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外科教父 > 1134章

外科教父 1134章

簡繁轉換
作者:海与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14:46:52 来源:源1

正在修改中!!!

罗进打算在医院住一段时间,他要进行后续治疗,直到将肿瘤清扫干净,杨平也想早一点看看究竟能不能用多次治疗将肿瘤细胞全部杀死。

二期三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原本还想面向社会招募,现在还没有公开招募,已经有很多人打电话来询问,志愿者的人数有限,只能分配给哪些捐助给基金会的捐助者。

对于这个新方法,他们宁愿冒风险也要试一试,这是人的求生欲决定的。

科研基金会上的资金的数额已经非常巨大,可以说杨平做任何研究已经不缺钱,为国家节约了很多资金。

因为将来这种新疗法的生物制剂将又说行来生产销售,所以现在已经很多跨国公司积极与锐行洽谈,希望到时可以展开合作,以后这种疗法可是极其领先的新疗法。

还有很多公司表示希望可以投资行,但是被说行拒绝,说行公司既不打算上市,也不打算引入外部资金,它只想自己一步一步慢慢发展。

黄佳才有自己的想法,一旦引入外部资金或者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就存在潜在风险,而且说行现在不缺钱,医疗器械产品矩阵已经全面铺开,现金流非常充足。

药品研发周期长,但是也不怕,有医疗器械这一块的现金奶牛,撑到胰腺药品、生物制剂等等新产品出来完全没问题,就算真的需要钱,很多银行会权力支持锐行,所以它根本不需要其它资金。

这种K病毒疗法的优点慢慢凸显出来,在宁圩身上使用的时候,副反应已经非常低,只有当天出现过低热和轻微的类似感冒的卡他症状,第二天就恢复正常,整个治疗过程非常轻松,这让杨平原本准备的很多应急措施都没有

用上。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杨平还是让宁?多住一些天数,她只有这么一个弟弟,所以即使再忙,也天天抽空来看宁?。

力全医院那边已经建立细胞实验室,因为按照唐顺的规划,三博的细胞实验室要专注了科研,对于干细胞的商业使用要划出去,而最好的承接者就是全医院,这样力全医院的实验室负责商业转化,三博医院的试验专注科

研,两者相符配合。

其实力全医院那边的实验也是又这边实验室来负责技术,他们的研究员也是这边派过去的。

所以力全医院成了三博医院的战略合作伙伴,整形美容科也与三博医院形成合作。

神经内科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比例,18岁的高中生,男性,剧烈头痛和反复癫痫发作,已经入院三天还没有获得诊断,一般三天还没有获得诊断,就需要考虑这是疑难杂症。

杨平抽空来神经内科看看,平时他很少来内科,会诊的科室大多数是外科,要不是十分特殊的原因,内科也不会请研究所的医生会诊,毕竟研究所的医生都是外科医生。

在诊断水平方面,内科医生向来是瞧不起外科医生的,内科医生瞧不起外科医生最明显的两点,病历书写和诊断水平。

内科医生常常认为外科病历写得一团糟,惨不忍睹。在诊断方面也是没什么水平科研,整天总是开刀开刀。

但是杨平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例外,杨平现在的研究所究竟是外科还是内科很难说清楚,说是外科吧,他们研究肿瘤的生物治疗,说是内科吧,他们整天开刀做手术。

一来到内科病房,碰到的内科医生一个个表情严肃,仿佛边走路变沉思,比起外科医生的轻快与活跃,完全是两种气质。

“杨教授,真是麻烦你了。”

神经内科徐雅琴主任是新上任的,南都医大早期八年制毕业,高考时可是全省的前几名,妥妥的学霸。

这次夏院长搞改革,将她提拔上来做科主任,原来的老主任退位去华侨楼那边担任专家。

“谈不上麻烦,就是过来看看,不一定能够帮上忙,神经内科我也不是很熟悉。”杨平挺客气的。

“引起癫痫的常见的原因我们都考虑过,感染、外伤、卒中等等,我们也往这方面做过检查,但是都没有查到原因,目前只是对症治疗。”

“他外公有过癫痫病史,我考虑遗传性原因,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也还是没有找到证据。

“能做的检查几乎都做了。”

徐主任带杨平来到病房,后面跟着一大堆医生,教学医院就是这样,只要教授一出动,实习生,规培生、研究生跟着一大堆。

患者处于嗜睡状,迷迷糊糊一直汗头痛,杨平问了孩子父亲一些问题,没有找到什么线索。他亲自进行查体,症状很多感染症状,但是检查的结果却与病毒性或者细菌性感染症状不符合。

“她姥爷有癫痫,是不是遗传因素?”孩子父亲又问道。

“做过基因检测,基本上可以排除,他姥爷那边的遗传谱系我们也了解得很清楚,应该是少见的伴性Y染色体遗传,这种情况不可能遗传到他身上,所以遗传性疾病我们已经排除。”

徐主任特意找出佳作病历里面的遗传谱系图,再次询问孩子的妈妈:“这些患病的亲戚没记错吧?”

