微乱,攻势稍缓。

咸阳城头,守军见援军赶到,士气大振,奋力抵抗。

战斗持续至天明,吐蕃军终因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李长风立于城头,望着敌军退去的方向,目光冷峻。

他知道,这只是吐蕃大军的试探。

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而在长安城内,天子召集百官,于太极殿中商议战事。

“陛下。”兵部尚书杨文远出列,神色凝重,“吐蕃军主力已至咸阳,长安危矣。臣请陛下早作决断。”

天子沉声道:“朕已命李长风率军迎战,林子涵亦在陇右前线牵制吐蕃军主力。朕相信,归义军定能击退敌军。”

“陛下。”一名老臣颤声道,“若敌军攻破咸阳,长安便无险可守。臣请陛下暂避洛阳,以保社稷。”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惊。

天子目光一冷:“朕若弃长安,何以面对天下百姓?朕已命李长风死守咸阳,林子涵亦将率军回援。只要归义军尚在,大唐便不会亡!”

众人沉默。

天子缓缓起身,走向殿外,望着长安城的城墙,喃喃道:“朕,已无退路。”

而在陇右前线,林子涵已下令全军拔营,向长安方向进发。

“将军,为何要撤军?”王将军不解。

林子涵淡淡道:“吐蕃军主力已至长安,赤松赞必然亲自统军。陇右已无战事,我军当回援长安。”

王将军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将军早有预料。”

林子涵望向长安方向,目光坚定:“这一战,我们不能输。”

五万归义军踏着晨曦,踏上归途,向着长安,向着命运,奔赴最终的战场。

战争,尚未结束。

而大唐的命运,也尚未尘埃落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