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外科教父 > 1161章 高明的作案手段

外科教父 1161章 高明的作案手段

簡繁轉換
作者:海与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01 03:05:35 来源:源1

正在修改:

“这些血栓是两种红细胞混合而成,中间的血栓是一种红细胞,而周围的红细胞是另一种,两种红细胞不是来自同一个人。”温儒正终于完成了阅片。

袁主任被他的话弄得目瞪口呆,血栓是两个人的,怎么可能呢,从一个人身体里取出来的血栓怎么可能有两个人的红细胞。

“你们对这个血栓做过身份验证的基因检测没有?”杨平对温儒正的水平没有任何怀疑,这种场合下他能够说出来,说明已经是几乎百分之百的把握。

袁博士摇摇头:“没有,身份明确的死者,他自己身上取出的组织一般不做针对他的身份基因检测。”

“杨教授,麻烦你帮忙再看看,这样会更加准确。”事关重大,温儒正不能因为自己的自信而误事,还是请杨平帮忙把关。

温儒正让出自己的位置,事关重大,杨平决定帮忙仔细看看究竟怎么回事,他坐下来,仔细看镜下的血栓病理切片,还真是血栓里里有两种红细胞,这两种红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人。

温儒正的水平还真是高,这种差别别说一般医生,全世界没有几个病理科医生能够看出两个不同成年人的正常红细胞的细微差别,袁博士看不出也是完全正常的。

“温医生说得没错,这个血栓里面包含两个人的红细胞,中心区域的红细胞来自于一个人,周围区域的红细胞来自另一个人。”杨平看完后肯定温儒正的判断。

“这种情况非常难做判断,就算是经验丰富的顶尖病理科医生也看不出来。”杨平的话是让袁博士不要难为情,他看不出来是正常情况。

“既然这样,接下来我们给血栓做基因检测,这样可以最终从基因上确定它是不是来自两个人?”袁博士立即清楚自己下一步怎么做了。

不过如果这样,安全就出现了一百八十的翻转,原本他以为是因疾病引起的死亡,现在血栓中混有两个人的红细胞,说明一种情况,血栓是外来的,来自于另一个人的血液。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有人将另一个的血液注射入死者的体内,外来的血液凝结为血块,形成血栓,引起肺栓塞,以这个血栓为中心,又引起死者自身的血栓形成过程。

如果真的这样,杀人者真是高明,心思真是细密,要不是自己留个心眼,发现异常后多方咨询,差点就被蒙骗过去。

这可是高智商的杀人手段,事关重大,袁博士决定趁机会将一些临床专业上的知识问清楚,以后很难有机会再和杨教授面对面交流。

三博医院的水平真是名不虚传,连这种病理切片的异常都能够发现。

“杨教授,既然从病理切片可以看出是两个人的红细胞,从临床的角度,应该是什么原因呢?”袁博士问道,他也顾不得是不是耽误杨教授的时间,因为一旦有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案情的判断。

“你们法医学的知识我不懂,我所说的一切只是基于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得出的判断,死者体内的同种异体红细胞来源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医疗行为,也就是输血,但是正常的输血不会导致输入的血液形成血栓,

而且从你们的记录上,患者也没有接受过输血。还有一个非医疗行为,有人抽取其它人血液,通过静脉注射注入死者的体内,注入的血液已经经过某种处理,处于临界状态,注入后在死者血管里立即凝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形成

游离血栓,经过血液循环进入心脏,再进入肺循环,不断有血栓进入肺循环,最终形成肺栓塞,这些肺栓塞又引起人体自身的血栓形成,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致死性肺栓塞。”

“其实如果是后者,只要没有发现血栓里混有外来红细胞,尸检时一定会被认为死者死于自身的肺栓塞。”

“如果,我只说如果,这只是推测,如果是有人有意为之,这是一个极其高明杀人手段。”

“接下来我所说的都是推测,供你们参考。”

“你看患者患有糖尿病,每天需要在腹壁皮下注射胰岛素,这是一个极佳的隐藏背景,在这种大背景下,腹壁出现大量针孔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要是一个健康人,没有注射胰岛素的病史,身上出现的任何一个针孔都会是

你们的关注对象,但是,一个一日需要注射几次胰岛素的患者,腹壁出现一些针孔,而且针孔与胰岛素注射针头一致,这样你们不会有任何怀疑。”

“而且,如果这个患者死于空气栓塞、酒精中毒、低血糖或者其他异物注入体内引起肺栓塞死亡,等等,这些一定会引起你们的高度怀疑,经过严密的分析检测,很容易找出死因,但是唯有死于血栓引起的肺栓塞,你们一定

不会有任何坏处,一切太正常了,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就算破绽摆在这里,血栓里面有两个人的红细胞,这种异常在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出来,而且这也是你们法医工作环节的必然漏洞,不能说是漏洞,只能说抓住了你们工作环境必然的弱点,你们会为了鉴别身份,为了痕迹检

验等等去做基因检测,但是一定不会对尸检取出的各种组织去基因分析,一定只会做病理检验,因为这是死者自身身上的组织,没有任何身份上的疑点,怎么可能去做基因检测,将一块来自于死者自身上的组织去做基因分析,以

坚定它是不是来自于死者身上?这是不符合你们的工作逻辑的。”

“我是说如果,如果存在一个凶手,这个凶手非常聪明,而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法医学知识,或者为了这次作案,自学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法医学知识。’

杨平将自己的推测说出来,其实,这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这个血栓里面的其他人的红细胞是人为注入进去的,只不过问题是谁注入进去的,为什么要注入进去。

