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冲出四合院 > 第195章 哪有无缘无故的好

冲出四合院 第195章 哪有无缘无故的好

簡繁轉換
作者:七五三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10:04:15 来源:源1

男生说完各自的桃花运后,女生也找了过来,说着各自的暧昧遭遇,张和平却只是微笑不语。

昨天下午、晚上,一众村民用傣语交流时,张和平可是听得一清二楚,这些村民想从他们这群学生中招女婿、儿媳。

让他们产生这种非分之想的,是农场里的宣传科科长王宝雄!

抛开村民们的最终目的不说,这期间的过程,其实是蛮好的,嘿嘿……

至于这些同学能不能把持住,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意志力了。

就在张和平打算招呼一众同学,去农场吃早饭时,一大半的同学都说他们吃过了。

紧接着,张和平身后竹楼上的依红姐,也招呼张和平和赵建国去吃早饭了。

等张和平他们吃完早饭,把各自的零食散给村民后,就列队去了农场,询问农场对他们的工作安排。

“先帮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张和平疑惑地看着一脸笑意的宣传科科长王宝雄。

“场长还没醒,你们的档案还没交到农场,我们也不知道该给你们安排什么工作。”宣传科科长王宝雄略显无奈地说道:

“不过,你们放心,你们的伙食由农场负责,到饭点了来食堂吃饭就行。”

张和平笑了,虽然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猫腻,但不用上班,还有免费伙食,终归是好事。

“那行吧!”

张和平状似无奈地同意了,就在张和平将要转身带人走时,他忽然叫住松了一口气的宣传科科长,“王科长,我们没有趁手的工具,需要咱们农场支援一下,比如斧子、锯子、锤子什么的。”

“没事,我带你们去后勤科,那里什么都有!”

这王科长也没问张和平他们借一堆工具干嘛,把张和平他们带到后勤处打了声招呼,就不管他申领什么了。

第二天,王科长听说张和平他们在春满村后,靠近沧江北岸挖坑修公厕,以为他们是帮村民修的,就没当一回事。

在农场领导看来,只要张和平他们不闹,那就不算事。

所以,哪怕张和平他们申领水泥,也批了4袋给他们,要知道这时的水泥供应还是挺紧张的。

4袋水泥,加上沧江里的河沙,以及被砸碎的鹅卵石,辅以竹片做筋,勉强做了个三坑位的直沟,以及一个沼气池。

最后用竹子搭建公厕外墙,茅草做顶。

厕所没分男女,每个坑位关上门方便就行了。

公厕修起来后,女同学是最高兴,男同学嘛……少了在外偶遇女生方便的刺激,有些兴趣缺缺。

公厕虽是公用的,但村民还是喜欢跑到江边去解决;裤子一脱、筒裙一提,往水中一坐,大便就顺江而下出国旅游了。

关键是,这样不仅不用纸,还很干净卫生!

张和平见过几回这种如厕场景后,就不想下水摸鱼了,生怕顶一坨大便出水。

公厕修好后,张和平他们又在公厕东边,修了5栋联排木制竹楼。

等张和平这群学生陆续搬进新竹楼,之前接待学生的村民还老大不高兴,纷纷跑去找农场领导要女婿、儿媳,把农场领导整得很无奈,都怪宣传科科长王宝雄出的馊主意。

不过,张和平他们之后在公厕西边建联排木制竹楼,用竹栅栏隔出一个个小院,并免费送给春满村的村民后,那就没什么不满了。

反正这群学生还在村里,还有机会!

虽然张和平他们建造的竹楼屋顶还是搭的茅草,但整体结构是木制的,买到瓦片就能铺到房顶去,关键是瓦片不好买。

另外,竹楼的地板和墙壁都是木板,不像村民那经不住折腾的竹制地板,以及薄薄的竹篾墙。

至于帮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张和平他们确实做了……花钱请村民帮忙弄的木头、竹子、茅草,算是帮村民创收了!

值得一提的是,张和平他们居然有工资,每月26块、边疆补助2块,共计28块!

米面粮油之类的票,被直接划给总场食堂了。

其他票,不知道农场里其他人有没有,反正他们没有。

时间一晃两个多月,张和平破天荒地带着同学们去农忙了,帮着收割水稻!

同时,还没忘了摆拍!

