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171章 这帝位让咱老刘家人坐了,总比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171章 这帝位让咱老刘家人坐了,总比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09:56:5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陛下要让臣来主持大典么?”

孔融有些迟疑地问道。

“没错。”刘协点头说道:“祭天大典毕竟繁复,朕当初孤身逃到邺城,擅长此道的礼官皆不在身边。”

“爱卿为世之大儒,精通礼乐之道,正适合担任太常一职,为朕主持这次祭天大典,兴我大汉国运。”

祭天大典和普通祭祀可不一样,要更加隆重且复杂,是国家级别的最高祀礼,一般不轻易举行,唯有在新皇登基或者碰到举国欢庆的大事时才会举办。

不过精通礼乐的人太少了,郭嘉这段时间遍寻邺城名士,也没找到擅长此道之人。

但孔融身为孔子后裔、儒学世家,对于五经不要太了解,在礼学这方面当今世上没有几个人能与他比肩。

所以刘协才想让他来主持大典。

“臣可以为陛下主持大典,但是太常卿一职,恕臣不能接受,还请陛下收回。”孔融深深行礼道。

刘协皱眉道:“为何?”

太常卿乃是九卿之首,主管教育、祭祀、礼事等等,虽无什么显赫实权,但胜在地位高且清贵。

这个职位还不能让孔融满意?

孔融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刘协见此瞬间就明白了,这老头还是纠结于真假天子,一旦接受了他册封的太常卿一职,等于就承认了他正统天子的身份。

“真是个老顽固啊。”

刘协倒也不感到生气,反而对孔融很是佩服。

如今他已经不需要孔融的认可了。

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属于锦上添花而已。

反正孔融只要愿意帮他主持祭天大典就行。

略过此事不谈,刘协想起了跟随孔融而来的另一人,便问道:“朕听闻爱卿麾下有一壮士名为太史子义,此人何在?”

太史慈的名声,便是一千多年后依旧赫赫有名。

不久前北海起事,他的战绩刘协也听说了。

带领几千人马拖延袁谭上万大军数日时间,给张辽过境争取了宝贵时机,功劳甚大。

孔融回道:“回禀陛下,子义正在安顿残部。”

太史慈并没有朝廷赐予的官身,也没有得到刘协召见,自然是没有资格入宫的,所以就去安顿跟随他一路逃亡而来的北海郡兵残部去了。

刘协说道:“朕欲册封他为鹰扬将军,以表其功,爱卿代他领旨吧。”

事关太史慈的前途,孔融这次没有拒绝,领了旨意谢礼告退。

刘协目送他离去,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心中暗道:“只主持大典而不受官职,如此自欺欺人,有用么?”

孔融看似仍然不愿意承认他。

实则内心已经完全动摇了。

不管有没有接受官职,只要帮忙主持祭天大典,那么天下人都会觉得孔融已经认可了他这位天子。

……

孔融的到来加快了大典的进度。

有了这位精通礼法的大儒负责主持大典,一切都变得有序了起来,各种祭祀所需要的人员、物品、礼器、场地、牲畜等等都迅速准备妥当。

各个世家大族们为了这场祭天大典也是不遗余力,要啥给啥,无比配合,生怕拖延了进度惹得天子不悦。

就这样,在多方配合,万众期待之下。

十日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祭祀太庙的日期已至,举办祭天大典的日子也随之到来。

这次大典是难得一见的盛事,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不仅仅是邺城的百姓,就连邺城周边郡县城池的百姓们,也有不少跑过来凑热闹。

为了维持邺城治安,保证大典顺利举行,整个邺城的防卫力量都增强了许多,街上随处可见巡逻的城防军。

以往街上还有一些闹事的混混,但是在这个时间段绝对没有人胆敢惹是生非,否则城防军可不是放在那里的摆设。

因此哪怕邺城的人流量比以往多了一倍有余,但是治安却是前所未有的好,邺城内来来往往的行人都面带兴奋和期待之色,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次祭天大典。

……

皇宫。

刘协早在天刚蒙蒙亮时便醒了,在几位宫女的服侍下穿上厚重的天子冕服,并且戴上了很少戴的冕冠。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汉代这时候的天子服饰还没有发展到后世朝代那样明黄色的团龙袍,因崇尚土德和火德,冕服的主要颜色是黑中带红。

冕服上的图案也多是山鸟、鱼虫、日月、山川。

而冕冠则是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

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勿听信谗言。

后世的“充耳不闻”就是由此而来。

等到一整套服饰都穿好以后,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了,换上一身庄重天子冕服的刘协更增加了几分天子威仪,看得甄宓、大小乔、吕玲绮等一众后妃们美眸中都是异彩连连。

刘协看着铜镜中身着天子衮冕,显得格外有威仪的自己,也觉得有几分陌生。

“果然是人靠衣装啊。”

刘协心生感慨,谁能想到铜镜里这个威仪万千的大汉天子,在两年前只是个快要饿死的流民呢?

