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750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750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不过这些现在不能说,朝中部分大臣觉得刚平定完西夏应该休养生息,连他爹本人也拿不准要不要这麽快就继续开战,他也就只在心里想想。

攻灭西夏是大喜事,大喜的日子不说那些乱七八糟的。

功臣迎回,提前来到宫里的朝臣纷纷上前,狄元帅身为平西统镇大元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刚一出面就吸引了一堆人过来攀谈。

现在不是骂他武人擅权的时候了,灭国之功比什麽都好使,连看他最不顺眼的文相公都没再说什麽。

苏景殊下意识後退一步,虽然他对这种场面游刃有余,但是他选择将风光留给各位将军,小小後勤不去抢风头,大佬们无视他无视他无视他。

这边正碎碎念着,那边几位相公就看了过来。

小小苏大人下意识扬起笑脸,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站在各位相公面前。

唉,条件反射要不得。

韩琦笑吟吟说道,“此番开战朝中一直担心粮饷不够用,没想到冯当世手段高明,甚至没让陕西百姓心生不满。”

他在陕西待了那麽多年,每次和西夏开战最怕的不是将士们打不过西夏军队,而是官府为凑粮饷加重税收导致民间生变。

外患如蛆附骨,内忧也是时刻悬在头上的利刃,粮饷凑不够军中不满,加重税收民间生变,怎麽处理都不行。

苏景殊一本正经的回道,“都是诸位相公的功劳,若非国库有足够存银存粮能支援战事,冯大人在陕西也不敢那麽大胆。”

就地征粮的确方便,但是和百姓生怨相比,宁肯多花点力气从京师运粮也不能直接征税。

再说了,他们冯大人把西北商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用朝廷派兵护送粮食,各地粮商会主动把活儿抢过去。

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宁得罪小人莫得罪冯大人。

不要小瞧他们冯大人在商人群体中的名声。

都有功劳都有功劳,他们都是大功臣。

深谙谈话艺术的小小苏大人将两府相公们哄的眉开眼笑,看到老王还得说声对不起,盐州的新知州还没上任,他要回京王小雱就得留下。

男子汉大丈夫,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王安石哭笑不得,那小子之前在旌德当官也是三年没回家他也没说什麽好吧。

不多时,门口的宦官亮起嗓子给官家开路。

官家快步走到龙椅上坐下,看着满殿的功臣笑的合不拢嘴。

——列祖列宗啊!朕看着比仁宗皇帝出息吧?

第264章

*

西军灭夏举国欢腾,最高兴的还得是皇帝。

曾经满朝文武都认为对大宋威胁最大的是契丹而非党项,直到李元昊撕破脸皮建国称帝,大宋的朝堂才意识到党项是何等的狼子野心。

之後短短十几年,西夏的疆域空前扩张,对大宋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党项人和契丹人关系好,辽国也惯会利用西夏对大宋进行牵制,每当战事到关键时刻就出来捣乱,大宋灭不掉西夏辽国至少要占一半的功劳。

可喜可贺,西夏能打还有脑子的皇帝都活不久。

更可喜可贺,辽国安于现状昏庸无能的皇帝命比王八长。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辽国和西夏看着关系好实际上也没少干仗,番邦异族唯利是图,前一天打的要死要活也不耽误他们第二天就联姻。

辽夏友谊全靠大宋,他们大宋是什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冤大头吗?

以前四面环敌分身乏术不得不当这个冤大头,如今大宋能挺起腰杆硬气起来,不趁契丹和党项各有各的烦恼时全力出击都对不起之前几十年受的委屈。

出兵的时候豪气冲天,真的收到灭夏的战报时还是有种做梦的感觉。

党项盘踞兴灵几十年,人口虽少却全民皆兵,境内要麽水草丰美非常宜居要麽沙漠戈壁没法住人,宜居的地方有重兵把守,不能住人的地方运粮也难。

边疆地方政权割据就是这样,要麽朝廷花大力气去镇压,要麽就只能任他们占山为王。

赵曙已经做好这一仗打完雷声大雨点小的准备,梁氏姐弟很有手段,小皇帝在他们手里翻不了天,就算是打了胜仗也顶多是拿下几座城池以及让西夏朝廷对大宋服软。

朝廷打不过就服软很正常,这种事情大宋以前也经常干,重要的不是口头上的服软而是到手的地盘。

没想到啊没想到,西夏的朝堂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乱。

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满朝文武都觉得不能成功的灭国战愣是让他们给打赢了。

大获全胜,连伤亡都比预想中少的多的那种。

由此可见,清理朝中蛀虫百利无害,接下来还得继续清。

在贪官污吏不知道的情况下,官家清理门户的信心越发坚定。

不过清理门户也得等忙完这一阵儿,大好的日子他不想管糟心事儿,先高兴了再说。

庆功宴没那麽多规矩,官家也知道武将不乐意听长篇大论,简单说几句给功臣敬几杯酒,然後就是重头戏——封赏。

封赏的主角依旧是狄大元帅。

狄元帅的官职已经到武将的顶峰,接下来加封也就是多了个河西节度使。

大宋的节度使是虚职,一般不赴地方州府治理政事,而是授予宗室外戚以及外族首领,宫里的两位小郡王长这麽大连开封府都没出过,也不耽误他们身上都有节度使的虚衔。

宰相罢相到地方上任会带节度使之衔,但是对武将而言,节度使是他们晋升的极致,多的可以带两三镇节度使。

狄青先前已经有一个彰化军节度使的头衔,如今再加上河西节度使算是两镇节度使。

大宋的节度使和唐时没法比,两镇节度使在文臣堆里不起眼,对武将而言却已经是金字塔尖。

但是灭国之功足以封侯封王,和後面的王爵比起来,别说是两镇节度使三镇节度使,就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也不够看。

狄大元帅多年镇守西陲劳苦功高,如今又有灭夏之功,封平西王可谓是实至名归。

王爵一出,满殿哗然。

满脸震惊的主要还是刚回来的功臣们,包括平西王本王狄青。

不是,官家这麽大方?

官家对功臣们的反应很满意,不错不错,不枉他这些天天天在相公们面前哭。

要不是把相公们哭烦了,狄元帅的王爵也没那麽容易下来。

嗨呀,这年头皇帝也不好当。

按照他的想法,狄元帅和乐平大长公主是一家,本身已经是他们皇家的人,有没有军功都不妨碍他升官加爵,更何况人家还有军功。

武将怎麽了?防备武将可以从其他方面防备,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异姓王有第一个就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