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303章 光复中原,还于旧都!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303章 光复中原,还于旧都!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09:56:5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04章光复中原,还于旧都!

“徐州军情?”

刘协的注意力被吕布这一句话吸引了过去,眉宇间微露诧异,问道:“温公,徐州出了何事?”

既是军情,便与战事有关。

提及军情,自是与战事紧密相连。

自吕布从扬州撤军之后,那里便成了曹操与孙权角逐的舞台。莫非他们如今还盯上了如今兵力空虚的徐州。

吕布恭敬地答道:“陛下,据徐州密报,曹操已悄然撤离扬州,而孙权则在徐州边境集结重兵,其数量已逾四万之众。”

骤闻此言,群臣皆惊。

曹操和孙权相互攻伐已久,如今双方忽然停战,曹操又将大军撤出扬州,双方显然是打算罢战言和。

而孙权在徐州边境的大举陈兵,其意图已是不言而喻,显然是对徐州虎视眈眈。

“这是什么时候的消息?”

刘协的面色微变,向吕布追问道。

他虽非军事奇才,但历经战火洗礼,对于战略局势已有独到见解。

曹操与孙权罢战,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双方若持续交战,相互消耗,于他南下大业自是有利。

而今他们竟选择罢战,且孙权更无视曹操,摆出进攻徐州之态,这意味着双方之间有着更为深层的默契与图谋。

最关键的是,这么大的事情他居然到现在才收到消息,许攸竟未提前通报于他。

“曹操撤军乃去年初冬之时,而孙权则于两月前悄悄在徐州边境陈兵。”

“不过他们这些动作都进行得很隐秘,徐州那边也是近来才察觉到他们的举动。”

吕布如实禀报,他也是昨日刚收到消息。

刘协闻言更加印证了心中的猜测,因为去年初冬正是他攻破河间郡、击败袁绍之时。

曹操在那之后选择撤军,想必便是猜到了他下一步就会挥师南下,所以才停止了和孙权的战争。

双方这是打算联盟共抗朝廷了!

连刘协都能看出来,朝中群臣更不必多说了,听完吕布的话后众人皆是一片沸腾。

“曹操、孙权!这二贼竟然敢联合起来抵抗朝廷,简直是大逆不道、胆大包天!”

“曹操拥立伪帝、孙家私藏传国玉玺,他们皆是悖逆之辈,该遭天诛!”

“曹贼!奸贼!恶贼!逆贼!”

“臣恳请陛下整顿大军,发兵南下讨灭这两个乱臣贼子,将他们尽数族灭,决不能姑息!”

“对,必须族灭!”

群臣对曹操和孙权都怒骂不已。

他们都知道刘协对待这种叛逆之臣的态度是什么,而且曹家和孙家与他们又没什么利益往来,所以他们当然要赶紧站队表态。

一个个甚至生怕嘴不够快说慢了。

如今北方基本已经平定,如果曹操和孙权继续交战的话,挥师南下的动作倒是可以稍微缓上一缓。

可双方罢战言和还打算联盟对抗朝廷,这就容不得再缓了,必须要尽快发兵讨贼!

“陛下。”

听到要发动战事,司马懿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当即站出来道:“如今朝廷可用精兵足有八万之多,只需要留守两万镇守并州关隘,便可令马超的兵马无法入关。”

“剩下兵力,足以南下讨贼!”

“臣以为,六万兵力可兵分两路。”

“一路自青州而下,前去徐州讨伐孙权;一路可从兖州而入,途径黎阳、白马、延津、官渡,占领兖州然后直奔许县!”

自从击败高干,将他麾下的兵马都尽数收编后,朝廷可用的兵马总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八万。

和袁绍巅峰时期相差无几。

即便除去需要镇守并州的两万大军,剩下的兵马数量也十分恐怖,足以支撑双线作战!

