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冲出四合院 > 第283章 1976云起云落

冲出四合院 第283章 1976云起云落

簡繁轉換
作者:七五三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10:04:15 来源:源1

是夜,刀玉珠回家把学校里发生的事一说,知青办李主任就急忙赶到景城学院,把那6个受伤知青送去了医院。

“你啊你!”李主任看到张和平还在办公室里写字,都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了,扭头就跟去了医院。

刀主任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会,看了一下张和平刚写好的教材。

“云都给景城学院派一个书记下来,说明你办的这个学校,得到了上面的认可。”刀主任起身往外走,“不要有情绪,就算有,也得藏着!”

校长办公室又恢复了安静,只剩张和平写字的沙沙声。

上个月,负责印刷机的那两个审核、校对,带着张和平编写的几十本教材去云都,通过教育局请了专业人士查看。

然后,云都那边才正视张和平的学识,以及张和平前期提出的那些要求。

最后研究决定,派一个书记下来管理景城学院,准备增设专业,同时考核张和平。

这要是放到明年10月以后派人,张和平都不会有那么大的情绪,顶多把那6个知青拆了骨头,让针灸专业的学生练手。

今天,他把那些知青打得那么惨,一是打给副校长郑苗看的,让她把这件事传递给云都。

二是打给那些准备闹事的知青看的……

特么的,一下午来了4波知青蛊惑他的学生,以为他是好脾气吗?

随后一个月,景城学院外面闹得乌烟瘴气,学校内却平静如常。

宿舍、教室、实验室、食堂、操场,几百个学生很自觉的没有外出。

而外面那些知青,得知景城学院的猛张飞校长还在学校里,都没敢去招惹,哪怕景城学院没有围墙。

张校长之名,有曾经单挑一百多知青,一声大吼破云霄的恶名。

还有带领南腊镇制药厂,在广交会出口创汇上千万镁元的美名。

更有当面见他笑嘻嘻,背后MMP的瘟名!

不管哪种名声,都不是一般知青能招惹的。

1976年1月1日,周四,晴。

一大清早,母亲马秀珍就给张和平打来电话,提醒他煮个鸡蛋,再煮一碗面……

“妈,街道办的小作坊停了没有?”

“停了,都停了!”

“那就行,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记得提醒两个姐,带耳朵去开会,别带嘴巴去,时刻保持警惕。”

“嗯!你也是!”

张和平在副校长郑苗的注视下,放下电话就走了出去。

诸多因素影响下,云都的空降书记始终没有派下来,景城学院还是张和平说了算。

只是,张和平隐隐觉得,自己疏忽了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当天下午,景城制药厂的岩鼓厂长兴匆匆跑过来,驱车送张和平去南腊镇制药厂。

岩鼓这小子得到张和平的确切答复后,上个月就抽调了一批景城制药厂的工人到南腊镇制药厂去帮忙装药,还抽调了骨干去学习管理制度和安全守则。

也就是南腊镇的招待所有比较充足的房间,加上南腊镇卫生院的病床空得多,才能住下一百多号景城制药厂的工人。

为了安全起见,张和平不许南腊镇制药厂工人夜里加班萃取黄花蒿素。

去年收的那点黄花蒿只够日常萃取三个月,加上工人装填胶囊的速度上不去,加班萃取再多黄花蒿素,都是枉然。

就比如现在,3个制药车间运转9小时,能消耗1万8千公斤黄花蒿,产出180公斤黄花蒿素,理论可生产36万颗抗疟特效胶囊。

而南腊镇制药厂的胶囊装填工人,一天最多装填13万颗,这还是算上了那3台胶囊填充机的装填数量。

因此,胶囊装填速度,才是决定南腊镇制药厂生产效率的关键。

在景城制药厂工人的帮助下,以及装填工人加班的情况下,他们一个月装填了1224万颗抗疟特效胶囊,向省药品外贸公司一共交付4080箱,提前完成了去年的订货任务。

然而,张和平到了南腊镇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制药厂,而是被赵主任拉去了办公室,询问那330万斤黄花蒿的货款怎么用。

