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515章 后继有人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515章 后继有人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逍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两青云在罗学云的眼中是响当当的大号,无论名利都是投入多索取少,所有盈利几乎都放在人员薪资硬件升级扩大生产上,令青云公司像颗种子贪婪地吸取养分和能量茁壮成长。

他本人的花销多来自清兰联合制造等公司的分红,某种角度上算是工业反哺农业。

卢鹏诚知罗学云难能可贵,科学研究等同烧钱,纵然人的待遇能省,技术设备不可或缺,而罗学云非但不少设备,更不苦待遇,即便真是小作坊草台班子都足够他们死心塌地效力,何况青云公司外表不甚华丽,里面别有洞天。

可这并不代表吴有明就是错的。

在他眼中,青云农业就是乡下种地的,虽然种苗很厉害,说到底不过是刚刚起步,真能认真沉心做下去,还是半途而废都未可知。

若是贪图学生名校高材生的名头,给公司脸上贴金,非但没法实现所学,反而连吃住都困难,跟骗到黑煤窑似的,吴有明岂能忍?

当时既愤恨罗学云的无耻,用钱引诱,更生气卢鹏等人的无知,目光短浅。

但现在……

若真论研究技术在农业领域发光发热,卢鹏常远洋还是佼佼者,比那些表面做技术,实则钻营官场的学生好很多。

“教出卢鹏远洋这样的学生,吴教授后继有人。”

等他们参观完,秦远山过来见客。

“时间不早了,诸位先去吃饭,晚上歇息一夜,有什么话明天摆茶对坐慢慢谈,只要吴教授不着急回去,青云的研究室试验田生产基地,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有卢鹏这样的学生,的确是我吴有明的骄傲,同样也得感谢秦主管的照顾,从学生到职工并不是容易的事,秦主管也是引路人。”

“此话差矣,有本事的人应该受到优待,他们能改变世界。”秦远山笑道,“卢工常工同样是青云的骄傲。”

较上次匆匆来,逃也似的走,今天吴有明发现更多不一样的地方。

倘若抛开位置,青农和田集的样貌不比许多城市差。

城市是个很宽泛的概念,真要论繁华,也就很小的几片区域,在历史反复沉淀中闪耀,其他街道跟农村的区别真不大。

反观田集,已经很有现代化模样,整齐的建筑布局,虽样式各异,却有种和谐的美,宽阔的道路两旁还有太阳能路灯,自来水通到千家万户,密布的垃圾桶,来往的清洁工,纵横交错的排水管道,令街面整洁干净,既无垃圾,又少蚊虫。

远处,还有在建的工地,才露尖尖角的地基显出要建的房屋数量很多,都是砖混结构,已经是黄昏,仍有人在工地忙活,收拾建筑材料。

因工作的缘故,吴有明去过很多地方,其中既有富裕的乡镇,也有贫穷的村子,各种各样的人都见过,可还没瞧过田集这般模样。

前年来,还都是灰头土脸,大多数人穿着朴素,补丁毫不在意地外露,现在普遍都是时兴的服装,相似花样的图案,各种样式的拉链,多半是工厂的批量件。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一个人富不富裕,生活好不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穿着打扮。

最让吴有明惊奇的是,每个人精神头都很好,见到外人来毫不怯让,还热情地伸手递烟打招呼。

“那边在建什么?”他问道。

“住宅。”卢鹏道,“农村小别墅,前面留个矮院,主体是两层或三层的楼房,水电入户。”

“田集有这么多非农户口?打眼一瞧,恐怕几百户。”

“有两方面原因。”

