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651章 新年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651章 新年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逍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正月初一没早晚,整天都是新的,都是喜的,什么时候拜年没有忌讳,只是老人习惯早起,放炮煮饺子备糖茶待客,小孩则是攒了“一年”的兴奋期待,着急拜年混糖果,村子便早早就闹腾起来,陷入欢乐海洋。

哪怕云云月月这么丁点大的孩子,都知道新春拜年能拿到红包,催促罗学云赶忙出发,可想而知欢庆氛围多么浓重。

或许是物质生活尚未丰富,红包也好,糖果饼干也罢,还都是比较珍惜的东西,以此待客的长辈和接受礼物的孩童深知意义,因而有极大热情投入参与这种文化风俗活动,就如陆游诗里讲的“衣冠简朴古风存”。

真等大家天天可买新衣服摆显,大鱼大肉不馋,糖果零食厌烦,这种走街串巷,不管认识不认识,进门一句“新年快乐”、“新春大吉”就能得到附带笑脸赠送糖果的拜年活动,便会呈现断崖式冷清,不亚于移风易俗,古风不存。

前几年,罗学云特别喜欢用镜头记录这样的场景,走来跑去,让人对镜头笑,以留作深刻的纪念,现在有了孩子,重心便放到孩子身上,渐渐由外转内稳重起来,不再那样肆意张扬。

恰如此时,屋内见不到刘明现几兄弟,应该就是早早出去拜年,偏偏还要多问句“大哥二哥都去拜年啦?”拉开家常,真就是时间消磨火气,让人变得宽容。

“干爹,我带孩子拜两圈。”

罗学云稍坐片刻,便提出离去,刘运财赶忙给俩孩子塞红包,并嘱咐中午一定要来吃饭。

“带着孩子,让秦月也来,大初一忙,娘仨开火照顾不过来,省得你着急吃完就走,干爹还想跟你好好说说话。”刘运财殷殷切切。

“好。”罗学云笑道,“我要不叫秦月来,干娘还不上坡逮她,肯定来,都来。”

“好着哩,干爹等你。”刘运财老怀大慰。

出了门,挨家挨户窜,除了关系特别近的亲戚,一般是不需要带大礼的,碰个头打招呼,说两句吉祥话就行,广义的拜年是一项大型民俗活动,对小孩来说,是treatortrick的糖果收集任务,对大人来说,是慰问长辈交际同辈的叙旧。

路上有很多熟人,无论老少,都是穿着干净整齐,带着笑脸,大家固执地认为,新年第一天必须顺顺当当,否则一苦苦一年。

“二哥,给我一个。”

下坡的路口,幺妹迎过来,要从他手里接过孩子,罗学云颇为好奇,老爹老叔合起来七个堂姐妹,只有幺妹这个老七未嫁,既不是十七八的小姑娘,也没有同龄姐妹手挽手一起活动,幺妹前两年开始就不大乐意出来拜年,宁愿守在家里,听老娘唠叨,或者到罗学云家给秦月帮忙,这次怎么破天荒出来拜年?

“怎么不待家里守清净了。”罗学云问道,“不怕老人问你对象的事?”

“大过年的,能不能别提这茬。”幺妹顿时不爽,嘟囔道:“还不是咱娘爱管闲事,知道你今天打算带孩子出来拜年,二嫂又得守在家里待客,想着你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催我来帮你。”

她声音渐渐低垂。

“不管怎么说,娘心里还是很有你这个儿子的。”

罗学云不置可否,转头看向一双儿女,问道:“谁想让小姑姑抱着呀。”

无人搭理,反而抱着他的脖子不肯松手。

幺妹埋怨道:“真没良心,打落地开始,我抱过你俩多少回。”

“小姑姑要伤心喽。”罗学云故意道,“再没人答应,小姑姑要哭了。”

月月终于自告奋勇,肯跟姑姑一起,还把糖果分给她吃,这让幺妹转怒为喜,一通“蹂躏”。

窥一斑而知全豹,仅看新春这天的景象,可知黄岗一年的变化,来往人群清晰可见的比去年更有精神头,脸颊更有肉,许多久不碰面的同村朋友,猛然当面,差点没认出来,无他,变胖了,人啊,脸上肉一多,就跟整容似的,截然不同。

