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非正常穿越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归家的船

非正常穿越 第一百五十一章 归家的船

簡繁轉換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0 16:41:47 来源:源1

第一百五十一章归家的船(第1/2页)

格雷那边的动静很快也引起了米洛的注意。

只见格雷议长似乎与乔科文又说了些什么,很快带着一众高层快步走向了米洛等人所在的长椅。

乔科文的投影则被收回了人皇幡啊呸,收回了金属板。

见此情形。

米洛便也轻咳一声,主动从座位上站起了身。

顾维几人也简单列了个队——不能说很整齐,但至少姿态上没那么懒散。

毕竟人家也是一个星球的高层来着。

很快。

格雷一行人来到了米洛面前,接着不等米洛开口,格雷便用力朝米洛鞠了个躬:“米洛船长,您的恩德之举,莫尔德上上下下二十一亿生命,永生难忘!”

格雷话音刚落。

他身后的高层们也跟着深深鞠躬,其中一位叫做萨尔克的长者甚至激动得眼眶发红,要有人搀扶着才能勉强站立。

米洛看了眼格雷手上的金属板:“格雷议长,看来老乔把事儿和你们说清楚了?”

“说清楚了,”格雷使劲儿点了点头,情绪荡漾之下,他的脸色比初见之时更蓝了:“若非您及时出手相助,莫尔德将会至此失去一位精神领袖,物质上的损失也将令整个文明难以承受.米洛船长,您这是挽救了我们整个文明!”

格雷这话可不是在客套。

乔文科的身上承载了太多太多东西,他在莫尔德文明中甚至已经有点被神话了——和金爷爷飞天遁地不同,乔科文是真有干这事儿的能力.

如果他真的命陨星河,莫尔德星甚至会有人为他殉葬,而且绝不是孤例!

更别说他手上还有一艘通辽可汗号以及在探索团的成团资格,算上飞船上的货物.

可以这样说。

整个迷径带内除了那个四阶文明之外,其余所有三阶文明加在一起差不多也就值那么多钱。

因此米洛的这个举动,确实是在精神以及物质上双重拯救了莫尔德。

“您太客气了”

看着恨不得把腰弯到地上的格雷议长,米洛连忙伸手扶住了他:“我只是照常履行约定而已,干我们这行的都这样当然了如果您真过意不去,送个百八十吨特产我也嗷!”

只见一旁的槿不动声色的收回脚,整个人往前走了一步:“格雷议长,客套的话咱们稍后有的是时间聊,现在不如先把物资交接一下吧。”

米洛呲着牙抽了几口冷气,但也没出声反对槿的提议——一来现在确实该交接物资了,二来这姑娘是变态了点,但也实打实是船队的合伙人之一。

硬要说持股比例的话。

槿的份额实际上并不比米洛低多少,属于妥妥的技术入股型合伙人。

但这姑娘性格不喜欢当领导并且志不在此,所以船上的指挥权才会由米洛全权掌控。

槿的介入让格雷议长微微有点意外,不过这番话恰好正中他的下怀,于是这个小老头连连点起了头:“交接物资?没问题,没问题!我们的场地已经准备好了,几位,请随我来吧。”

随后他引着米洛一行人穿过几位莫尔德高层出现的那条通道,行进一段路后转乘了几组载具,兜兜转转过了十来分钟,众人面前终于豁然开朗:

这是一处庞大的地下设施,厚重的金属支撑柱贯穿整个空间,高耸的穹顶下,成排的工业级照明灯洒下冷白色的光,将整个地下设施或者说地下基地映照得清晰而明亮。

基地的地面铺设着大量金属网格,隐约能听到远处设备运转的低沉嗡鸣,但并不刺耳。

基地的左侧摆放着一个机器人和仆从无人机组成的方阵,数量大概有上千台,它们的外壳虽不崭新,却保养得当,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哑光。

基地右侧则整齐排列着数十艘中型战舰和运输艇,涂装朴素,但和机器人一样每一艘都维护得干净利落,引擎喷嘴的散热片擦得锃亮,起落架的液压杆没有一丝渗漏的痕迹。

当米洛一行人出现的时候。

飞船停泊区还有大量的地勤人员手持检测仪器穿梭其间,偶尔用数据板记录参数,动作熟练而迅速。

除了左右两侧区域。

基地的内部还有一处巨大的中空,中空后方则是一条笔直向上的粗大管道,从方位上看似乎直通.