而那时的他也没想到能靠一张脸混到如今这个地步。

见刘协看着镜子出神,一旁的甄宓小声提醒道:“陛下,时辰已经差不多了,该动身前往太庙了。”

“好。”

刘协收回目光,对甄宓等几位后妃笑了笑,而后起身走出寝宫,在礼官的带领下前往太庙进行祭祀。

“陛下。”

孔融早早地就在太庙等候了,见到刘协后向他行了一礼,然后示意刘协上前去祭拜先祖。

刘协跪在蒲团上,望着面前摆放着的几十个灵位,心中多少是有些忐忑的。

他倒不是忐忑礼节上出什么错误,各种礼节他以复习为理由跟孔融恶补了一遍,该怎么做他都铭记于心。

他真正忐忑的是自己的身份。

“各位刘家的老祖宗,我虽然只是冒牌的天子,但怎么说也是老刘家后人,假扮天子实属无奈,祖宗们在天有灵记得保佑保佑我。”

“这帝位让咱们刘家人坐了,总比被曹贼、袁贼和司马老贼窃取了要好,朕一定会努力让咱们大汉再次伟大!”

刘协一边拜一边在心里默念。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祈祷起了作用,整个祭祀过程没发生什么如灵位倒下的这种意外,也没有突然乌云密布的恶劣天气发生,很是顺利地完成了祭拜,然后献上各种贡品。

做完这一切,刘协起身走出太庙。

而就在他踏出太庙的那一瞬,一股微风从身后拂来,吹起他鬓边的系带,落在他的头上,似是在轻轻抚摸。

刘协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在太庙内的烟雾缭绕之间,他似乎隐约看见有诸多人影浮现、伫立,但揉了揉眼睛,又全都消失不见。

“怎么了,陛下?”

孔融见刘协停下脚步,不禁问道。

“无事。”

刘协摇了摇头,继续大步向太庙外走去,孔融紧跟其后。

太庙内,数十个灵位似乎在目送这位大汉天子远去。

……

今天的祭祀一共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在太庙中祭祀历代先帝,第二步则是步行前往北郊的天坛祭祀上天——没错,就是步行。

在祭天大典如此重要的时日里,哪怕尊贵如帝王,也必须要亲自步行前往,以示对上天的尊重,这是半点都偷不了懒的。

当然了步行过去的的不只有刘协。

各大世家都派出了代表随行,郭嘉、荀谌也会跟随,还有张郃、高览带着诸多禁卫队列整齐,全都在皇宫东门等候着他的到来。

见到刘协着天子冕服、不怒而威的模样,他们都忍不住眼前一亮,这才是真正的天子风范!

“启程。”

面对众人,刘协摆出天子的架子,淡淡说道。

所有人纷纷恭敬称是。

刘协先行一步,在张郃、高览率领的禁卫军的重重保护下,前往北郊天坛,而众官员将领以及世家代表们则紧跟其后。

一行人离开皇宫,浩大的仪仗队伍便沿着邺城的官道出城,需要经过的道路早就被禁卫军清干净了、并且封闭街道,有诸多士兵把守,以防任何意外出现。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百姓围观。

这些百姓的脸上带着无与伦比的激动之意,他们每个人看向行走在官道上的刘协,脸上带着由衷的狂热与恭敬!

这就是他们大汉最至高无上的皇帝!

“陛下!是陛下!”

“得见圣颜,真是三生有幸,这一趟邺城没白来!”

“听说陛下有高祖之姿,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真不知道许县那个伪帝拿什么跟陛下相比,这一看就是真正的天子啊,居然还有人会信许县那个是真的,真是可笑。”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陛下有一天肯定能带兵杀到许县,擒获那个假天子!”

“陛下千秋万代,长乐未央!”

……

百姓们兴奋非常,刘协所过之处,有许多百姓都纳头叩拜,狂热得令刘协都忍不住感到震惊。

这就是四百年大汉的向心力,“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字或者称呼了,更是信仰、是一个民族的魂、一种精神的代名词。

身为大汉天子的他更是成了所有百姓心中的天!

很快,一行人走出了邺城,从北门而出,来到北郊天坛。

祭天大典,即将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