屋宇的改造,陈设的更新,同样昭显黄岗这个先行一步的村子,在青云创业热潮的带动下,发生何等鲜艳明亮的变化,通路通电业已完成,通气通水虽然不成,但也几乎是家家打井。

厨房由低矮狭窄的土房变成宽阔高大的砖房,砖头垒砌的灶台,贴上瓷砖的台面,非常简单的改变,却把卫生条件下厨条件提升数十倍。

罗学云可是记得很清楚,前几年很多家的厨房是数十年来的修修补补,非但整个台面局促,容易发生火灾倒塌,关键门框很低,若是不熟悉此户的外人过来,又心急灶台饭菜的香气,保准要撞个满头包。

这几年收入提高,结婚分户新建房热情高涨,再加上砖房抗风抗水能力比以前良好,也不用考虑防匪防狼,老辈人青睐仰仗地形,依山傍水的建房法,慢慢被年轻人摒弃。

他们更喜欢挨着路边建新居,可以融于人流,借助宽整的水泥路交通,哪怕是地走都比土路舒服,别说拉板车、赶牛车。

这导致黄岗民居渐渐聚集到三角枫叶型地图的主根茎上,叶面坡上的屋子自然而然变成老寨,只剩些长辈老户,即便没有路灯,走夜路的胆子都大起来,两边都是住户,少不得养狗的,有点风吹草动,电灯一扯,就是人声鼎沸。

实打实讲,罗学云设想的新农村并不是这样的,新田集那种分片集中居民区的状况,更符合他的理解,不光基础设施的成本骤减,能更快三通一平,让居民享受现代生活,还能强化社区服务,块与块之间更好规划。

但无奈好地块不够,平整的坡地不够全村人都有,哪怕他以身作则,留在坡上修建楼房,改造成简化版山坡别墅区,适合修养的山水村庄,后来人看到会欣喜若狂的现代归园田居,却带不动大家的普遍爱好。

村民可能没文化,可能不懂商业地产这这那那,却有清晰敏锐的直觉,一眼就认准队部门口的文化活动广场、广布店铺的正街还有修修补补的黄岗小学,这三个地方联结的区域就是黄岗中心。

罗学云不来,是因为人家隐逸,喜欢自在,啥事都是别人不嫌远上门求教,买东西都是汽车拉来拉去,咱们普通人连把院子用水泥做平都不舍得,还跟人家学什么,能蹭到村里一点就是好事,走路都能少走几截,反正田都让青农规模化种植,换点屋后地种点杂粮蔬菜就行,不需要逐田地而居。

于是俯瞰全村,很明显能看出不同地块之间的差别,到了夜晚的灯亮更是明显,这让罗学云难免感慨,一村尚且如此,一县一国何能免俗?终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张堰小队在一处岗子上,搬走的家庭非常多,家里没有老人的或者把老人带到新居的,老屋自然破败,房子这种东西,向来靠人气撑着,人一走,立刻显出暮气,特别是土房子,很容易处处杂草。

幺妹本就满腹心事,走路漫不经心,猛然抬头,这样一副旧里带新的古怪样子冲进面前,顿时被吓了一跳,连说话声音都小起来。

“按说也就三五年的事,我看眼前的景象突然陌生起来,杂草丛生的门庭,破败的窗墙,却贴着崭新的门画,很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罗学云打量眼前的房屋,大门紧锁,蜘蛛结网,显然有段年头没住人,少不了各种狐鼠拜访,可偏偏因为过年,屋主又来贴春联,视觉冲击很强。

这种感觉就是中式恐怖,远非克苏鲁机械诡异那种风格的杀伤,越是熟悉亲近的景象变异,恐惧愈深刻,追本溯源,还是因为他跟幺妹都住过见过这样的房子,听过很多类似的鬼怪故事。

老人讲不明白很多东西的原理,却知道那些东西对身体有害,便会杂糅成变形的传说,以恐吓震慑孩子不要接近那些东西,比如说荷塘有水诡喜欢迷人下去淹死,以告诫孩子不要玩水。

