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丹之上,便是元神??
元神者,乃先天之性,识神者,气性之质也。
至于元神法相,此又是仙道元神成就之证,神中成形,是先天一点灵光所化,号称虚中之神也!
而元神法相乃修道人浑身精元法力所铸就,自身道果之外化,自然也是修行极为不易,在成就品级上有着明显的高下之序。
在正统仙道的修行,共是存有下、中、上、至四等元神法相的分别。
下等姑且不论,若不是似颜照那般得了玄妙造化,注定难有什么大成就。
若放在地陆、界空中,他们或可算作是一方人物,但放在这等阳世大天内,却并不算太起眼。
似中等法相,虽比下等法相要强上不少,所谓“乾坤交泰、金容瑞象”,已然是得了元本真灵之妙。
但将来在仙路修行上,也需得步步小心,若无什么大毅力、大恒心在,也难求得一个妙道功果。
至于上等法相??
这已是那些大派弟子中的佼佼者和世族俊才们所能证就的成就了,需得法、侣、地、财四者,无一可缺,这才有了几分触及上等法相的资格。
但想要彻底功成,却还要看时运,天资种种,并非三言两语就能下定论的事。
而关于至等法……………
在玉宸二十五正法的“三经”中,共是载有六门至等元神法相,而“五典”则是载有五门至等元神法相,统共是十一类。
“三经”中的至等法相分别为:
“社稷众雷”、“后圣垂晖”、“光浮天汉”、“龙斗海天”、“青阳数奇”以及“大哉乾元”。
自道录殿观经中陈珩也是知晓。
若是与玉宸门内的诸多法相比较起来,“三经”中的至等法相则格外不同,它们已是各在一处做到了玉宸极致。
如“社稷众雷”攻杀最盛,“后圣垂晖”御守最强。
“光浮天汉”号称是修成后将法力最宏,“龙斗海天”为变化第一,至于“青阳数奇”更是暗合天机,是为玉宸法相的占验魁首!
每一类元神法相都与修道人自身隐隐相合,修成之后,各有神妙。
而同为直指无上仙道的高妙经典。
在玉宸二十五正法中,三经之所以位在五典之上。
这其中的一层缘由,便也是三经中的至等法相,要隐隐比五典中所载的那些至等法相要强出一筹、神异更多!
在下、中、上、至这四大类元神法相中,莫说是下等、中等、上等之间互有参差,并非毫无分别。
即便是至等法相之间,亦是多少有所不同!
虽说细论起来,那仅是细微一线的差别罢。
法相的品级愈高,彼此间的差距便也愈小。
但至等法相的成就已是极为不易,说是千难万难,亦分毫不足为过。
那既有证就至等法相的自信,倘使是有得选的话,即便只是细微一线,且修行也要更为艰难,大多修士恐怕也定是会选择三经,而非五典。
不过三经中的至等法相虽各有所长,各在一处上为门中之冠。
但在六门至等法相中,“大哉乾元”却又是异数当中的异数。
玄中经?,其位最崇??
这一句真言,不仅在明示玄中经?是玉宸诸经中最为精妙者,同样的,也是体现在了这部经?的元神法相上面。
大哉乾元??
这门法相,正是兼具了三经中其余五类至等法相的长处!
其不仅是攻杀最盛、御守最强、法力最宏、变化第一,更是占验无对,可与“青阳数奇”来一较长短!
不知多少年岁过去,玉宸门下都无人选择以玄中经?来作为修道根基。
哪怕是在四大下院,因知晓前路艰难,即便是玄中经?的简本,也往往是被人敬而远之。
那自然。
“大哉乾元”这门法相,也是久未现世了......
而此时陈珩盘膝坐于蒲团之上,手握金蝉。
虽在现世之中,他身躯并未有太多动作,可是于一真法界内,他的那具心相已是将功行不厌其烦的运过了数转,只欠走出最关键的那个步骤。
在那片混混冥冥,茫茫无野的偌大天地中,清晰可见有诸色法光乱放,密密层层。
一团团氤氲云气自心相顶门结出,如硕果累累,蜷曲下垂,争妍斗艳,鲜艳夺目,而心相身周早便是混沌幽森的一片,无可明状,难描难言。
太初无始,溟鸿蒙。
天纲运象,地纪推机。
他既将功行运到了眼下田地,那只欠临门一脚,便可迈入另一层全新的天地。
念及至此,陈珩心下亦是难免生出些感慨之意。
三十七载苦修,昼夜不辍,终也是走到了今日。
而回想“大哉乾元”的修行之难,这法相中的种种繁复关窍,饶是以陈珩如今天资,也觉极是不易。
都言玄中经?是玉宸诸位高虚仙人、大德祖师的智慧集成,更是那位大显仙人的亲自打下的根基,近乎是一半天授,一半人为,故而才会被列为三经之首,地位无可撼动!
