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三十三章 分而治之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三十三章 分而治之

簡繁轉換
作者:从知识学到力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相比于只是略有倾向的张允,褚樊就是根正苗红的太子党。

所以在面对这事时,虽然也是有所反对,但主要还是纠结在成败问题。

一旦由李皓主导的这场战事失败,无疑会大大削减李皓之前树立的威望。

再加上可能会引起崔明的信任危机,那可就是彻底的亏大了。

因此他开口并不是在质问李皓,而是劝说张允:张将军不要动怒,如今战事已开,最重要的还是及时应对,至于如何回复陛下,那是后事。

张允自然也知道事情轻重,只是对于李皓的自作主张,还是极为不满。

不过他之后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气呼呼的坐到椅子上。

褚樊也没逼他,便自己询问道:殿下既然能在悄无声息之间,就夺取了朔风、胡柳两城,想来对于后续肯定是有计划的,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

李皓也了解张允的为人,对他如今的态度也没说什么,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此次柳州一战,祁国北境的精锐兵马几乎一扫而空,正是我们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先行拿下朔风和胡柳两城,便是要阻断安军来援的可能。

现在计划成功,那我就需要两位分取秦、宜两城,我已经派人查探过了,两城守军都不过千余之数。

拿下两城之后,张将军和储侯爷合军向北袭取庸城,打通与朔风、胡柳的联系。

而孤则率兵向西夺取平城,并牵制祁军可能会赶来的援军。

听完了李皓的计划,张允不由冷笑了一声:殿下的胃口倒是真大,按殿下的计划,或许是能攻下这些城池,但之后呢。

祁国虽说国力不如我大宿,但在一月之内,聚起一支几万人的兵马,总还是不难的,甚至会更多。

到时我们兵力分散,又要如何应对,再者说,就朔风、胡柳两城的兵力,只要安国反应了过来,他们又能阻挡多久。

难不成殿下还想从陛下手里要援军,殿下认为陛下能答应吗?

李皓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如今李皓这里就已经有近七万人马,再加上武安关一带的兵马。

宿国的大半精锐都已经被调动了,崔明不可能把所有人都交到李皓手上。

要是李皓真的再次求援,只怕崔明最有可能的,就是让李皓撤军。

只保留离宿国最近的秦、宜两城,便让祁国给与一定的赔款,而这显然不符合李皓的愿望。

只是张允不明白的是,李皓从一开始就没指望,全依靠支援来打仗。

要知道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能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给发挥出来,李皓自然就有兵源了。

这方面义学学子已经在之前的俘虏中,找到了突破口。

虽然还没能完全拿下,但凭借卓越的政工教育工作,已经拉出一支千人的队伍来。

相信只要下一步,能把李皓画的饼给实现,剩下的人加入,也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李皓果断回道:朔风、胡柳两城的防守,张将军不用担心,安军的主力兵马如今都在东南边境,就凭原先在西南方向的那些兵马,还没那个能力。

等到安军反应过来,在想要重新调兵之时,想来两位都已经打开了通道,到时自然会有援军帮忙。

至于祁国可能的援军,也同样如此,孤不会拿自己的项上人头去冒险的。

张允是真不明白李皓的自信是来自于哪,但从内心上来讲,却是真有些相信了。

因为纵观李皓之前的事迹,无不都在表明,这位不是个夸夸其谈之人。

褚樊见状便又开始打了圆场,说道:既然

这样,那不如就先按殿下说的办,左右不管是安国还是祁国,想要有所动作都需要时间。

我们便以两月为期,如果到时殿下的谋划没有功成,我们再寻机撤退便是,总归是不会吃亏的。

张允听后没有回话,而是看着李皓,这事别看张允说的热闹,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得看李皓。

毕竟要是李皓真的一意孤行,以张允的性子,还真做不出置之不理的事情来。

李皓当然也能明白,果断说道:好,那就以两月为期,若是那时援军没有赶到,孤就按储侯爷所说退兵。

有了李皓的这番承诺,张允就也点头同意了这事。

随即两人便各自率领两万兵马,向着秦城和宜城进发。

而李皓自己则没有立即行动,而是找来了任辛,让他把之前扣押的那些士族派给带了过来。

李皓为什么对他们另眼相待,就是因为这些人出身的大族,都是秦、宜诸城的。

而且他们基本都不是最顶尖的士族,而是相对的二流、甚至三流士族。

在拿下祁国城池之后,李皓想要把百姓给发动起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给他们发东西,而最能激发他们情绪,无疑就是土地了。

只不过在封建时代,想要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一个地方,又离开不了本地士族豪强。

