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559章 生活酸甜苦辣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559章 生活酸甜苦辣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逍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孩子暂时不能脱手,你抽空看看书,学学乐器,舞舞刀剑分散心思,等将来四五岁送进幼儿园,该忙活工作接着忙,青云助学金的事或者干脆去当青云幼儿园的园长,连自己家的孩子人家的孩子一起照料。”

罗学云笑道:“一来呢,心思放在别地,就不会将孩子视作唯一,像绳索缠绕黄瓜秧一样,要是长得不符合自己心意,黄瓜还没怎地,自己倒先癫狂,最终两败俱伤。

就像幺弟,若是没有优选超市吊住他的精力,给村人一个吹捧他的理由,他面上无光,为了发泄郁闷和不满,或许就要对爹娘和妻儿甩脸子,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受家庭出身个人成长各种因素影响,许多人都处在底层,尝尽生活苦辣酸甜。

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找到乐趣,自己给自己打气,坚定向前走,届时挥刀向更弱者就是可以预见的事,而孩子正是父母最容易搓圆揉扁的东西,孩子的生活如何完全看父母的良心,别人都管不了尤其恐怖。”

秦月听得直翻白眼。

“再怎么说我都是读过书教过书的,给孩子爱的道理,我还是明白,难道在你心中,我会变成那种逼迫孩子给自己带来光彩声名的老妈子?”

“那我举个例子。”罗学云道,“你再差不差都是中专毕业,我再差不差能识文断字,做得了生意,下得了药方,偶尔遇到讲不通道理的,还能用些拳脚。

倘若孩子俩学习不成,做工不成,抓药不成,嘿,打架也无成,你还能心平气和跟他们讲道理,对这种情况顺其自然放宽心?”

“你这是诡辩。”秦月不满道,“我俩都是知书达理的,手把手带起来言传身教,怎么会一事无成?要么是我们没找对方法,要么是孩子没找到天赋,只要孩子是好的,总就会有所成,无非是多费点时间。”

“倘若老子英雄儿好汉,那么江山代代传,不应该旁落,显然培养一个孩子就像种一棵树,养一株苗,有很大不确定性的,若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心,方向偏一点,最终就会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成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业,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不要替他们划定目标,更不要因为这种目标,对他们心态失衡,第二个原因呢?”

“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若没有自己的事业,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挣钱,就会没有底气,很经典的一句话就是老子骂儿子,你要不听话就给我滚出家门,到街上要饭。”罗学云淡淡道,“很多孩子腰杆能硬,就是从他能挣钱养活自己。”

“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对于家庭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和处理权。”秦月道,“你赚再多钱都有我一份,我才不会因为你能赚钱,就觉得你高我一等,更不会因此对你言听计从,予取予求。”

“喂,你当年可不是这样说的?”

“但现在是了。”

罗学云哈哈大笑。

“诚然如此,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跟你一样的条件,在家老秦对你温声细语,除却大事很少红脸,娇生惯养长大的,但许多人从小被灌输一件事,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哪怕离婚之后,第一选择不是去找工作,而是尽快物色新的对象。”

秦月若有所思,看着田野道:“农业社会,田地是家族的是家庭的,唯独不是个人的,光靠手工业很难稳定立足抵御风险,所以才有这种思想,但现在不一样,有千千万万类似青云农业青云食品的公司,所有人都有更多的机会。”

罗学云悠悠道:“所以啊,这是个全新的时代,每个人都要顺应潮流变得更好,而不是抱残守缺,最终惨淡收场,喏,到家了。”

“看,爸爸妈妈回来喽。”

刚进屋,梅巧跟他婆婆各抱一个孩子,冲着罗学云跟秦月晃动。

“叭叭……”

月月看到罗学云回来,陡然由极静变到极动,呜哇呜哇哭起来,吓得梅巧一个激灵。

“怎么了这孩子,刚才还好好的。”

“给我吧,嫂子。”秦月接过孩子,笑道:“我家这妮啊,脾气大得很,我跟她爸不在能安安静静,我俩一来非要赖着我们,她奶抱都不行,瞧,干打雷不下雨呢。”

