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232章 光盘技术

1982从香江开始 第232章 光盘技术

簡繁轉換
作者:泡杯雅木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5 21:43:39 来源:源1

第232章光盘技术(第1/2页)

陈淑芳身为华星的歌手经纪人,这一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内有沈殿瑕对自己的位置虎视眈眈,自己刚把张国容捧出起色,对方就凭关系拉了个罗文转会加盟,金曲频出。

外面单单一个谭永麟,就压得所有男歌手无法冒头。

今年是谭永麟年。

当许官杰和关正杰双双从宝丽金唱片公司跳槽以后,谭永麟成了宝丽金力捧的新星。

年前情人节过去的第二天,谭永麟发行了爱情三部曲第三首主打歌《爱情陷阱》,宝丽金聘请东洋音乐人量身定做,同期歌手里为数不多的原创作品,短短几天就破了白金销量(15万)。

张国容凭借《Monica》《风继续吹》《当年情》积攒的人气,被对方单方面吊打。

为什么去新马泰开巡回演唱会,直到年底才回来?

不就是因为香江和宝岛两个最大市场打不过嘛!

陈淑芳有个梦想:

“如果可以把翟远签到我旗下,不仅在公司稳坐一姐地位,对外也能大展威风。”

她感觉现在的翟远就像一座金矿,掉点边角料下来都能养活一家小唱片公司。

可惜签不了。

外界有好事者根据翟远目前经营的1024、九一娱乐、赌船和秘密花园几家公司。

粗略估算,他现在的总资产应该已经过亿。

八十年代白手起家、二十岁资产过亿,讲出去跟神话故事一样。

在商界还有人给他起了个花名,叫‘神童远’。

陈淑芳觉得哪怕把华星唱片卖掉,也付不起他的薪水。

回想当年在秘密花园的办公楼里初次见面,她还对面前这个年轻人爱答不理,如今是真的高攀不起。

走宝啊!

陈淑芳不甘心的继续问:“翟先生现在的几首歌都没有发行,不如走华星的渠道,让我代理你的原声碟片?”

翟远心想这位还真是贼不走空,非得从自己这儿薅点羊毛下来。

可惜她不知道,翟远攥在手里的几首歌,都是将来有机会进教科书的神作,怎么会轻易交给外人。

“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下午还约了导演聊剧本,无线的王金现在跟我混,陈小姐你应该认识。”

翟远不想再跟陈淑芳浪费时间,装模作样看一眼手腕,索性下逐客令。

陈淑芳无奈叹口气,王金的父亲是无线老臣,即便招氏逐渐放弃电影行业,这对父子依旧是电视部门的顶梁柱,比她一个附属部门的经纪人地位更高。

自己跟翟远的级别差的实在太远远,今天能进门还是人家给张国容面子。

“那我们就不多打扰。”

陈淑芳站起身来,目光落在梅燕芳身上,轻咳一声:“阿梅,之前翟先生送了你一首《似水流年》也过了白金销量,你不是一直说要感谢他?”

梅燕芳略一犹豫,冲翟远露出笑容:“不知翟先生今晚有没有时间,肯赏脸让我摆桌酒,表示谢意。”

翟远上下打量她几眼,也不说话,把梅燕芳看的都有点不自信了。

娱乐圈女星晚上约人出门,难道真的只是吃饭那么简单?

梅燕芳一心想上位,她何尝不知道翟远是一条比华星唱片更粗的大腿。

但如今翟远身边也是靓女环绕,什么钟濋红、蓝桔瑛、叶雨卿、周彗敏,就连刚才给他们泡茶那个叫周海玫的小姑娘也青春靓丽,此时被翟远审视几眼,梅燕芳底气顿时弱了不少。

翟远盯着她看了半晌,突然转头问张国容:“你觉得她适不适合演《赌神2》里面那个乡下妹萧遥(吴倩莲)?”

…………

张国容隔了一天来找翟远,说梅燕芳当天回去时,坐在车里脸黑得跟锅底一样。

翟远很认真的说:“我昨晚特意跟王金聊过,她的确很适合那个角色,可以衬一下钟濋红。王金现在还没拍到萧遥的戏份,要让梅燕芳抓住机会呀,我这是为她着想,否则只在乐坛混有什么出息?”

