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24章 成军

糊清灭洋1880 第24章 成军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时近六月,主力部队开始新科目的训练--手榴弹!

为了保密,李林杨一直没有把无烟火药的手榴弹拿出来。现在是时候了,三十个人的主力被拉到一片山林中继续几个科目的演习训练,重点是强化训练了手榴弹的使用。说是训练,实际上是战斗!

班达堂族的北方,一年多来虽然并没有什么大的摩擦,但由于疆土并没有明确划分,因此冲突时有发生。李林杨这段时间发起的游击战,就是针对这些发生冲突的部族。

虽然吧,作战对象不很合适,但也能很好的锻炼部队。再怎么说也是实战,比演习效果还是要稍微好点。

游击战还是很有效果的,两三个月下来,部族疆界稳定了。李林杨也不过分的欺负小黑,派人送去礼物和对方酋长商议一番,签订了和平条约。话说,白人对黑人签订合约,那是骗。土著部族之间一旦签订了合约,大家都相当的遵守传统,不会轻易的撕毁合约。当然,以李林杨的鸡贼,合约都是单份的,对方想撕毁也没得撕。

......

120名部族军主力在胜利厅换上了崭新的绿色军礼服,顿时焕然一新,英武非凡!

李林杨亲自为每个人发下一枚身份牌(狗牌),样式和他的那枚相同,只不过材料是银铜合金而不是不锈钢。

成军仪式称不上隆重,没有邀请外人观礼,包括德国教官在内也并未接到邀请。仅有的观礼人员除了李林杨的老婆孩子,都是中国人和班达堂族的核心人物。二期三期的学兵们看到正规军一身英武笔挺的军服,羡慕无比。

一张张胶片,记录下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小小的红旗军,才是李林杨穿越三年来,最大的成就!

十月中旬,两艘璇玑号一艘布莱克号一艘布莱克号(不是写重复了)从欧洲归航,又是几千吨的金矿石装船送往德国。

休整数日,李林杨带领主力官兵搭乘甜草号离开班达王城,转往理查德湾。

这一次,班达堂族摆出了最浩大的送行仪式。

四十名小黑,二十面大鼓,声势相当雄壮。

李林杨也辞别了丁甜草和陈璇和三个儿女。两个小的还小,大的李黑已经会叫爹了。二儿子还是丁甜草生的,仍然是一身黑,起名叫李中。大女儿是陈璇所生,名字很牛,就叫李白!

现在,两个老婆又怀孕了!两个老婆在比赛,陈璇盼望生一个儿子。但是丁甜草看到李林杨对女儿李白的宠爱,“坚决”要生一个女儿!

只生一个好的年代成长的李林杨,对老婆们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还真是有点不大适应。不适应也没招啊,这年头碰碰就怀孕!真!必须把小雨衣发明出来(实际上已经有了,但不普及。)!穿越人也下定决心。

辞别泪眼婆娑的两个老婆,抱抱儿子女儿,李林杨毅然登船。全军站坡(海军的一种仪式,就是在船舷列队),留下出征前的纪念照片。

插个小知识:十九世纪这个时代,相片上的人物一般都很严肃。原因在于:技术因素的限制,拍一张照片得曝光几分钟,人物自然不能笑,一个笑容保持几分钟,有点难!

两三年下来。李天宏已经是相当合格的甜草号船长了。虽然这艘甜草号只跑短途,最远才到开普敦,但几百公里的航程,也并不很简单。不过,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的船舶,老水手们熟悉一两年之后,其实并不难掌握。出征在即,李天宏和步兵班长李大明是父子,爷俩凑一起好好的聊了一番。

由于布莱克级的全钢铁船已经两艘,而其中第一艘又被德国海军收购,第二艘故此仍然被称为布莱克号。不莱梅船厂那边经过两艘全钢铁船的制造,已经掌握了全钢铁船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下一阶段船厂将会专注于全钢铁船的制造,精益求精!故此,计划中,两艘璇玑级铁骨木壳船将会交给李天宏掌管,专业经营非洲沿海和印度洋几条航线。而黄鹤春和比利则是驾驶全钢铁的客货轮船专注太平洋和大西洋方向的航运业务。

十月十八日,全军在理查德湾登上了布莱克号,扬帆出海,目标--南海!