“我不会记错的。”他妈妈十分肯定。

而且他妈妈还好那边的亲自将能找到的病历资料拍照用微信发来,所以遗传谱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很可靠。

“你看,这完全符合伴性Y染色体遗传的特征,怎么可能遗传到这孩子身上呢?”徐主任指给杨平看。

确实这样,遗传谱系如果没有错误,这孩子姥爷的病不可能遗传到外孙身上。

因为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是XX,如果在孩子妈妈那边是Y染色体伴性遗传,说疾病基因的位置在染色体上,孩子的妈妈从姥爷身上遗传一个X染色体,从姥姥身上得到一个X染色体,这样组成女性的XX染色体,Y染色

体只能遗传给男性,不可能遗传给女性,所以孩子妈妈不可能得到患病的Y染色体,这样孩子妈妈这条线往下遗传病就断裂了,已经没有患病基因遗传给者孩子。要遗传也是孩子那边往下遗传给男孩子。

如果是遗传病只有两种可能,孩子妈妈是罕见的双性人,染色为XXY,这种情况极少。另一种情况是孩子不是母亲亲生的,这怎么可能的,父亲有误的有可能,目前绝对不会有误的。当然从理论上来说,还有几种可能,比如

孩子的父亲不是亲生父亲,他从亲生父亲哪里得到患病的Y染色体。

有点复杂,这是只是杨平的理性客观的推测,完全是生物学上的推理,没有任何社会学上的含义。

“感染、肿瘤、外伤、其它,我们都考虑了。”徐主任说。

“我们回办公室,我在看看检查资料。”

杨平还没有全面获得病历资料,不敢下结论,刚刚也是在半路上接到电话,所以没时间提前预习病历,平时会诊只要有时间,杨平肯定回提前预习病历,这是他的习惯。

回到医生办公室,大家坐下来,周围围着很多医生,不过杨平已经习惯这种情况,虽然自己将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医生,但是这些学生不会这样。

“有没有野外游泳的既往史?除了细菌病毒真菌这些感染,我们还要考虑少见的寄生虫感染。”

杨平只是提醒他们,不过依徐雅琴的水平,不会讲思维集中在常见病和多发病上,一定会在思维上全面覆盖。

“比如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我们也考虑过,反复多次的脑脊液检查,在显微镜下找病原体,没有找到病原体。”徐雅琴主任说。

她虽然年轻,但是很稳重老练,不会患这种低级错误,这些检查肯定是全面覆盖。

“他十天前在野外的池塘里有过游泳。”病历上写着。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也叫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这种病非常罕见,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死亡率接近100%,这种病在感染后5天内迅速发展,患者一般在1-2周内死亡,全球报道幸存者只有10例,死亡率

高达97%。

这种病因为罕见,所以很难及时确诊。

世界各地的报道不到400例,最常见的感染人群就是5-14岁,因为这种原虫一般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淡水中,比如池塘、湖泊、河流等等,所以这种疾病一般有野外淡水暴露史,确诊依靠脑脊液涂片显微镜下找病原体。

含有这种原虫的水进入鼻腔,它会通过鼻腔里的嗅觉黏膜侵入神经,沿着神经纤维侵入中枢神经,沿着神经纤维穿过筛板,到达嗅球,引起纤维性化脓性软脑膜炎,伴有脑实质水肿、出血和坏死,但是引发原发性阿米巴脑膜

炎的风险为一亿分之一。

他的诊断窗口只有五天,现在已经过去四天,所以徐主任很着急。

她考虑过这种病,症状很像,但是几次脑脊液没有找到病原体,这不合符逻辑,如果是的话,肯定能够找到病原体。

头痛、呕吐、疲劳、恶心、味觉及嗅觉改变,意识模糊、幻觉、癫痫、共济失调、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这些也没有特异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也会出现这些情况。

而且现在主要症状是癫痫。

“如果是这种病就麻烦?我们打算给他按这种最危险的病先治疗,我们准备直接上米替福新和其它的抗菌药物,怎么样?”徐主任思路很清晰。

杨平很同意这个意见,在没有确诊之前,如果有多种可能,先按最危险的那种疾病来治疗,万一是这种疾病不会耽误治疗,万一不是也只是承担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药物副作用与救命比较起来,没有什么比救命更重要,一旦是这种病,没有及时用药,死亡率97%。

这个病确实很奇怪,像这个,像那个,但是都有足够的证据排除这个,排除那个?

如果是阿米巴脑膜炎,怎么可能脑脊液找不到病原体呢?而且是多次检查,完全找不到病原体。

如果是其他的疾病,怎么可能找不到证据,比如细菌或病毒感染,脑脊液也会有反应。

症状像是感染,但是各种客观检查结果却像遗传病,遗传谱系又排除遗传病。

杨平得好好想想,他不停地翻看资料,尤其是遗传谱系看得特别仔细。

“这孩子是亲生的吧?”杨平问了一句。

徐主任说:“是的,我也问过。”

杨平嗯了一声,真是奇怪。

“要是感染,怎么一直没有发烧?他家属说在家里也没有出现发烧的症状,当时突发倒地抽搐的癫痫症状,持续两分钟又跟没事了一样,这是典型的癫痫症状,听说他姥爷那边有这种病,我自然想到遗传病可能性,但是遗传

谱系推测根本不可能。”徐主任说。

“基因分析有没有做?”杨平问道。

“没有做,来不及了,因为遗传谱系已经可以排除,我们没有做基因分析。”徐主任说。

基因分析需要送南都医大的遗传学实验室来做,时间比较长,费用很高,没办法短时间获得结果。

“这样吧,你们先按阿米巴脑膜炎治疗,然后做基因分析,一边试验性治疗,一边做基因分析。

如果要说这个病例诊断上有漏洞,这是唯一的漏洞,没有基因分析。

但是已经有遗传谱系,其实也可以初步排除,但是最终还是要依靠基因分析来确定是不是遗传病。

“好,我们就这么办?杨教授,你担心孩子遗传病可能?”徐主任说。

杨平点点头:“我宁愿相信遗传病可能性大,也不太相信如果是原虫感染脑脊液找不到病原体。”

“如果脑脊液找不到病原体,两种可能病原体密度非常低,那怎么会引起这么严重的症状?第二种可能脑脊液的循环有问题,病原体没有进入脑脊液,这怎么可能呢?要是脑脊液循环有问题,早就引起循环障碍的症状。”

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是物理世界,违法的人很多,但是违反物理规律的人,这个世界上还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