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外科教父 > 1053章 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

外科教父 1053章 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

簡繁轉換
作者:海与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14:46:52 来源:源1

医学科学院没有成立之前,实验室研究员的心态很浮躁,所有研究项目都是短期行为,大部分目的只是追求**文,因为论文是硬核指标,尤其是SCI论文,仿佛研究的终点是论文。

其实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未知世界,而不是论文,论文只是这个过程中的自然而然的副产品,因为研究成果需要论文去记录、公布。

现在这些实验室并入医学科学院,杨平取消论文指标,给与充足的资金和时间,对成果不做要求,更没有论文上的要求,很多人反对这种做法,认为这样会养闲人。

其实对科研的投入与对企业的投入不一样,科研就是要养“闲人”,可能真的会有一些人拿钱不办事,但是只要有少部分真正拿钱搞科研的人在踏踏实实做事,这就足够了。

在历史上,很多科研成果为什么是教士弄出来的,因为教士阶层有稳定收入,不愁吃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学问,其他人都要为生活奔波,哪有时间搞科研。

只有让科研人员不愁吃喝,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这样才能真正出成果,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

基础研究领与应用层面的研究不一样,它是典型的长期主义,短期内不会有任何经济效应,如果从尽快获得收益的角度思考,基础研究一定是亏本的。

整个南都医大的实验室并入医学科学院,在工资上仿效原来的三博研究所,采用两部分,一部分是编制内的工资,一部分由基金会发放,后部分工资远远超过基本工资,可以让一个刚毕业的科研人员在南都省城过上优渥的生

活,不用为生活发愁,只有脱离油盐酱醋,才能有诗和远方。

经济上独立,才会有真正的思想上的独立。

南都医大、医学科学院、临床医学院,三驾马车的改制工作,前两者已经完成软件的改造,现在只剩下临床医学院正在改革中,临床医学院牵涉的关系复杂,处理起来相对更加麻烦,需要更长的时间。

夏院长坐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现在连孙院长也搞不清楚他究竟要干吗?他不是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吗?

职工选举院长不过是明修栈道,最终将这些院长的权力削除才是陈仓吧,但是现在孙院长也看不清楚夏院长究竟要干什么。

那些附院的院长以为夏院长不过是想利用职工选院长来要挟他们,最终逼迫他们就范,以后乖乖地配合改革,让临床医学院获取更大的权力而已。

可是他们再一次误判了夏院长的能力,夏院长就是要给他们一个信号---这是要挟他们手段,但是实际上夏院长是要真正地推行职工选院长,等他们又没反应过来,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他们哭都来不及。

一切都在夏院长的掌控之下,有苏院长的支持,有几所附院一万多医务人员的支持,他相信自己可以成功,至于临床医学院院长竞选,他有足够的信心,没有谁比他更加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三博医院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这里,大家都想像三博医院的医生护士那样,收入高,有充分的进修学习机会,一切事物透明,管理层是真正地以医护人员为中心,这是大家心里的完美医院。

“你真的要推行职工选院长?”孙院长目瞪口呆。

夏院长点点头:“院长、附院和各科室主任一级一级来,院长和副院长由全院医务人员选举,科主任由科室的医务人员选举,临床医学院院长由整个附院的医务人员来选举?”

“上面不是已经任命你担任临床医学院院长?怎么你还搞这一套,万一......”孙院长不免担心。

夏院长摆摆手说:“如果真的我落选,那么说明我不适合坐这个位置。”

“老夏,你这是以身入局。”孙院长没想到夏院长会这样做。

夏院长说:“不以身入局,怎么服众?经此一役,以后临床医学院会焕然一新,万众一心,所有职工会拧成一股绳,绝对不会再有二心。”

孙院长再次对夏院长肃然起敬。

此时整个南都系统已经十分热闹,大家都在议论选院长的事情,虽然现任的院长和副院长都有机会参选临床医学院院长职位,绝大多数人心里已经决定,选夏长江做院长,让他来领导整个南都附属医院朝前走,三博医院的今

天就是他们的明天,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重组腺病毒的结构图画在白板上,杨平盯着这幅图,目不转睛。

重组腺病毒载体是一种将外源性DNA包装入其衣壳内的运载工具,具有无毒、感染力强、组织特异性好等优点,并且不会引起细胞致敏和免疫排斥反应的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基因转移载体之一。

既然它可以运载特殊的细胞因子进入细胞内部,杀死特定的肿瘤细胞,每一种特殊的细胞因子的重组和挑选需要的很长的时间,但是一些治疗肿瘤的药物是现成的。

能不能通过使用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方式将抗癌药物送入到患者的体内?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作为过渡时期的治疗方法,在针对某些肿瘤细胞的K因子还没有重组出来之前,将药物注入腺病毒的外壳内,然后由它携带进入肿瘤细胞,利用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

虽然算不上完美,但是比起普通的化疗和靶向治疗,他不仅具备精准性,而且敏感性不会降低,不需要去筛选靶点。

看来,腺病毒的价值又更上一层楼,它就像一个微型生物机器人。

杨平脑海里关于用腺病毒等微生物做微型机器人的想法逐渐清晰起来,不仅仅是腺病毒,比如某些细菌,或者其它的与人体无害的微生物都可以作为模版,进行改造,依据不同的场景,将它们改造成不同规格的生物机器人,