按计划,布莱克号到达理查德湾的时间是晚了一些时间的。黄鹤春领着李林杨指着一艘小船,这就是原因了。

随船的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一百吨的小蒸汽船!这艘船的来历,说白了就是第一艘潜艇不成功留下的材料以及动力系统改造而成。

算是废物利用。

船虽小,但造价相当高昂,哪怕不把潜艇的试验费计算在内也是非常高昂的。

两台小水管锅炉和蒸汽一体机,单台动力一百马力,最大一百三十马力,双轴驱动。仅仅这套动力系统,就足够昂贵,要知道这是锅炉和蒸汽一体机,这种结构的蒸汽机一般用于火车头,或者蒸汽拖拉机。体型虽然小,但价格高昂!

再加上钢铁铆接的船体,以及前后两门克虏伯炮(散件状态并没有安装),总造价已经达到了六千英镑。而且,这并非实际造价。要知道这条船的动力系统因为是试验潜艇留下的二手货,乃是按照半价计算的。

船虽然小,但航速还是看得过去的,毕竟折合两匹马力一吨,在这个时代的船舶中算是高配了。仅仅用蒸汽动力,最高速度接近十四节。其最特别之处在于,就这么条小船使用的锅炉乃是煤油混烧锅炉!而且是煤炭和煤油的混烧,不是煤炭和原油的混烧!航行成本相当高。这项技术也是研发潜艇技术的遗泽。

由于是两台蒸汽机,设计师采用了两套动力系统前后交错布局,也就是说锅炉前后各有一个加煤口,一个出煤口。即便如此,这艘船的宽度也稍微有点宽,达到了6.5米。不过,吃水深度倒是比较浅,只有1.8米,长度为33米。

李林杨估计,速度固然很不错,几乎达到了这个时代鱼雷艇的速度,但适航性不一定很好。由这条船的一些细节设计,可以看出来陈寿老先生的确是在潜艇上下了很大功夫!研发潜艇,很不容易!

“这六个小伙子能不能驾驭这艘船?”

“短程航行已经没有问题,不过经验还严重不足。”

话说,拨给海军的十二名一期学兵,其中六人已经去德国读书,差不多得三十个月才能完成课程。另外六个少年,当下正在熟悉这艘小蒸汽船。

“给我抽一个船长。”李林杨也知道,才上了一年小学,熟悉了两年海船的少年,并不足以驾驭这艘船。

“黄汉生,我侄子,马尾船政学堂读了八年书毕业,跟着我跑了两年船,你看如何?”

“打仗,怕不怕?”

“哈哈,我老黄家,从我起,家里人几乎都是做贼造反受招安,然后又跑船,过的每一天都是刀头舔血的日子,哪里还会怕死啊。”

“那行吧。我先用着。回头他如果能扛过半年的新兵训练,我才能收下。”

即便关系很近了,很熟悉了,李林杨也没有当即收下。红旗军乃是一个初生的队伍,必须尽量的保持纯洁!如果是看关系用人,早晚这支部队会烂掉。比如第一期学兵三十九个人,其中姓李的本家就有七个,但只有李大明担任了步兵班班长,其他的人岗位虽然不同,但还都是兵。要知道红旗军的班长级别的岗位一共八个华人,李姓本家甚至达不到人数比例。足以说明升迁完全是看能力的!

黄鹤春是知晓李林杨的秘密的,他已经运输了三趟金矿石。但,他也看不懂李林杨。李林杨对教育,对军事的投入,太超乎常规了!李林杨的产业规划,黄鹤春甚至也看不大懂。但老黄船长阅历丰富,眼界开阔,对于李林杨的未来他有某种预期,因此,他不介意赌一赌!别忘了,这位年轻时本就是参加太平天国的反贼一个!

