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454章 往后看,慢慢来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454章 往后看,慢慢来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逍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罗学云讲解详细,听得董朋学连连点头,颇为认可。

“思路很清晰,已经有五六成实施的可能性。”

董朋学道:“玉阑地处南北之交,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称号,山水人文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饮食偏向咸香,更因米面通吃,可容纳南北来客。

然而这些只是基础,要做大旅游业,还要看内外部条件。

内部的吃喝住行并不完善,接待少量外宾都力有未逮,何况广大群众?而景点去处,都未做过整修,几大山寺都是民间捐款出钱出力。

外部来说,就是游客人群,以国内工资而言,只有很少家庭有余力假期出游,外宾则往往冲着国家宣传的大景点,你的想法虽好,但对现在来说力有未逮。”

罗学云眼睛一亮,笑道:“领导像是做过研究的?”

董朋学叹道:“谁坐在这个位置,都要考虑本地发展,以玉阑和陈清而言,工业基础薄弱,最多给别人做些零部件,支柱还是农业。

然而农业看天吃饭,利润还不高,结合山水古建筑发展旅游业,这类的方案都考虑过,可是没钱搞。

别的不说,最起码得有便利的交通把游客接进来,有方便的吃住让顾客暂留,有值得游玩的景点当奔头,桩桩件件搞起来都是伤筋动骨,难有余力,何况跟大城市比较,没有明显优势,还是得立足现实,先填饱群众的肚子。”

他看了看罗学云,意味深长道:“学云呐,地区支持你,就是因为青云模式惠及千家万户,把好处落到每一个农户手中,可千万别好高骛远。

常言道,登高必跌重,搞一个辣条弄得满城风雨,未必是件好事。”

罗学云道:“领导,其实放任消息发酵,有我自己的想法。”

“哦?”

“将零食之乡作为玉阑发展的另一个名片,是我思考已久的问题,玉阑先天条件在这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就是再有本事,都得挤在农业上面雕花。

所以做大食品工业,形成体系,打出名气,远比搞两个零散的机械制造厂,更具备前景。

可若输出主粮,无论大米面粉,跟南北那些鱼米之乡比,都有明显差距,耕作效率也不高,像烟酒这种产品,非但竞争大,压力重,成名企业都做了几十年,成名品牌甚至流传百年。

青云选择蔬菜家禽起家,既是时势,也是无奈,将来同样如此,硬碰硬很艰难,最好是另辟蹊径,而零食受供需能力限制,还没有出现独霸的企业,跨地域认同的品牌,选择这个方向,对手还不多,先跑的也没多远。”

董朋学陷入沉思,这已经不只是有理有据,而像是深刻分析得出结论,指出一条可靠道路。

“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说这么多,怕是有自己的打算吧,讲一讲。”

罗学云道:“我打算搞个扶持计划,由青云食品提供一部分资金,鼓励以食品加工为主营业务的小作坊或小联营,坚持发展下去,基本目标是能立足当地,养活从业者,若有可取之处,青云食品负责扩大推广。”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青云公司的零食业务。”董朋学笑道,“不过这倒是好事,我会让县里配合,信用社也能发放贷款。”

“地区的发展,不是单独一个公司一个人能撑起来的,说到底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鼓励有想法的人自力更生,既是解决温饱问题,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罗学云笑道,“这次来,我还有个问题请教。”

“你小子,要么不来,要来就攒一肚子问题,真是精打细算,说吧。”

“前些日子我去天中出差,遇到一家调料古方搞得不错,需要扩大经营却没钱没人,我就想着青云食品刚好是做这行的,可以帮他们一把,就商量着投资计划。”

罗学云将汪老爹的事,简单复述。

“但天中认为青云食品只是合资企业,没有通过双方联合组建公司的申请,最终是香江清兰入股,将这家公司变成合资企业,过程颇为艰难。”

“现在知道去年你放风要全员持股,是怎样的轩然大波吧,若不是武山同志支持,还有你们一直以来热心公益,未必这么安稳。”

董朋学听完,笑呵呵道:“当初青云农业成立,也是机缘巧合,现在重来都未必能复刻,别以为什么地方都是玉阑。”

罗学云道:“股份公司不应该是新鲜事呀?很多地方都在讨论,甚至施行。”

“你首先要明白一点,公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公司还有中外合资公司,看似差别不大,实则天差地别,有些东西泾渭分明,就是别人能做你不能做。

别看青云农业搞得红火,我说难听点,不就是你罗学云一个人的店铺,不过是摊子大一点,盈利多一点,真论起来,街道的火柴厂都比你光荣。

我知道你海内海外走南闯北,去的地方不少,有宏图大志见识非凡,但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免得行差踏错,后悔莫及。”

眼见罗学云要说什么,董朋学迅速抬手,打断他的话。

“青云农业成立以来,风光不少,动静也不小,地区已经很不容易,你还年轻,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两年,把第一个的名头让给别人,掉不了一块肉。

谁笑到最后,谁才能笑得最美,你才二十……”

“二十四。”

“你才二十四,离退休还得几十年,着急什么呢?”董朋学拍拍他的肩膀,道:“多看报纸,人家有了你再跟上,不迟不迟,说到底都是做事,叫张三还是李四有什么区别?难道换个名字,就不是那些人不是那些事了?”

罗学云道:“我没有强求的意思,就是想问问,既然不行,我不做就是。”

“这就很好,就像马岗水库和自来水厂,究竟是田集带头,还是你在付出,群众眼睛是雪亮的,不会因为谁站在前头,就能抹杀别人的功劳,况且你向来不是贪财重利之人,何必在这种关节冲在风口浪尖呢?”

董朋学缓缓道:“往后看,慢慢来,方向是确定的,早晚的事情。”

“我明白了,领导。”

罗学云郑重点头。

董朋学面带微笑,复赞赏起青云教学楼。

“今年光陈清,都新起十七座青云捐建的教学楼,我在地区可是老大出风头,也是多亏了你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