梅巧打眼一看,月月乌溜溜的眼珠乱转,哪有流泪的样子,忍不住拍手:“这孩子将来有福气,知道跟爹妈撒娇。”

罗学云接过儿子,笑道:“二娘、梅嫂,麻烦你们等到这晚。”

“说苕话,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们还是这样亲戚。”二娘摆手道,“别看月月现在闹腾,白日里可安静,冲奶粉喝得快溜的,一点不要俺们操心。”

“还不是二娘和嫂子来得勤,在孩子面前跟亲奶亲大娘一样。”

“就数学云会说话。”二娘乐不可支,转而问道,“树果媳妇啥样,日头多高都说要生,这月亮头都多大,没啥事吧?”

“有惊无险。”

“带不带把?”

“母女平安。”

“也好也好。”二娘道,“都这时候,你们吃饭没,没吃到俺家吃点,锅里还有热的。”

“在老屋吃了。”罗学云笑道,“二娘嫂子慢走。”

“诶。”

二娘带着梅巧往家回,看着儿媳妇闷闷不乐,问道:“咋地啦,不舒服?”

“没事。”梅巧勉强笑道。

“俺俩跟亲娘俩有啥区别,啥话憋在心里不能跟娘说?”二娘一把揽住儿媳妇。

“唉。”梅巧长叹一声,幽幽道:“娘,你看学云跟秦月好的,恩恩爱爱和和美美,走个路都要搂在一块说说笑笑,孩他爹跟个木头样,就知道做活,一点不知道关心家人。”

“孩他爷一个样,都是一副模子刻出来的。”二娘道,“不说学云这娃多少年遇不到一个,秦老师那可真是文化人,比知青还懂得多,文静素雅漂亮,俩人日子过得好正常,咱们羡慕不来,一个天一个地。”

“我年纪大了,不敢说什么废话,就是小孩有这样的爹妈,将来还不超别人一大截,俺家几个……唉,都是命啊。”梅巧叹道。

“学云说过,不给云和月打老契认干爹,你有空来得勤些,孩子能不当你是亲人?常带着娃来,跟干兄弟有啥差别,将来有事孩子不知道念情,当爹妈的有眼睛。”二娘说完,也是一叹。“唉,这辈子都是给后人做牛马,苦啊。”

……

婴儿出生第三天,按惯例要举行洗三礼,用艾草、槐皮、车前草等煎水为婴儿洗身,浴盆中放硬币十枚,取“十全十美”的彩头。

作为奶奶的罗老娘亲自出手,用煮熟的鸡蛋从婴儿头顶开始,向下身滚动,直滚至脚底,一边滚一边口中古里古怪地念叨:“滚滚头,一生不用愁,滚滚手,富贵年年有,滚滚脚,长大能登科……”

洗完之后,给婴儿穿上准备好的新衣服,一般男孩要抱到屋外面拾柴,将拾到的柴放到床脚下,谓之聚财,是女孩抱出来掐花,祝孩子如花似玉。

因为离得近,当天叶家就知道,第二天去报喜,第三天孩子的姥爷姥姥舅舅倾巢出动,用挑子装满油条、馓子、挂面、母鸡、鸡蛋、红糖、小孩衣物等,名为送筐子。

一整套流程,罗学云去年都经历过,因是儿女双全,礼都是成对,所以他没着急过来,等到日头差不多才来见证,不比生产怕孩子吓到,洗三热热闹闹刚好可以让小孩感受感受氛围。

叶秀的父亲叶保山,默默看完全场之后,问道:“孩子起了啥名?”

罗老爹道:“还没起,要不亲家给起个?”

“那就叫苦儿吧。”叶保山叹道,“生她,她娘受了大罪,吃了大苦,叫这个名字好好记住,也盼她小时候把苦都喊完,将来不再吃苦。”

此言一出,罗老爹脸火辣辣的痛,叫苦儿?确实是叫苦,看来家里的事叶秀已经跟爹妈通过气,这是撑腰来了。

幺妹更是忍不住直望罗学云,她清晰记得,接生那天,二哥亲自承诺,有爷奶伯婶姑姑在,不会叫孩子吃苦,倘若这个名字是叶秀取的,借他爹之口说出来,那么很明显,老爹老娘以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罗学云无所谓,一切都是教子无方的惩罚,人家已经高抬贵手,咱们斤斤计较有何用?