而生在乡村,又常常会见到各种古风浩荡的婚丧嫁娶仪式,比如说老人喜欢让小孩子见棺必跪,希冀仙去者给孩子消去灾星,这种情况下,等同在内心根植基础,容易被引发。

若不是罗学云记忆中有很多相关画面,也很难跟幺妹共情,但现在他自是不怕的,一切恐惧都来源于火力不足,什么牛鬼蛇神,一剑斩不了,那就两剑,狼狐狸黄鼠狼蝙蝠这些东西只是动物而已,你不异化它,就不用害怕它。

“可能是你钢筋混凝土看多了,习惯现代化的东西,习惯电灯电器,对老旧的东西见得少了,突然再见有种陌生的感觉,再联想起小时候不谙世事的幻想,生出不适,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罗学云笑道,“要不我打开门,咱们进去看看?”

幺妹赶忙摇头:“不用不用,别吓到孩子。”

“孩子童真,赤子之心什么都不懂,没有概念,反而吓不到,容易吓到的是太多杂念的我们。”罗学云平静道,“村里或许要多考虑老人的生活,他们赶不上趟,有点被抛弃了。”

幺妹道:“这咋考虑,青云公益下乡,给修修房子,送送柴米油盐就不错了,村里能办什么?何况老人不搬走,要么是住一辈子习惯了,不愿意挪窝,生于斯死于斯,要么就是儿女不孝,不想带着老父母绊脚,这都是村里解决不了的。”

“养老院解决不了么?”

“那得花多少钱,不是一年两年,不是一块两块,村里搞这个太超前了,别忘了乡土人情,里面关系很复杂的,有些人就是心坏,他自己对爹娘不好,还不许外人过来帮忙,否则就是陷他不孝之地,害他的名声。

村里这几年欣欣向荣,好不容易安稳些,你可别瞎搞,惹一身骚不说,好心办坏事就麻烦了。”

罗学云忍俊不禁,道:“瞧你整天风风火火的,没想到还是乡村问题专家,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弄得明明白白。”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你要是天天跟爹娘一起生活,听他们唠叨村里的事,你就会发现,黄岗这地虽小,故事一点不少。”幺妹哼道,“尤其是这几年闲下来,有更多功夫在村里打听,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十天十夜都说不完。”

罗学云悠悠道:“茶余饭后当个谈资就差不多了,正儿八经的生活,还是该怎么样怎么样,到底是自己生活自己过。”

村里日子虽然变好,可生老病死、盛衰枯荣到底是自然规律,几家有名的太爷太奶陆续凋零,其子孙门前就不贴红联,拜年者看门上无联、黄联、紫联,可知守孝状态,拜年的说法就不同,但规矩往往对小孩网开一面,不管什么情况,只要小孩闯进去,主人家还是奉糖。

“我印象中,曹老太爷一直都是智珠在握,很有长老风范的人,身体枯瘦,精神头却强,没想到熬不过冬天。”

远处山上响亮的鞭炮烟花,勾起罗学云的回忆,古人讲事死如生,陈清这地新春第一天,要给去年亡故的长辈“过年”,场面很宏大,亲朋故旧子孙后代能来的都会来,可这却是最后的余晖,自此以后,哪怕自家人都会渐渐不提先者,从这世上消失得一干二净。

罗学云幽幽道:“所以啊,妹,做一番事业名垂青史才是最重要的,远胜过子孙满堂,哪怕人数再多,哀荣再盛,至多曾孙一代,便不知道曹讳绍炳是何许人也。

可若像卢鹏似的,获得国家级奖项,带来许多农业新技术,造福万千人,哪怕他没有后代,我不是诅咒他,人们也会一直惦记他,把他写在日记里作文里,活在历史中。

秦始皇的皇后是谁,秦良玉的丈夫是谁,大家伙是不在意的。”

幺妹顿时无语,道:“你约莫是中毒了,名垂青史多少人能做到,还真以为人人皆可为尧舜啊,何况,就算千古流芳又怎样,一个人还不是就活他的百年,这百年幸不幸福,快不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身后名再浩荡无益身前。”

罗学云恼羞成怒,斥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说这么多,你怎么就不明白,风光长宜放眼量,一花还比一花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