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34章 四万

糊清灭洋1880 第34章 四万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李林杨磨刀霍霍,张牙舞爪,杀气腾腾,但又没有造反。

行动代表一切:红旗军虽然已经吞并了绥军,但是却也接手了绥军的防御任务。

这种迹象,让几个军头有了某种心思。

军头们所求不过是升官发财。打仗,他们是不喜欢的!

红旗军的做派虽然霸道,但是,能不打仗,对于某些军头们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主动来找李林杨河防营副将阎德胜。对阎德胜,李林杨反倒非常客气。

“军情紧急,咱们闲话少说。你带上原本的手下,现在就可以走了。只需把新招几个月的青壮留下。可好?”

“好,好。。”阎德胜不停点头。他是真没想到,李林杨给出的条件如此优惠。

话说,这位是河防营副将,平时的职务是巡视黄河河堤,治水!手下也只是治水的挑夫,五个营,兵力才一千五百。

他虽然是副将之职,但根本不会打仗!而且,手底下的装备简直是可怜:总计还不到一百支火枪,而且还是火绳枪,除此之外还有几杆大抬枪,余者都是冷兵器。

话说,阎德胜部,其实是山东巡抚李秉衡糊弄朝廷的,也是糊弄李鸿章的。李秉衡是舍不得把太多的山东“镇兵”精锐投入到威海卫方向的,可是又不能不做做样子,派出这么一支部队,就凸显了他李秉衡识大体!至少表面上:山东北洋亲如一家啊,大臣们协同合作,朝廷上自有清流官员为他美言。至于李鸿章领不领情,那是李鸿章的事。

“我会写信给李巡抚说明情况,但请阎大人回去后勤加巡逻,严防死守,绝不能让黄河出现险情。”

“一定,一定。”

具体会不会真的那么认真,李林杨现在管不到。但是,他却知道一件事,甲午战争对山东造成了严重的“战争次生灾害”,黄河从今年起,频繁决堤,百姓生计无着落,然后义和团就兴起了!

眼前的这个阎德胜到底行不行,可以先不管。至少这位做河防营很多年了,基本的常识经验还是有的。都是**无能,但也总比换一个生手要好得多。

阎德胜留下五百多青壮,然后走人。红旗军补充兵,再添五百兵力!补充兵总额已经接近五千!

如果是按照历史,李林杨此举算是救了阎德胜一命。历史上威海卫保卫战中,阎德胜被另一支部队的将领总兵孙万龄以“怯战”行了军法,砍掉了脑袋。说白了是为战败找了个替罪羊。

日军登陆四十八小时之后,李鸿章的应对终于来了。

“李林杨做事,虎头蛇尾啊!”李鸿章评价:“你要是敢造反,也算是敢想敢干。这算是什么?吞并友军?半造反?绝不会有好下场的。等秋后算账吧!”

李鸿章忍了!

吞并友军这种事情,李鸿章当年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没少干,算是军头们的日常操作。不过自从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之后,都是淮军吞并其他部队。这次反了过来,李鸿章就不那么容易接受了。

有名人曾经评论李鸿章:聪明才智都不缺,只缺骨子中的坚韧强悍!就是一聪明的奴才而已!

无论对朝廷,对洋人,对上其他势力,李鸿章其实都缺少放手一搏的勇气!

李鸿章下达了作战命令:红旗军守住北邦炮台!

李林杨回电:“丢了北邦炮台,李林杨提头来见!”

态度坚决!

李鸿章试探一下,就放下心来:李林杨不敢造反!