不过听完司马懿的话后,崔琰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皱眉说道:“司马御史,兖州有黄河天险,发兵兖州怕是不妥。”

“曹操调兵离开扬州,无疑是在防备着朝廷的兵马南下,肯定会将大量兵马聚集在兖州、依仗黄河天险进行防御。”

“依在下之见,与其兵分两路齐头并进,不如把全部兵马都调动到徐州。”

“徐州和豫州亦是毗邻,届时可以一方面攻打孙权、一方面攻打豫州。”

黄河、长江这是天然的屏障。

因为有黄河天险,所以北方的兵马想要南下并不容易;因为长江天险的存在,孙权才可以凭借江东之地抵抗吕布、曹操。

“非也。”

司马懿刚想解释,诸葛亮便摇头对崔琰说道:“我以为司马御史言之有理,原因有二。”

“其一,兖州虽有黄河天险,但也有着诸多渡口。曹操若是打算据守黄河各个渡口,那势必会分散兵力。一旦有一个渡口被攻破,则全线崩溃。”

“而官渡却是不同,不但水网密布、有官渡水作为天然屏障,同时官渡水东与阴沟水交汇,西南又有二百里圃田泽,为了防止水患还筑有许多河堤,行船和徒步都很困难。”

“若我是曹操,我只会把黄河屏障定为次要防线,而将重兵部署在官渡。”

崔琰惊讶地看了一眼这个年轻人,好奇问道:“那其二呢?第二个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微微一笑,将自己的分析缓缓道出:“其二,如果我们把兵力都调去徐州,曹操说不定会趁机北上、直取冀州。”

“如今朝廷兵力胜于贼子,断不能给贼子一丝可乘之机。当遣两员大将,兵分两路,一路伐曹贼、一路讨孙贼。”

听完诸葛亮的分析,崔琰默默点头。

而司马懿则是彻底沉默了。

因为诸葛亮所言正是他心中所想,对方的想法居然和他不谋而合!

都将这场战役的重心放在了官渡!

“难怪能受陛下如此信任,的确非泛泛之辈……”

司马懿眼神深邃地看着诸葛亮,心中既感到极大的威胁,也隐隐有些高兴和兴奋。

这是他的对手,也是他的知音!

察觉到司马懿投来的目光,诸葛亮也同样看向他,回了一个淡淡的微笑后又再度收回。

一旁的郭嘉和贾诩,也纷纷给出自己的建议。

在兵分两路的基础之上,与诸葛亮、司马懿进行详细的议论。

龙椅上,刘协听完众人完整而周密的讨贼方案,眼中精光闪烁,霍然起身道:“好!那便依诸位爱卿所言,兵分两路、南下讨贼!”

作战计划确定,武将们都兴奋了。

吕布眼睛里都在放光,主动请战:“陛下,臣愿领兵讨伐孙权小儿,让他知晓对抗朝廷的下场!”

他连孙策都不放在眼里,何况一个连毛都没长齐的孙权?而且连孙策都被他所斩,再多斩一个孙权又有何妨。

此子竟敢趁他不在的时候进犯徐州,已有取死之道!

“温公请慢!”

吕布的话音刚落,张郃便开口阻止了他,同时正色道:“区区孙权,何须温公亲自出马?”

言罢他对刘协拱手请命道:“臣请命出征,讨伐孙权!”

他如今贵为九卿之一卫尉,而且北方局势稳定,他只需要拱卫皇城即可,不必再亲自领兵去前线作战。

并州的战事他就没有参加。

但作为一名武将,他不愿意这样早早地留守后方享受荣华富贵,他更希望能在战场上杀敌,建功立业。

“不,你不合适。”

刘协摇头拒绝了张郃的请求。

张郃一听这话,还以为天子是不信任他的能力,心中不由得急了,单膝跪地道:“陛下!臣愿立军令状,势破孙权!”

“若不能提孙权头颅来见,臣便提自己的头颅来见!”

这一席话说得可谓是极重。

就连想跟张郃争上一争的吕布也不由得侧目,心中对他生出了几分佩服之意。

是条汉子。

刘协见此不禁无奈道:“儁乂起来罢,朕并非不信你,而是你的确不合适对战孙权,况且朕有更重要的责任交给伱。”

“陛下可是要让臣去讨伐曹操?”