可直至是走到了元神法相这一步,陈珩才真切知晓,玄中经?为何是三经之首。
每一步跨过,都是伴有无数的弯弯绕绕,每一回运气脉,都会随之衍生出无穷的奥妙变化。
而稍有一次走茬,那前番种种心血,都将付之东流,全无用处。
若是执意蒙头前行,非仅无益于修行,反而还有走火入魔的风险,使迷障越来越厚,直至不能够解脱。
需知证就法相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似垒土成台一般,牵一发而全身。
无论是调御身中水火,磨荡元真,还是淬炼法力、持定念头......这些都是一个漫长的水磨功夫,耗时绵长。
仅是走茬一次,便将全盘推倒重来,这也着实是太过酷烈。
即便陈珩是一品金丹,已然道性无暇,又有金蝉在手,可以不断在一真法界内进行试错。
但这一关,还是卡了他整整三十七年。
若是换做旁人,只怕要耗时更久,或是将整整翻一个倍,那其实也是在常理当中。
不过在此期间,陈珩亦是对气运之妙印象深刻。
丹元大会后,他已是得了都气运加身。
那在修行途中,因大气运随身加持,遇得修道上的疑难不决处,脑中也大抵是能够灵光乍现,自主选出一条恰当的路径,似冥冥之中,有人在旁指点一般。
这般施为,也的确是省了陈珩不少功夫。
而一粒都大丹便有如此用处。
那更在其上的八派或者六宗运势,又将是如何的玄妙?
此时陈珩在略一沉吟后,心神便自一真法界内退出,转回现世,只是袖袍一挥,静室当中的禁制忽然齐齐隐去,一道清风旋起,将他托去了九天高处。
“妙妙妙中妙,玄玄玄更玄。
动言俱演道,语默尽神仙。
在学如珠异,当空似月明。
他日功满后,直入大罗天。”
眼望此方辽阔天地,海疆无垠,漠漠穹庐之下,风雷相聚,正轰轰弥天而来。
陈珩仰首长吟一句,旋即抬起手腕,将大袖朝前一挥。
霎时间,一道庞然烟气就自他身上遽然飞出,自下而上,直与天接,光映万丈!
与金丹境界内的三重境划分一般,在元神一境的修持当中,同样也是存有十二道障关。
这些障关的突破并不涉及法力、精元种种,唯有考验修士对天地元神大道的理解,若在元神的感悟到得了一定程度,那便有了去冲开障关的基础。
而十二重障关,愈到后来,对元神的感悟理解要求便愈要高,难度近乎是以倍数计。
在前几重障关上势如破竹,后面障关便举步维艰,这是常有之事。
以至于世间不知多少修士就是苦于元神感悟不足,然后困死在元神障关上,直至寿尽。
但随之而来,则每打破一道障关,修道人的肉身、法力,神魂等等,都将迎来一次增进,即便是元气回复,天资禀赋,亦然如此。
不过倘使十二道障关皆被打破,那也意味着元神境界已是被修持完满,再无可进。
若是已准备完全,随时随地,都可将功行推进到下一层大境界!
不过这破开障关之法却也有一番讲究。
以法力来冲撞开障关,若无意外的话,那是最为下等的选取。
在狂猛灵气的激荡之下,即便是成功破关,但事后也要花费时间来疗愈伤势,若是伤及神魂,又更麻烦。
但若是布置出仙道科仪,或寻得一方合乎当下天机运转的灵地,届时再做破关,那则又是太过于耗时麻烦。
而在真正传承久远的仙道大派之中,他们门中的根本典籍便是大道真文,有诸般不可思议之妙用。
只要修道人灵感已至,悟出来了关于元神之妙,届时法力自然而动,无需刻意驱策,便能粉碎对应障关,且绝无什么祸患……………
此时在一片荡摇天地的混芒元气中。
随陈珩稍稍发力,他只觉冥冥之中,似有一层笼在头顶的无形障关被猛然捅破,脆弱有如纸糊。
第一重!