众人三三两两往饭店走去,各找一人带领,对变化中的田集指指点点,卢鹏紧紧跟在老师旁边,为他解释。

“主要原因是老镇改造,根据新田集规划,住宅商业学校传统市集要分布在不同区域,既是避免互相干扰,也是为了安全管理。

像之前掺杂一团,围着主街各种建筑混在一起,学生上课容易被街面上的动静惊扰,吆喝声引擎声牛哞狗叫老是吸引学生张望,前面店铺后面住人,生活用火一不小心就造成大麻烦。

好些家庭孩子多,家长管得也不严,出了几次失火,发现快的只烧掉厨房,发现慢的连邻居都烧了几家,究其原因就是挨得太近,没做功能划分。

现在分开之后,商店有明确管理方,可以找到直接责任人,加强经营者的消防意识,不是饭店杜绝明火,而住宅之间留有距离,不会发生火烧连营,再加上陆续有人家盖新房,自然就显得很多。”

吴有明赞道:“如此说来,田集领导很有现代管理意识,许多地方都做在前面,只是这个动员恐怕不容易吧,建房搬家,代价非小,以我对乡村的了解困难重重。”

卢鹏挠挠头。

“确实如此,罗总在里面做了很多工作,青农亦是没少使力,提供岗位,扶持产业,增加居民收入,有钱的话大家还是喜欢追求更好生活的。”

“青云农业还涉及这些东西?”

“新田集的计划本就是罗总提出的,自然要不遗余力带头,很多搬到镇上的新居民都是青云员工,在他们建房搬家迎接新生活上,青农提供了很多帮助。”

“从乡下搬到镇上?不种地了?”吴有明诧异道。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怎么会轻易离开土地?

“怎么说呢,地肯定是在种,只是不再种个人的一亩三分地,而是青云农业合伙的所有田亩,采用高效的机械化农具和集体化的互相协作。”

卢鹏道:“一家人牛耕人拉,手栽肩挑,秧稻种麦点花生,一年到头的时间全都被焊在地里,真要忙时人手不够,不忙时找不到合适的副业,这种传统农业耕种方式效率很低,还没有抗风险能力。

反观,把地长期租给青农,每年都能得到一份稳定收益,自己和家人能到青农上班,拖拉机收割机农具维修,播种施肥浇水收割,采摘包装粗加工算账,男人女人都能安排工作,孩子能进青云幼儿园,公司集体照料。

表面上还是农村家庭,每个人都有地,实际上已经是双职工,主要靠工资或经营生活,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变成技术或产业,而非田地。”

“公社?”吴有明惊疑不定,“他们竟肯?”

“农户或许识字不高,但会算账,真好假好心里有数。”卢鹏道,“青农并不强迫员工这样改变,只是给符合条件的人建议,提供必要的帮助,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鸡毛蒜皮都是大事的农村更是如此,总有人会向往新的生活方式。”

他叹口气。

“事实上,响应新田集计划的人员可能比老师认为的还多,甚至都超出罗总预料,以至于那段时间好多人都在帮忙,尽快解决搬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吴有明略微思索,道:“都是独子或无子家庭吧?”

“不止,独子和无子家庭确实是大头,毕竟在村里,没那么多温和的道理可讲,小到你家狗咬死我家鸡,你家牛吃我家禾苗,大到挖我家田埂抢水,吵着吵着斗架,家里没有男丁的总是吃亏。

哪怕村里出面评理,亏已经吃了,何况对头要死皮赖脸不讲理,也没什么办法,现在村里已经不是之前的大队,一句话谁都得服帖,这样一来,性情温和的老实人慢慢习惯了忍,现在有一个逃开的机会,积极性意外的高。

地还是他们的,从来没变,但是作物成了青云的,一旦有什么问题,找不到亲近兄弟,同事却一喊一大堆,无论是讲理还是动粗,青云都更有时间精力,先前欺负他们的恶邻,自然而然收起爪牙,不敢再贪便宜。”

卢鹏说着喟然长叹。

吴有明理解学生为什么叹气,因为他也是农民出生,太知道里面的苦,若非他考上大学给家里争光,带来更多收入,同样要一代复一代陷在这种争斗中。

“若说他们搬到镇上是外部矛盾,三子四子家庭出身的员工搬家多半由于内部矛盾。”

卢鹏继续说道:“抢种抢收的时候,往往要集中全家人力,一个儿子一个儿子的来,哪怕他们已经分家,各有妻儿,然而十指有长短,每个儿子每个儿媳的性情怎能一样?