比如用于清除冠脉血栓,打通冠脉的微型机器人比杀死肿瘤细胞的机器人尺寸需要大很多。

微型生物机器人计划,这个大胆的计划在杨平心里建立起来,他需要组建这个实验室,组建全新的团队,这个实验室的带头人必须精通微生物和遗传学两方面的知识。

杨平在系统空间里思考这事很久,所以也算是深思熟虑,他在系统空间里写好计划书,经过多次修改定型。

系统空间在他完成第三次长线任务后奖励了一台超级电脑,他在里面就是使用这台电脑办公,这台所谓的超级电脑就只有一块非常清晰的面板屏幕,外加键盘鼠标,没有任何多余的电线和其它设备。

杨平将唐顺叫过来,决定让唐顺去负责组建新公司的事情,唐顺现在是医学科学院的秘书,每天的事情很多,但是他都能处理的非常妥当,时间管理大师最适合做秘书,杨平觉得这是发挥他的优点。

当杨平提出组建新的实验室的时候,唐顺有点没有反应过来,因为最近组建医学科学院之后,杨教授已经提出了很多新计划,每一个新计划绝非头脑发热心血来潮,而是非常成熟,一看就是经过深思熟虑。

杨教授才是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同样是一天时间,他为什么可以做那么多事情,唐顺自认时间管理已经登峰造极,但是在杨教授面前,自己简直就幼儿园的小朋友与大师的对比。

唐顺看完微型生物机器人的计划,计划的完善程度令人咋舌,拿着这个计划书就可以直接开工干活。

这个实验室建立起来后,将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微型生物机器人的科研团队。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团队在研究用于医疗的纳米机器人,它是一种前沿医学技术,通过纳米级微型机器人精准进入人体内部,一般通过血管进入人体,执行靶向药物输送、病灶清除、细胞修复等任务,实现微创、高效的治疗效

果。其核心原理是结合智能材料、生物传感和远程控制技术,针对特定疾病部位进行干预治疗。

这些纳米机器人目前实用性不高,在技术上也暂时不成熟,停留在理论阶段,说到底它们还是机器,所以有机器的优点,也有机器的缺点。

比如说如果真的制造出纳米机器人,怎么处理它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完成任务后如何清除它们,它们的潜在危险在哪里?

杨平设想的微型生物机器人不一样,他以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为载体,挑选一些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做模版,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对它们进行改造,制造出一些拥有特殊功能的微型生物机器人,这些微生物已经与人体免

疫系统相容,而且有成熟的方法清除,它们的风险也可控。

其实杨平正在研究的K病毒治疗肿瘤,其实就是一种粗糙的微型生物机器人雏形,它的体积是病毒级别,能够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内的特定肿瘤细胞,自主完成对肿瘤细胞的识别、穿透和杀死。

如果使用纳米机器人来完成这一任务,目前的材料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做不到K病毒的百分之一,自主完成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这一项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关。

就像使用仿生学技术制造一架微型直升机,它的飞行灵活性要达到小蜻蜓的水平,需要攻克很多难题,需要漫长的时间。

“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必须精通微生物学、基因重组,这样才能完成对微生物的改造,将它们改造成微型机器人。”杨平叮嘱。

唐顺想了想:“这个实验室建在哪里?”

建在哪里?

杨平说:“我们新的实验室最好建在香港。”

“为什么?”

“因为香港是中西结合的城市,它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英语的普及很好,实验室建设在这里,可以很好吸引国际人才,一些欧美顶尖科学家来我们内地城市工作会很不适应,文化、语言等等,都是大问题,我们要吸引欧美

顶尖人才,一定要好好利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我想将这个实验室作为建设在香港的第一个实验室,然后管理模式采用欧美的先进模式,在科研管理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还是领先我们,学习他们才能超过他们。”

杨平分析给唐顺听。

唐顺的思维已经具备全球视野,他点头赞同:“美国为什么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其实语言和文化是很重要的方面,在语言方面,它是英语,在文化方面,它是移民国家,所有世界上顶尖人才去了不会难以适应。我们在吸

引全世界的人才方面很难超过他,但是香港这个城市具备中西合璧的特点,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它的有点,将实验室建在这里,可以吸引大量国际顶尖人才为我所用。”

这是一步很好的棋,如果要吸引世界顶尖人才,将实验室建设在内地,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多国际顶尖人才会望而却步。

其实这些年随着我国发展,我们的科研环境在世界上已经非常好,资金充裕,设备先进,很多世界顶尖人才有来中国的想法,但是顾虑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最后放弃。

现在将实验室建设在香港这座国际化城市,情况会好很多,很多世界顶尖人才会往这里跑,发挥香港的特殊性,让它成为国家吸引世界丁建明人才的基地。

“这是第一个实验室,我们探探路,如果吸引世界顶尖人才效果很好,我们以后可以建设第二座,第三座实验室,建设更多的实验室,让世界人才为我们国家服务。”杨平可远远不止这一个实验室,他有一个更大的计划。

“这是我从公开的信息中挖掘整理的,有好几位科学家很适合来我们实验室。”杨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纸递给唐顺。

这张纸上记录着这些科学家的个人信息,有德国的,有瑞典的,有美国的,有华裔,也有欧美人。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招来,但不试试怎么行。

“在香港的实验室也要挂上我们南方医学科学院的招牌,我们以后不只是几个实验室的事情,而是要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医学科研体系,以后要慢慢建立很多实验室。”杨平轻轻地敲打桌面提醒唐顺。

教授果然才是真正的时间大师,这又是什么时候收集的资料,这要花不少时间吧,光是查资料就得花很多时间,这段时间也没见到教授找哪个博士帮忙去查资料。

这一切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教授真是一个精力充沛的男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