在打破这障关的?那,便有一斛斛早有备好的正阳真砂如雨般泼洒而下,被陈珩顶门飘出的两股法力夹住,如磨豆一般缓缓开始碾压,叫充沛精气灌入他的身躯之中,填补己身,稳固境界。
旋即陈珩也并不停下,叫元神法相顺势显化而出。
他深吸一口气,法力气机再次攀起,不断壮大。
最后直至好似触得了一个顶点,再不能向前,才开始缓缓蓄势,直过去半个时辰,这才终硬生生发力一撞!
第二重!
这一回,连整座长离岛都开始摇动。
无穷灵气如渊流般逆流上天,隆隆作响,连带着方圆百数里都是海波骤急,浪似山崩!
按理来说,这世间近九成九的修士在元神成就时,皆是只能够破开第一重障关,随后彻底显化出法相来。
只有极少数的天骄道种,因大道感悟已足,可以做到接连破开两道障关。
毕竟金丹内景修行,同样也是与法相相关,两者可是渊源不浅......
但此时在连破两重障关后,陈珩只觉感悟未尽,似还能继续向前。
无论是在金丹境界揣摩“大哉乾元”时,那十七载凡俗寒暑消磨,令他悟出了“浩浩沧海,众水之宗”真意,旋即一举内景十成。
还是在服下都大丹时候,那短瞬即逝的“合天”之举。
这些都令他受益匪浅,在元神的感悟上,已远超出了常人一大截。
不过陈珩几番努力下来,拦在他前方的那层无形壁障亦是随之几回动摇。
但到底因欠了一丝火候,最后还是无**成。
此时眼见周身气机正如落潮后的海水,一点点褪去,由虚入实。
陈珩也不慌不忙,只翻掌一拍,果断将二十四枚圆润剔透的珠玉送入躯壳。
大洞精玉??
此是前古聿升帝创出的无上丹宝,也是仙道元神修行中至上乘的一类外药,再无一物可以与之比拟!
似大洞精玉这等天地奇珍,便是能助人更快感悟元神之妙,且无后患。
因此缘故,它才得有元神第一外药的名头。
不过外物终究是外物??
若是修行者自身底蕴不足,那即便是有无限的大洞精玉,也难堆砌出一个真正的十二障关圆满。
陈珩本来只是欠了一丝感悟,临门一脚。
此时因有了那二十四枚大洞精玉之助,那本是已陷入衰退的气机又渐渐开始浮动,并以愈来愈快之势,一路向上升腾!
轰!
这一刹那间,陈珩只觉面前那层壁垒被一气撞穿,轰然粉碎,身躯忽然轻灵无比,好似随意一纵,便可腾上青霄!
而一道杳冥气机亦自他身上透出,直冲天幕,也似脱去了一层束缚般,终于是洋洋漫开。
此时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辽远海天之间,只见忽有一团混沌元气正在蠕动翻滚,呈现出张扩之相。
眨眼间便囊括了百里天地,便还在往四面八面不断蔓延,似乎永无休止!
那团元气乍一看是幽幽暗暗,几近于深邃墨色。
但细观下来,却又好似集齐诸色鲜明,包容了万有!
而在混沌元气的至深处,隐隐约约,似有霹雳争耀,宇宙生杀,有谷神注照、万化定基,有天汉运度、出入道津,有龙吐金书、升降变形,也有青阳炳焕、众卦相生。
但随重重光影渐次隐去后,巍巍悬于海天世界之中的,仍旧只是一团虚虚元气,里内不分阴阳,不分清浊,不分上下,不分刚柔。
混沌不凿,两仪未分,高上无极,总辔乾坤!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至等法相......终是成就了,师兄,你倒真是选了一个好弟子。”
威灵脸上微不可察的泛起一丝欣慰笑意,心下暗道。
继君尧与嵇法?之后,在玉宸这方前古仙宗之内,终是又多出了一尊至等法相。
三重障关。
大哉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