身为大清朝的第一总督,李鸿章在做官方面的水准高的惊人。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但他却顺水推舟承认了李林杨对绥军的吞并。同时又没有耽误威海卫的战事,而且还没有给与李林杨指挥权。

只要李林杨不敢造反,就跳不出他李鸿章的手心!他有的是手腕。

话说,李鸿章只要不敢造反,就跳不出慈禧老佛爷的手心。

李林杨对此--呵呵。

李林杨之所以表示服从命令,只有一个原因,粮饷!犒赏。红旗军的规模,很快就会暴露,三万余大军,山东省根本支付不起粮饷和犒赏,更支付不起武器装备的资金。摆个低姿态,能搞来银子,李林杨可没有那么要脸的!千万别忘了,虽然狮子查理公司的军火销售火爆,但红旗军集团现在仍然有接近一千万银元的外债呢!

山东巡抚李秉衡和李鸿章对李林杨吞并淮军一部的反应截然不同!

话说,李秉衡就是清流派推举出来给淮系找茬的!此前他任安徽巡抚,对淮系的老巢是各方打压。现在任山东巡抚,实际上也是为了削弱淮系的力量。总之,是和李鸿章作对的。

前些日子,李林杨扩军疯狂,让李秉衡起了疑心。现在打了起来(只有侦察营在和日军零星交火),李秉衡只能是叹服:李林杨战略眼光长远。

李林杨吞并了绥军,这是和淮系作对!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话说,李秉衡可是当过广西巡抚的,深知李林杨和淮系一贯的不对付。对于李林杨,还是有所了解的。李林杨能打,这是公认的。李林杨部只要给了粮饷,所有的事情都会解决的妥妥贴贴,从不给上官招麻烦。而且,满清官员人人退避的外交纠纷,李林杨处理的妥妥当当,一次都没有把矛盾麻烦上缴。

日军强大,李秉衡也不敢不给增援,急急忙忙,将抚标营中两个炮营两个步兵营调往北邦炮台。

红旗军再添两千兵力!不过,这两千部队,没有成团,被以哨为单位分散补充到了各轻步兵团。

至此,红旗军成建制的部队,兵力已经达到了三万(不包括丁槐的两千),另有近五千补充兵,三千民夫。全军合计四万!在日军已经登陆的时间,红旗军的规模终于达到了李林杨的预期!

李秉衡在得知日军兵力达到三万五千(李林杨的报告,实际上是军两万七千,军伕八千,合计三万五千)之后,完全慌了神!

这时候,已经不是给李鸿章找麻烦的时候了。他是山东巡抚,威海卫丢了,只不过是李鸿章的北洋损失,日军继续向内陆推进,那可就是他山东巡抚的责任了。李秉衡是爱国的,爱大清的!

他不仅向朝廷发报,要求把山东北上的两支镇军,曹连三和章高元调回山东。还当即发电报,向盟友求助。这位求助的对象,乃是两江总督(代理)张之洞!张之洞本是湖光总督,但原两江总督刘坤一北上,于是被朝廷调往两江稳定局面。

同是清流派,二人还是密友,(实际上张之洞算是李秉衡的“举主”,李秉衡一系列的升官,都与张之洞有关,因此张之洞没有拒绝,紧急调集两江大军一万五千,不日北上。

但是,能不能及时赶到,天知道。要知道此时已经临近春节,清军将领能不能把那群丘八在春节前,甚至元宵节前组织起来,都还是个问题。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交通了。虽然两江很近,甚至有运河,但没有铁路,很多路途靠的还是士兵的两条腿行军,那速度,可想而知。只看丁槐就知道了,丁槐从云贵九月底出发,耗时两个多月近三个月,而且还是红旗军提供了长江以及运河的交通协助,这才到达山东。

而且!张之洞是代理两江总督,正牌的两江总督是刘坤一。现在刘坤一已经在辽东前线了,两江兵,能不能留在山东,很难说。

李秉衡对这一万五千的两江兵,期待还是很大的。李林杨虽然已经很明显的和淮军作对,但“会不会造反”的念头在李秉衡的心中并未完全消失!这一万五千兵,是为了阻击日军,同时也是在某种情况下对付李林杨的重要手段!

到了此时,李秉衡还在做梦,而且做梦都没想到,红旗军竟然有近四万大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