老实肯干的,每每多吃苦,偷懒躲滑的,常常省力气,若是再有些意外情况,谁家被雨淋了损失大,谁家多收多赚了,那可真是每个人都憋火,老爷子就是扑在地里都理不平。

偏偏现在不像古代,老爷子掌握所有田地,说的话就是家法,谁不听将来一块地都分不着,出去要饭,承包合同清清楚楚小家大家各为其主,看爹娘的面子上能互帮互助,不看爹娘面子就是仇寇。

把地租给青云,家搬到镇上,非但不用听父母的唠叨,为着一碗水端平端不平的事整天村头吵到村尾,抢收抢种还不用来帮忙,毕竟他们都是青农员工,正经得按时上班点卯,一家老小指着工资过活,说破大天都不能耽误。

就这样你传我我传你,搬到镇上的还真不少。”

吴有明静静看着远方,忽然觉得田集更不一样。

“罗学云是个了不起的人。”

卢鹏点点头。

“确实如此,他常说我们做农业的根本,不是解决作物栽进土中如何收获更多的问题,而是解决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的问题,土地养育我们千百年,也圈禁我们千百年,太多人日子过得很苦,应当有享受更好生活的权利,更多选择的机会。”

吴有明忽地笑了。

“小鹏,我为你高兴,你所做的事业光荣伟大,不是我后继有人,而是你青出于蓝胜于蓝。”

卢鹏不好意思道:“老师你过奖了。”

“一点没有过奖。”吴有明道,“在荒漠种出绿荫,把贫穷变成富裕,为千千万或是更多人奋斗的事业,值当一句了不起。”

卢鹏眼眶泛红,狠狠抱了抱老师。

翌日,吴有明带着学生正式考察。

秦远山信守承诺,除却部分资料,很多技术项目从数据设备到试验生产,全都向他们敞开。

科技创新不是文学创作有个想法就能模仿借鉴,很多东西都要反复研究,提供大量数据支撑,不拷贝资料光是看,最多瞧个热闹。

再者,他们是走马观花地考察,这看看那看看,了解了解情况,又不是审计查账,每份文件都要查,太小家子气反而丢面。

若说吴有明还只是惊讶,他带来的学生就是瞳孔震惊,五雷轰顶。

他们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出来变成具体实在的真东西,青农怎样以研发中心为源头,调动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形成一条河流,种出一亩亩蔬菜稻谷,养出一只只鸡鸭鱼兔。

未来自己若从事研究工作,应该是个怎样的画面,突然明亮起来。

想来青云农业,想去青云这样的企业,各种芜杂的想法似野草一般疯长,根本抑制不住。

“师兄,你们的试验田好多,厂区有,田野有,小的有,大的有,比我们学校豪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学校再有钱都是拨款,各方面都有限制,不像企业自己有收入,只要想法一致,确定有助于未来收益,要钱花没那么困难。”

卢鹏笑道:“至于试验田多就更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验室流出的技术若是不成熟的,后患极大的东西,未经检验就全面推广,这对一个技术员来讲,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该上断头台。

我们的一点小失误,都可能在下游环节放大,最终损失不可估量,因为我们要反复验证,来回检查。

更关键的是,罗总支持我们多轮验证,他说作为农技员有自己的试验田,工程师有自己的小车间,就像猫儿有小鱼干一样,是很幸福的事。”

“越说我越好奇,罗总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学弟狡黠一笑,道:“好像你们都很尊敬他,佩服他,夸到天上去,若是跟老师比谁更好?卢师兄……”

“大米跟面粉能比吗?桃子跟西瓜能比吗?”卢鹏正色道,“一个是老师,一个是老板,不是天平的两边,能称量一下谁重谁轻,学弟,别问这样没有营养的问题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