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745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745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谁混不是混,凑活着过吧。

第262章

*

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比起土地更看重血缘,对大贵族的後代尤其尊崇。

小皇帝死于非命,亲族弃他于不顾,大宋却挺身而出为他风光大葬,不管怎麽说都能在西夏百姓面前刷一波好感度。

论迹不论心,百姓不管大宋这麽做是为了什麽,他们只信他们看到的。

百姓尊崇大贵族的前提是大贵族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如今党项各族内乱谁都顾不上谁,百姓不都是愣头青,再怎麽尊崇也要以保住自家性命为先。

大宋对为灭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不会吝啬,官家亲自下诏书将小皇帝以前没得到的册封补上还加了追封,反正死都死了,封侯封王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称帝不行,大宋就一直没承认过西夏李氏的帝位。

李德明、李元昊父子被封过夏国王、西夏王、西平王,那也都是他们先向大宋进呈表章纳贡换来的。

礼仪之邦要面子,册封最多到“西夏国主”这一步,追封自然也不会越过惯例。

但是好听话可以多说几句。

皇帝身边多的是文采卓然之人,即便西夏的小皇帝直到被杀都是个傀儡也不耽误他们把小皇帝夸上天。

还是那句话,追封表功都是给活人看的,小皇帝只是个工具人。

嘶,这麽一想更惨了。

苏景殊搓搓胳膊,将良心捡起来温存了一会儿,很快又变成了那个莫得良心的小小苏大人。

西夏小皇帝惨不惨和他没关系,他只负责用好这个工具人。

不对,现在不能再叫他小皇帝,要尊称为已故兴庆王。

陵寝的选址不能随便选,兴庆府刚被大水冲过,哪边好哪边不好一眼就能看出来,其父祖李元昊李谅祚的陵寝选址都不太好,大水一来就给淹了,他们得给小皇帝选个不被风雨侵扰的地方。

风水方面他不擅长,不过京兆府有专业人士在,他不和专业人士抢活儿。

军营离兴庆府有一段距离,他们安营紮寨的时候水势正大,水退之後怕城里有瘟疫也没挪地方。

这年头遇上瘟疫就是九死一生,宁肯来回多奔波也不能冒这个险。

府城全盛时期人口都不到四十万,这些日子走的走逃的逃,大军入城後很容易就把城里所有人口集中到城外安置。

或许还有些胆小藏的深的一直不敢露头,但是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强求,能保证大部分百姓活着就是胜利。

至于那些想逃却没逃掉的嵬名氏成员,抓齐全了直接打包押往京城,之後是戴罪立功还是直接砍让官家和朝臣商量,反正第一轮军功是到手了。

城里避难的百姓一时半会儿找不齐全,嵬名氏皇族那是一抓一个准儿。

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老子都被抓了你小子凭什麽在外头逍遥?

家族成员关系不好就是这样,只要抓到一个,顺藤摸瓜就能把城里所有嵬名氏成员都摸出来。

抓完城里的还有城外的,早先那些被排挤或者合不来愤而离开兴庆府的嵬名氏成员也躲不过去,有同族的叔伯兄弟带路他们想躲都躲不了。

除非愿意放弃家産部衆孤身出逃。

但是嵬名氏当了那麽多年的皇族,近枝族亲都占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便宜个个牛羊成群别院遍地,谁都舍不得放弃那麽多家産去过朝不保夕的逃难生活。

于是就又便宜了大宋的将士。

这一仗打下来先登斩将的功劳不多,净靠抓党项的大贵族凑人头了。

洪水退去,百姓在城外暂时安顿下来,夏天比冬天好安顿,附近有水源可以消暑,至少不会冻死人。

不过旁边的宋军轻易不让他们靠近水源,说什麽洪水之後的水都不干净,宁肯热着也不能随便去脏水里泡着。

兴庆府的确很少有洪水,不过他们也不是什麽都不懂,洪水之後的水就是不干净。

再说了,宋人拳头大,他们不听也得听。

虽然宋军没有烧杀抢掠,但是很多人都提心吊胆,生怕不知道什麽时候就被砍了脑袋充军功。

也有些心大的该吃吃该喝喝,吃饭睡觉之前还不忘安抚身边人。

宋军要杀他们早就杀了,没必要把他们从城里救出来还一天两顿供应大锅饭。

话是这麽说,但是提心吊胆的人还是会继续提心吊胆。

万一宋军想把他们养肥了杀呢?

其他人:……

他们有什麽地方值得养肥?就不能是宋人没打算杀他们?

好手好脚的壮丁都跑的差不多了,留下他们这些老弱病残本就没指望他们能活下来。

他们是良民,那边的规矩和他们党项不一样,杀良冒功放在宋人朝廷是大罪,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两拨人时不时吵几句,有吃有喝的情况下气氛竟然还算可以。

百姓们出城後住在临时搭起来的窝棚里,吃喝都不是白拿的,除了没法动弹的老人伤员以及年纪太小的孩子,其他都要和将士们去城里清理淤泥以及搜寻幸存者。

由此可见,宋军不杀他们还可能是为了让他们干活儿。

另一批人:……

算了,他们闭嘴。

皇宫建在城池最中心,那片儿地势高不用怎麽清理,城里这些天乱成一团,即便有传言说皇帝怎麽怎麽寻常百姓也无心去管。

宋军已经入城,城里能跑的都跑的差不多了,也没听说小皇帝跟着谁跑了,该不会真的没了吧?

幸存的兴庆府百姓心里嘀咕,凑巧幸存者中有皇宫里当差的仆从,衆人你一言我一语小声说着洪水之前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把小皇帝身死的真相传播了出去。

——惊!小皇帝竟死于亲族之手!

——不光死于亲族之手,死後还没人收屍。

老天,这是一国之君应有的待遇吗?

小皇帝是梁太後亲子,太後走时怎麽不带上他?

百姓不太清楚皇家的恩恩怨怨和朝堂的利益纠纷,他们只知道小皇帝死在宫里不正常,太後率兵出走不带上小皇帝也不正常。

都是血脉相连的近亲,怎麽能过分到这个程度?

离谱,太离谱了。

就在幸存百姓感慨小皇帝死的可怜时,宋军大营中传来消息,宋国皇帝特意派钦差大人到兴庆府来为小皇帝处理後事,陵寝是最精锐的士兵紧急修建,棺椁是京兆府运来的上好木头打造,也就是兴庆府离开封太远,不然大宋的皇帝都想亲自过来。

苏景殊:???

他是让那些家夥可着劲儿吹,但是把他吹成千里迢迢奔赴兴庆的钦差就够了,不用吹到这个地步。

官家疯了才会亲自跑来兴庆府给西夏的小皇帝送葬。

苏大人召集人手紧急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