因此直接打土豪、分田地,暂时是行不通的,而且也脱离了李皓自己的身份属性。

所以李皓打算分而治之,对各地的顶尖家族进行打击,对下面被他们压制的其他家族,予以扶持拉拢。

反正一个地方,最多的土地肯定都在最上面那一小批人手里,把他们给打没了。

李皓就有土地财产来拉拢其他家族,剩下的就可以用来犒赏将士和分给百姓。

这事在宿国不能干,可到了祁国,李皓手脚可就能彻底放开了。

而那些被留下来的人,就是李皓用来和他们建立联系的桥梁。

正好这帮人见到同伴惨死的结局后,也已经被吓得不行,听到了李皓的命令,根本就生不起反抗意识。

很快李皓便拿到了想要的书信,并且进一步了解到了秦、宜两城的势力情况,由此更进一步的完善了自己的计划。

然后李皓这才开始动身,首先第一站便是被张允打下的秦城。

李皓到了之后,直接便派人查抄了黄氏、刘氏等一流豪族,罚没了所有财产田地。

当然,真的能执行到的,也只有在宿军势力范围里的那些。

不过仅是如此,数量也很是可观,光田地就达到了近三十万亩,其余田庄、金银不计其数。

只是这暂时还是纸面数据,想要全部落实下去,只怕还要有些波折,但至少开局是好的。

同时因为李皓的这一动作,秦城其余大族也被弄得风声鹤唳。

也就在这个时候,李皓下令召集秦城的大族家主前来,说有事要商议。

这才让他们心里缓和起来,毕竟只要有得谈,那就是好消息,他们最怕的就是李皓,不分青红皂白的直接大开杀戒。

当然,他们之中也会有人担心,这是李皓的鸿门宴,是李皓有意把人集中起来,在一起除掉。

于是李皓之前按在手里的人就有了用途,正好让自己释放一波善意,同时也是说明自己动手的理由,就把秦城的那些人,都给放了回去。

大族之间信息本就是互通的,一时间李皓给的解释,也就全都传遍了。

虽然他们也不确定,李皓说的就一定是真话,但这个信号无疑是正面的。

所以在一番商量之后,等到了李皓设宴那天,那些

该来的家族,也是来了个七七八八,只有少数还想要再看看风向。

不过李皓并没有第一时间就露面,而是把空间暂时交给了他们自己。

这些人聚在一起等候的时候,自然是免不了要讨论李皓用意的,让屋内显得是闹哄哄的。

直到门前侍卫喊了一声:殿下到。

屋内才在一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瞬间起身盯着门前,等待着那个决定他们命运的人来。

李皓也就在这万众瞩目中,缓步步入了屋中,坐到了正位。

诸位坐吧,孤今日请你们过来,也就是想说明一下,之前大动干戈的原因。

相信大家对我之前遇刺之事,也都有所耳闻了,诸位认为孤惩处那些恶徒之家,可有什么不对的。

若是有不同意见的,不妨站出来说说,大家求同存异,孤也不是听不见劝谏之人。

李皓这话一说完,在场之人不免的面面相觑。

要是说真实想法,他们肯定觉得李皓的手段过于暴戾了,动辄就是奔着抄家灭族去的。

同是地方大族,他们自然有兔死狐悲的感受。

但问题是,别看李皓这话说的亮堂,可言语里面却已经把事情定好了性。

既然那些人是刺杀他的恶徒,要是他们出言求情,岂不是把自己也拖下了水。

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有家族之人参与了,却被轻轻放下的那些人,就更不敢说话了。

见他们没有说话,李皓果断就说道:既然诸位没有反对,那便是默认了此事,看来诸位也都是明事理之人,孤就喜欢和明事理之人打交道。

众人被李皓这么一说,赶忙是全部起身,回道:多谢殿下夸赞,我等荣幸备至。

李皓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伸出右手向下抬了抬,说道:不用起身说话,都坐下吧。

等大族代表重新坐好之后,李皓就说起了第二件事:既然误会已经解开,那我们便来说第二件事,是关于以后如何治理秦城。

秦城的大族如今都聚在了这里,若是要秦城长治久安,免不了需要诸位协助,所以也想在这里和大家商议定个章程,这样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免得产生什么误会。

具体内容我都已经拟定好了,你们可以先看下,这只是初定版,若是你们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说完李皓便挥手让任辛,把自己拟定的章程拿了出来,并给了在场的每人一份。

众人接过之后,连忙逐字的阅览起来,毕竟这里面的内容,可能攸关他们的生死。

而看着看着,他们的神情就从凝重慢慢转换成了迷茫。

因为这份章程里面,对于他们并没有想象中苛刻,反倒是较为宽松。

尤其里面对于商贸的条款,甚至有不少支持。

毕竟在他们看来,李皓之前的举动更像是下马威,让他们以为是要大出血了。

当然,李皓制定的内容中,肯定还有不少是他们有所异议的,只不过在这里,还真没有人敢提。

于是屋内又一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可这次李皓没有再开口,而是静静的喝茶。

在这种氛围下,那些各家族代表忍不住的开始相互眼神交流,最后终于选出了一人,出声道:殿下所拟定的章程有理有据,我等佩服不已,愿意遵守。

李皓听后放下茶杯,说道:我如果没记错的话,你是杨家的现任家主杨修吧。

杨修见李皓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名字,赶忙回道:正是在下。

李皓继续说道:杨家主坐下吧,关于这道章程的事,诸位不必这么快回复孤,可以回去

好好想想。

三日内给孤拟一道意见条陈,也不必署名,到时诸位可以自己商量好了,再上交过来。

孤把丑话说在前头,这道章程确认之后,诸位就必须遵从,如有违者孤不会轻饶,所以诸位还是慎重些好。

看见李皓这个态度,他们也终于意识到了,宿国对于秦城长久治理的决心,由此也明白了这道章程的重要性。

而且要按李皓的说法,他们可以一起商量,再一起上交,也就意味着没法分清具体哪一条是谁写的。

显然李皓没有事后追究的打算,而是真想要一个建议。

这对于他们而言,当然是一件好事,而且李皓给了他们这个权力,其实也意味着没打算追究了。

当即又起身回道:是,我等定当尽心竭力。

行,那今日的事情便说定了,孤还有事要忙,想必你们也心急回家,就不留诸位陪孤用膳了。

说完便起身准备离开,众人见状赶忙行礼恭送。

但走到一半,李皓突然停下了脚步,当着所有人的面,向着任辛问道:对了,这条陈发下去了多少份来着。

任辛回道:在场来了八位家主,这章程也发下去了八份。

李皓闻言摇头感慨道:这秦城的大族只剩下了八家,这数字倒是挺吉利的。

说完李皓便没在停留,径直就离开了这里,只留下这些大族家主面面相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