……

1968年5月20号,周一早上,新首都十一中学高三2班彻底出名了,

当天的首都报纸,用了前两页报道他们班的日记体投稿和照片。

稿件和照片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没有全部刊载,只是选择了其中一小部分。

首页第一行加粗大黑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接着是一张占了半个版面的照片!

这是张和平在第6辆卡车上,拍的大山大河旭日东升图。

照片的亮点是,中间的太阳刚刚升出两山之间,四射的光芒照射在左边盘山公路上的5辆卡车上,以及车上一众兴奋挥手的学生脸上。

可惜,报纸没能印出原照的光阴深度。

这张照片下,分了两个版块。

左下板块是,高三2班学生出发时在火车上唱歌的画面,附有《我爱你,中国》歌词。

最后一段歌词,还被加粗显示: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右下板块是,一群学生抵达云都火车站被欢迎的画面,稿件内容不是张和平的原版,被改了很多,不是张和平想表达的意思了。

第二页,则是上面分两个板块,下面一张大照片。

左上照片是高三2班学生在破旧茅草屋前,为一群傣族村民表演节目的画面,下方稿件只节选了张和平的一段话,说明在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右上照片是高三2班学生在右边修建新竹楼,以及左边一长排已经修好并有人进出新竹楼的画面,下方稿件内容依旧不是张和平写的原版内容。

下方占了大半页的大合照,是刘媛、赵建国他们45个学生。

照片上,第一排每个蹲着的学生身前,都放着一大堆香蕉、菠萝、芒果、木瓜等水果,后面三排学生手中拿着、嘴中吃着水果,一个个都是笑容满面。

合照下,还有一排加粗加大黑字:

最美的青春,献给最美的边疆,版纳欢迎你!

……

南锣鼓巷街道办。

王主任拿着当天的报纸,找到正在跟几个红袖大妈聊天的马秀珍,疑惑道:“秀珍,看看,我怎么没在这张合照上,看到你儿子。”

这话一出,周围几个办事员都围过来看热闹。

“这是和平的同学吧!我看了班级,新首都十一中学高三2班,没错呀!”王主任的眉头紧皱。

“是他的同学!”马秀珍看着一群熟悉的面孔,硬是没找到张和平。

就在马秀珍有些疑神疑鬼,担心儿子张和平是不是出什么事的时候,发火柴盒任务的办事员小林说道:“张和平是不是在拍照?”

王主任恍然笑道:“嗨!我说那个臭小子哪去了,结果这张合照是他拍的!”

听到这话,马秀珍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这个臭小子,离家这么久了,连一张照片都没寄回来,上报纸了也没有他。”

“秀珍姐,和平给你寄了那么多水果干,你还不知足啊!”

“你们看报纸右上那张照片,屋顶上的那个人,背影像不像张和平?”

……

首都报社。

“总编,出事了!领导打电话过来,让我们看看云都报纸,向他们学习!”

“什么情况?”

“就是那个高三2班的投稿,云都报原封不动的把原稿全部刊载了,报纸还寄送到了领导那里去。”

“不可能!那份稿件光是照片就有72张,怎么可能全部刊载!”

“他们临时增加了3张报纸,用4张16个版面刊载的,我们今晚要不要也用4张刊载?”

“你先排版,我去请示一下领导。”

……

国营红旗总场。

“什么?那群学生上报纸了?”场长愕然接过4天前的云都报纸。

“场长,领导责问我们,报纸上为什么没有与我们农场相关的事?那群学生为什么还自称是新首都十一中学高三2班的学生?是不是我们没发工资给他们?”

“场长,喜事!大喜事!”宣传科科长王宝雄带着一脸便秘的人事科科长顾海进了办公室,兴奋说道:“景城农场派人拿了调令过来,要把那46个学生调走!”

“不行!不能让他们走!”

“啊?可是,人已经被他们接上车了!”

……

“没想到你们在村子里这么受欢迎!”行驶的大卡车上,一个中年女人看着村口那些哭喊连连的村民,对身旁的刘媛笑道:

“来的时候,我以为最大的阻力会是农场领导,没想到最不愿意放你们走的,却是当地老乡。”

“云荣阿姨,你是不知道!”刘媛指着国营红旗总场方向,气愤道:

“他们为了不让我们住进农场,骗那些老乡说,只要老乡愿意收留我们这些没爹没娘的孩子,就能把我们招成女婿、儿媳,导致那些老乡对我们热情得不得了。”

中年女人笑道:“那你们有没有人当上女婿、儿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