张郃心中一喜,因为曹操带来的威胁比孙权更大,打兖州可比讨伐孙权难多了。

“不,是镇守并州。”刘协给出了一个让张郃颇为意外的回答,“你去顶替文远,代他镇守并州,这可是重中之重。”

“讨伐孙权还是让文远将军来吧,这事他更擅长,交给他朕最放心。”

用谁打孙权,这还要想?

当然是无脑选张辽啊!

正所谓“八百虎贲踏江去,十万吴兵丧胆还”,还有谁比张辽更适合打孙权?

天然属性压制啊!

张郃闻言愣了愣,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能独领一军坐镇并州,已经是天恩浩荡,岂敢要求更多。

“张辽那厮什擅长打孙权?”

“我怎么不知道?”

吕布感到满头雾水,他知道张辽统兵能力非凡,但擅长打孙权又从何谈起?

不过想不明白吕布也就懒得想了,直接将此事抛之脑后,神采奕奕地对刘协道:“陛下,那讨伐曹操就交给臣吧!”

他其实有点嫌弃孙权的实力不够看。

但曹操的话就刚好合适。

这块最难啃的骨头就让他来啃!

“便如温公所愿。”

刘协点头应允了下来,他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让吕布打曹操最为稳妥,他也最放心。

“王师南下,讨伐逆贼!”

“光复中原,还于旧都!”

刘协目光炯炯,沉声说道,他多留了袁绍三个月性命,是时候该让他发挥出最后的余热了!

“陛下万年——!”

“大汉万年——”

殿内群臣们纷纷拜倒,山呼之声从泰安殿内传出,回荡在威严肃穆的皇宫之中。

朝会结束后,刘协返回宣室。

接着将贾诩唤了过来。

“文和,你派人潜入许县,打探一下许攸目前的情况,看看他那边出了什么事。”

这次曹操和孙权罢战议和甚至联盟,他从头至尾都没有收到半点消息,这根本不正常。

因为按照以往来说,发生了这种事情,许攸肯定会第一时间写信向他禀报。

再加上自入冬之后他就再也没收到过一封许攸的来信,现在他觉得这其中多少有些不正常。

许攸要么叛变了,要么是暴露了,任何一个都不是好消息。

无论如何,都得派人过去打探清楚才是。

贾诩心思玲珑,自然也根据今日的消息,猜测到了许攸那边的情况,目光不由得微微闪烁。

“陛下,许攸若是叛变……”

“那便杀了。”刘协神色平淡,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冰冷。

许攸如果暴露了,那他肯定会想办法把人救出来;若是被杀了,那他也会铭记许攸的功劳,善待许氏族人。

但若是叛变,那他绝不会心慈手软,最多念在许攸之前的功劳下不牵连他的族人。

“臣明白。”

贾诩心里有了底,于是躬身领命,接着又道:“陛下,臣昨夜收到荆州谍子传来的急报,荆州牧刘表与其子刘琦忽然暴病身亡。”

“在蔡瑁的支持下,刘琮被伪帝任命为新的荆州牧,而且不日就要对益州发兵,襄助刘璋攻打玄德公。”

刘协眼神微变,皱眉道:“刘表和刘琦父子二人暴病而亡?怎么可能?”

历史上的刘表可是活到了建安十三年才病死的,如今才建安五年,距离刘表病死还足足有八年!

关键是父子二人同时暴病身死。

这其中定然另有蹊跷。

贾诩道:“据谍子打探的消息称,当日伪帝设宴,请刘表、刘琦父子赴宴,不久后父子二人便在席间暴死。”

“不过很诡异的是,刘表父子之死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第二日伪帝便下诏让刘琮接替荆州牧还有刘表威武侯的爵位。”

“臣猜测此事恐怕与蔡瑁等人脱不开干系,因为不久前刘表忽然取消了出兵益州之事,但在刘表死后,刘琮又再度宣布出兵。”

“这种事肯定不是刘琮能够一言决断的。”

荆州局势复杂,刘表太依赖荆州的本土豪族世家,导致权力被架空,蔡、蒯、黄、旁等家族主导了一切。

刘琮一个刚刚继位的少子,怎么可能决定的了出不出兵攻打刘备?

想都不用想,背后肯定有哪些世家大族的影子,那么刘表父子之死也就很可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