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696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696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是带对了。

番邦和汉地的文化不互通,短时间内让番邦部落打心底里认同汉家文化有点难,不如入乡随俗用佛法来征服他们。

王韶可以靠嘴皮子拿下很多部落首领,等那些部落首领率部迁居汉地再有朝廷的封官赏赐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但是普通百姓拿不到赏赐,这时候就得换条路子。

还有那些光靠官职封赏拿不下来的部落,派智缘大师过去聊聊佛法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用处。

吐蕃的僧人地位极高,之前扶持唃厮啰的大军阀李立遵就是蕃僧。

虽然他们喝酒吃肉娶妻生子,但是的的确确是和尚。

如今青唐的确也有一个以僧人为首领的大部落,大和尚叫结吴叱腊,和李立遵一样是个野心勃勃的大和尚,他也不服如今唃厮啰选定的继任者董毡。

结吴叱腊没有和其他部落一样投奔大宋或者西夏,他大概想走李立遵的老路,于是从唃厮啰的族人中选了个叫董容傀儡出来和董毡打擂台,甚至想让董容和西夏党项人联姻来达成一统青唐诸羌的目的。

对一个想要一统诸羌的大和尚而言,之前招抚俞龙珂那套就不太好用了。

这一个冬天加一个春天王韶和智缘都在忙活招抚结吴叱腊,精研佛法很有用,即便是番邦的大和尚在佛光的普照下也能改恶从善。

结吴叱腊,势力和俞龙珂有一拼的番僧,扶持傀儡想要打败董毡一统青唐的大军阀之一,在智缘大师的劝导下,终于放弃了他的雄心壮志。

他决定臣服大宋,从此唯大宋马首是瞻。

苏景殊:???

苏景殊和他的同僚们再次发出“啊?这也行?”的声音。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强大到这个程度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那什麽,真的没有用粮食武器官职爵位来当诱饵吗?

不是,就算有诱饵也过于离谱了吧!

苏景殊不太清楚王韶和智缘劝降一个势力庞大的番僧付出了多少努力,那家夥喜欢报喜不报忧,挨打的时候死要面子不准属下说,只有招抚成功才会简简单单几句话通知其他几路让他们准备好接纳新来的番邦部衆。

某些蹭不上功劳的人会暗戳戳骂他装模作样,但是这种轻描淡写的样子比敲锣打鼓显得更厉害更威风更让人羡慕。

元帅焦虑、额、元帅焦虑也不是不能理解。

第239章

*

别说狄元帅焦虑,苏机宜也是羡慕嫉妒成天眼红。

同样是机宜,小王同学你为什麽这麽秀?

没关系,小王有精通佛法的高僧,他小小苏有即将被尊称为仙的亲哥。

——哥,求帮忙!

之前苏景殊和苏轼兄弟俩通信不多,大部分时候都是靠京城家里的中转站了解对方的情况。

登州离京兆府将近三千里,驿站速度慢,路上再耽搁耽搁,一来一回小半年都过去了。

现在不一样,小小苏大人面前有萝卜吊着,恨不得天天写信催他哥写诗作赋,平时有什麽作品也别忘了给他寄一份,他要拿来做宣传工作。

别拿文化人不当回事儿,党项和契丹部落里自诩文化人的不在少数。

他哥出马一个顶十个,要信得过他哥的文采,也要信得过他的宣传手段。

说一千道一万,他还是想不明白王韶和智缘大师到底怎麽让结吴叱腊答应对大宋俯首称臣的。

俞龙珂被劝降他能理解,好虎难敌群狼,再强大的部落也怕周边势力联合起来围攻。

青唐吐蕃和党项、回鹘的关系都非常不好,或者说,相邻的政权之中就没有关系好的。

西夏野心勃勃,回鹘那边和党项打了几十年丢了瓜、沙、肃三个州,河西走廊从此被党项人掌控。

几代党项君主都想“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精兵,然後长驱南牧”,回鹘那边打胜了,吐蕃这边却一直是胜少败多。

虽然青唐吐蕃内斗严重,但是唃厮啰掌权的时候青唐吐蕃的确足够强大,就凭他挡住党项的屡次入侵也称得上是一代明主。

青唐城周边那些堡寨全是唃厮啰掌权後建起来的,防备的就是北边的党项人。

俞龙珂轻易被劝降也有党项的功劳,他的族地在古渭寨,古渭寨的吐蕃部落和党项人势同水火,在王韶过去找人谈心之前两边刚打过仗。

党项人在西北称霸了几十年,死个皇帝不至于让他们立刻衰落,打大宋和辽国不够看,打吐蕃的部落却没多少压力。

俞龙珂的势力在吐蕃这边没人敢惹,可对上党项的精兵只有挨打的份儿,比起被周边的吐蕃部落或者党项部落当成肥牛宰,给大宋当小弟竟然还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了不让地盘落入党项人手里,他宁愿举族投降宋朝让宋人替他和党项人干仗。

话糙理不糙,虽然俞龙珂归顺大宋的理由说的冠冕堂皇,但是真实目的大概率就是借大宋的势头来对抗西夏。

俞龙珂要大腿,大宋要小弟,双方一拍即合,招抚工作就这麽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可结吴叱腊已经扶持出傀儡要和青唐吐蕃名义上的赞普董毡分庭抗礼,说服这样一个大和尚臣服大宋的难度堪比说服西夏皇室对大宋俯首称臣。

——大师,考虑开班教学吗?

智缘大师没空开班教学,因为他还要继续和已经臣服以及尚未臣服的吐蕃部落讲佛法。

苏景殊没空去秦凤路看大师讲经,他也对佛法没兴趣,好在他上辈子学来的“从群衆中来到群衆中去”**也很好用,在效果上甚至比王韶那边更好。

只要按捺住他那颗无处安放的好奇心,焦虑就只会追着他们家元帅追不上他。

狄青:……

算了,他走。

待这儿生气。

苏景殊起身送客,“元帅这就走啊?家里厨子研究出了新菜式,不留下来吃顿饭?”

狄元帅冷酷无情,“没事,我能直接把厨子带走。”

苏景殊:……

苏景殊小小声,“待会儿做好给您送去,不麻烦元帅了。”

前几天远在福建的同窗给他寄了点土特産,家里的厨子是正宗军中大锅饭的手艺,他实在不放心把千里迢迢寄过来的特産交给家里的大厨,于是忙里偷闲自己找材料炖了锅汤。

家里全是吃货,除了亲爹是真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其他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小菜能自己做大菜能指挥,虽然比不上正经大厨但是味道也还算可以。

以前在京城厨娘手艺好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到西北後想吃点讲究的要麽出去下馆子要麽亲自动手。

教也能教,就是太慢。

没办法,总不能天天去隔壁元帅府蹭饭。

西北普遍过的不讲究,据他观察,乐平公主在京兆府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