加上黄汉升,总计七个人自然是不足以驾驶这艘蒸汽船的。因此二期学兵中,几个已经海上磨练一年多的少年也一并划给了这艘船。合计船员二十人,仍不足以具备基本的作战能力,李林杨再次肉疼,把炮兵班长王选划拨到了这艘“军舰”上。

王选这个炮兵班长,不同于大多数的学兵,他没有在李家坡的小学读书,而是一名正儿八经的监生,而且是非常有希望考中秀才的一名监生,只是家中遭灾,学业中断,这才出海当兵。在红旗军中,王选乃是李林杨以及几个德国教官非常重视的一名炮兵,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位已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炮兵班长,熟练的掌握了测距、瞄准以及炮兵侦查,旗语言等科目。正因为优秀,故此被李林杨派到了军舰上,也正因为优秀,李林杨有些肉疼。但是,王选乃是炮兵中唯一能担起来一艘军舰炮兵训练的人才,李林杨也是迫不得已。总而言之,还是人才缺乏,李林杨不得不斤斤计较!

海军虽然尚未成型,但已经有了这么一艘“军舰”?因此,必须有个响亮的名号,李林杨思索良久,决定这艘准军舰,名曰:牛崽!寓意初生牛犊不怕虎!英文名:牛仔COWBOY。内部代号:寇暴!(英文谐音)

计议已定,李林杨也不再多言,叫来黄汉生一番面试。总体上,还算是可以,不过黄汉生缺少军事训练,船长可以当,舰长就完全不合格了。于是安排人,开始临阵磨枪,在航行途中就开始了对黄汉生的基础训练。

完成配套,指挥序列确定:舰长为原炮兵班长王选,船长为黄汉升。红旗军海军的雏形,自此成立!

李林杨计划中也没打算让这么一条满排才一百吨的小船和敌人作战,其最重要的作用乃是为部队提供给养!

因此,这艘船的直接上司乃是后勤军官邓宝山。这个年轻的账房学徒,经过几年的磨练,终于成长起来了。后勤军官的人选,在班达城,其实好几个,但邓宝山是最优秀的一个。其人虽然年轻,但性格稳重,做事周密,尤其是在一群账房中算得上是一个有远见的。

本来邓宝山主要的任务是安排金矿石的运输装船,经过三次秘密运输装船,二管家李德利已经完全能够接手,因此李林杨这才抽调了邓宝山为此战的军需后勤军官。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年轻人愿意上战场!也是李林杨所能找到的唯一人选,因此邓宝山成为红旗军唯一的后勤文职军官。其职权范围不仅掌握着一条船牛崽号,而且还掌握了三十万块银元(约二十万两白银)的资金,更掌控着大量的军火。如果把大管家李新宏,二管家李德利,三管家白吉生,四管家黄召会看做行政系统的高级管理人员,那么邓宝山就是红旗军的大管家。

船过马达加斯加,李林杨远远的看了一眼。二管家李德利的商业已经推广到了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这里并非统一的王国,或者说并非实质上统一的王国,其南部有沙漠戈壁高原,因为贫瘠以及征服的困难,并没有纳入马达加斯加王国的管辖,而是散居了一些小部落。这种地方,英法殖民者看不上,于是就被李德利趁虚而入,“购买”了一块小地盘,当然,条约仍然只一份,而且是归李林杨这边单方面掌握。计划中,还有第二块地盘。马达加斯加的小地盘还不算重要,在葡属东非,李德利还弄了一块小地盘呢!而且,非常成功!

经过两年的熟悉了解,对于非洲的情况了解越发深入:葡属东非葡萄牙人的力量非常的薄弱,真正的葡萄牙人只有三四百人。不过,葡属东非的气候以及疫病都非常恶劣,远不如南非这里不仅气候温和疫病还少。但,国人,一旦有机会发财,根本就不怕死的!在葡属东非,李德利麾下已经有了足足十个商社,在原始丛林里专职的做零售业务。利润非常高,而且销售量也不小,不少人发了财。

以上行为,有商业因素,更重要的是长远的考虑!班达堂族在英国人的势力范围中,必须长远考虑,此举乃是“狡兔三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