至于最后的基因检测结果,在程序需要做,但是现在通过显微镜看病理切片做出的病理结论已经是千真万确,绝对不会有错误,在临床上这是金标准,但是在法医上不一定是金标准。

被杨平这么说,袁博士茅塞顿开,思路立即打开了,自己干了这么多年法医,差点在阴沟里翻船。

好在导师叮嘱一句:既然有疑点,就不要轻易下结论,找临床专家多问问,了解清楚。

看来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是对的,要不是自己小心,直接下肺栓塞疾病引起的死亡,这件事就这么翻过去了。

这个死者的家属一定是明白一些内情,觉得他的情人有杀人的动机,所以才会报警要求调查原因。但是死者家属又说不出死者的情人为什么要杀人,只是凭感觉猜测。

而死者情人那边也是觉得十分冤枉,她一直照顾死者,在他发病的时候,积极拨打120抢救,没有任何过错。

死者生前使用过胰岛素,但是胰岛素笔上只有死者的指纹,没有其他人的指纹。

难道他自己将别人的血液注入自己体内?为什么要这样,事情越来越离奇。

“要形成这样的血栓,必须是静置几分钟后再注入体内才会形成的,因为血栓中间有短丝状的血栓堆积,这些血栓肯定是外源血液注入后立即形成的,说明在体外的时候它已经到了形成血凝块的临界点。”

温儒正分析道,他对病理学研究非常深。

“你意思是抽取这样的血必须现场抽,而且不能放置太久?”袁博士问道。

温儒正点点头:“从这个血栓来判断,中央的红细胞聚集形成的血栓是外来的,要形成这种血栓,抽取后大约几分钟就要注入,太早不会形成这种丝状的,丝状其实就是针管的形状,说明做注入的时候已经是凝胶状。太晚已

经形成血凝块,无法经过那么细的针管注入,所以要把握好这种时间很难,而且这种血栓从形态判断,应该没有凝血药物或者抗凝剂等干扰血液凝固的药物参与,不知道你们的法医检测结果如何?”

袁博士很清楚这些检查的细节:“是的,我们检测过,没有干扰凝血功能的药物。”

这就对了,如果是这样,如果这是人为的,这个人可能抽取的是自己的血,或者身边亲近的人的血,不然怎么这么方便呢,而且他还需要保密,所以抽取自己的血可能性非常大。

糟糕,死者的情人可能真的嫌疑很大,因为死者死前十几个小时一直跟她在一起。

袁博士的脑子反应很快,他立即拿起电话,打给市局负责这个案件的刑警队的队长,让他们立即控制住死者的情人,现在需要抽取她的血液做基因对比,而且当时在死者情人里的其他人也必须抽取血液检查。

不管是不是,一定不能漏掉。

真的收获真是太大了,一张病理切片,这里的医生居然可以看出来自两个不同人的红细胞,今天的事情要是说出去,他们法医界一定会传的神乎其神,用一张病理切片破解了奇案。

这个人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袁博士想起来了,他看过这个案子的调查档案,死者身边人员的基本资料,其中他的情人以前学过医,一个学过医的人只要有心,掌握这些知识不难,再掌握一些法医知识,了解法医的工作流程也

不难。

莫非真的是两位医生说的这样?如果这样,这就是一起凶杀案,一起极其高明隐匿的凶杀案,将死因用疾病死亡来进行精心的伪装。

其实这种案子,袁博士不是没见过,但是伪装的手段很拙劣,没有这么高明,很容易识破。

袁博士绞尽脑汁,想想还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不面子,顾不得露出什么学识上的弱点,其实作为一个真正搞学问的人,知之是知之,不知为不知,哪有什么面子不面子。

“杨教授,我还想问一个问题?真的不好意思,耽误你们这么多时间。”袁博士觉得挺不好意思。

杨平说:“没关系,请说。”

“胰岛素笔可以充当普通的注射器那样,直接用于抽血吗?”袁博士问道,其实他只要拿胰岛素笔给实验室的技术员分析,也能得出结论,但是现在他想弄清楚。

杨平想了想说:“这个问题我们的护士可能更有发言权,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胰岛素笔的结构。”

赵主任立即拿起电话打给内分泌,让内分泌科派来一个资深护士。

“还有一个问题,对不起,我的的问题可能有点多。”

袁博士难为情地说,

“如果这些血液是从腹壁静脉注射进去的,那么静脉周围会遗留”

进行精心的伪装。

其实这种案子,袁博士不是没见过,但是伪装的手段很拙劣,没有这么高明,很容易识破。

袁博士绞尽脑汁,想想还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不面子,顾不得露出什么学识上的弱点,其实作为一个真正搞学问的人,知之是知之,不知为不知,哪有什么面子不面子。

“杨教授,我还想问一个问题?真的不好意思,耽误你们这么多时间。”袁博士觉得挺不好意思。

杨平说:“没关系,请说。”

“胰岛素笔可以充当普通的注射器那样,直接用于抽血吗?”袁博士问道,其实他只要拿胰岛素笔给实验室的技术员分析,也能得出结论,但是现在他想弄清楚。

杨平想了想说:“这个问题我们的护士可能更有发言权,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胰岛素笔的结构。”

赵主任立即拿起电话打给内分泌,让内分泌科派来一个资深护士。

“还有一个问题,对不起,我的的问题可能有点多。”

袁博士难为情地说,

“如果这些血液是从腹壁静脉注射进去的,那么静脉周围会遗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