于月月而言,最小孙女的待遇还没感受一年,就被苦儿夺走,不得不说是件憾事,但她浑然不觉,睁大眼睛看着妹妹洗澡,高兴得直拍手。

“月月喜欢妹妹呢,长大能玩得来。”叶秀带着头巾,抱着女儿道,“姐姐,姐姐。”

秦月看得颇不是滋味,眼见一家子这般氛围浑身难受,可这顿饭不吃完,终究离开不了,只能按捺不舒服勉强应付。

“秀妹别想太多,先养好身体,日子还长。”她说道,“有什么事吩咐幺妹就行,她能出头。”

可怜的幺妹不知道自己成了德华,刚照顾完云云月月,又来个苦儿,但没法子,幺弟靠不住,公爹不方便,老娘溺爱幺儿,瞧见她没生来孙子,心里多少有点疙瘩,只有幺妹耳聪目明脑子灵活,既不会像大姐一样无脑遮护,也不会像二姐一样株连牵累,是靠得住的小姑子。

“秦姐,照顾孩子你有经验,有空多来瞧瞧我。”叶秀声音哽咽,说着说着好像要哭出声,惹得秦月连忙安慰,表示会常来看看侄女。

并不完美的洗三结束,下面就是满月酒,罗老爹表示不仅要办,还要好好办,让叶秀安心,同时许诺,将来苦儿十二周岁过生,要请人打醮祈福,保佑她无病无灾。

叶保山闻言,脸色倒是缓和许多,他看得明白,这个家亲家公说的算,罗学雷也就张牙舞爪罢了。

回去之后,秦月将叶秀的请求说了。

“你想看就去看,孩子大了抱着串串门,认认人也是好事。”罗学云道,“就是别给她承诺什么,清官难断家务事,刚从泥潭出来,再自己陷进去,以后日子别想过安稳,你也不想叶秀跟幺弟一吵嘴,她就来找你诉苦评理撑腰,抱着孩子跟你大哭小闹?”

秦月想到这种可能,不禁悚然一惊,而后一望罗学云,忽地笑了。

“笑什么?”

“有你甩脸子,她不敢常来的。”

“……”

一周岁生日也是很郑重的活动,当地人一般叫做“过头生儿”,烧香放炮拜家神,请客宴席唱大戏,再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罗学云既没有刻意求繁,也没有刻意求简,就是按照一般化的流程来。

何谓一般化?

有些仪式不办,只保留最必要步骤,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惊扰,同时宴席厚待,叫人吃完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句回本。

“学云,你这也不差钱,又是儿女双全的龙凤胎,银锁也不打大点,抠抠索索的。”袁晓成笑道,“你一句话,我到银匠家里求锁。”

“得了吧,还不够你显摆的。”罗学云翻了翻白眼,“你瞧谁家孩子带着银锁银项圈满街跑,人家还不当你苕爹苕孩,反正都是过生过节拿出来摆摆意趣,何必贪大求大?”

“你会过日子。”袁晓成笑道,“抓周不?我可想看了,当初我孩子出生想弄,我爸恁不让,说怕别人笑话,一直到小女儿偷偷抓了一下,嘿,谁知道她毛笔书本首饰算盘都不抓,非要去抓枪,把我气的还不如不抓,怎么样,看看你俩娃咋样?”

抓周听起来奇怪,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小孩周岁生日之时,放置笔墨纸砚,书籍算盘,首饰花朵之类的东西,让小孩去抓,习俗上认为抓到某种物品,将来就会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并且取得成就,取得成就是重点。

如果小孩先抓印章,则谓长大以后,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好学,能登科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盘,则谓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此类推。

罗学云不知道这种习俗起源之时,是否真有占天卜地预测人生的神秘作用,但到现在而言,基本上就是家庭游戏,一种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期望。

“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