顾维他们来时的会议中枢。

粗大管道旁还摆放着大量的显示屏和操作台,每个操作台前都站着个小蓝人,动作像是在按手印.

怎么说呢。

整个基地的画风并不算特别先进高大上,但整体却稳定而有序。

这让顾维下意识就想到了小时候的家:

他读小学那会儿家里刚好因为生意失败过得有点窘迫,但老妈却每次都能把家里打理的稳稳当当——饭菜不一定丰盛但却搭配合理并且吃得饱,衣服不崭新但却整洁没有任何异味,就连顾维的书都被用超市的导购单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米洛船长,诸位贵客,”走出通道之后,格雷议长指着基地介绍道:“这里就是莫尔德星的‘深岩核心‘——我们的地下战略中枢。”

“左侧是我们的自动化防御阵列,由五百四十四台‘阿尔法’机器人以及一千三百台第六代仆从无人机组成,虽然型号不算最新,但胜在维护完善,随时可以投入作战。”

“右边则是我们的储备舰队,平时不执行巡护任务,用数据直观点描述,差不多占据了全星球70%的舰船战斗力。”

“舰队下方还有七个机甲维修库,库里装配着五台下位机甲和两台中位机甲,也都具备即时战力。”

或许是乔科文已经把整件事的经过全部告知过的缘故。

在介绍这处莫尔德绝对核心甚至可以说是棺材本级区域的时候,格雷没有做出丝毫保留,几乎一股脑儿的把所有家底都亮了出来。

考虑到莫尔德文明不过三阶——还是被乔科文硬抬上来的那种,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诚意十足了。

随后槿朝四周看了看,目光落在了最远处的那根管道上:“格雷议长,那是什么?”

“那个呀”

格雷议长笑了笑:“那是‘长戈’系列能量炮,通过牵引地心热量以及物质库反应完成启动,可以发射出极强的能量攻击,也是整颗星球现有最强的武器——管道就是加速用的,花了我们不少钱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五十一章归家的船(第2/2页)

“当然了,整套设备最昂贵的部位还是最上方发射区的变向膜,咱们这位置暂时看不见。”

槿轻轻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一旁的顾维也抬头看了眼这根炮管。

过去这段时间他没少补习各种星海知识,尤其是星海中各类大型武器。

在这些武器种类中,动能武器和能量武器更是如同耳根般的重中之重。

所谓动能武器,指的就是通过物理投射物的冲击力和速度杀伤目标的方式,比如让大宝倍下去见美乐帝的霰弹枪、洲际导弹之类的弹道武器,以及这些年比较火的电磁炮等等。

能量武器则是通过高能粒子束、激光、等离子体或电磁脉冲等能量形式直接攻击目标,而非依赖物理投射,激光武器、离子束射线、等离子武器都属于这个框架。

而与动能武器的弹道可以通过计算调整不同。

能量武器在发射后想要完成转向难度很大,单纯的折射反射很容易在碰撞过程中导致能量损失,因此变向膜这种部件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设备可以通过可变场来干涉光束路径发生偏折,特点上有点类似于引力透镜,价格越昂贵,能量折损率就越低。

顾维在闲聊的时候还听槿提过一嘴。

像克达斯星.也就是波尔娜老巢上的变向膜组件,能量武器偏折70°,折损率也不过百分之零点几罢了。

很多时候一套能量武器中,变向膜的价值甚至能超过一半!

