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冲出四合院 > 第58章 全屋定制

冲出四合院 第58章 全屋定制

簡繁轉換
作者:七五三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10:04:15 来源:源1

午饭后,张和平让家人们把茶几和小竹凳搬到了花圃旁,免得那些大婶涌进东厢房查看,万一土炕上的东西少了,扯不清。

张和平把收音机搬出来,放到右边窗户下的过道上,插线放起了京剧。

结果,母亲马秀珍出门看到收音机的处境,那是心痛的不得了,赶紧在收音机下面垫了一块蓝布。

大堂哥张翠山又去拉竹子了,张和平跑去后院,用麻绳量了一下旮沓小耳房里的长宽,心中大致有了数。

一架定制版双人床宽1米5,一个三角形的大立柜放右边墙角,不会影响门口采光。

张和平的编织技能已然大成,因为不需要雕花什么的,大堂哥的一床一柜倒是没花他太多时间,只是看稀奇、问这问那的人多,搞得好像他们能把这门手艺学去一般。

赶在下午上学前,张和平把大堂哥张翠山的竹床,以及进门右手边的大立柜做好放了进去。

大堂哥一个单身汉,又不开火,又不喜欢看书,哪需要桌子嘛,有这两样就够了。

隔壁二大妈把二大爷拉来看了一下竹床,还让二大爷那肥硕的身躯躺上床去试了一下嘎吱响,质量杠杠滴!

张和平见他们起了小心思,就赶紧锁门跑了,让他们想买竹家具的心思再飞一会。

下午,张和平跑学校去睡了个觉回来,就又忙着做东厢房客厅里的家具了。

首先是进门左边的客厅,门对面的是东墙,左边的是北墙,右边是跟卧室隔断的两片一米多高的矮墙和玻璃窗格隔断,还有门框左侧的窗户所在,西墙。

张和平打算从门框左侧开始,绕左边北墙,到对面东墙,再到右边那半片隔断墙那里,做个环绕式紧凑竹柜组合。

大致思路有了,张和平又跟母亲马秀珍、两个姐姐商量了一下每个柜子的大概用途。

左手窗户下,先来一个简易鞋柜,然后是两张带抽屉的单人书桌。

接着是,西北转角的书柜做到两米高,左边北墙也做一排两米高的带门竹柜,东北转角柜依旧是两米,上下两片门,中间不做门,用来放大座钟。

最后是对面的东墙,母亲马秀珍将缝纫机放到了里面那半片隔断墙边,打算以后都放在那个位置用,遂决定以1米8、1米6、1米4、1米2这四个高矮柜组合,靠拢缝纫机后的隔断墙。

设计一定,张和平先把东北转角柜、西北转角柜做了出来,将土炕上大部分杂物装了。

然后是对面东面墙的四个高矮柜组合,当这四个柜子放进去,就把东面墙整得十分紧凑了。

尤其是缝纫机左手边的1米2竹柜,它只有隔断,没有做门,就像是为缝纫机专门搭配的一般,高矮合适得很,左手伸过去就能拿到东西。

最后,张和平比着母亲马秀珍的身高,以及缝纫机的下方空间,做了一个竹凳,不用时就放在缝纫机下面的踏板上。

第二天,4月17号,大伯张城还没来,张兵带着两罐麦乳精和馒头干粮,拄着两根拐杖去乡下了。

张和平在当晚,做完了客厅里的所有柜子和书桌,还在左边窗户下的书桌抽屉下,塞了两张高背靠椅。

客厅里,本来应该弥漫竹子特有的清香味的,但进来参观的人太多,就多了许多复杂难言的臭味。

张和平发现,有好多人在数柜子下的竹腿,小声惊呼客厅里有72条腿,加上门外的茶几和十个小竹凳,还有两间耳房的家具,超过一百条腿后,他们就不数了。

第三天,巷子里就传开了,张家好多条腿……

第五天中午,当张兵带着大侄子张翠山的户口迁移单回到巷子,就遇到许多人跟他打招呼。

等他回到家,更是发现有不少陌生人在他家门口询问什么。

“不行!不行!再多钱都不行!我儿子今年小学毕业,马上要考初中了,不能把时间耽误在做家具这种事情上。”屋内传出马秀珍的声音。

接着,就看到马秀珍出来赶人了,“怎么跟你们说不通道理?我儿子现在要学习,要准备考试。你们就不能等他考完试再来?”

张兵隐约猜到了什么,在妻子马秀珍的搀扶下,回到阔别了三天的家。

然后,他就被入目的画面震撼到了!

只见对面墙的高矮竹柜上方,一首伟人的词,赫然立在山河长城之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那是一条条竖直贴在墙上的黄竹片,伟人的半身像惟妙惟肖的刻在左上角几十条竹片上,其他竹片刻有山河长城组合图,虽未上色,却也显得气势磅礴。

再然后,就是山河长城之上,那一竖行一竖行被墨水染黑的诗句,让人心中激荡。

张兵没听说过全屋定制,只觉得家里完全变了样!

左边那一排两米高的竹柜上方,也被黄竹片遮挡了,刻的是风雪寒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右边隔断上的玻璃没有被竹片遮挡,只是玻璃上方贴了一排黄竹片,雕刻了花鸟鱼鹿桃等物。

而土炕那边的南墙,原本挂勋章、贴奖状的墙,也变了!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在这慷慨激昂的诗句下,墙的中上方,嵌入了一个竹边玻璃相框,张兵的绿军装和勋章安静的放在其中。

而这个相框的周围,刻的是无数兴奋的士兵从左边,涌向右边海岸的场景,在右下角的大海上,是一艘艘远去的铁架舰船!

这画面,是张和平参照前世看过的电影刻的浮雕,没想到这恰恰是张兵曾经亲身经历过的!

那海边,被战友搀扶着的瘸腿伤员,让张兵仿佛看到了自己。

“哭啥呢!”马秀珍掏出手绢,为热泪盈眶的张兵擦去眼泪。

“这是儿子补给你的生日礼物!”马秀珍扶着张兵的左手,笑问道:“你想不想知道,儿子前天送我的生日礼物是什么?”

张兵看向左边的妻子,忽然双眼一抬,左边土炕上的东墙,一个巨大的全家福浮雕闯入眼帘!

一张结婚证,放在端坐的张兵和马秀珍中间,两个闺女和儿子蹲在结婚证前,挡住了张兵他们的腿,母亲谢二妹站在他们夫妻身后中间,四周还阴刻了不少字体不同的福字。

待张兵心情平复后,他才继续打量屋内家具。

土炕左边与东边这半片隔断墙之间,塞了一个大竹柜,比隔断墙高一点;从土炕这边打开,往隔断那边揭开盖子。

隔断墙的上方、土炕右边的窗户上,挂了几个横条竹帘,此时正卷在上方,没有放下来。

之前放高脚矮柜的位置,此时放了一个高脚竹柜,高度与土炕持平,下方开门。

马秀珍说,收音机不用了,就放在下面的竹柜中。

接着,马秀珍又带着张兵出门,绕过右边窗下的一排竹碗柜,以及上面的收音机,去看左耳房和右耳房的布置。

左耳房里多了一排大竹柜,床上多了一张大竹席,窗上也有竹帘,窗下有一张带两个抽屉的双人竹桌,下面并排放了两个竹凳,四周墙上也贴了黄竹片,还有伟人的诗。

马秀珍说,儿子已经将这间房分给了两个姐姐住,母亲谢二妹和两个小丫头也住了过来。

然后是张和平住的右耳房,开门映入眼帘的诗句却是……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