张国容心想幸亏自己是影视歌三栖,否则也要被翟远的炮火覆盖。

其实以《赌神》第一集的成绩,让梅燕芳来出演续集的女二号,还真不能说是委屈她,相反真的是在捧她。

尤其萧遥这个角色有人物弧光,很容易被观众记住,若非找不到吴倩莲,也不会考虑让她来做。

梅燕芳又不是没做过配角。

影坛第一部戏《疯狂83》给翁美琳作配,《表错七日情》里给叶潼作配,本来还有一部招氏的《缘分》,张国容主角,她给张蔓玉作配,但随着张国容签约九一名气越来越大,这部电影最终宣布流产。

张国容乜了翟远一眼:“老板,有时候对女人说话,不能太过于直白。”

翟远语重心长的对他说:“我赚这么多钱,如果还要玩委婉那一套,岂不是跟你们这些穷人没分别?”

张国容沉默片刻:“挑!”

翟远笑道:“回去让梅燕芳考虑下,拍我公司的戏不会委屈她的。”

张国容兴致缺缺的说会回去劝她,话锋一转:“我今年有没有戏拍?”

他这么一问,还真有点问住了翟远。

目前几部电影的拍摄计划里,确实没有张国容发挥的空间。

现在拍《倩女幽魂》太早,徐勀还在捧李联杰,特效制作接下来九一准备自己搞,尚需要一段时间。

王嘉卫倒是有意向加入九一娱乐,但翟远目前用钱的地方很多,文艺片亏不起。

翟远思索片刻,问:“有没有兴趣去内地拍《僵尸先生》?”

张国容不了解剧本,简单问了下剧情。

得知翟远打算让自己出演‘秋生’这个大武生,立刻摇头拒绝。

张国容说:“恐怖片跟我的气质不搭,而且窜高爬低太累,不如你写个《英雄本色》第三集出来?”

翟远心想自己第二集的剧情都记不清楚,不得已用《无双》凑数,后世第三集徐勀拍的更是一坨,剧情早就忘干净。

“《英雄本色》应该不会再出续集。”

翟远放弃这个大IP,想了想说:“我有部戏叫《纵横四海》,迟点打算让吴语森拍,你和万子良、钟濋红做主角,不过这部戏要去海外取景,他们两个现在都有其他戏要拍,具体时间安排还不确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2章光盘技术(第2/2页)

张国容如今的事业重心还是以歌坛为主,一年保持两部戏的产量就差不多,除非遇到王嘉卫,一年一部也尚未可知。

听翟远有安排,他便放下心来,又笑着说:“电影搞定了,但是你今年还欠我三首歌。”

翟远痛苦的搓了把脸。

粗略算了下今年的项目:《僵尸先生》《黄飞鸿》《赌神2》《纵横四海》,等五月份还要产出几部咸片兑现去年咸湿五月天的承诺,现在张国容又来约歌……

已经完全沦为内容输出机器了啊。

…………

影视圈是翟远的老本行,做事时下意识大包大揽,反而给自己增添不少负担。

但涉及到他不了解的行业,绝不指手画脚,反而很轻松就取得成绩。

新年伊始,元朗的光盘工厂传来喜讯。

陶宗颐的团队历时四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光学头’镜片加工,攻克了批量生产光盘的核心技术难关。

新的光学头重量不到1克,此时市面上还没有此类微型加工设备,这群科学院的专家便日夜泡在实验室,最后居然纯粹靠手动加工制作,硬搓出来这个核心元器件。

翟远开车赶到元朗的时候,被陶宗颐等人围在中间,七嘴八舌科普了一大通。

他迟疑问道:“所以这个东西究竟意味着什么?”

东洋仔小林哲夫用蹩脚的广府话说:“意味着这些中国的专家,掌握了一项国际性技术专利。”

翟远依旧不明觉厉,问了个最现实的问题:“能商用吗?”