也不知道莫尔德星的这套武器造价几何,能量折损率是多少?——似乎是因为地球和莫尔德有些类似的缘故,顾维发现自己还是挺关注这些的。

或许多年之后,地球也会发展出类似的技术也说不定。

另外如果顾维没猜错,那些站在操作台前盖手印的小蓝人应该就是所谓的莫尔德议员——如果不是乔科文及时出现,保不齐这会儿手印就都盖下去了。

随后格雷议长带着众人穿过走道,很快来到了场地中央。

“米洛船长,”只见格雷议长微微拉开了些许身位,对米洛做了个请的动作:“此处便是我们准备的物资交接地点了。”

米洛闻言朝周围看了几眼,目测了一番空间,又用脚尖碰了碰地面,方才转头看向了槿:“槿,把可汗号放出来吧。”

槿点点头,向前一步,将众人护至身后,从胸前取出了编织者项链。

只见她熟练的鼓捣了几下。

很快。

咻——

一道光束从编织点内射出,紧接着,一个小光点从项链口冒了出来。

在众人的注视下。

小光点缓缓飘到了场地正中央,同时开始慢慢放大。

场周围瞬间响起了一片惊呼声与抽气声,就连希娜和格雷议长都瞪大了眼睛。

没办法。

编织者项链在星海中都属于相当少见的工具,在莫尔德这群靠乔科文才提到三阶层次的土著眼里,这玩意儿的稀罕程度简直堪比神器。

实际上别说希娜和格雷了。

就算是在数字世界里恢复的乔科文,对于编织者项链也只是风闻而已。

小半分钟后。

最初的这枚小光点已经变成了一艘巨大的舰船,横立于众人面前。

可汗号继承了通辽重工的一贯风格,外形毫无花哨的流线设计,整个船体由厚重的合金装甲板拼接而成,接缝处甚至直接裸露着粗壮的铆钉和加固框架,透着一股实用至上的粗犷感。

船首呈钝角楔形,前装甲板上布满了细小的撞击凹痕和补焊痕迹,但每一处修补都工整利落,没有敷衍了事的粗糙感。

船身两侧对称分布着四组大型推进器阵列,喷嘴边缘因长期高温灼烧而泛着暗蓝色的氧化痕迹,整艘船最显眼的“装饰”是左舷的一道宽幅喷漆,刻着一只灰白小耗子的图像。

从外观上看。

整艘可汗号就像是个经验丰富的矿工,外表谈不上精致,甚至有些粗粝,但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经年累月打磨出的可靠。

画风与莫尔德简直一脉相承。

抬头看着这艘钢铁巨物,格雷的表情同样也有些恍惚。

乔科文上次回到莫尔德星还要追溯到十多年前,那时候他回母星选拔一批船员一同前往星海,成立了燃烧远征探索团。

由于星海联盟严苛的法规限制。

购船贷款要在探索团成立后才能申请,因此这艘可汗号是在燃烧远征成立之后才正式‘入伙’的。

所以这还是格雷议长头一次亲眼见到这艘承载了无数莫尔德星人期望的飞船。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

为了能让可汗号‘回家’时有个舒适的停泊点,莫尔德联邦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打造了这一片停泊区。

它无论是在空间尺寸、地面承载力还是起降效益上都专门针对可汗号进行了设计,上方的天花板.或者说距离地面厚度超过二十公里的土层,随时可以像是大门一样朝两侧开启。

整个工程其实没花多少钱,因为大部分流程都是莫尔德人用人力完成的。

用最朴实的劳动为远行的英雄筑一个归巢,这是留守故土的同胞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诚挚的心意。

随后格雷又抬起头,看向了穹顶。

此时此刻。

穹顶的照明系统已经自动激活,无数道光柱如雨般倾泻而下,将可汗号笼罩在一片圣洁的光晕中。

这是港区最初设计时就预设好的欢迎程序,只要检测到可汗号落位,程序便会自动激活。

如今时隔多年。

飞船终于归来,静静地停泊在了这个为它精心准备的家。

只是当年那些意气风发出征的身影,却早已化作虚无缥缈的数字生命。

再没有人会从船舱里走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