按照1块钱1斤算,南腊镇的此项收入高达330万块,分摊到3566个镇民头上,其实也没多少钱。

况且,省药品外贸公司提前说了,拿不出那么多现金,只能协调兑换等额的物资。

“自来水、电线、电灯、收音机、闭路电视、电视机、拖拉机、农用设备等等,你们缺什么,就拿一张纸写下来,然后再询问物品价格,最后填写数量。”张和平拍了拍激动的赵主任,笑道:

“记住,钱太多了,要开会决定,别关起门搞一言堂。”

“小张,你来组织大家开会吧!”赵主任略显担忧的说道:“这么多钱,不知道要讨论到什么时候。”

“先解决镇上的公共开支,预留茶厂、茶园、黄花蒿的用工费,然后开会讨论剩余的钱怎么使用。”张和平起身往外走,“你若搞不定,就多让镇上年轻人帮忙,反正别直接分钱就行。”

语毕,张和平跟岩鼓去了斜对面的制药厂,看了一下出库单,以及运输交接单。

等厂长赵杰跟省药品外贸公司打电话,再三确认出口订单任务完成后,张和平暗暗松了一口气,南腊镇制药厂总算立起来了。

至于抗疟特效胶囊的国内定价,那是赵杰跟景城刀主任的事,张和平懒得管。

张和平抽查了一下景城制药厂15个技术工人的安全守则背诵情况后,只留了其中6个人,让他们分成3组,去3个制药车间跟着工人学。

至于其他9个人,等那6个人学会后,自个回景城制药厂慢慢交流学习,免得在这边的制药车间打挤。

南腊镇连续开了三天镇民大会,在观众张和平的侧面干预下,初步确定了那330万货款的使用明细,剩下的就是找省药品外贸公司兑现了。

抗疟特效胶囊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加上南腊镇的种植规模最大,不怕省药品外贸公司今年反悔。

况且,南腊镇制药厂创收1800多万,要他330万原材料货款怎么了?

这次不要,以后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1月4号,张和平回到学校,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寒假事务安排。

目前,版纳的插队知青减少了一半,基本上是通过各种招工离开了村寨,其中三分之二都调回了原籍。

所以,今年的寒假教学,主要是针对村寨里的民办老师。

又因为民办老师收入低,在景城学院学习期间的伙食,得让副校长郑苗处理。

“处理不了,就跟刀副校长去县委大院找刀主任化缘!”张和平说着,皱眉看了一眼提困难的郑苗,“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希望下次有人提困难的时候,同时把自己能想到的解决办法说出来,而不是让我一个人想。”

张和平说完,扫视一圈,见贺子江希冀地看着他,沉声说道:“贺老师再辛苦一年,明年1、2月放你两个月探亲假,大家帮你做个见证。”

一通安排完,3个副校长和一众老师、职工相继离开校长办公室,唯独贺子江没走。

“和平,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妈住院了,我……”

“我已经请谐和医院的戴院长派人把你妈接过去了,这是医生办公室的电话。”张和平拿来纸笔,写下医院科室,“我今晚的车,回首都后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你妈,放心了不?”

“谢谢……”贺子江低头看着纸条,声音有些哽咽。

张和平离开办公桌,拍了拍贺子江的肩膀,说道:“明年就能回去了!”

“嗯!”

……

是夜,张和平上了一辆返回云都的大卡车,他坐到副驾驶,就掏出两包烟,递给正副驾驶员,简单认识了一下,车子就启程了。

卡车的绿篷车厢里,还载了二十多个休探亲假的男女知青。

随着这些知青回家过年,景城都平静了下来。

1月8号下午,张和平去云都教育局转了一圈,果然如副校长郑苗所说,换了许多陌生人。

张和平没有跟他们套近乎,只是简单认识了一下,就坐火车去了首都。

11号上午,张和平到达首都后,第一时间去了谐和医院,探望贺子江的母亲,她只是忧思过度,郁结于心,引起失眠、食欲下降、营养不良……

张和平给景城学院打了个电话,让贺子江跟他母亲说了会话。

离开病房,张和平又去找戴院长感谢了一下,留了一包版纳的土特产。

待张和平回到后海北岸7号院,已经是下午1点。

张家人都穿了一身黑衣,去十里长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