陶宗颐说:“新的光学头制作成功,下一步就能组装出母盘刻录机,理论上很快就能建立生产线。”

翟远很不满意这些专家说话的风格,‘理论上’这三个字到底是行还是不行?‘很快’到底是多久?

这四个月往元朗工厂里投的钱不少,买机器就花了数百万,起初几十万的研发费,后来也飙升到百万级别,林林总总算下来他已经烧了一千多万港币进去。

还给清北大学科学院捐了一千万呢!

要不是有赌船撑着,翟远现在资金链早就断掉。

关伟明最懂翟远在想什么,直截了当道:“母盘刻录机测试光盘标准,大概还需要三个月时间。”

翟远说:“那你们把我叫过来干鸡毛!耽误时间,什么时候能批量生产再通知我!”

说完转身要撤。

关伟明赶紧一把拉住他:“老板,你必须得来啊,陶教授他们把这个新光学头做出来,已经可以申报专利技术,我们现在连公司都还没有注册。”

翟远被他提醒这才想起来,元朗工厂这么久还是草台班子,工人出粮全挂靠在以前的盒带工厂里,自己这个甩手掌柜做的太久了些。

他了然点头:“行,等会我先让沈威去注册公司。”

关伟明又说:“另外你不要觉得三个月时间很长,我们现在连地皮都还有没搞定,你有没有想过生产线摆在哪里?”

翟远嗯了一声,面露思索之色。

地皮的事他并非毫无准备,算下来三个月时间应该足够,只是这件事做起来也比较复杂,需要另找人手帮忙。

“翟老板,要不要参观下我们新做出来的光盘样品?”

陶宗颐和团队里的几个人走过来,拿着一张覆着彩色薄膜的崭新光盘,递到翟远面前。

翟远点头说了声好,跟随众人来到一台放映机前。

关伟明指着新款的放映机向翟远介绍:“我们现在已经不必再用过去从东洋运来的大头机器,这部放映机是陶教授他们用半个月时间研究出来,内部只有解码器和电路板两个部分,已经足够实现家用功能。”

VCD的研发比光盘简单不少,无论MPEG-1解码器还是电路板,海外都有相关技术可以参考。

为此陶宗颐的团队还申请购买了一台商用光刻机,保证其中的光刻胶和掩膜版精准套刻,更细节的东西他们说了翟远也听不懂,只知道这台光刻机从东洋尼康公司进口,花了他50万美金。

翟远坐在椅子上,看工作人员操作放映机,转头问陶宗颐:“老陶,咱们内地现在的光刻机是什么情况?”

陶宗颐无奈笑笑:“性能比较落后,跟尼康进口的这台没法比。尼康、CGA、英特尔这些国际厂商为了抢占光刻机市场,价格一家比一家低,海内外的企业普遍选择进口光刻机,咱们生产出的机器连订单都没有。”

翟远若有所思点点头,这玩意对他来说还是很复杂,不过从专业人士口中,大概也能摸清局势的发展。

黑胶壳的新型放映机已经有了家用VCD的雏形。

工作人员将光盘摆放进去,只过了短短几秒,电视上便浮现出画面。

读写速度比以前快了数倍。

陶宗颐介绍道:“这就是新光学头的功能,翟老板你要求的这种小型光盘,读写过程每分钟接近一万转,一半的光学系统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之前做出来的光盘残次品会很高。”

三个东洋仔虽然是大厂员工,跟科学院的人比起来,创新性上仍差了太多。

经费足够的情况下,这些人才的确能搞出新花样来。

新版的光盘比巴掌大不了多少,样品里录制了一部陈仕龙的《醉拳》,片长总计110分钟。

四个月前,翟远还在为光盘储存量太小而发愁,现在看来这个问题也得到解决。

陶宗颐在科学院时,就已经在主攻国际上‘利用光学进行数字式数据存储技术’课题,发现光盘不仅存储量大,而且成本低廉的优势,这也是他当时贷款都想搞定这项技术的原因。

这次来香江以后,充分发挥才能,目前新版光盘的存储空间已经达到900多MB,以当下的分辨率装一部电影进去绰绰有余。

新年第一个好消息。

翟远觉得这钱花的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